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论文_谭卓伟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论文_谭卓伟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发展应用

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广大民众的健康相关,也与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相关,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需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我国自2001年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后,质量安全的监测逐渐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

1.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

我国正经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在规划建议中将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农业标准化,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作为任务的重点,也为更好抓住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明方向。而当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了以下的发展形势。

1.1坚守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这些年来,中央领导多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重要的指示,如产管并举、四个最严等,国务院也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到“惠民生政策落实”的督查指标当中,对考核评价、督查督办的制度监管更为严格。在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中也实施了非常严格的食品监管制度,要求必须更重视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解决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守好[1]。

1.2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快速平稳发展的常态,农业发展领域无论从内部或是外部来看都发生了新变化。在早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就指出,必须提质增效,转变方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指示下达后,首先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吃饱转变为了吃好,同时确保安全性和营养与健康。其次,我国农业生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依旧是现实,且是重难点问题,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证农产品品质,才能促进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由此可见,我国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要从农产品数量上实现增长的目标,还要坚持质量兴农,向绿色、安全和优质上进行保障,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的效益、素质和竞争力[2]。

1.3紧抓农业绿色发展的机遇

我国党中央及国务院在农业绿色发展工作上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如《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安排,建立绿色农业标准体系等等。这要求紧抓当前农业绿色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机遇,制度农业行业标准,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和管控能力,完善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制度,进一步推进统一绿色农产品市场准入标准的形成与应用,全面提高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的权威,真正打好农业绿色品牌市场战。

1.4满足广大民众对营养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当前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意识提升,对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摒弃无营养、不安全、不健康的农产品,追求绿色健康的农产品,解决民生问题,满足大众要求,才是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目标的意义。但尽管这些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还是有一些安全隐患的存在,特别是部分地区、行业较为突出,也引起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这要求农产品质量保障必须注重安全性,为广大民众提供目标向导,满足人们对营养上和安全上的食品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发展研究

2.1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技术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较为严峻,当下正实施从养殖、收获、储藏和运输等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监管,并确保基地准出与市场准入实现无缝对接,这显然是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尤其是快速监测技术的提高作为重要的任务。目前,除提高检测灵敏度、扩展检测功能、扩大检测对象应用范围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产品总的发展趋势为小型化、智能化和快速化。微电子机械系统,纳米技术与传感器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集成应用,推动了快速检测技术的小型化;而抗体、适配体等高效识别材料及分子印迹、纳米抗体、多功能抗体等新型识别材料的研发,也为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基于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检测数据远程传输与处理、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的三位一体的快速检验检测智慧平台,也必将为实现中国农产品智能化快速检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3]。

2.2风险评估技术向系统化、精细化发展

近年来,以纳米技术、组学技术及计算分子生物学等为主的前沿技术在化学物质暴露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的快速发展,风险评估的精准性得到了提高。比如将动物替代毒理学新方法即包括一般的体外染毒实验(如细胞组织培养),也包括暴露组分析技术(如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与代谢组学)等研究手段的应用,可以减少体内实验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风险评估的速度;而基于人源细胞系的机制通路(包括从细胞膜受体)研究逐渐通过验证,提高了健康效应评估的精确性;而生物标志物筛选监测技术的应用增强了风险评估过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从而降低了评估的不确定性。要高效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也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的重点,这些工作涉及到数据挖掘技术,应用该技术能够快速过滤大数据资源的噪声,确保提取价值信息的精准度,尤其是逻辑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贝叶斯方法模型,不但能够实现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关联的信息,还能将分割的数据关联化,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从不同需求及不同国情的角度来看,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也是推动风险评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面,依据临界效应的剂量-反应关系建立的基准剂量模型、基于生理模型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软件均已在风险评估中广泛应用;暴露边界比法是对不能进行风险实际定量描述风险情况下健康关注程度描述突出了一个相对指标,相关模型和商业化软件也在不断推进,这些风险评估相关软件的研发能够增加评估技术的准确性,必将带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风险评估理论和方法的发展。

2.3过程控制技术向精准化、定向化发展

尽管从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上总体与农产品安全管控的要求相适应,但因农产品生物活性属性以及自然生产特征的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还有复杂性与特殊性的特点。在

过程控制关键技术研发上,通过检测不同环节的污染水平与分布,确定污染物的来源;通过研究污染物降解、代谢、迁移转化等过程行为,解析污染物的归趋;通过研究确定关键控制点合风险预警阈值,预测评估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混合污染物在农产品生产及收储运等全程精准综合防控技术是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4]。针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危害因子的污染途径与过程控制技术开展定向化的研究,包括中国主要农兽药的行为归趋、典型产地环境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特定生产环节中关键或典型危害因子的精准化控制消减技术研究,将成为推动供给侧改革,实现精准农业的有效途径。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断提高,在标准化体系健全、检测监测技术水平提升、全面监管能力与落实程度提高的基础上,相关人员应看到这些年取得的成效,但也应关注依旧存在隐患的重难点问题,因此要结合国情,从实际出发,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测技术的发展力度,进一步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金发忠.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及运行管理[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6(10):117-118.

[2]郑床木,白玲.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杂志,2018,8(25):67-68.

[3]李哲敏,刘宏.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5):71-72.

[4]薛思蒙,邓金香.不同模式下的发达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7,6(10):91-92.

论文作者:谭卓伟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

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监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论文_谭卓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