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结构的施工是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施工框架结构是整个施工项目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阶段最重要的部分,并逐渐受到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特点
当前建筑工程结构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向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发展,这一趋势为建筑工程的结构特征带来了新的特征。高层建筑在垂直部件和结构中带来逐层累积的重力和载荷。这需要大尺寸的柱子和墙壁来支撑,这为工程框架结构的构造带来了新的技术要求。
同时,建筑物的部件也需要承受地震荷载和风荷载等荷载,这些荷载是非线性垂直分布荷载,对建筑物高度非常敏感。以地震荷载为例,对于楼层数较少的建筑物,在考虑这些建筑物的荷载时,通常只需考虑恒定荷载和部分动荷载,而不考虑墙,柱和楼梯等结构。建筑物。它将受到严格控制,在其他部件满足设计要求后,相应的部件也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于现代钢框架支撑系统,当在设计过程中没有提出特殊的承载要求时,不需要增加柱子和梁的尺寸,只需加上板材即可相应的要求。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解决上述问题是不够的。首先,除了剪切问题外,还必须考虑抗变形和抗扭矩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一些高层建筑的柱、梁、墙和地板往往需要考虑结构的具体布置和特殊材料的使用,以抵抗大的变形和较大的侧向荷载。
1.1.钢筏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实际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包括:所选焊条规格和型号不正确;钢焊接接头有偏心弯曲问题;箍筋的具体尺寸不能满足要求。在框架构造过程中,需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否则会影响框架的整体质量。钢筋加工完成后,钢筋板加固和成品保护过程中存在相应的质量问题,如钢筋的类型和数量不符合要求,钢筋块预先不足或不稳定,一旦钢筋到位,验收后,后续施工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浇筑位移,将导致实际施工材料尺寸和设计尺寸的偏差,这将影响建筑框架的整体结构安全。同时,在重新焊接钢结构的过程中,框架结构的整体形状将发生变化,这将影响框架的整体结构质量。
1.2钢结构技术全材料准备
对于那些散落的材料,在固定装订后,将其转移到安全稳定的地方;或将其保存在安装梁上并将其固定在钢架上;用于堆放在地面上的材料应妥善管理,以防止材料滑倒和造成损坏;当覆盖防水油布时,应将其与重物一起层压在防水油布上并固定在两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准备焊接施工。在正式焊接施工前,焊接试验工作应按相应的操作规范进行;进入现场的每批钢筋应按批次进行自检。同时,做好采样力学测试。在自检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焊接质量进行适当的抽查。特别是,有必要对所讨论的钢筋进行抽查,并且必须为每个测试和检查人员进行专业工作。培养技术。
放样和落料施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放样和冲裁过程中应该有一定的余量。这主要是由于焊接完成后焊缝处会出现线性收缩,框架结构中的桁架,梁等在受到弯矩后也会拱起。虽然收缩和变形量与各种其他因素有关,但结合施工实践和具体实验,通常需要考虑的收缩量通常是:当弯曲构件的总长度不超过24 m时,桩的容差是5毫米。左右,当总长度超过24米时,样品的容差为8毫米。
2.模板施工技术
2.1多层模板支撑系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于现浇混凝土结构,新放置的地板重力荷载和施工荷载由多层模板支撑系统执行,然后将载荷传递到楼板。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时间短,这些地板的地板仍处于固化期,并且它们承受负荷的能力有限。这导致施工负荷的更多不确定性,并且一些甚至会超过正常使用下混凝土结构所经历的设计负荷。
2.2模板施工技术
已安装基本模板。缓冲结构完成后,水平基础应每天按轴测量。应使用基本平面标尺来测量所需的边缘线,并且应在每个暗柱角处用相应的标记标记相应的标记,以确保安装模板的过程。根据各自的控制边缘固定材料支柱,可有效保证模板的硬度和稳定性,并可提高浇注过程中模板产生的施工负荷和施工负荷。在基本侧模的安装过程中,还应掌握垂直角度,安装偏差应控制在3 mm范围内。同时,垫层与模板底部之间的连接处应填充细水泥砂浆,以确保间隙不紧密。最后,应在模板顶部拉直线以确保边缘笔直。
2.3混凝土工程技术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对于所有进场的材料都应该有材料的质量保证书,混凝土尤其重要。同时,混凝土还需要包括各个不同类型的具体强度级别、包装以及出厂日期等,这些项目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
配合比和合理控制。通过合理的控制配合比可以达到提高提高水泥强度以及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目的。但是,对应的造价自然会增加,且会造成混凝土体积的变化率以及用水量发生变化。所以,还应该对掺入的水泥量进行控制,水泥用量应该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框架结构施工现场作业工序繁多,具体操作一般难度较大,在施工中,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才能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勾向海.房地产建筑框架结构施工质量的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
[2]杨勇钢,黄颜辉.建筑框架结构在施工中产生的问题浅析[J].南北桥,2009.
论文作者:高丰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4
标签:荷载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框架结构论文; 模板论文; 钢筋论文; 混凝土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