车伶
(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目的:分析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结果,并对胰腺脂肪浸润的临床相关性因素进行分析,以此为胰腺脂肪浸润患者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60例胰腺脂肪浸润患者为观察组,观察胰腺脂肪浸润的CT影像学结果,并对两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血糖异常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结果与临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血糖异常发生率的80.0%、86.7%、66.7%、73.3%与对照组患者的24.0%、14.0%、16.0%、20.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诊断胰腺脂肪浸润的准确性较高,而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生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及糖尿病呈显著相关,采取措施积极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可促使胰腺脂肪浸润患者预后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
【关键词】CT;胰腺;脂肪浸润;临床相关性;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4-0123-02
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肥胖等一系列慢性疾病逐渐增加,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正常生活。CT检查在诊断胰腺脂肪浸润方面具有突出优势,而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生与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但此类问题的临床研究报道相对较少[1]。为进一步促使胰腺脂肪浸润患者健康的恢复,本研究以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胰腺脂肪浸润患者为对象,通过与健康体检者的比较,对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与临床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实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因此,结合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结果,积极防治相关性疾病可促使胰腺脂肪浸润患者健康恢复。现就胰腺脂肪浸润的CT诊断与临床相关性分析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胰腺脂肪浸润患者共60例,均经CT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确诊,并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其它胰腺疾病、近期使用影响胰岛素水平药物以及病理性肥胖患者。所有胰腺脂肪浸润患者纳入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8±6.5)岁。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2±6.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GE64排螺旋CT(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扫描仪进行检查,扫描前空腹,前0.5h口服温开水800~1000mL,膈顶至脐的水平为扫描范围;参数设定:层距0.5cm,层厚0.5cm,电流280mA,电压120kV,轴位扫描;观察窗参数设定:窗位40,窗宽300。采用双盲法进行CT诊断,由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观察胰腺大小形态、浸润范围及程度等,阅片意见不一致时经协商后作出最后诊断。
1.3 诊断标准
依据CT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标准(2006年)》[2]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高血脂: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2mmol/L,甘油三酯(TG)>1.8mmol/L;糖尿病:葡萄糖耐量试验阳性,空腹血糖>6.1mmol/L;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统计软件SPSS 17.0处理数据,χ2进行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检查结果
胰腺正常组织边缘光滑,呈均一高密度影,其密度与同层面脾脏相同,与同层面肾脏相比较高;胰腺脂肪浸润的CT表现为不均匀点状或小片状低密度影,边缘组织呈凹凸不平改变,影像学图像可见脂肪肝,腺体萎缩,实质内脂肪组织增多,其密度与同层面肾脏相同,与同层面脾脏相比较低。
2.2 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血糖异常所占比例分别为80.0%、86.7%、66.7%、7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4.0%、14.0%、16.0%、20.0%,两组患者相关数据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数据的对比[n(%)]
3.讨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造成2型糖尿病、高血脂、脂肪肝以及胰腺脂肪浸润等代谢异常性疾病不断增多,并逐渐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健康问题。脂肪组织分泌活性物质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对脂类、糖类代谢起着重要作用,而胰腺脂肪浸润和脂肪肝是临床常见的两种脏器脂肪浸润类型,研究表明胰腺脂肪浸润可表现为脂肪组织增多,分泌细胞减少,内分泌胰岛素水平保持恒定,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血脂增高、肥胖等也会促使机体产生胰岛素抵抗,由此可出现一系列的异常现象与疾病症状[3]。在形态学上,胰腺随年龄的增长可出现生理性萎缩、退变表现,这一表现可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逐渐降低。目前,临床主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对胰腺脂肪浸润进行诊断,其中超声检查是初步诊断胰腺疾病的首选方案,但胰腺结构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出现异常情况,因而判断准确率较低。磁共振成像诊断的分辨率较高,在诊断胰腺脂肪浸润方面具有较高价值,但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检查及成像时间较长,医疗费用较高,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局限性。螺旋CT诊断具有检查时间短、密度分辨率高等特点,且在显示胰腺形态、细微结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合CT及相关检查可促使胰腺脂肪浸润诊断的准确率显著提高。所以,CT检查可作为临床诊断胰腺脂肪浸润的可靠手段。
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病因素较多,脂肪代谢异常(高血脂)、及肥胖等均是导致胰腺脂肪浸润发生的重要因素,高血压、脂肪肝以及高血脂的发生与肥胖有关,而这些因素导致胰腺脂肪浸润,使得胰腺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从而造成胰岛功能出现异常,其中胰岛素抵抗现象可直接造成2型糖尿病的发生。研究证实[4]:2型糖尿病与肥胖的相关性十分明确;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的发生导致高胰岛素血症、高糖血症等疾病,而本研究结果也与其观点和结论基本一致。本结果显示:观察组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及血糖异常发生率的80.0%、86.7%、66.7%、73.3%与对照组的24.0%、14.0%、16.0%、20.0%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胰腺脂肪浸润多合并有肝脏脂肪浸润,其病理基础为高血脂;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生可诱发胰岛素抵抗现象,同时可造成2型糖尿病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脂肪肝的发生则与高血脂有关,脂肪肝患者肝脏内肥大脂肪细胞含量较多,门静脉受压的情况下造成心脏负荷增大、体循环血管阻力增加,与此同时血压也会进一步增高。近有研究表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病生理基础均为胰岛素抵抗,但胰岛素抵抗促使血压升高的相关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脂肪肝、高血压、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生与肥胖和高血脂有关,继而可导致2型糖尿病及高血糖发生,所以2型糖尿病、高血糖、高血压以及高血脂与胰腺脂肪浸润的发生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内脏脂肪浸润属于可逆的生理病理改变,临床早期诊治和预防对胰腺脂肪浸润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重视胰腺脂肪浸润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疾病,可促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阳,邢国凤,赵林等.胰腺脂肪浸润的CT表现及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华胰腺病杂志,2011,11(2):136-137.
[2]邢国凤,李晓阳,李会菊等.胰腺脂肪浸润的 CT 诊断及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5,20(15):1761-1763.
[3]陈风华,钱建林,宣丽敏等.超声诊断胰腺脂肪浸润与血脂、脂肪肝的关系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5):2891-2892,2871.
[4]曾艳红,任进军,陈艳芳等.胰腺脂肪蓄积与腹部脂肪含量相关性64排VCT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4,25(4):252-255.
论文作者:车伶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胰腺论文; 脂肪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异常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