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现象的日益加剧,老人作为我国人口组成中的最重要内容,其居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上普遍关注且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较之于国外的发达国家,我国现阶段在城市老年居住建筑的设计上还存在显著的差距,本研究就是在通过对当前我国城市老年居住建筑现状的研究,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导致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城市老年居住建筑设计方法。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老年;居住建筑;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老年人的数量正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调查研究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会占据我国人口总量的26%。较之于其他国家,我国当前的老龄化问题已十分严重,而同样严峻的还包括城市老年的居住建筑问题。如此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已经给城市的建筑规划带来了诸多压力,老年人的住宅问题也已经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而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这个问题将会更加严峻,因此亟待研究并予以解决。
1 我国城市老年住宅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现有的养老住宅类型主要有居家住宅型,机构养老住房型以及老年社区住房等。其中居家养老住宅是最常见也是老年人的首选住宅方式,并且这种现象在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究其原因则主要由于首先,受我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影响,这种居家养老的思想并不会改变;其次,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但是鉴于老年人口众多,国家要实现社会养老还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家庭住宅就成为人们步入老年后的养老住房首选。目前,机构养老住房主要为福利院以及养老中心,而老年社区则是指专为老年人居住而建造的住宅区。纵观我国近年来的住宅建设情况,虽然老年住宅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1家庭养老住房地区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国民的居住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较之过去已经有了显著的改善。整体上来看,当前我国城市老年人都已经不再存在住房困难的现象,但是仍旧有些许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如受地域不同的影响,各城市之间的住宅建设水平并不统一,城市内对老年住宅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城市,多数老年人的住宅仍非常紧张;其次,虽然有些城市中也建造了老年住宅,但是由于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同时住宅的楼层以及其设施环境也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使老年人不能独立生活。
1.2机构养老住房水平不足
我国在机构养老设施的建立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距离,不仅养老住房的条件较差,内部的服务水平也始终不高,同时机构内部的实施也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①建设资金不足,致使建造出来的住房条件普遍较差,同时其服务质量也较差;②虽然市场上对机构养老住房的需求较大,但是真正住入机构养老住房的老人并不多。近年来,社会大环境中家庭结构的整体变化,使得独生子女城市老人的养老问题单靠家庭养老已经难以实现,因此,对于城市老年人而言,入住养老机构已成为其必然选择,此时这些老人及其子女必然对养老机构的条件有了较高的要求,不仅希望其内部软硬件设施都较为完善,同时也希望机构中可具备较好的服务水平。但是就目前而言,虽然我国已经开始大量建设养老机构,然而却并没有较多人选择入住,大部分已建造完成的老年设施基本都处于闲置状态。
1.3老年社区规划设计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现象就会造成其周边设施不能形成完善的配套。主要表现在,多数老年社区的选址都较为偏僻,在这些社区周边也常常缺乏诸如公园、医院等公共设施,同时交通配套也不完善,给老年人的出行就医及日常娱乐都带来严重的不便,第二则是当前的多数老年社区都主要为实现盈利,因此社区内的住房都主要主要作为商品房进行出售,不仅售价较高,其销售方式也较为单一,从而导致入住率也极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造成我国城市老年居住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儒家思想的影响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于受到千年的封建统治,致使一些传统的家庭观念以及伦理观念一直流传至今,如尊老敬老、夫父为天、父慈子孝等等。从而致使我国的养老方式基本上都为居家养老式。
2.2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还始终处于较低的状态。在此形势下,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这一现象,我国却不能在政策及经济上完全实现社会养老,只能做些辅助性措施。这也就使得我国当前的养老模式应当主要为居家养老,而社会养老只作为辅助。
2.3 设计理念较为落后
当前我国的小区住宅在进行设计时往往适应性较为缺乏,并且还没有其实考虑到居住着的实际动态需求,主体体系在如下两方面:首先是普通的二校区住宅在设计时就缺乏对住户养老需求的考虑,不论是小区的配套,还是住宅自身的内部设施配置,都缺乏了对老年人身心特点的考虑,使居住在小区中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其次则是即使是老年住宅,也并未在切实依据人们不断老化这一演变过程中的相关阶段性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从而使得社区周边的环境及配套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居住需求,降低了老年人的居住质量。
3 相关设计对策
在对待我国城市老年人养老问题上,鉴于我国与国外其他国家在经济状况与文化结构上的诸多不同,我们可以在借鉴西方先进养老建筑设计的同时,不断致力于研究出与我国实际国情相契合的建筑设计。
3.1 尊重社会习俗,提供多样的老年住宅模式
设计者在对老年住宅进行时和及时,应当首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有所了解,并要切实尊重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以及不同地区不断演变而来的家庭习俗,在此前提下针对性上设计出多种不同类型的老年住宅以供不同社会阶层的老人进行选择。因此可主要采取如下措施:①改造原有普通住宅;②加强“两代居”住宅的发展,这种体系的住宅在设计时可以有多种类型可选如邻居型、分开型以及同住型等;③加大老年公寓的开发规模。
3.2 尊重老年心理,打造多样交往空间
对于老年人而言,社会交往也是其老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内容,也是其排解老年孤独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应当在城市老年居住建筑的设计中加强对无障碍环境的创建,并且使建筑周边的联系系统都较容易达到,并且便于老人的日常出行。此外在进行空间设计时,还应当加大空间的可识别性,并鼓励老年人多多出行。最后则应当尽量打造适宜老年人活动的社区活动中心,以及在社区中组织以老年人为中心的一些社会活动等。
3.3 打造安全舒适的居住空间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老年人的活动重心将会逐渐转移至家庭中,这就对其居住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室内设计要更加满足人性化的需求。如住宅入口、入户门及室内门、室内地面等都要满足老年人需求,同时还要将轮椅通行也考虑在内。而在对厨房浴室进行设计时,一定要做好排水及防滑,同时还应在卧室及浴室内都加设一些可进行呼救的装置,等。
结束语
当前,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多,居家养老压力的不断增大,老年住宅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多。因此在此形势下,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成熟养老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老年住宅。
参考文献:
[1]佚名. 在地老化策略下的乡村参与式老年住宅改造研究——以台湾省台南市安南区西港村A住宅改造为例[C]// 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住房建设规划). 2018.
[2]石拓. 引领建筑适老设计优化——基于试验基础的老年人居住环境改善研究[J]. 城市住宅,2017,24(11).
[3]颜阿茵. 基于实地调研的当下老人公共居住建筑设计调查[J]. 四川建材,2017,43(9):62-63.
论文作者:卜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老年论文; 老年人论文; 住宅论文; 我国论文; 城市论文; 住房论文; 机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