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地方市场效应与我国制成品出口_规模经济论文

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制成品出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成品论文,中国论文,比较优势论文,效应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货物出口量连年扩大,2007年我国货物出口额为12180.1亿美元,是1978年出口额97.5亿美元的125倍。在货物出口额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的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升级,以工业制成品为例,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9.7%,2007年该比例达到95%。1990年时该比例就达到了74%,1995年为85.6%,2000年之后一直为90%以上。工业制成品中,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而且加入WTO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及其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比例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07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3478.2亿美元,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为30.1%(见图1)。

这说明了我国制造业出口的贸易结构正在不断升级,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譬如Rodrik(2006)和Schott(2008)等都认为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的要素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显得很独特。Wang和Wei(2007)也发现中国出口的产品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大。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升级在很大程度上是制造业,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制造业出口不断增加呢?

对于一个国家在参与贸易时将出口什么商品一直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从技术差异或要素禀赋差异寻求答案①。以克鲁格曼垄断竞争贸易理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可以促使没有要素禀赋差异的国家之间进行同一产业内的商品贸易,提出了著名的“本地市场效应”论断(Krugman,1980)。在验证传统比较优势决定一国贸易模式方面很有研究,其中最为著名的是 “里昂剔夫之谜(Leontief's Paradox)”。Leamer,Trefler和Davis等人运用不同方法也对要素禀赋理论进行了验证②。关于规模经济贸易理论③,Antweiler和Trefler(2002)的实证检验支持了规模经济贸易理论,Davis和Weinstein(1999,2003)的研究支持了“本地市场效应”假说。

Lancaster(1980),Krugman(1981),Helpman和Krugman(1985)都研究了产业间贸易(依赖于技术差距和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赋差距的传统贸易理论)和产业内差异化产品贸易(依赖于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的新贸易理论)的综合模型。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的综合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检验预测国家间不同的贸易模式。Evenett和Keller(2002)认为贸易格局的最佳解释是结合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和HO要素禀赋理论。

基于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发展战略都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林毅夫2002等)。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不断增加和贸易结构不断升级的现象,很多学者从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FDI的视角寻求解释④。这实质上是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角度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出口,原因是我国劳动力丰裕形成的比较优势造就了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贸易形式,以及吸引了大量利用中国劳动力的FDI流入。但很少有人从新贸易理论的角度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现象进行探讨。本文正是综合新贸易理论和传统贸易理论,并在验证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克鲁格曼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中“本地市场效应”来解释我国制造业出口。我国日益扩大的国内市场会促使规模经济的形成,从而成为这些具有规模经济产品的净出口国。而很多制造业部门特别是机电产业有着很强的规模经济,在中国形成了产业集聚,使得我国在这些产品上具有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而且规模经济比较优势正在超过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二、比较优势与中国制成品出口关系的实证检验

(一)比较优势的测定和动态变化

我们将使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制造业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的比例进行测定,并以此作为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的指标,从而探究中国在传统比较优势上是否存在升级现象,并研究比较优势与制成品出口的关系。本文对工业制成品中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和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共15个行业进行要素报酬比例测定,并进行跨期对比。

由于1992年投入产出表与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行业划分有少许的不同,1992年是33部门投入产出表,2002是42部门投入产出表,所以1992年食品制造业在2002年变成了食品及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业变成了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而且1992年行业划分中没有专门的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而是包含在其他制造业之中。我们在统计中尽量按照相同的行业进行比较,2002年把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单独考虑,测定的结果见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几乎所有制造业部门完全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都下降了,而且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劳动收入密集性增加的幅度在25%以上。这有三种可能的情况:一是资本折旧下降了,二是劳动报酬提高了,三是资本折旧下降和劳动报酬提高同时发生。但无论是哪种情况发生,都说明了我国制造业部门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变化。资本折旧的降低标志着技术的升级和改进,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1992年到2002年我国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劳动力队伍,1992年我国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为218.4万人,到2002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达到903.4万人,是1992年4倍还要多。但是整个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变化却不是很大,1992年我国工业就业人数为14355万人,2002年我国工业就业人数为15780万人,仅增加了9%⑤。所以说,制造业劳动收入密集型的增强表明了我国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传统要素比较优势在发生变化。

(二)比较优势与制成品出口关系的实证检验

上文指出我国传统比较优势出现了升级,表现为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比较优势能否解释我国制造业出口呢?我们利用投入产出法和2002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依赖完全消耗系数计算了我国同时具有进口和出口数据的30个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标,即100元价值中完全资本报酬和劳动报酬比例,其中除了制造业之外。还包括了农业和服务业等产业,见表2。

图2给出了2002年各产业出口额和比较优势指标的散点图,从图中我们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8)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19)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制造业出口明显超过了比较优势指标相近的其他行业的出口。为了说明制造业出口已经超过了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指标所能解释的范围,设定了制造业虚拟变量,建立以下计量模型,其中,ca代表传统比较优势,dummy[,manu]代表制造业部门的虚拟变量:

回归的结果为表3。

从表3中估计值可以看出比较优势的确显著促进了我国各产业的出口,因为比较优势升级时完全资本报酬和劳动报酬之比在下降,所以参数估计为负,说明完全资本报酬与劳动报酬之比每下降1%,就会推动出口增加2.137%。但关键是制造业虚拟变量估计值也高度显著,这就说明了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已经超过了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所能解释的范围,制造业部门特别是通信电子设备和机械等高新技术产业有着很强的规模经济,新贸易理论或许可以解释我国制造业的出口现象。

三、 “本地市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作用的实证检验

克鲁格曼 “本地市场效应”指出,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时,规模大的国家将会生产更多数量的产品而且会成为该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国,也即国内市场规模较大的国家会形成制造业(规模报酬递增产业)超比例的集聚,从而形成制造业的净出口。据此预计,我国国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会促进我国制造业部门,特别是那些具有较强规模经济效应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从而使我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

我们选取国内消费额代表国内市场规模。运用表2中各产业的出口数据,给出了以上30个行业与规模经济指标的关系,见图3,而图4给出的是制造业与规模经济指标的关系。从图3中不能看出两者之间有什么直接的关系。没有规律性的显示,但是图4展示了制造业出口与国内市场规模之间明显的正向关系。

图2

2002年各行业出口与传统比较优势散点图

图3 30个行业出口额与规模经济指标散点图

图4 制造业出口额与规模经济散点图

为了进一步说明国内市场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促进作用,同时控制其他最有可能影响的变量,我们设定了以下计量模型:

lnex=lnim+lnca+β[,3]lnhmarket+ε

(2)

其中,除了ca代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外,我们还控制了im,代表制造业的进口,因为我国制造业很多出口是通过加工贸易完成的,加工贸易占我国制造业出口的50%以上,表4描述了我国近年来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情况,而加工贸易中进料加工占绝大部分,如200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加工出口中,进料加工出口比例达到84.9%⑥,所以要控制加工进口的影响,即传统比较优势的影响。

使用Stata.10.0计量统计软件,运用稳健最小二乘法(Robust OLS)和极大似然估计法(LME)对模型(2)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见表5。

从表5中可以发现,推动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重要力量为进口和国内消费额,而比较优势参数估计在两种方法下均不显著。进口之所以有如此显著的作用,弹性达到0.601,这与我国的出口贸易模式——加工贸易有很大的关系,加工贸易涉及大量的零部件和原料进口,特别是制造业部门,所以进口对出口具有如此大的促进作用是不难理解的。

在控制了进口和传统比较优势后,国内消费额对我国制造业的出口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弹性作用为0.382,且在1%水平上显著,能够部分地解释我国制造业部门的出口,超过了要素禀赋比较优势所能解释的范围,因为此情况下很不显著。这就说明了我国制造业部分确实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因为制造业(特别是机电产业)有着很强的规模经济,在中国形成了产业集聚,使得我国在这些产品上面具有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正在超过传统的比较优势。

四、结论

本文综合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对我国制造业出口进行检验,利用投入产出法发现制造业部门传统比较优势出现了较大的升级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结果。但是,我国的制造业出口超出了传统优势所能解释的范围,在控制加工贸易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以及传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国内消费显著促进了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出口,即我国制造业部分确实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这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1)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深入认识内需与出口、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情况下,内需与出口可能不一定是相互替代的,反而可能是相互促进的。根据“本地市场效应”,内需大的国家往往可以在出口贸易中具有优势,成为净出口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可能成为国际贸易优势的来源。

(2)新贸易理论和“本地市场效应”可能对我国今后比较优势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中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按照传统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的观点,一般认为我国的比较优势就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也正是因为我国采取了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根据“本地市场效应”的观点,我国日益增大的国内市场会促使某些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这些具有规模经济的产品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如果我们把各产业分成两类,一类是规模经济明显的产业,一类是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产业。那么,今后中国有可能会在规模经济明显的产业部门形成比较优势,并且传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有可能会被规模经济比较优势所超越,而且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我国现在一些制造业产品(机电产品)出口迅速上升,很多人发现了这种奇异的现象,因为机电产品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与我国现有比较优势不符合,而“本地市场效应”可能正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继续转移和集聚,以及我国国内市场的日益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某些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比较优势产业。

注释:

①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有两种产品和一种要素(劳动),将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国家之间技术差异或劳动生产率差异。赫克歇尔和俄林(HO模型)把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看成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其理论本质也是比较优势,一国将出口丰裕要素密集型产品。

② “里昂剔夫之谜”即Leontief(1954)运用投入产出法发现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了资本密集型产。Leamer(1980)运用HOV定理认为一国如果资本丰裕的话,那么包含在生产中的资本/劳动比例就应该大于消费中的资本/劳动比例,所以他指出里昂剔夫(1953)的计算方法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里昂剔夫之谜”。Trefler(1993,1995)从劳动生产率差异出发验证了HO定理,他认为里昂剔夫(1954)指出的各国劳动生产率(技术)有差异是正确的。在这期间还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Bdldwin,1971; Leamer,1984; Bowen,etc.,1987),Feenstra(2004,Ch2)对这些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③ Leamer和Levinsohn(1995)对90年代初的新贸易理论实证文献进行了回顾。

④ 有学者从其他角度探究中国制造业出口的升级现象,如Zhi Wang和Wei(2007)认为人力资本的提高和国家对高科技园区优惠税收政策是中国制造业出口和对外贸易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

⑤ 以上数据来自1993年和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

⑥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科技统计报告》,网址为http://www.most.gov.cn/.

标签:;  ;  ;  ;  ;  ;  ;  ;  ;  ;  ;  

比较优势、地方市场效应与我国制成品出口_规模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