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对策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是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人体的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和肝、肾、心脏和关节等各个器官容易受到腮腺炎病毒的侵害,主要的并发症为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附睾炎、心肌炎和胰腺炎等等。除此之外,流行性腮腺炎还十分容易引发不育或者是儿童后天获得性耳聋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人群可引起暴发,且无特效治疗药物,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接种含腮腺炎成分的疫苗。为了解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我县2010~201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2016年的传染病疫情调查与统计报表,数据资料按发病日期统计,包括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
1.2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白银市景泰县2010年1月~2016年12月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的地区、时间、年龄及性别分布等特点进行分析,使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录入,病例诊断参照卫生部的《流行性腮腺炎诊断标准》。
2.结果
2.1疫情概括
我县2010年1月~2016年12月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47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81/10万,无死亡病例,以散发为主。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地区分布:本县各区域均有病例报道,其中以学校为高发群体,主要为学生、幼托儿童。
2.2.2时间分布: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在6月,病例主要分布在夏秋季4—7月,共305例,占64.4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年龄及性别分布:报告病例中年龄最小的为3月龄,最大的为41岁,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15 岁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病数为411例,占总报告数的86.89%,其中4~15岁发病387例,占总报告数的81.82%。男性294例,占62.16%,女性179例,占37.84%,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男女性别比为1.64∶1。
3.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病症。腮腺炎病毒与副流感、麻疹等病毒同属于副黏液病毒,系核糖核酸型病毒,病毒在患者唾液中的留存时间较长,一般在患者腮肿前6天,腮肿后9天均可分离出病毒,因此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前2周传染性高,具有易感性特点。其潜伏期一般为8~30天,平均潜伏期18天,患者大多无前驱期症状,首发病象为耳下部肿胀,少数患者可出现短暂非特异性不适,出现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倦怠、头痛、低热、结膜炎等症状。流行性腮腺炎多发于儿童以及青少年群体,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唾液腺急性非化脓性肿胀,多伴有脑膜炎、胰腺炎及睾丸炎等。流行性腮腺炎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等进行传播,发病较急且伴有发热、寒意、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流行性腮腺炎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卵巢、睾丸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是导致男性不育和儿童后天耳聋的主要原因。目前流行性腮腺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防控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病人,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对于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首先应管理传染源,无并发症患者尽量隔离在家坚持治疗,并对托幼机构易感患儿进行检疫,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其次是切断传播途径,幼儿和在校学生是发病的高危人群,预防控制的重点应集中在幼托机构生活、学习以及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的人群[1],流行期应重视通风换气,保持良好的环境;再次,加强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人群,对于近期使用过免疫抑制剂以及患有严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应接种疫苗,由于患者在症状开始出现的几天已经将病毒排除,预防控制的重点应放在应用疫苗的易感者身上,保证接种疫苗的安全性[2],在流行期尽量不要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此外要加强药物管理,防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药物应区分使用,避免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在流腮纳入扩大免疫规划后,做好适龄儿童常规免疫接种,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政府要根据流腮流行状况,适时组织开展对在校学生加强免疫接种,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教育、卫生等部门要做好入学入托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漏种儿童及时进行补种。最后,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综上所述,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重在预防,应制订控制流行性腮腺炎工作规划和免疫策略,切实加强流行季节易感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疫苗接种,加强疾病疫情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降低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建立牢固的免疫屏障。
参考文献:
[1]张永霞,桑勇,刘淑霞,等.2005—2013年聊城市东昌府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5,21(4):241—243.
[2]李婷婷,田余红,齐筱倩,等.2005-2012年合肥市蜀山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12):1843—1846.
论文作者:马保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8
标签:流行性腮腺炎论文; 流行病学论文; 病例论文; 景泰县论文; 白银市论文; 腮腺炎论文; 儿童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