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七个中文论坛相关资料的文本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资料论文,中文论坛论文,特征论文,文本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时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已成为当代青年政治参与的主要手段,了解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状况,分析青年的政治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把握当代青年政治观念,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对于执政党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洞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实际过程,在理论建构与实际工作指导上都有其必要性。目前国内学界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大部分是从政治学、传播学等视角进行,缺乏将多学科融合起来进行研究的多元分析视角。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特征、方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的一般性的论述和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显得较为薄弱。针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这一新的研究领域,扩展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视角显得格外重要。
一、群体界定与研究方法
1.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界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使用规模和范围的扩大,网络政治参与也成为我国公民,尤其是青年群体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所指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指以青年群体为主要参与主体、以网络媒介为主要参与渠道、表现出与政治相关的认知、情感、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参与内容,并将对社会及相关领域造成特定影响的一种参与方式。当前我国网民群体中,青年群体(一般是指14岁~35岁的公民)占据多数,有学者认为,青年在当代社会变迁形势下,日趋扮演着网络政治参与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角色[1]。近年来青年网民在整个公民网民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显示(如下表1所示),处于10岁—40岁之间的群体长期成为网民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强国论坛、发展论坛、凤凰论坛、天涯社区、乌有之乡、凯迪社区、AC四月社区等七个论坛的主体视为青年群体,并根据这一群体的相关特征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相关现状、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分析。
2.目标论坛的选取与资料收集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中文论坛中青年网民所发帖子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以揭示研究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取了如下方法:首先,确定研究中采集资料的中文论坛。选取的中文论坛要符合以下标准:青年网民数量较多、参与活跃度高、论坛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具有较强代表性。具体参照如下标准:一是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中所提到三个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表达平台(分别是天涯社区、凯迪论坛、强国论坛);二是凤凰网所作“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文论坛(BBS)100强”;三是百度指数、百度风云榜中论坛活跃度、搜索率的比较。根据上述标准,本研究共选定了七个中文论坛,分别是强国论坛、发展论坛、凤凰论坛、天涯社区、乌有之乡、凯迪社区、AC四月社区。其次,从论坛中抽选出研究所需的帖子。由于帖子数量过多,需要抽取样本进行研究。有学者梳理了论坛抽样的主要方法:一是全部抽取,即以一段短时间内论坛中若干讨论区的全部发帖作为研究样本;二是主观判断,即根据某个讨论区总体大小和研究需要,设定样本量和抽取发帖;三是指数判断,即利用论坛提供的统计数据(如,帖子点击排行、十大热门话题榜等)选取研究样本[2]。课题组讨论分析后决定采取指数判断的方式,即每个论坛选取一种统计数据作为样本,同时根据本研究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定义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内容的论述,从各论坛选定的统计数据中选出与政治相关的帖子。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帖子即被认为是符合条件的数据:一是直接与时事政治相关;二是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三是因为公权力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四是公共政治生活领域人物及其言论;五是其他影响巨大的社会事件或社会问题。根据上述策略,本研究所选七个中文论坛的指数情况如(表2)所示:
数据采集自2012年3月3日至3月9日共一周,选择该时段主要基于正处于全国“两会”期间,青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高涨、论坛活动较以往活跃、资料更加丰富等方面的考虑。采集工作由8人组成的小组合作完成,数据采集以24小时为单位,采集结束后于当晚整理和汇总。采集内容为七个论坛中选定的指数排行中与政治有关的帖子的全部内容(主帖部分,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包括回帖和评论的内容)。
3.资料分析方法
本文的主要分析方法是文本分析法。具体分析方法如下:首先,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按照论坛和日期对帖子进行编码,如强国论坛3月4日热帖排行中第8个的编码为4A08;其次,从帖子的内容、话语表达方式、话语的态度倾向、与社会现实对比、对现实社会影响等角度对文本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研究报告。
二、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征及问题分析
1.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
采集期间,七大网站指数显示的帖子数共1434条,与本调研主题相关的帖子841条,占总数的58.65%,日均发帖120.14条,具体分布如(表3)所示。
从数据的内容来看非常广泛,涉及国家政治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概括起来,网络政治参与的数量及比例详见图1:
由文本分析结果可知,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一是时事政治。既包括国家各种方针政策、领导人活动、重大政治会议、重要文件出台,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热点政治事件等,这部分内容占帖子总数的53.15%。由于收集资料正值“两会”期间,帖子中有很多关于“两会”的内容,如:4B04:[两会快点评]李肇星:改革越是深入,难度和阻力越大。这表明,网络问政已成为青年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方式[3]。二是社会问题。包括贪污腐败、涉法涉警、公共安全等话题,这部分内容占帖子总数的15.58%。如:7F01:依靠“禁喝茅台”治三公消费腐败只能是自欺欺人。三是民生热点。包括贫富分化、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医疗等话题,这部分内容占帖子总数的9.39%。如:5A38:房价调控,检验政府“良心”的试金石。四是焦点人物。以官员和学者为主,内容包括生平简历、身份背景、言谈举止、政治观点等,这部分内容占帖子总数的11.3%。如:6A04:李鸿忠(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我们对群众必须有感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五是国际政治。包括国际政治局势走向、地区冲突、钓鱼岛问题、叙利亚问题、朝鲜问题、大国关系、国外选举制度等话题,这部分内容占帖子总数的6.78%。如:3C07:朝鲜拥有比美国核武器更具威力的战争手段。六是经济政策。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三农问题、国际贸易、经济体制改革等,这部分内容占帖子总数的3.8%。如:7C01:“由8%降至7.5%:中国经济增速是否预警软着陆?”。从上述有关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可知,当前青年群体对国家有关的政治事务较为关心,关注内容呈现多元化特征和时事性特征。
2.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
以往不少学者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的特征进行过一系列研究,本研究通过对所采集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发现,我们通过具体观察分析出的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特征与其他研究有一致性,但也有一些新的发现。
(1)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容具有复杂性和聚焦性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能够容纳数量庞大、内容众多的网络信息;同时随着国际环境的日趋变化,以及国内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与政治相关的内容越来越广泛和深刻[3]。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涵盖了国家政治的各个领域,比传统政治参与更加广泛,涉及时事政治、社会问题、民生热点、焦点人物、国际政治、经济政策等内容。通过对收集来的帖子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中,理性与非理性并存、赞同与批评同在,既有名人明星的话语,也有草根精英的观点;既有真实客观的言论,也有毫无根据的谣言;既有网络民意调查,也有时事热点的讨论;既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也有对贪腐官员的举报等;足以看出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内容具有聚焦性特征,青年对与时事相关的政治议题尤为关心,而其它方面则相对淡化一些。这与本研究集中关注今年“两会”期间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状况有关。
(2)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具有平等性和隐蔽性特点
互联网开放、虚拟的特点,使得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具有平等性和隐蔽性。
首先,青年公民拥有平等进行政治参与的机会。青年网民能够“挣脱”现实条件的束缚,无论现实的身份、地位和财富如何,都可以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平等地表达利益诉求、抒发政治观点和情感,也能够平等地与他人交流。由于各中文论坛没有实名制,其中的注册用户,无论是版主还是新人,其身份象征全部是网络符号,如强国论坛3月3日热帖前10的作者分别是,“退二进三”、“今日关注”、“海鸥119、”“上海老绍兴”、“生命道路真理”、“知识社会来临”、“观点频道”(其中三篇作者是“今日关注”,两篇作者是“海鸥119”)。没有现实条件的羁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而充分的发表言论并获得关注。其次,公民拥有平等引领舆论、成为意见领袖的机会。网络意见领袖是网络空间舆论的引领者和话语权的掌控者,在舆论传播过程中比较活跃,能够代表许多网民的观点,易受到网民的追捧。公民成为意见领袖的机会是平等的,网民的个人信息通常是隐匿的,以网络符号作为各自标志,真实身份的作用受到限制,文字水平和专业知识才是其能否成为网络意见领袖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网络用户“海鸥119”,在强国论坛中累计发帖5146条,2012年3月3日至9日,“海鸥119”所发帖中有15条为“24小时热帖”,其每条帖子的浏览量都达到两千以上。“海鸥119”可以被视为强国论坛中的一个意见领袖,在不知其真实身份的情况下,他能较为广泛地影响着广大网民,一定程度上引领了舆论导向。
(3)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机制具有及时性和互动性特点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媒体传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捷,网络媒体对社会现实的反应比传统媒体更加迅速,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机制体现出明显的及时性特征。根据对凯迪社区所做《社会舆情2011年度观察》中所述,72%的事件发生当天即在网络上曝光,而网络信息源到传统媒体报道的时间统计为2.49天。与传统政治参与的缓慢、滞后相比,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公民政治参与更加快速、及时,能够迅速对现实社会中各种事件做出反应。以“两会”为例,3月5日上午9点03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开始在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强国社区于9点29分出现了第一条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帖子“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知错就改为时不晚”,而工作报告尚未结束时,各大论坛均已出现许多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帖子,众多网友对报告进行讨论。同时,正是这种参与机制的及时性,催生了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互动性特点,本研究关注“两会”期间热点政治话题,青年网民通过特定渠道希望与政府之间进行互动,而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逐渐增加与网民的互动与沟通,就是这种互动性的重要表现。
3.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亟待关注的问题
(1)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理性与非理性共存,且容易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发生
当代青年主流价值观是积极的、与党的执政理念是内在契合的,表现出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特征。但是青年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往往带着强烈的“英雄”情怀,由于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带来的强烈不公正感、被剥夺感和愤怒感,遇到可以最大限度自由表达的网络空间,往往就会群情激奋、一呼百应,直接影响其对政治事务的准确判断。加之由于互联网的普遍匿名制、难以追踪性、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相对分离以及网络行为的社会后果有限等,弱化了网民的自我约束观念,越来越多的网上言论表现为宣泄情绪、批评指责、无理谩骂、相互攻击,尽管可能存在某些缘由,但其中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容易误导网民、扰乱舆论。青年自控能力差,在网络上很容易迷失方向,在言辞、观点、情感等多方面形成政治逾轨,严重时还会影响其现实社会的行为。
帖子8A26:“取消他们的代表委员资格!”中有如下言论:不了解真相的外国人看了,会误以为中国已经没有穷人,中国人已经富得不得了。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养不起老,破产倒闭、下岗失业都是编造。所以,应该没收这些炫富代表的各种奢侈品。否则长此以往危矣哉。这种非理性的言论,充分表达出青年网民对于某些“两会”代表的不满情绪,也强烈影响着其他的网民,数量众多的阅读者和回复者,都对这种观点持支持和赞成态度。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这种非理性特征的蔓延,极易导致青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这既不利于青年网络政治文化的构建,也不利于促进网络与现实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可能导致青年公民政治参与的无序化或极端化的出现。特别是一些不良分子可能利用网络煽动或扩散虚假信息,制造混乱,政治事务的讨论就可能演变成非法的政治参与事件,并最终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
(2)网络谣言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中不断产生和传播
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体,互联网的一个致命缺陷是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导致其缺少权威性和公信力[4]。网络信息的发布,都是通过服务器自动完成的,不像传统媒体一样受到审核,尽管部分网站和论坛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非法或虚假的信息进行删除,但无法做到及时和彻底,因此,互联网成为了谣言产生、传播的阵地。网络谣言具有严重的危害,把谎言包装成“事实”,将猜测翻转成“存在”,在网上兴风作浪,扰乱人心。正像埃瑟·戴森所指出的:数字化世界是一片崭新的疆土,可以释放出难以形容的生产量,但它也可能成为恐怖主义和江湖巨骗的工具,或是弥天大谎和恶意中伤的大本营[5]。我们在对文本的分析中发现,网络谣言充斥于网络中。
帖子7C05中提到,人大黄某代表向两会提交一份“恢复‘一夫多妻’制的议案”,这样肯定会给贪官、富人、男人、女人带来更多的福音。而事实的真相却是,全国人大代表黄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婚姻法》对男女结婚年龄的规定导致了“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的增多,她将在“两会上”提交议案,建议降低结婚年龄。这条虚假帖子被许多网站和论坛争相转载,引发不明真相网民的广泛讨论,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而诸如“谁在进口这些核污染物?”、“印度集结2000架战机目标是中国西藏”等瞎编乱造的谣言,则会造成群众恐慌,制造不利于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机,如果任其横行,将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危害社会诚信。
(3)缺乏公正、客观的负面言论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而日益增多
在我国传统政治参与渠道堵塞、政治参与对政府决策影响有限的背景下,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让青年公民能够自由地表达利益诉求、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也能够宣泄长期压抑的不满情绪,这是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因素,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对网络民主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转型进程的不断加速,带来了一系列与民生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社会问题,社会不公平现象加剧,对政府执政的怀疑与不满情绪逐渐高涨,批评、否定的声音存在于网络之中,一些青年网民在面对诸如官员的言论或行为以及某些政府的决策等问题时经常会戴“有色眼镜”,不能够公正、客观的给予评价,批评、否定的负面言论较多。帖子9A47“从几位高官的言论我们能读出些什么?”中对几位官员的言论这样评价,“有一个特征却是共同的,那就是老百姓认为不正常的事情很正常,而老百姓认为正常是不正常的。这种现象叫做官员‘立场危机’”。这些有失公正、客观的言论,很容易使其他网民滋生“官员是不好的”、“政府是不称职”的惯性思维,对整个社会文化产生消极影响。
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改善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手段、提高了政治参与主体的兴趣和能力、推动政治社会化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清醒地认识到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向功能,推动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朝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是找到积极引导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本研究通过文本资料的分析和对已有的研究的参考,认为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主、客两个方面做区分。
1.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观影响因素
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主体来说,主观影响因素是核心的因素,研究发现,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观影响因素主要两种:首先是青年公民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观意愿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由于网络社会的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青年网民在政治参与的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群体压力的影响,只是根据个人意愿和兴趣以及该事件的影响度等来选择是否以及如何参与到其中。由于主观意愿存在差异,通过论坛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公民的参与方式和程度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时,当代青年思想敏锐活跃、易于受新鲜事物吸引等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青年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的意愿。参与意愿高的论坛用户会长期保持高发帖率,热衷于传播政治信息和表达个人的政治观点,参与意愿低的用户则很少发帖和参与讨论,甚至仅仅浏览。其次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青年公民的基本素质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质量与效率,离不开青年公民的基本素质。青年公民的政治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参与者的鉴别政治和分析复杂事务的能力大小;文化素质则反映出参与者的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可以影响参与者的实际行为,这些素质直接决定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和能力,将对网络政治参活动与具有重要的影响[6]。通过帖子的内容就可以看出作者的素质状况。有的帖子逻辑清晰、论证严谨,对政治问题的分析透彻,可以看出,作者具有较好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如帖子5F02,“民主政治的本质:构筑权力的约束机制”;有的帖子胡编乱造、缺少认真、合理的分析,表明作者的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不高,如帖子9A04,“潜规则下‘双重国籍’现象没人管”。因此,通过适当的路径,积极引导当代青年有效、理性地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是新时期党和青年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议题。
2.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客观影响因素
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客观影响因素可归纳为政治制度、网络政治文化、网络意见领袖。
首先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体系健全与否是网络时代政治参与合理有序的根本保障[7]。政府对舆论管控的开放态度既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也是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实际上在发帖环节中,面对监控出现敏感或违法词汇的帖子不能正常发出,于是就出现用符号或特殊语言代替或直接删除不用的情况,如用“WLJ”代替王立军,“CCAV”代替央视等。本研究搜集资料过程中,也发现一些论坛热帖的标题仍在,但内容已被删除,这也说明网络监管的存在,如帖子8A23“问政国资委:私企老板怎样变成央企老总”,标题仍在但内容显示已被删除。此外,直接关闭论坛的管理手段,也对青年的网络活动起到制约作用,“乌有之乡”在搜集资料时正常开放,但如今由于涉嫌违法,已被关闭整顿。所以政治制度,包括社会管理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与质量。
其次是网络政治文化。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网络政治文化的影响,政治文化造就了一定的政治人格,构成个体稳定的政治行为模式,进而影响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状况。不同政治文化,会塑造不同的网民群体。以“乌有之乡”论坛为例,它是一个公认的“左倾”的政治性论坛,其中的文章言辞激烈,这种网络政治文化,鲜明的体现在帖子中,如“怎么才能防止中国血雨腥风?”、“决战:为什么说‘改革’的最大动力来自贪官污吏?”。“乌有之乡”的政治文化,直接导致了论坛中网民的观点、风格、特点等。网络政治文化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具有较明显的倾向性影响,所以,构建和谐、开放、有序的网络政治文化,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意义重大。
最后是网络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在时间评论、信息传播环节中比较活跃,通常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和专业知识,其信息和言论易受到追捧和质疑,是网络群体中少数的精英。中文论坛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多是论坛的版主和活跃的网民。以强国论坛的“今日关注”、“渲染流年”为代表的众多网络意见领袖的帖子通常能够获得极大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多数青年网民的观点,他们对于网络舆论的引领,能够将青年网民的分散力量凝聚起来,直接影响青年群体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向。因此,对这些群体进行关注,发挥其在引领广大青年网民政治参与中的作用和优势,是网络秩序建设的任务之一。
四、结语
网络为青年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了新的途径和载体,激发了青年通过网络参与政政治的热情,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发展。本文根据七个中文论坛中搜集来的一手资料,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容、特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我们深化对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经验意义。青年网络政治参与既是学术界的一个未开垦的领域,更是新时期党加强和巩固执政地位,强化党在青年中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关注点,深入研究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相关议题,凸显了重要的政治意义、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徐选国、高峰、顾飞、焦阳、徐萌、李艺炜、李月圆参与资料收集等)
标签:政治论文; 政治参与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政治学论文; 网络言论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