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吴川市张炎纪念中学 524568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让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走出枯燥、走出沉闷、走出尴尬,本人做了一些“激趣”尝试,通过“善用比较”、“扩容增容”、“以读带读”三个环节来完成对文言文课堂激趣教学的探讨。
关键词:文言文 激趣 善用比较 扩容增容 以读带读
几千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应该把兴趣作为基点,学习境界的高低也取决于学习者对学习拥有兴趣与否。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所以“激趣”很重要。下面浅谈我对文言文教学激趣的尝试。
一、善用比较,观点碰撞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强调了阅读主体的多元体验,也彰显了作品的多义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这种以学生主体感悟为基础的阅读,会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当然会非常直接有力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项羽也是一个矛盾体。《史记》的作者司马迁评价项羽“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点出了项羽兵败的原因在于他的武力,虽然在司马迁看来,项羽的失败源于自身的弱点,是一种必然,然而在编排《史记》时,他还是非常爱惜这个“霸王”,把项羽收录在本应收录帝王将相的部分中,由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项羽这个人物在司马迁看来是有帝王之实的;后来宋王安石的“肯与君王卷土来”和现代毛泽东“不可沽名学霸王”,也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项羽这个人物。然而与此态度相反的是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这位女诗人看来,项羽是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是“人中豪杰”,都可以称作“英雄”,可见,对待人物形象,还是可以有多重理解的,文本本身所体现的多义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认知、去体会。在对不同观点进行理解解析过程中,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就会很自然地被触发,那么这样的课堂怎会是一滩死水呢?
二、扩容增量,触动情感
新时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提倡面面俱到,而主张重点突出,在一个教学课时中着重去解决一个或者几个问题,实现课堂教学环节的完整性和清晰性,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由此,课堂教学需要“瘦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这样的“瘦身”似乎不是时时刻刻需要的,面对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则需要适时的“增肥”。让学生感觉到枯燥的文言词语和句式,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添加些“调味剂”,变成一盘“美味又有趣的大餐”,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因美味而享用,因有趣而“乐”用。
比如:人教版必修2《赤壁赋》,带着苏轼经过“乌台诗案”后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辨和独特的价值观,用“主客问答”这样虚实相生的手法,辅之以空灵精致的语言,往往让我们的学生望而却步。而《赤壁赋》这个作品是苏轼在黄州的最重要的作品,承载着作者深厚的思想,展现了他精湛的艺术表现手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如何通过扩容让学生有兴趣呢?对此,我做了一些有益地尝试。
首先,利用多媒体来扩容。“百家讲坛”里有一讲为“苏轼的人格魅力”。特别重点的讲到了苏轼这个人物“正直刚毅”的精神品质,一种在困境中“站直了腰,绝不低头”的勇气。这种对人物精神品质的解读会给学生有着很大的触动,会让学生有走进、了解这个人物的冲动。其次,还有一段余秋雨的一段文字:“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这种成熟的“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苏东坡突围》
有声有色的面画总能吸引学生,富有哲思的文字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开始会为下面的文本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以读带读,趣味无穷
《赤壁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文学色彩最为浓厚,句式骈散夹杂,参差错落之中见整齐之美、声韵之美,适于美读。首先,教师范读,学生正音。教师在读的过程中,以段为单位,对一些生字词和容易读错的字词给学生正音。其次,学生齐读,读出层次。在学生们都已经把握了文中字的正确读音后,让学生大声齐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在断句、生字词方面给予一定地更正和指导。然后,个别朗读,读出理解。教师可以检查有些学生朗读的情况,然后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全班诵读,读出感情。
通过以上四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会对文本有了一个基本上的把握,然后再辅之课后注释,那么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很容易就呈现出来。在以下的教学课时中,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师生探讨来解决文章的字词问题,这期间仍然可以贯穿不同形式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抑扬顿挫的语调会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美,会不自觉地体会文章的内在含义,也会在教师的指引下融入情感,从而感受到朗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2]高加鉴 高中古诗文语感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论文作者:叶尚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项羽论文; 学生论文; 文言文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师论文; 让我们论文; 成熟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