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并发症;优质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是一种消化道畸形病症,诱发因素为胚胎阶段肠管空泡化不全,且可伴其他畸形,对新生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1]。现阶段,临床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多选用手术方式,而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不利于患儿术后恢复,因此应重视有效护理[2]。本研究选取7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控制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例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入院,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5例),另一组为研究组(3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4例;日龄7h-2周,平均日龄(6.08±1.53)d;体重1.52-3.69kg,平均体重(2.57±0.63)kg;早产儿8例,足月儿27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0:15例;日龄8h-2周,平均日龄(6.11±1.57)d;体重1.49-3.71kg,平均体重(2.61±0.66)kg;早产儿9例,足月儿2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
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疾病情况进行实时观察,记录其呕吐状况,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等基础工作。
(2) 研究组
基于常规护理选用优质护理模式:①监测病情。患儿手术完成后进入监护室后,护理人员应实时监测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心率、体温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根据呕吐物的量、质及颜色对患儿病情作出判断并记录,对于出现湿罗音、体温升高、呕吐物为胆汁样及反复呕吐的患儿,警惕其是否出现并发症,并于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师,采取相应处理措施。②体温护理。由于新生儿的神经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皮下脂肪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较多,外界温度对其会产生较大影响,诱发硬肿症,所以应重视保温。护理人员于手术前后应将患儿置入保温箱内,温度控制在31-32℃范围内,相对湿度控制在55%左右,集中进行护理,避免身体过多暴露,每间隔4h对患儿的体温进行测量,预防硬肿症。③呼吸道护理。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感染,及时清除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处于通畅状态,通过呼吸、吸痰及拍背等方式促使痰液排出,每日进行通风换气、空气消毒。④胃肠减压。患儿一旦出现连续性肠梗阻、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瘘等并发症,胃液聚集会造成吻合口张力增大,导致并发症更为严重,所以应给予胃肠减压,需固定胃管,并确保胃管通畅,及时检查负压装置,确保压力适当;同时,定期选取生理盐水对胃管进行冲洗,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向家属说明胃肠减压意义,指导其掌握胃管保护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后并发症恢复情况、家属满意度。并发症恢复情况评定标准[3]:①痊愈。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顺利出院。②有效。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体征明显改善。③无效。术后并发症相关症状、体征无变化,甚至恶化。满意度选取调查问卷表进行评估,由家属填表,分为十分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由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代表有差异。
2 结果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痊愈率、家属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见表1、表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并发症痊愈率比较(n,%)
组别 痊愈 有效 无效 研究组(n=35) 25(71.43) 9(25.71) 1(2.86) 对照组(n=35) 13(37.15) 16(45.71) 6(17.14) X² 6.9655 2.2400 2.5397 P值 0.0083 0.1345 0.1110 表2 家属满意度比较(n,%)
组别 十分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研究组(n=35) 24(68.57) 10(28.57) 1(2.86) 34(97.14) 对照组(n=35) 12(34.28) 15(42.86) 8(22.86) 27(77.14) X² 6.9199 0.9956 4.5902 4.5902 P值 0.0085 0.3184 0.0322 0.0322 3 讨论
临床治疗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通常选取手术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疗效,但是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术后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患儿术后恢复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应重视术后有效护理[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痊愈率、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控制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在于优势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其包含多个环节,如病情监测、体温护理、呼吸道护理及胃肠减压,可有效控制患儿的硬肿症、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粘连性肠梗阻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促进其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控制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提升并发症痊愈率,还可提升患儿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雪琴,王柳娟,杜西寅.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术期的应用[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8):159-161.
[2]马文芳,刘婷,姚海平. 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9):157-158.
[3]华玉琴. 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的围手术期护理[J].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09):1245-1247.
[4]唐玲艳,王靖燕,何秀云.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0):1391-1392.
论文作者:阳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先天性论文; 新生儿论文; 患儿论文; 满意度论文; 家属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