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平 福建省政和县铁山中学 353600
【摘要】目前,随着新课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各种教育观念日益加强。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许多骄傲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客观的认识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作为中学教学的重头戏——中学数学,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在作业评析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的旧式评析方式已经不符合目前的数学教学。本文就目前在作业评析当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这种新式评析方法的优越性,对如何将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融入到中学数学作业评析课中提出几点建议与看法。
【关键词】中学数学;作业评析;分层帮带
中图分类号:G6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44-02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将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用于中学数学作业评析课中是当前教育界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的陈旧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素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没有丝毫帮助。面对此种教学作业困境,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应运而生。与教师的威严相比,学生之间话题更多,相互帮助的过程中更能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应将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广泛应用于初中数学作业评析课当中。
一、初中数学作业评析现状
1.学生完成作业机械化
现在一些初中学生数学成绩较差有很大一部分可以归咎于教师在教学教学中一味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另一方面数学具有明显的抽象性、概念性。很多孩子小学数学成绩优异,步入初中后却一落千丈,很大原因就是不适应数学的抽象化。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数学题来不断熟悉数学的思维模式,而作业则是练习的最好方法。无论是课堂上教师要求立马完成的作业,还是在课后布置的复习作业,对学生迅速巩固学习成果都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许多学生面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是一筹莫展、或是草草完成。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正数与负数》时,作为初中数学第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这是学生刚刚接触负数这个领域,想要完全掌握势必要通过不断练习。然而许多学生在完成时并不注意对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只是机械的完成任务。数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是在作业的完成中掌握数学方法和数学技巧。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2.教师评析模式单一化
初中学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的他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无论是思考能力还是记忆能力都十分出色。然而这时的他们情绪起伏较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发脾气,爱钻牛角尖。已经成熟的身体发育与尚不成熟的心理使其处于一个矛盾的阶段,学习的压力、未来的迷茫使初中生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
对急于寻求认同感的初中生来说,这时教师对他们做出正确的评价时非常重要的。然而现在一些教师在评析作业时,永远只给出“优、良、差”几个等级。在对作业进行评析是,同样是只管对错,其他一概不论。在这样简单粗暴的评价模式之下,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自然早到了打压,影响作业评析课的良好进行。
二、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作用
1.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抽象性特点难免给学生一种学习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有些学生一上数学课就不自觉走神,不能充分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面对同样枯燥的数学作业进行评析,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也不会太高。这时采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式,全新的作业评析方法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新颖有趣的评价过程,让学生对作业的兴趣迸发。
2.潜移默化,促进学习
与普通的作业评析课评价方式相比,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越性。那就是“帮”这个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那个帮助别人的作业小能手,而不是等待帮助的作业困难户。在这个“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形成一种良性的学习竞争。在评析作业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养成学生热爱学习数学、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3.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也只是机械的教授教材,在作业评析课当中更是如此。教师在讲台上挥斥方遒,对作业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点江山,而在台下坐着的学生更像是一个个的观众。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这一固定形象,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学生也要从被动的学习者变为积极主动的进取者。而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式完美符合新课改的这一要求。在分层帮带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中心,教师更多承担倾听者、引导者的工作。
三、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途径
作业评析课,可以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在学习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式更是将评析作业的优越性发挥到了极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教学模式总是陷入困境之中,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往今来,无数教师都以此为教学准则为学生传授知识,讲解疑惑。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尤其是在作业评析课的教学当中,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是不同的,再加上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性,教师很难顾及到每一个人。如果老师仅仅是把自己看到的重点难点告诉学生,那不仅会影响学生自己的判断,甚至会误导学生,让学生忽视掉自己薄弱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时,学生们的错误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在使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时,容易忽视二次项系数不等于零;有的忽视跟的判别式和二次项的系数应满足的条件;有的忽视两未知数的值中有一个是增根的情况;还有的在讨论不定次数的方程的解时,只考虑是二次方程时的情况,忽视是一次方程时的情况。面对这些作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在短短的作业评析课上,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中,针对每个同学的差异,具体进行评析。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在小组内部当中,针对每个人在结一元二次方程时出现的问题分别进行评析,其他学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做题思路、解题过程。在这样“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过程中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并且评析到每一个同学。
2.更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挑战的权威性,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也只是机械的教授教材。再加上作业评析课的独特性,很多时候课堂变成了老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新课改要求改变这一陋习,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更新陈旧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例如在讲授三角形角度练习这一课的作业评析时,ABC为等腰三角形,CE、BD分别为角平分线。首先抛砖引玉的问题是图中共有几个三角形,这就考验了学生对于三角形定义的理解程度;学生回答正确后进一步提升问题难度,即图中共有多少对全等三角形,这不仅考验学生对于三角形全等的概念了解程度,还需要全方位的考虑图中的三角形个数,并进行排列组合,找出所有的可能性。接着对于学生在做题当中出现的思考误区采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针对不同难度的问题作业,学生合作交流、帮助完成作业的评析。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仅仅对学生的思考方式作出小小的引导。
3.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态度
学习动力和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正好有利于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比起其它学生在学习态度上有显著的分别。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不但能提高学习表现,也能提高他们解决困难的能力。在遇到难题和困难时,能够松容的面对,且有足够的能力适应不同的环境。因此,教师应该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对于学习知识,学生都是处于被动的就角色,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为了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例如,在讲授勾股定理的作业评析课时,采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法,学生不仅仅只是对自己错误的地方进行反思,同样还要反思别人的错误。换位思考,我是不是也会犯这样的错误,通过这样的方式排查易错点,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做作业对于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件苦差事,但是在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中将课堂变成了快乐的学习场所。新颖的评析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感兴趣,自然就会花时间,花心思学习。但是,学习的内容是否有趣也直接影响学习态度,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是同学们自发将知识重新整理,尝试利用新颖和有趣的方式表达,使得同学在快乐中学习。
4.教师引导评析作业
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变为课堂的中心,但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初中生对新颖的评析方式充满兴趣,但一段时间过后,新鲜度下降,再加上初中生自控力较低,教师如果不加以良好的引导,课堂就会变成一锅乱粥。
例如,在对进行作业评析时,教师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什么时候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什么时候需要同学们多交流,教师必须随时掌握课堂动态。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式不是将一切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分层帮带”的目的不是学生多参与,而是学生更好的提高。对此,教师必须注重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转换。
结语
如果学生能从“学会”转变为“会学”,那么他们在知识获得的过程必能学到更多的内容。学生“分层帮带”评析作业的方式正式一个良好的途径,学生在这样的作业评析课中,明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分层帮带”——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陈兆福.新课标理念下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中学教研(数学版),2007,35-37.
[2]费燕华.初中数学作业评价策略[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11):29-30.
[3]陈燕.论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策略[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2):294.
[4]黄永恩.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J].中学理科(综合),2008,000(003):30.
论文作者:宋祖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角形论文; 方式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8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