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 王晨 255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这仅仅依靠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很难达成上升目标,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规格与创新。为此,文章以此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核心素养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以供大家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改革创新
近几年以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界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如何能够在初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切实做好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核心素养呢?又该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关于核心素养,具体来说就是在某一段时间内个体所获取的知识、能力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他们不仅对个体的自我实现至关重要,同时也直接关系到个体能否成功融入社会,能否真正成功。因此核心素养的习得与培养至关重要。初中语文作为核心素养的下位概念,具有综合性,涉及的要素很多,主要包括学生阅读的能力、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阅读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要想提升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应该注意:
1.设置问题,强化阅读效果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要通过高超的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行之有效的艺术。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容易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有的放矢,阅读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意思,也就更加利于阅读能力的提升。
当然问题的设置需要富有艺术性,需要建立在教师充分备好课、备好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依托多媒体,通过视频或者图片的方式导入素材,抛出问题,展开主动探究,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以七年级上册《春》这篇散文为例,这篇文章系朱自清的名篇,细腻的文笔刻画出了春天的蓬勃,也是作者心理世界的真实写照。因此教师一定要巧妙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强化阅读效果。为此,笔者建议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一些视频的演示,主题就是“美丽的春天”;也可以是图片的展示,最好能够配合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个时候可以适时抛出问题,我们以前学过哪些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呢?有的学生说《春晓》;有的学生说《春夜喜雨》;然后教师继续设疑,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春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他对春天抱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课文中寻找答案,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思维能力提升了,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强化。
2.深化自读,提升思维能力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因此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题地位,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自己所面对的一些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以《三峡》这篇文章为例,文章富有语言特色,通过优美的文字生动展现了三峡的壮观。对于这样的文章,往往不需要教师直接进行讲解,而是需要学生在自主性阅读的过程中去感受三峡的魅力。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这样展开教学设计:首先通过视频展示三峡,然后让学生直观感受三峡的魅力,然后第一次展开对文章的粗读,尝试用语言表达出三峡为什么好?它的好体现在哪些地方呢?然后按照班级实际人数展开分组合作探究,分析为什么会有关于三峡这样的描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7分钟之后让每一个小组进行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这样在自主阅读中,学生能够展开主动探究,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
当然学生的自主阅读并不是说不需要教师的参与,而是教师要适时介入到学生的自主阅读中去,引导学生合理展开阅读,保证阅读的效果,主动进行探究,然后主动思考问题、最终成功将问题顺利解决。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师在参与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不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当他们遇到瓶颈无法继续深入展开思考和探究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启发,拓展他们的思维,使得整个思考的过程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最终成功达成预期的目标。
二、思维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创新
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诗词,这些可以说是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体现着我国文化的精髓,而且在古诗词中往往都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而且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的话,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我们以《渡荆门送别》这首诗为例,他的作者是李白,其中有一句是“月下飞天镜”,很多学生在读到这里的时候,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按照以前的学习经验来看,“下”应该是一个动词,怎么会用在这里呢?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这句诗的意思,感受到其中美的意境,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其美好景色进行展开,让学生直观感受独特的美丽。这种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够产生深厚的兴趣,对于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为了进一步强化效果,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展开对于学生的拓展,让学生依托诗句,展开联想,写一段字数在100-120字的诗句感悟。
当然,结合语文课本中素材的不同,教学的设计活动也有所差异。要想真正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熟悉文章的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语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对于学生的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此,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提升认识,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展开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林玲玲.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J].文理导航(上旬),2019,4(13):22.
[2]俞凤兰.享受语文的教学过程—谈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反思和思考[J].读天下,2016,12(22):33-34.
[3]苏国全.分析如何让电教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8,15(33):46-47.
论文作者:王晨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5
标签: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核心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语文论文; 思维能力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