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与实现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途径论文,课程目标论文,体育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部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大学生体育意识淡薄、身体素质下降、运动技能差、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竞技化、师资建设滞后等问题颁发了新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但对课程目标这一方向问题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指标的不具体将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给课程的评价造成不可测性。本文首先从体育目标定位研究入手,再由此提出体育课程体系所涉及的其他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课程目标具体化的意义
目的和目标是有区别的,目的指想要得到的结果;目标指要达到的标准。1992年公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对体育课程的目的提出:“增强体育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等。这里只说明体育课程设置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而在这个新的《纲要》中仍然存在着不具体的问题。由于目的不具体,操作起来工作目标不明确,例如:增强体育中“增强”这个词只有比较,没有“适度”。“强”一旦实现,马上就出现“更强”;在“更强”面前,“强”就变成“不强”,所以“增强”是一个不大确定的概念,没有“度”,因此不好检测。由此可见不确定性势必带来评价上的不可测性甚至随意性,容易造成广大体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盲目性,建立的课程体系在运作时就不免会与目的出现偏差。由系统论的思想可知,如果系统输出与初始目标较为吻合即表明系统运作状况良好,如果出现偏差可以通过反馈装置(评价环节)做出调整。显然,欲就体育课程体系教育效果或状况做出评价,就必须设定具体的明确的课程目标。否则,就会带来评价上的不可测性或随意性,因而丧失科学意义。
附表 课程体系框架
二、设定121课程目标的依据
从运动生理的理论思想可知,增强体质要具备三要素:健身活动要有量的积累;采用科学的锻炼形式;监督机体活动过程并做出调整反应。121课程目标与三要素具有相对应性,即每天1次健身活动——量的积累;2种以上健身方法—锻炼手段;每年1次体质测定—监测、调整。由此可推证,121目标将有利于获得“增强体质”的目的。
三、建立121目标课程体系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以完成目标中的标准制定具体任务,以解决目前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工作重点。其中:121课程体系主要特征是针对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对策(见附表1)。从表中分析:课程目标由多元化转向具体化。“1次活动”、“2种方法”、“1次检查”将目标量化,工作任务具体、明确;指导思想把工作重点由课内转向课外练习。从健身运动的保健理论得知:一天锻炼的时间,除用于散步的时间外,持续运动时间一般控制在20~60min为宜。普通高校体育课的法定时效为128学时,但扣除理论教学的课时,因恶劣天气浪费的时间,再按体育课的常规学习密度(40%)计算,每个学生在一、二年级的体育课上实际利用练习的时间约30~35h。由此可见,靠体育课达到增强体质是不现实的。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开发学生自己能够支配并相对灵活的课外活动时间来保证身体练习的时间,从而达到使学生每天1次活动的指标。在121课程体系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是通过课外活动与体育课有机结合来进行的。以设置课外体育活动辅导站和单项协会等形式,要求学生每天在课外活动时间里持课外活动卡,根据自己的意愿到设在场、馆、房、池的体育辅导站中登记、借器材,并随时可以向值班老师提问,并在双休日、节假日里,有特长的学生可参加由体育指导教师参与的单项协会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由此建立起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保证体育课注重实用性。理论教学抛开枯燥、乏味的体育目的及任务的教学内容,传授学生在体育实践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例如:如何提高抗传染病的能力;如何处置受伤;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如何设计健身运动处方;如何评价锻炼效果等,引导学生善于用科学的态度参与体育活动。体育实践课要传授学生喜爱的在课外活动中所能接触到的体育项目,把竞技项目教材化。例如:根据学生水平和场地条件制定特定的游戏规则,运用到篮球项目中的五人制、三人制篮球教学中,运用到足球项目的十一人制、九人制、七人制、五人制、四打一的足球教学中。
四、实现121目标的机理
121课程体系以体育课程的“三大课程”为工作平台实现课程目标,如图所示。
实现体育课程目的机理图
121目标的课程体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大学生的体育素质逐步得到提高,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也会随之调整。但121课程目标对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同样会起着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