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化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论文_赵晓静

英语文化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论文_赵晓静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羊山外国语小学 464000)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更是对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的了解。本文试图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文化节的必要性、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文化节的方法与策略等方面来阐述笔者所在学校对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节的认识和见解。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文化渗透;英语文化节

一、背景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通过“Happy feet, Happy English”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旨在通过各项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学习英语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习语等,还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及时渗透中西文化的不同内涵,点拨学生领会异国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英语文化节的必要性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方面,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具备文化内涵的语言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文化离开了语言也很难存在,有的文化形式本身就是靠语言来表现的,如文学等。此外,还有更多的文化形式则通过语言来记录、保存和传播。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儿童在习得一种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在习得该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因此,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有时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闹出笑话。如:在汉语中“Have you had your meal?”(你吃了吗?)是最常用的打招呼用语,而在英语中这句话则表达的是想请人吃饭的意思。

2.学习语言的目的

有些教师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极其有限,而中西文化差异的范围又那么广泛,因此没必要把功夫花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上。其实,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以它为工具进行人际交流与沟通,我们用英语这门外语交际自然涉及跨文化交际。要进行跨文化交际,不但要具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交际提供前提,同时语言的得体性也是很重要的方面。要想运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进行恰当、得体的交际,仅靠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为成功交际提供保障。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对文化的渗透。

3.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能都无法脱离文化层面,单词、短语、成语、句子、语篇等各个层面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比如:在教学PEPBook1Unit4We Love Animals时,一般我们都会用到:I like…这个句式,有个学生说:“I like pigs.”,不少学生都笑了出来,于是笔者便问了一些学生“What do you like?”不少学生特别是女孩子告诉笔者“I like cats.”于是笔者给他们解释了一下,虽然pig在我国一般有着“好吃、懒做”的含义,是贬义的,而在西方却是财富的象征;相反cat在西方则指的是魔鬼的化身,如“She is a cat.”不是说她像猫一样很可爱、很温柔,其真正的含义是指她的心地很恶毒。经过了这番解释后,学生才恍然大悟。在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时,如果套用我们的文化,必然会导致交际的失败。

因此,为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进行日常交际我们羊山外国语小学在把握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学生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循序渐进地开展一系列英语文化节活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小学英语文化节开展实施的方法策略

1.一年级开始开展英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最长。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汲取有关英语国家的知识,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英语文化意识,又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好英语和母语的关系。

就目前而言,信阳市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是从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教学,笔者所在学校通过与上海静安外国语小学结成牵手学校,借鉴上海优秀教学模式,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一周五节英语课训练孩子的听说口语能力,让孩子从入校就开始接受双语教学,形成羊山外国语小学特有的教学模式,体现笔者所在学校“文化立校、健康发展、外语见长!”的宗旨。

2.通过英语特色教材开展英语文化节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问候语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相去甚远。中国人见面常问“去哪儿?”“忙着呢?”“吃了吗?”等,以示关心。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这被认为窥探别人的隐私,干涉别人的自由。在英语中打招呼的用语是“Hi!”“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如果是谈话式的问候语一般为“It’s a fine day , isn’t it?”或“Do some sports?”因此,我们学校根据教材和生活实际,在申冠诚校长的带领下,由笔者所在学校优秀英语教师赵晓静、叶玉洁、杨红巧等人编写了一本“羊山外国语小学英语口语300句”(附件),涵盖了日常使用最多的口语和教材中学过的日常用语,及时而恰当地把这种文化渗透给学生,从而为学习得体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3.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拓宽学生文化视角

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定期组织一些文化色彩比较浓厚的英语课外活动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文化的兴趣,使他们产生了解外国文化的愿望。如我们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选拔,再推至年段,进行年段评比,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这项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同时,我们在教学楼上张贴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和格言,宣传栏里张贴英语国家简单有趣的带有解说的图画故事,课前或课间的英语歌曲等都可以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学生耳濡目染英语国家的文化。

4.每年12月“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

每年12月份,笔者所在学校以西方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为依托,开展一场哄哄烈烈的“Happy feet, Happy English”为主题的英语节活动。12月的第一周为英语节开幕周,笔者所在学校在升国旗仪式上宣布英语节开幕,以此拉开为时一个月的英语节活动。第一周在各年级开展各年级英语小活动,如一、二年级开展英文歌曲串烧比赛,三、四年级开展英语讲故事比赛,五、六年级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孩子们可以在这些比赛中活动获得英语节门票一张,即有资格参与英语文化节活动。第二周开展手工比赛,孩子们发挥想象,制作出与英语文化节想关的各种美食、服装、国旗、国徽、手抄报等,在班级进行评比展出,进而利用孩子们的作品装扮自己班级的教室,烘托整个英语氛围。第三周孩子们各尽其能展现自己的特长排练各种英语节目,为英语节汇报演出尽情地展现自我。第四周我们邀请全校师生,家长参与我们的节目汇演。

自羊山外国语小学建校以来,在我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英语文化节——2012年的“快乐小脚丫,走进欧洲”;2013年的“快乐小脚丫,走进美洲”;2014年“快乐小脚丫,走进大洋洲”;2015年“快乐小脚丫,走进亚洲”。每一场都风格各异,精彩纷呈。我们仍会在今后的英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实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努力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逐步扩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将英语文化节的开展作为一项长久的特色来研究和开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和英语文化交际能力。

注:本文系(2016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动态化、艺术化呈现之小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 》,立项编号:JCJYC16051558)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赵晓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  ;  ;  ;  ;  ;  ;  ;  

英语文化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探索论文_赵晓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