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发展战略:30年的变革与成效_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30年的变革与成效_经济建设论文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30年变迁及成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发展战略论文,成效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66(2008)05-00044-04

一、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非均衡赶超战略(1978-1990)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三步走”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及工作中心的转移,我国的发展战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邓小平着眼于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对“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进行了重新思考,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的战略思想。

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提出了“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同时把实现小康作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今后20年两步走的战略步骤:前10年主要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且正式确立了完整的“三步走”战略构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战略相比,“三步走”战略从更加广阔的角度考虑现代化内涵,并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发展的基本目标。而且,发展的三个步骤也更加合理,因为从温饱到现代化的时间跨度较长,发展水平的落差也很大,把实现小康社会作为中间过渡阶段的目标更加符合发展的一般规律。

上述发展战略在“六五”计划(1981-1986)和“七五”计划(1986-1990)中得以体现。“六五”计划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力图解决过去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中遗留的问题,走出“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以得到更多实惠的新路子。”“七五”计划明确以“三步走”为基本战略指导思想,推进改革,并使改革和建设相互适应,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20世纪90年代经济振兴奠定基础。在计划指标上,正式把总量指标由社会总产值改为国民生产总值,以更好地与“三步走”战略目标相匹配。

(二)非均衡的发展路径

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早日解决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社会迈进,该时期我国采取了非均衡发展的战略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三个领域五个重点部门成为战略重点。针对当时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教育科学不发达的情况,十二大报告提出在今后的20年左右时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这几个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十三大对这些战略重点部门的发展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第二,沿海地区成为发展的领头羊。为发挥区域相对优势,提高投资效率,我国在区域关系上选择了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六五”计划对沿海和内陆地区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设想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经济基础,发挥其优势,带动内地经济进一步发展。而把内陆地区作为资源、原材料、农业等产业的基地来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率。“七五”计划更加明确体现了效率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思想,并且首次按照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划分,分别对三大经济地带提出了不同的目标,形成从东到西、由沿海到内陆的产业和技术发展梯度。这期间,国家陆续对东部沿海地区采取了财政、信贷、外资等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鼓励先富,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这一时期收入分配政策的特点,也是发展的现实。在收入分配关系上,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比重发生了明显变化,国家收入比重下降,集体和个人的收入则上升。在个人收入分配上,城乡居民收入渠道明显增多。

(三)第一步战略目标的提前实现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通过“六五”和“七五”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教育科学得到加强。这期间经济增长超过计划预期的速度,提前实现了GNP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但同时,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急于求成的倾向也导致了宏观经济出现较大波动。尤其是1988年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1989-1990年不得不进行三年的治理整顿。虽然缓解了供求矛盾,但也遗留下市场疲软、结构失调等问题。

二、追求全面协调发展的系统化战略的构建(1991-2000)

(一)从“小康社会”到“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江泽民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瞄准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同时,开始酝酿新阶段的发展战略。

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冷战格局结束,世界面临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并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从国内形势看,经过改革开放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同时,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也不容回避:如何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如何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问题,如何解决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引发的社会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超越了经济增长范畴本身,需要从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重新审视国家发展战略。

基于这样的背景,1990年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及此后制定的“八五”计划,提出今后10年的主要任务是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把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对小康目标作了详尽的描绘。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及此后制定的“九五”计划,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其中,积极推进“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即,经济体制从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成为实现今后15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所在。这是发展理念转变的一个重要信号。

随着时间的推移,21世纪前半叶的发展思路逐步清晰,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原来“三步走”战略中长达50年的第三步战略目标作了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科教兴国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科教兴国战略就是实现“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支撑。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战略很快得到社会各界的响应,并达成了共识。“九五”计划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实现我国跨世纪建设蓝图的一个基本国策,并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紧密联系,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大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含量。”十五大重申了科教兴国战略,并把它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决策。至此,科教兴国已不再仅仅局限于科教事业本身的发展,而是变成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新世纪发展战略的关键措施。

(三)可持续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

20世纪90年代,国家发展战略在发展路径上逐渐由非均衡发展转向追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这一思路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当代人之间与代际之间公平的一种新发展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演化成一种世界性的新发展模式和战略。在这一潮流中,中国结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明确了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1994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构筑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99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被正式纳入“九五”计划,与科教兴国战略一起被确立为中国走向21世纪的两大战略。此后,各级政府从计划、法规、政策、宣传、公众参与等不同方面,积极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部门和行业21世纪议程以及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由理念逐步转化为行动。

在区域关系的处理上,为了改变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国家在“八五”期间开始酝酿区域政策的调整,协调发展逐渐成为处理区域关系的新的指导思想。“九五”计划将“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之一。随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受到了更多的关注。1999年,江泽民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抓住世纪之交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放步伐”,当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作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十五”计划进一步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要求,相应地,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四)第二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八五”和“九五”计划的实施,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以后,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各项指标大大突破了原定的计划指标。在1995年提前五年实现了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0年我国GDP达88228亿元,人均GDP为7084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是1980年的4.9倍,超额实现了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同时,全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跃。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五个方面,确定了小康水平的16项指标及临界值,据此对小康进程进行评估表明,20世纪末全国总体平均生活水平跨入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大约有75%的居民初步过上小康生活,大约13%的居民接近小康水平,约有12%的居民离小康还有较大差距。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八五”时期,我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五年零售物价年均上涨11.4%,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的不协调和经济增长质量问题也进一步暴露: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国际竞争力不强;水、石油等重要资源短缺,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向成熟的国家发展战略(2001年以来)

(一)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共中央全委会——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新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详细描绘了21世纪上半叶、尤其是头20年的战略目标: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对我国现代化进程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正式宣告。与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相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有两重含义:一是覆盖的全面,即使十几亿人口共享建设成果;二是建设领域的全面,不仅是经济发展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要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民共享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目标。

十六大以后,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暴露出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系统之间日益严重的不协调和失衡现象,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把和谐社会看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十六届六中全会进而把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在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上的重大转变,提升了发展的内涵,丰富了发展的思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新的要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同时,在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十五”计划提出:“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十一五”规划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规划把新农村建设、自主创新、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并关注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二)走向成熟的国家发展战略的特点

改革开放30年来,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展目标的全面性。发展的目标不仅局限于经济增长,而是要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都被纳入了战略目标的视野。二是发展途径的协调性。从非均衡重点突破到协调发展,中国在实现发展目标的道路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正反经验教训总结,在处理区域关系、城乡关系、发展速度与质量关系、经济发展与自然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方面,正在不断修正出现的偏差。三是发展步骤的稳妥性。根据发展的实际进展和面临的挑战,“新三步走”战略明确了21世纪前10年、20年和50年的发展步骤和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进一步锁定了前20年的目标,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各阶段目标不断清晰化,从而为各阶段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方向。

(三)新世纪以来国家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举世瞩目。“十五”期间,GDP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增长稳定性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同时,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和挑战。一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没有明显改观。二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十五”计划的大多数经济和社会指标都超额或提前完成,但是节能、减排两项指标没有达到目标。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0年的2.97:1扩大到2006年的3.28:1。四是地区差距继续扩大。“十五”期间,中央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并开始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虽然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地区差距仍然继续扩大。2006年和2000年相比,东部10个省市GDP占全国的总量从57.1%上升到61.0%,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则相应下降。五是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公共安全、交通、环境等管理落后,就业压力不断增加。

发展现实与战略设想的反差表明,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科学的发展战略更需要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方式相配合。一方面,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在短短30年时间里,经历了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刻变革,实现生活水平的巨大飞跃,这样一个压缩式发展的过程,不可能不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并积累一些社会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从理念到行动的关键在于可操作的体制和政策体系的配合。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由于政府职能错位造成的一些管理真空,也暴露了市场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所表现出来的负面作用,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经历了复杂的变迁过程,其发展目标和战略步骤通过六个“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具体体现。在战略目标上,从十二大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到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到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战略途径上,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步骤上从“三步走”,到新“三步走”,再到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些都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时俱进、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发展战略实现了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从理想型向务实型转变,从GDP为中心向以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转变。同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挑战和矛盾也表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收稿日期]2005-09-10

标签:;  ;  ;  ;  ;  ;  ;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30年的变革与成效_经济建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