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孩子读名家经典——钱理群教授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孩子论文,名家论文,访谈录论文,教授论文,经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小庆(下文简称王):钱老师,多年来您一直在提倡让经典作品走进中小学生,并希望教师和专家为孩子们准备更加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请问您为什么要不遗余力地提倡孩子们阅读经典?
钱理群(下文简称钱):儿童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精神空间。只要一书在手,就可以和百年、千年之遥,千里、万里之远的任何一个写书人进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广泛而自由的阅读,能为孩子“打开文化空间,引入文化之门”,使儿童从“自然人”逐渐变成“文化人”,从“自在的人”逐渐变成“自为的人”。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儿童精神成长过程。因此,阅读教育理所当然地应成为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中心,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苏霍姆林斯基),为孩子营造精神家园,应该是小学教育的根本。
王:不过据我所知,现在小学生似乎并不缺少阅读,但他们所阅读的材料,却正走向低俗化,离我们的期望也越来越远,这十分令人担心。
钱:是的,“读什么”是个大问题。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网络出现,孩子很多时间都花到网络上去了。网络阅读有两个缺点,一不是个性化的,是批量生产的,二不是深度阅读。学校阅读的重点应该是经典阅读,而且是有深度的、个性化的阅读。鲁迅早就提醒我们,胡乱追逐时髦,“随手拈来,大口吞下”的阅读——这颇有些类似于今天的快餐式的阅读,吃下的“不是滋养品,是新袋子里的酸酒,红纸包里的烂肉”,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成为“畸人”。过于追求阅读的通俗化,也会使孩子在智力和情感上永远停留在“低龄”水平上。提倡阅读“经典名著”,就是引导孩子走近大师,和思想和文学的巨人进行精神对话与交流,这就使孩子从生命发展的起点上,占据了一个精神的高地,即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而远望,视野和境界都大不一样,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的。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起始阶段,就接受语言大师、名家的典范作品的熏陶,这对培养其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是受益终生的。
王:那么,您认为现代经典作品具有哪些与儿童相契合的特质?
钱:第一流的现代白话文,第一流的现代中国人。无论文和人,都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纯、朴、正、大。纯,人有童心,文也有纯真之气;朴,诚朴为人,老老实实写文章,没有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东西,写的是实实在在的精粹的现代白话文;正,人与文都有股沛然之气,堂堂正正;大,人的大境界,文的大气象。孩子从小接触什么人,接受什么语言熏陶,关系一生。读这样的纯、朴、正、大的文字,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大师、名家,学做人,学语言,是一条正路、大道。
王:如果孩子们习惯于通俗化的阅读,他们还愿意接受经典作品,并能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力量吗?
钱:这也是许多教师与家长感到疑惑的。我们通过实践,形成了四点认识。
其一,我们发现,以鲁迅为代表的体现了五四新文化传统的中国现代作家中的大师、名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以人性、童心去感受世界”的,他们都有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对自然(动植物)生命和人的生命的大爱,对父母的永远的眷恋,对民间节日、风俗、艺术的亲和,对弱小者的同情,对生活的热情,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理想的追寻——都是和孩子的世界相通,而又升华到了一种生命和精神的高度;而他们的语言,都来自日常生活的口语,而又提炼成纯净而有味道的现代白话文,是孩子感到亲近并乐于学习的。这精神与语言的两大特点,就使得孩子接受中国现代经典名著具有了客观的可能性。
其二,我们不能低估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高年级阶段,孩子对语言的敏感与接受潜力,是相当大的。一些孩子对大师、名家的作品望而生畏,其实是我们的教学不得法而造成的。也就是说,小学生接受经典名著的主观条件也是有的。
其三,当然不能否认,经典名著的教学也有一定的难度。而在我们看来,孩子学习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克服困难,即所谓“战胜拦路虎”的过程。对现在颇为流行的“快乐教育与阅读”,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学习,尤其是经典名著的阅读,有如登山,只有竭尽全力,才能攀高峰而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其四,正因为这是攀高峰,就特别要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恰当地掌握学习的高度与难度的分寸,如何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帮助孩子逐渐接近大师名家,这都需要教学的智慧与艺术。
王:是的,阅读经典应该与语文教育并行不悖。不过,在许多人看来,阅读经典虽然重要,但只是语文学习中的“锦上添花”之举,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钱:什么叫语文教育?概括成一句话:“语文教育就是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带领着一群孩子读书、写作,并在这一过程中感到快乐,体会生命的意义。”为此,我们首先要强调,读书、写作教育,观念、能力、习惯的养成,它在小学语文教育,以至整个小学教育里应该占据中心位置。小学生主要是通过阅读,来建立和外部世界的联系,进入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殿堂,由一个自然人变成文化人,为自己一生的学习和精神成长打下基础的。其二,强调“读书、写作是快乐的”,这是一种情感的养成。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倡导的阅读与写作的愉快,并非绝对的轻松,教育从来是要有一定的难度的,真正的快乐,是攀登高峰后达到新的高度以后的精神的愉悦和满足。其三,要以“追求生命的意义”作为读书、写作的目的。教育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寻找、获得生命的意义,构建精神的家园,这才会有人之为人的理想、追求、信念与信仰。当然,“生命的意义”并非只是理性的说教,自有丰富的内涵,而且不同的生命成长阶段、不同的年龄,是有不同的特点的。
王:在这过程中,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怎么做?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利用经典文本,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形成他们的观念和能力?
钱: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有一批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现在教师队伍中真正的“读书人”是很少很少的,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哀。因此,我想呼吁和提倡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聚集起来,相濡以沫,相互支撑,这才能形成一种力量。那么,落实到具体的教学,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我以为应该抓住两个关键:
1.抓作家和孩子心灵的契合点。现代名家总体上都有童心,但他们的童心的具体内涵和文字表达都是不一样的,要找准他们和孩子精神交流的通道,是很不容易的。具体到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又不能停留在这些总体的把握上,还要下工夫找到“这一篇”和孩子生活或写作的具体契合点。作家让孩子能亲近,但也不能改变他基本的精神,怎么把握其中的分寸,值得研究。比如为了能让孩子们接受鲁迅,有些老师就突出鲁迅是个“好爸爸”“好学生”“好丈夫”等。这样的介入是一个好的点,但我有些担心,好爸爸多的是,为什么需要鲁迅?我们最需要鲁迅的是那些特别的东西,不能只讲好玩的东西。好玩不是目的,小学生要亲近鲁迅,但还要了解鲁迅的特别的精神。
2.抓住文和心的契合点。我认同福建一中陈日亮先生提出的“文心说”:语文课既是教学生“为文”,同时又要“育心”,而“文”和“心”是融为一体的。如何理解“文”与“心”的融合?又有两句话:一是“文从心出”。从来没有无心之文,过去那种脱离了文章作者的心灵世界(思想、感情、生命体验),从中抽出“知识”体系的教学法,是违背“文从心出”的基本常识的。还有一句话:“心在文里”,从来没有无文之心,或文外之心,最近几年一些人脱离文字表达,抽出所谓“人文精神”而任意发挥的教学法,也同样违背了基本常识。我们现在就是要回到常识,从“文”和“心”的契合上把握课文,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又要具体地去分析和把握每一篇文章“文”和“心”的具体契合点。这个“点”抓准了,整个教学就拎起来了。
这里还有一个理论上的问题。写作和阅读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写作是先有“心”,再有“文”,是心有所动,先有了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欲望和冲动,然后再考虑如何作文字的表达,是一个“由心到文”的过程。而阅读则是一个反向运动:“由文见心”,先接触到文字,通过对文字表达的琢磨,触摸到作者的心灵世界。因此,阅读教学就必须从“如何写”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的字面之“义”,进一步体味字外之“意”,以及文章文题的设计、篇章结构、所采用的特殊技巧,由此而体会作者要“写什么”,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独特思想,进入他的内心世界。
王: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阅读应该发生在自然状态之下,教师不该过多地介入。您是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
钱:自然状态下的阅读和引导的阅读是有区别的。我们做的是后者,因此有引导的责任。现在有个倾向,阅读过程很强调感受,很强调自发的阅读,其实语文老师的责任很重,不能忽视后一种阅读。比如,读巴金,孩子能自发地读,因为巴金的语言很真诚。但主要还是要依靠教师的引导。教学不能完全靠自发,教学有时就是灌输,教育有时也需要灌输。当然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训练和提高两种解读能力:一般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教学文本解读能力。这两方面的功夫做足了,我们的教学就实了,也活了,教师在课堂上也就能够进入自如自在的境界。
王:这些年来,您已经为中小学的孩子们编过了大量的读本,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相信无论是孩子、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十分感激您的。
钱:教育的本职,是在孩子生命中最关键的时刻,给他们终生做人和学习打下底子,底子必须打得正,打得扎实。引导孩子读名家经典,就是这样的光明正大、实实在在的打底子的工作。我们这些人都是平凡的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少。但做一件事,就要认真地做,持续地做,要做到最好。这就是鲁迅提倡的韧性精神。为孩子编书,或者做其他事,都应该是认真,认真,再认真,严格,严格,再严格。我自己就总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感,生怕出什么差错。我们浸润其间,总有一种神圣感,力求完美,而不敢有任何疏忽。
编辑手记:经典阅读对儿童精神成长的重要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势必将有大量的经典名著进入学生阅读领域。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认为,语文教学的关键和前提是要有一批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而当下教师的读书现状让人悲哀。教师不读书如何指导学生读书?教师缺乏文化经典的阅读经验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经典?我们语文教师要尽快行动起来,多读书,读好书,锻炼和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充实和丰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