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论文_李慧

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论文_李慧

李慧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街道中心小学 271122

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告诉我,为了让学生们都能学到自己能够学到的数学,最好的选择就是让学生热爱数学。

一、让学生喜欢数学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家斯宾塞也强调,“教育要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这里所说的“乐”是快乐,是由兴趣而导致,是由兴趣带来欢乐,由快乐而产生热爱之情,有热爱数学之情,便有积极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劲头。

兴趣的发生和发展,一般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即有趣——乐趣——志趣逐步深化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1.借用妙语。2.分析教材中的新奇因素,引起学生惊讶。3.让学生产生数学学习的成功感。

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成功,就要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出发,妥善地安排其学习内容,既非轻而易举使学生感到乏味,也非高不可攀使学生丧失信心。创设“最近发展区”是达到这种效果的良好方法。即指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在此水平上,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但经过启发、帮助和努力,就能完成任务。

二、让学生热爱数学

面对我热爱的数学教育,我发现它一个极为重要的功能,就是它能使人们勇敢地面对陌生世界。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能够勇敢面对陌生世界的学生,他一定热爱数学。

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陌生的问题变为我们熟悉的、已经理解、能够解决的问题。当然,这是一个从“陌生——熟悉——陌生——熟悉……”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因此,变“陌生”为“熟悉”就是学习的成功;而把握了建筑“陌生”和“熟悉”之间的联系规律,也就掌握了一种用途广泛的数学学习方法,掌握了走进陌生世界的通行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注重情知相携,使学生愿意进入学习课堂

如果课堂缺乏生机与活力,缺乏情感的交流与碰撞,学生只是被教师牵一步走一步,被动地听,被动地答,被动地做,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受到严重压抑。我认为,要改变这种课堂上的尴尬境地,教师必须从观念、行动上做出转变,化单纯的知识传授过程为情知交融、相依共进的过程。让知识之“船”在情感之“流”航行前进。情知携手,教学气氛更加和谐民主,学生的主动性就可以被有效激发出来,整个课堂呈现出的将是和乐美好、真情流露,学习不再枯燥,焕发出的是智慧的光芒与生命的色彩。

比如,我在教学“简易方程”这个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量”这一抽象概念,根据学生好胜心切的心理,我设计了一次“智力大冲浪”的活动。请看实录:

师: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个个聪明伶俐,善动脑筋,出一道“国际性”难题考考大家,你们敢应战吗?生:敢!师:一条船上有75头牛,32头羊。问船长几岁?生:船长43岁;53.5岁;107岁。这时有学生喊:“不可能!不对!不对!老师在骗我们呢!”师:(装糊涂)我哪儿骗你们了?这你们可得说清楚啊!别冤枉老师啊!有意见,咱一个一个地说,怎么样?生:老师,牛、羊的只数与船长的年龄有关系吗?生:如果牛再少些,羊再多些,是不是船长的年龄也会跟着变呢?生:船长多少岁与牛、羊的只数根本就没什么关系。老师还说是国际性难题,这不是在蒙我们吗?其他的同学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刚才我还纳闷呢!”“老师怎么出这样的题考我们呢?”“我也没想船长的年龄与牛、羊的只数究竟有没有关系,闭着眼就去做了。惨痛的教训啊!”学生的表情十分丰富。师:看来,在这道题中,牛、羊的只数与船长的年龄是不能互相影响的几个量,自然也就无法利用已知条件求出未知的问题了。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几个量称之为——不相关的量。

至此,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陡增,学习热情十分高涨,接下来的学习,便是他们怀着愿意学好数学的情感积极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知识形成与情感的培养,有时以情引知,有时以知促情,有时情知并进,恰当处理,才能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学得愉快、学得成功。

四、注重知行统一,使学生乐于拓展数学智能

课堂上,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就不能只当“观众”,只是听老师讲、看老师做,他们必须亲身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达到“知行统一”的要求。同时,数学活动要注重课内活动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共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设计数学活动时,我们可以选择以下活动的方式:1.动手操作。2.数学实验。3.实际测量。4.调查统计。5.规划设计。6.思维游戏。7.师生共探。要突出“探索”精神,要让当时曲折的探索过程在“体验学习”中真实而自然地反映出来,甚至夫败的思路也要向大家介绍;要突出“总结”这一环,总结规律、方法,总结有创意的标新立异的新思路和新方法。8.“小课题”研究。小学生能不能开展“小课题”研究?小学数学中能不能开展“小课题”研究,我想以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能!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当学生被数学特有的内在魅力所吸引时,他们一定会乐此不疲的。

总之,小学生“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建构”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接受知识,而且通过自己的经验在构造对认识客体的理解,是一种设身处地的移情,进而达到对大自然奥秘、事物固有秩序的尊重与敬畏,直至对整个世界的关注。数学本身魅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数学教育的潜在功能是一个走向无限的宝藏,只要我们的数学教师们能够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这充满智慧魅力的世界一定会让学生流连忘返,从而让有数学潜质的学生对这神奇的数学热爱无比。

论文作者:李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  ;  ;  ;  ;  ;  ;  ;  

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论文_李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