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领域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背景与展望_生态系统论文

社会工作领域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背景与展望_生态系统论文

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的发展脉络及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脉络论文,生态系统论文,领域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生态系统理论已经成为国外社会工作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实务理论,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在国内,对它的研究还停留在引进和简单应用分析阶段,缺乏对该理论的系统梳理,并且不同学者对它的理解存在差异,出现过度简单化的倾向,不利于对该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本土化的应用、创新和发展。本文试图对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系统梳理,并提出几点展望。

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基于一般系统理论的“社会”缺失

一般系统理论最早起源于生物学,该理论主张所有的有机体都是系统,每个系统由不同的亚系统组成,同时又是更大系统的一部分。贝塔朗斐(Bertalanffy)1971年对该理论进行了全面阐述。20世纪70年代以后,更多社会工作学者致力于个人和社会的双重聚焦,系统理论也就逐渐成为社会工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视角。赫恩(Hearn)1958年首次提出了全人概念,要求社会工作者给予环境更多的关注;戈尔茨坦(Goldstein)1973年提出了整合视角,强调人与环境的统一及其整体性,即所谓“人在情境中”;平卡斯和米纳汉(Pincus & Minahan)1973年较详细地将系统观点纳入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并在美国流行起来①。

平卡斯和米纳汉认为:有三种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即非正式或原生系统(比如家庭、朋友、同事)、正式系统(比如社区组织、商会)、社会系统(比如医院、学校);问题群体可能无法使用这些助人系统,原因在于系统在其生活中不存在或者缺乏必要的资源、人们不知道或因为歧视不愿意使用它们、系统的政策为使用者制造了新的问题、这些系统之间相互冲突等;社会工作的任务就是协助人们提升他们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创建人们与资源系统之间的新联系、修正人们与资源系统之间的互动方式、改善资源系统内人们之间的互动、协助改变和完善社会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协助等;社会工作实践具有四个基本系统:改变主体系统(社工以及他们在其中工作的组织)、案主系统(寻求帮助并与改变主体系统协同工作的个人、群体、家庭和社团)、目标系统(改变主体系统为达到目的正试图去改变的那些人)、行动系统(改变主体系统与之合作以实现目标的那些人)。②

批判中的发展与完善: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模型和干预模式

一般系统理论摆脱了社会工作的传统医学模式,从一个多因的角度理解人类行为,这促使社会工作者从更广阔的社会情境出发去理解案主的问题并寻找可能的解决方案,一般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它的局限性也随之暴露,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批评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过分强调系统对个体的影响,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与反思性;系统过于抽象,概念不够清晰,边界难以辨别;包容性过强,具体操作性不强,难以适用于任何特定的情景。③正是在这样的批判声中一般系统理论逐渐发展到生态系统理论,并形成了具体的系统模型和干预模式。

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人类发展生态学》(1979年)一书较系统地将生态学的知识引入到人类行为的研究中,提出了具体的系统模型。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系统的复合函数,人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系统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互动,这些生态系统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影响着人的发展。布朗芬布伦纳将生态系统划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以及长期系统,构成了生态系统理论的系统模型。系统最里层是微系统,指个体直接接触的系统,比如家庭、学校、同伴群体等,对个体的影响深远,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特定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际关系模式;第二种系统是中系统,指个体所处的不同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如家庭和学校、父母与同伴之间的互动;第三种系统是外系统,指个体不直接参与但会对微系统产生一定作用的外围系统,如父母的工作单位、学校的领导机构等;第四种系统是宏系统,指个体成长所处的整体社会环境,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个体的成长经历及感受,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社会阶层、经济结构、文化模式、法规政策等;另外,长期系统也称历时系统,指在个体发展中所有的生态系统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强调各生态系统的变迁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例如随着时间的变化微系统中可能会有弟弟妹妹的出生、父母可能会离异等。④布朗芬布伦纳根据系统对人的影响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将系统结构化、具体化,并建立不同系统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问题的分析,改进了一般系统理论中过于抽象的系统观。但是,如何利用生态系统理论去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如何改善系统达到个体问题的解决,布朗芬布伦纳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案。

1980年,杰曼和吉特曼(Germain & Gitterman)提出的生命模式是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干预模式,1996年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生命模式。生命模式的主要观点是人的发展是持续与其环境的不同层面进行交换并适应的过程,人们与生态环境之间是互惠的关系,即通过交换彼此影响;人们按照自身独特的生命历程进行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体验到了压力,这些源自于生活转型、人际关系紧张、环境压力等;面对压力,人们首先评估压力的严重性,然后寻找应付问题的资源,资源包括关系性、效能、能力、自尊、自我观念、自我引导等,利用这些人际资源的能力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强制力、剥削力、生活环境、特定空间、生命历程、社会时代等;问题产生于压力太大、资源不足,人们无法适应环境;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减轻生活压力,增加个人和社会资源,提高人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度。⑤该模式很好地解释了个体对环境的应对机制,问题产生于应对能力不足,但它更多地强调环境中的资源不足和社会压迫带来的个体获取资源的能力不足,而对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反思性关注不足,难以解释在同样境遇下不同个体应对能力和生活品质的差异。

基于生命模式的社会工作干预分成三个阶段:初期、持续和结案。在初期阶段,社工需要创造一个温馨、接纳和支持性的环境,并鼓励案主“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社工和案主就问题本身以及各自的职责进行讨论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在持续阶段,社工协助案主提高能力、改善环境,增强人们与环境的适应度,在个体方面社工扮演赋能、教导和推动的角色,提高案主控制情绪、解决问题、争取资源的能力,在环境方面社工扮演中介、倡导、组织的角色,推动和创建支持性的社会环境;在结案阶段,案主和社工也许为分离而痛苦,需要精心准备和细致工作以成功结案。⑥基于生命模式的社会工作干预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干预路径,一是提高个体应对环境的能力,二是创建具有支持性、滋养型的社会环境,并指出社工在干预过程中所扮演的具体角色。但它缺乏对能力和环境系统的分类,比较笼统,虽指明了干预方向却没有具体策略,可操作性不强。

1983年,迈耶(Meyer)提出社工要关注个人所处的生活空间,理解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时期和资源分布等,从生活变迁、环境品质和适合程度等三个方面来评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⑦生命模式整合了其相关观点。

1996年,Pardeck进一步将生态系统取向下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细分为七个步骤:第一,进入系统。社工透过与案主及相关人员的面谈以及其他系统的资料收集,评估案主的所有重要关系,找出案主与环境不合的来源及各自拥有的优势。第二,绘制生态图。绘制的生态图主要以案主系统中的人物和事件为重心,正的和负的行为或情感皆应包括在内。第三,评估生态系统。社工在案主的生态系统中找寻并描述案主生命中的重要关系及主题。第四,创造改变的观点。社工与案主一起讨论最有可能产生改变的生态系统层次,然后签订协议,促成改变行动。第五,协调与沟通。在干预步骤中,社工的重要功能就在于沟通及协调案主的各个生态系统,社工是案主生态系统中的一位重要他人。第六,再评估。如果前面的干预过程并不顺利,社工应进行再评估,再次寻找进入案主生态系统的切入口。第七,成效评估。干预最后的成果必须经由评估步骤加以确立,评估需要使用一些结构式的工具站在案主的角度来评估干预行动推进的成效,以确立生态系统发挥效用的有效性和评量干预行动的连贯性。⑧这个干预模式提供了一个服务指南,但是笔者认为此模式仅适用于微观层面,对于宏观层面很难仅从案主出发,而需要涉及社会结构中的多层面,不同系统的干预路径也不同,需要分开设计。

Pardeck还认为生态系统取向的社工大致扮演六个专业角色:第一,与会者。社工好像是去参加一个问题解决会议,扮演直接采取行动、解决案主问题的与会者。第二,使能者。社工会积极采取各种行动,包括行动安排、事件改变、互动、环境评估,以促使案主所在系统发挥功能。第三,中介者。社工会发挥系统连结、资源转介的角色,协助案主与社会支持、社会服务之间产生链接。第四,调解者。社工为了达成目标需要促使不同的参与助人者之间能够为案主采取一个共同联合的行动,就要在不同的个人、团体之间做调解。第五,倡导者。为了获得发展不足或不存在的资源和服务,社工需要采用倡导行动。第六,监护者。为了保护无能力自保的案主,社工需要在行动中采取社会控制的功能性角色。⑨

1997年,Kemp、Whitaker和Tracy提出个人环境实践,也是生态系统理论在社会工作领域中的实践模式,该模式强调:对环境挑战和资源的把握是重要的;重视为案主赋权,提升案主的优势和抗逆力;聚焦于环境中的现实和潜在资源;环境评估和干预是多层次的;环境代表了机会和限制,对环境的干预包括批判性反思和行动。⑩这在生命模式的基础上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但缺乏具体操作模式。

1999年,Greene对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归纳。他认为生态系统理论包含生命周期、人际关联、胜任力和生活中的问题等几个核心概念。生命周期是一个随着个人、家庭和历史时间而变动的个人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人际关联就是个人拥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胜任力就是个人在与环境互动的经验中建构起来的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生活中的问题就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失衡。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社会工作实践原则包括:社工与案主是平等伙伴关系、个人与环境不可分离、努力提高个人的胜任力、从不同层面干预环境系统。生态图是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主要评估工具,评估工作包括:描述核心系统、影响案主效能的情景因素、检视案主关系的范围和品质、理解案主压力和应对能力的不平衡、洞察案主与社工之间的关系、探索更大更宏观的社会系统。(11)该归纳让系统理论的一些概念、实践原则、评估工作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可操作化。

2001年,马赛厄斯(Matthies)等在《社会工作的生态社会视角》中对过去的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生态社会视角。他们认为过去的生态系统理论虽然重视人与环境的关系,但还是认可人与环境的对立。因此,他们提出生态社会视角,政治性地应用生态观点,引入社会排斥的概念,认为社会排斥导致了生态社会的破坏,提出个人—环境关系应被视为一个整体,环境应扩大到世界范围。(12)虽然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表达——生态社会视角,但笔者认为这并非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而只是对生态系统理论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Charles H.Zastrow)与卡伦·柯斯特—阿什曼(Karen K.kirst-A shm an)合作出版的《理解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六版)一书,进一步阐述了个体与社会环境之间形成的多重系统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他们把个体的生存环境看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个人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的生态系统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指处在生态系统中的个人,个人也是一种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系统类型;中观系统,指与个人直接接触的小群体,比如家庭、单位、朋辈群体;宏观系统,指个体不直接接触的、比小群体更大的社会系统,比如社区、组织、政府,这三个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13)这个系统观无疑有超越布朗芬布伦纳系统观的地方,它打破了个体与环境的对立关系,将微观个人系统看成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问题的出现就是生态系统的不和谐导致的,但对系统的划分比较粗略,反而没有布朗芬布伦纳对系统的划分那么有层次和细致。

2004年,莫拉莱斯(Armando T.Morales)、谢弗(Bradford W.Sheafor)主编的《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第十版)一书,针对处于次等社会地位的特殊人群(比如妇女、同性恋、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进一步修正了生态系统模式,将生态系统分为五个层面,即个人、家庭、文化、环境—结构、历史,每个层面都套叠在下一个层面之中。个人层面主要指个人拥有的生理心理社会禀赋,比如沟通技巧、态度信念、抗压能力、学习能力等。家庭层面主要是独特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家庭内部互动的特定文化方式,比如家庭关系、经济支持、情感表达方式等。文化层面主要指文化价值观、信念体系、社会规范、文化渊源等。环境—结构层面主要指增加或引起个人、家庭、群体或社区心理社会问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性要素。历史层面主要指个人或群体在历史经历中的正面或负面因素等。(14)该系统模式较之前述模式又有了新的突破,它不仅将个人放到了整个生态系统之中,而且加进了历史的视角,现在是历史的延续,并且它还将家庭层面作为一个独立的层面。另外,该生态系统把宏观系统分为文化层面和环境—结构层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毫无察觉、潜移默化的,环境—结构对人的影响是直接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分析视角,充分体现了社会结构对人的压迫。但是,其他的层面,比如学校、单位、邻里、社区等被忽视了,而这些也是重要的层面,同时个体的主动性、能动性也被忽视了,只看到环境的压迫性。《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这本书还对生态系统模式做了系统性的应用性研究,由不同研究者分别对妇女、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儿童/青少年、老年、残疾人、乡村人、城区/郊区国际的恐怖帮派用生态系统模式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15)

生态系统理论的综融性特点:与其他理论的相容性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具有综融性特点,即它融合了很多理论的有关观点,使其他理论为我所用,是一种折中主义的整体性理论。下面讨论生态系统理论与其他理论的相容性。

(一)生态系统理论与自我心理学

自我心理学强调个体对环境的适应,适应不良是问题产生的原因。自我心理学的主要观点:自我控制力可以让人们有效适应社会环境,也可以让人有能力去改变环境以满足个人需要;当人们的冲动与真实世界可能性的理性评估发生冲突时,自我产生防御来保护人们免受焦虑,防御机制通过限制世界对个人冲动的影响程度,来帮助人们获得掌控能力;应对机制,更多的是人和环境之间的社会交互,与防御机制相比,它更灵活、开放、有序。(16)与生态系统理论相比,自我心理学更多地立足于人们在环境影响下的心理机制和自我发展,可以进一步将有关观点整合进生态系统中的微观个体系统,探讨个体能动性和反作用,以完善生态系统理论。

(二)生态系统理论与赋权理论

赋权理论强调不公平的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压迫,从而导致个体无权无能以及不良的心理反应。赋权理论认为:权力是指人们所拥有的能力,它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即权力感,正是这种权力感增进了人们的自我概念、自尊、幸福感及重要感;无权指人们缺少能力或资源,亦指人们通过内化过程形成的无权感,正是这种无权感使得人们责备和贬低自己,从而陷入无权的恶性循环;增权可以看做是一种实践行动、一个工作目标、一个发展过程或一种介入方式,但是增权并不是赋予案主权力,而是挖掘案主潜能,权力存在于案主之中,而不是案主之外。一些学者认为增权涉及个人、人际以及政治等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上的增权聚焦于发展个人权力感和自我效能感,人际层面上的增权强调培养个人影响他人的能力和技巧,政治层面上的增权强调用社会行动促进社会公平;另一些学者则认为,增权涉及个人、组织和社区等三个层面,个人层面上的增权包括参与行为、控制动机、效能感等,组织层面上的增权包括共同领导、参与决策、协同管理等,社区层面的增权包括公民参与社区决策的机会、社区自我管理等。(17)与生态系统理论相比,赋权理论更强调个体的潜能,社工应该努力挖掘案主潜能,提升自我掌控力、与他人互动的能力以及改善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与环境的适应性。可进一步吸收赋权理论的反压迫观点,即个体并非被动适应环境,而是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或改变环境,用以解释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消除生态系统只能解释稳定社会形态的不足。

(三)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关注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既强调环境中的资源存量,也强调个人获取资源的能力。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从社会网络资源中获得的,它包括三种要素,即嵌入社会结构中的资源、个人摄取这些资源的能力、调动这些资源的社会行动。(18)社会资本就是一个程序系统,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分析层面,微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主要关注个体自我通过社会网络来调动资源的能力,中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主要关注社会资本网络结构化的过程及其分布,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分析主要讨论特定社会资本网络包含到宏观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中的方式。(19)相比较而言,社会资本理论更关注环境系统中的社会资本形式、社会资本对个人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发生机制,它为改善环境提供了一个好的视角,可以进一步为生态系统理论所用。

(四)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人的正面支持作用,支持不足会导致个人问题的发生。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环境对个人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支持,一种是客观可见的支持,包括金钱支持、劳务支持等,这种支持不以个体感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另一种是主观体验的支持,即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被尊重被理解的情感支持,这种支持与个体的主观感受有关。大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支持的主体包括所有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的客体有两种观点,一种指社会的弱势群体,另一种指所有有需要的社会群体。(20)与生态系统理论相比,社会支持理论更关注环境系统对个人的正面影响以及这些正面影响是如何发生的,这为社会工作干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和方向。

(五)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排斥理论

社会排斥理论关注不良环境对个人、群体的负面影响,弱势群体的问题是社会排斥的结果,而非个人不努力。社会排斥是指基本公民权利得不到认同(比如获得医疗、教育和其他形式的社会福利),或者在这些存在认同的地方缺乏实现这些公民权利所必需的政治法律渠道;(21)康明斯(P.Commins)等人还提出了一个分析造成社会排斥现象的主要制度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了四种制度性的子系统,每个系统的失灵都是导致社会排斥现象的原因。这四个系统分别是:有助于公民整合的民主和法律系统、有助于经济整合的劳动力市场系统、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社会福利系统、有助于人与人之间整合的家庭和社区系统,原则上这些制度性子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失灵都会引起社会排斥。(22)与生态系统相比,社会排斥理论提出了一个不和谐环境下的分析框架和发生机制,为改善环境提供了好的方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生态系统理论的未来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生态系统理论还存在这样的缺点:对系统的理解过于笼统,无法很好地解释系统通过什么机制影响个体、不同系统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反思性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个体更多地处于被动地位,对个体如何有效改善环境没有给出应有的路径和策略;能较好地解释社会稳定,但无法很好地解释社会变迁以及变迁的发生机制;与很多理论存在关联,但是没有将这些理论有机整合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存在较明显的机械整合。针对这些不足,笔者提出几点未来研究展望:

第一,对环境系统的类别、层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环境系统对个体的作用机制。这里可以借鉴社会资本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的有关内涵和分析框架,具体分析不同系统中存在的主要资源类型,这些资源通过怎样的输送渠道对个体产生作用,从而为个体提供发展动力。比如社会资本理论将社会资本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种不同分析视角,那么生态系统理论中的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中的资源类型又该如何界定?又如社会支持理论认为社会支持主要表现为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网络,支持状况取决于关系网络的宽广度和紧密度,那么生态系统中不同系统之间的关系网络如何形成?这个关系网络具有什么特点?关系网络对个体的作用机制又是什么的?

第二,对个体的主体性、能动性、反思性进行深入揭示,研究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机制。当环境系统不能满足个体需要、对个体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时,个体会通过什么方式改善甚至反抗环境系统,让环境系统做出改变。这里可将赋权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的有关内涵整合到生态系统理论中,从而解释社会变迁与发展。比如赋权理论认为人具有巨大潜力,通过激发权能意识,个体有能力通过集体行动,参与政治,改变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从而促进社会变迁与发展。又如社会排斥理论认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导致了社会问题,个体可以发挥主体能动性,通过社会行动要求政府制定更公平合理的社会制度,从而促进社会变迁与发展。

第三,将相关理论有机整合到生态系统中。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内在逻辑和分析框架,需要对这些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中的有效元素、内涵、分析视角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结合,形成有机整体。比如自我心理学可以与生态系统中的微观系统有机融合,社会资本、社会支持理论可以与生态系统中的中观系统有机融合,赋权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可以与生态系统中的宏观系统有机融合,这些不同层次的系统通过一定渠道进行有机联结,从而形成生态系统自己的内在逻辑。

第四,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不同人群的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不同人群所处的生态系统不同,社会工作服务的路径与策略也不同;不同理论对问题的解释不同,社会工作的服务策略也就不同。那么,导致社会问题的生态系统原因是什么?社会工作服务路径与策略主要有哪些?具体操作模式又是什么样的?社工在角色扮演中该注意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讨论。

注释:

①③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4、82页。

②Pincus Allen and Anne Minahan,Social Work Practice:Model and Method,Itasca,IL:Peacock,1973.

④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

⑤(16)Malc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亚丽、叶鹏飞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8~160、90~91页。

⑥Malcolm Payne:《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张宇莲、程福财、丁慧敏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160页。

⑦Meyer,C.,Clinical Social Work in 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⑧Pardeck,J.T.,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Practice,Social Work Practice:An Ecological Approach,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1996.

⑨Pardeck,J.T.,"An Ecological Approach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Welfare,1988,15.

⑩Kemp,S.,Whitaker,J.,Tracy,E.,Person-environment Practice:The Social Ecology of Interpersoner Helping,Aldine De Gruyter,1997.

(11)Greene,R.,Human Behavior Theory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1999.

(12)Matties,A.L.,Narhi,K.and Ward,D.,The Eco-Social Approach in Social Work,Jyvaskyla:SoPhi,2001.

(13)Charles H.Zastrow,Karen K.Kirst-Ashman,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6th Edition.Thomson Brooks/Cole,2004,pp.412~418.

(14)(15)Armando T.Morales、Bradford W.Sheafor主编:《社会工作:一体多面的专业》,顾东辉、王承思、高建秀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92~194、198~360页。

(17)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8)林南:《社会资本:争鸣的范式和实证的检验》,《香港社会学学报》2001年第2期。

(19)托马斯·福特·布朗:《社会资本理论综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第2期。

(20)周林刚、冯建华:《社会支持理论——一个文献的回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7期。

(21)L.Todman,"Reflections on Social Exclusion What Is It? How Is It Different U.S.Conceptualizations of Disadvantage? and Why Might Americans Consider Integrating It in to U.S.",Social Policy Discourse(Italy),2004,p.6.

(22)P.Commins Edited,Combating Exclusion in Ireland 1990~1994,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1993,p.4.

标签:;  ;  ;  ;  ;  ;  ;  ;  ;  ;  

社会工作领域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背景与展望_生态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