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论文_熊荣勤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论文_熊荣勤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B超诊断室 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高频超声经腹壁对患儿腹腔进行检查。结果: 高频彩超表现为中下腹部腹腔淋巴结肿大、增多,CDFI显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多。结论:高频彩超可作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首选诊断方法推广使用。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高频彩超;彩色血流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2-0082-02

【Abstract】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children. Method using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on children with abdominal cavity through the abdominal wall to check the results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showed lower abdomen abdominal lymph nodes, increase, CDFI display lymph nodes blood flow increased. Conclusion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gnostic method of choice a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children to promote the use..

【Key words】Children mesenteric lymph nodes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color flow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发于2~8岁,常并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程中,临床诊断该病相对困难,使用高频彩色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可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现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1年多时间内遇到的门诊及病房的823例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超声诊断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23例患儿,年龄在2~13岁,其中2~7岁689例,8~13岁的134例;男423例,女400例。临床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其中有700例是以脐周反复痛为主,另外的123例以全腹痛为主;部分患儿有压痛,压痛点多位于脐周,未见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疼痛多呈阵发性且程度不一,部分患儿有恶心呕吐,523例患儿有发热,体温多在37.5~38.4度。800例患儿查了血常规,100例患儿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仪器

PHILIPS HD9 SEQUOIA512

1.3 检查方法

患者常规检查,无需禁食,但最好空腹。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先用3.5MHz的腹部探头,常规对肝胆胰脾双肾进行全面扫查,检查腹腔有无肿块、积液、肠管扩张、阑尾有无肿大等异常征象,排除其他类型的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腹腔肿瘤扭转、肠梗阻、急性实质性脏器病变等。然后用高频探头扫查,根据肠系膜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肠系膜血管及其分支周围,重点是优酷中下腹、脐周及疼痛明显处,仔细观察肠间隙的前、中、后方,发现淋巴结则注意观察其分布部位、大小、数目、包膜、内部回声等二维图像纵横比以及彩色多普勒和频谱多普勒。

2.结果

2.1 823例患儿中770例于脐周探及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占93%。

2.2 超声图像表现

(1)全部患儿腹部均可见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即为淋巴结,多位于脐周,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晰,包膜完整 ,内有的可见髓质高回声,皮髓质分界清晰,以长径增大明显,较大淋巴结最大径约1.6cm,纵横比大于2。(2)肿大淋巴结呈多发性,集结成簇状或串珠状排列,但无融合、无液化及钙化。(3)CDFI显示肿大淋巴结内奸点状、条状血流信号。

3.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需与阑尾炎、肠痉挛、肠套叠及肾积水等疾病鉴别:(1)阑尾炎超声检查可见右下腹出现管状低回声带,周围可见炎性渗出液;而且阑尾炎患儿的增大淋巴结多在3个以下。白细胞计数升高明显。(2)肠痉挛多为一过性,可伴腹泻;超声可见肠蠕动活跃,肠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不肿大。(3)肠套叠超声提示横切面呈同心圆或假肾征,且患儿多伴呕吐、果酱样大便,有时还可触及腹部包块。(4)肾积水超声可明确诊断,且一般伴血尿。

总之高频彩超对小儿腹腔内结构显示清晰,并且超声具有连续、多角度、多切面、无创、无痛、经济、快捷以及可反复观察等特点,同时能够提供治疗后随访对比。因此,高频彩超检查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价值,是诊断该疾病的首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锡新,林纪光等高频彩超在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07,42(11):985-986.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

[3] Xi-Ping Zhang,Hong-Miao Xu,Yi-Yu Jiang等.Influence of dexamethasone on mesenteric lymph node of ra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世界胃肠病学杂志(英文版),2008,14(22):3511-3517.

论文作者:熊荣勤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6

标签:;  ;  ;  ;  ;  ;  ;  ;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论文_熊荣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