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山东 潍坊 261061
摘 要:戏曲不仅与其他艺术形式互相影响融合,造就出独特的美学品味与民族特色;其表演的歌舞性、抒情性、生动性等,也使这一将多种表演艺术集于一身的舞台演绎成为无可争议的艺术奇葩。而且,曲艺高度程式化与模拟性,使戏曲舞台成为社会人生的缩影,其中浸润着的深厚的文化传承与习俗理念,成为民族共同的心理积淀,规约着国人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高校 戏曲教学 策略
中国戏曲作为一种完美的舞台表演艺术不但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化的精华。当前很多人都在呼吁保护和振兴戏曲表演艺术,还把它列入到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之中。事实上我们看到戏曲表演艺术不乏热爱的观众。
戏曲界要有培养自己的受众群意识,不断地拓展表演的题材和演唱艺术,既要推陈出新,又要保护经典,只有这样才是保护中国戏曲的最好办法。而高等院校的人文教育本身就是以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传承和教授中国戏曲文化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角色扮演,提升学生对戏曲的了解与认知
既然戏曲是表演艺术,除上述教学新方法之外,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或者扮演其中的角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加强他们对戏曲的了解与认知。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编演经典剧目的兴趣和热情相当浓厚。通过自由组合,他们或演《西厢记》中的一折,或演《瑟琶记》全剧,或演《白毛女》《沙家浜》中的精彩片段等等,虽然课堂时间有限,他们每人的演出戏份也不多,但是,趣味横生的表演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戏曲作品的理解,而且通过对剧本中对白的记忆与复述,培养了他们的文学素养与功底。另一个重大收获是,当学生表演相同剧目但选择不同时期的版本进行准备时,发现其中的变化相当惊人。由此一来,他们自然发出质疑,为何不同时期的剧本会有如此巨大的出入?抓住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某一具体戏曲作品的变化,讲解戏曲史上的某些重大问题。比如,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之一,白蛇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八百多年。其剧中人物形象的流变,就包含了丰富而复杂的民俗、文化、社会思潮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而非被动“填鸭”,不仅改变了封闭式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变了教学单渠道传授知识的方式,实现了由正规化、固定化的传统教学模式向开放型的教学方法的转轨,而且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艺术感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对戏曲的研究热情
在教学方式上,要打破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引入翻转教学、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教学模式。戏曲教学课堂可以进行翻转课堂的探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授课之前教师将教学任务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在课下时间欣赏戏曲表演视频、查阅相关背景资料。课堂上师生对作品的文本、表演艺术、服装舞美等元素进行赏析和讨论。
此外,教师还可以进行体验式教学和情境教学等模式的尝试。体验式教学是学生主动参与、操作为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应学唱、学演戏曲中的经典片段。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戏曲脸谱、头饰,来增加学习的直观感受。情境教学强调教学和学习要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因此,教师可创设一些与戏曲有关的真实情境,例如,让学生进行戏曲遗产保护的调查和宣传工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戏曲的研究热情,也为保护戏曲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合理取舍戏曲剧目
哪些戏曲剧目可以供我们剪辑用于课堂播放呢?我认为,一定要选用经典作品,这是一个原则。任何演绎的作品、搞笑的作品、低级趣味的作品,都不允许进入我们的课堂。我目前所选择的只有“四大名旦”的作品片段,京剧《三岔口》《红娘》等片段,评剧《花为媒》片段,豫剧常香玉的唱腔片段,传统黄梅戏《天仙配》片段,昆曲《十五贯》片段,河北梆子《钟馗嫁妹》片段。戏曲演员大多以念唱的功夫见长,而大段的唱词对目前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比较难以接受的,如果没有一个“听戏”的氛围,学生是很难有耐心听完一曲我们认为很美的唱段。所以,我们对戏曲的选取是有所取舍的,截取一些演员唱、念、做都比较精彩的部分,剪辑后加上片头解说词,舍去一些大段的唱腔,即便是非常好的也要忍痛割爱,再做一下链接,片段之间的连接用过渡技巧做好处理。
四、了解老艺人求学心路,坚定踏实认真学习风气
课堂上可通过老艺人求学之路的访谈、纪录片等视频资料,让学生深刻理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等至理名言。艺术学习也是一门精细的技术活,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引导学生从中学习老一辈艺术家坚强地毅力,从而在学习中脚踏实地、认认真真、日复一日地去磨炼。例如,很多戏曲演员为了练好腿工,每晚睡觉都是吊着腿睡的;冬天练功能练到大汗淋漓;早起练早功,从不睡懒觉;下乡演出住破庙睡牛棚……让大学生们对比现在自己的学习条件与环境,思考当下,是不是应该上课不玩手机、下课少打游戏,不挥霍父母的辛苦钱和自己的青春。
参考文献
[1]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傅谨 中国戏剧艺术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3]余从 周育德 金水 中国戏曲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程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6
标签:戏曲论文; 片段论文; 学生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