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化的思考_课堂教学论文

对课堂教学时间理性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性化论文,课堂教学论文,时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正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必须优化课堂时间结构,发挥教学时间的综合效用。

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与技能,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然而,教师在工 作中严守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习惯用固定的时间单位和时空环节组织教学,特别 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上的单一性,使用上的垄断性,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学习、自我选 择的机会,影响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全面提升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 力,就必须重视合理、科学地分配和使用课堂教学时间。笔者结合对语文阅读教学的“ 整体概读—批划自读—分层议读—评品析读—总结诵读”环节过程的研究和实践,谈如 下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课堂要发挥主体作用,给学生让出自主的学习时间

从教学知、情、意统一的角度看,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同时又是教学时 间的分配者。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应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给学 生让出一片自由利用时间的晴空。在教学中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强化课堂 教学时间为师生共有的意识,努力做到既有教师组织教学时间,又有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把教师指导教学时间、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与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时间有机结合,使课堂 教学时间的分配更加科学。(2)必须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结构,变“全盘授予”为“ 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说”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听”为“研讨求索”,强化 教学流程与教学时间分配的联系,从而让出时间给学生自主地感悟、探究,使课堂教学 时间的利用更加合理。(3)必须在“自学”与“导学”两方面合理施力,教师的教学要 围绕知识点言“明”而不言“尽”,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理解让出时空,主动构建自 己的知识结构,促成他们理解过程中的信息增值,进而激励每个学习者在自己原有的位 置上逐渐发展和升华,使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更加有效。比如:语文阅读教学的“分层 议读—评品析读”,是在“整体概读—批划自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必须根据学生自 己感受的、体验的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出部分时间,将他们初步解决的学习问题与同 学、老师共同探讨、交流,作出比较,而非教师单方面繁杂、冗长的分析、讲解式的“ 一言堂”。由此可见,课堂教学时间使用的主体是课堂的“准文化”人——学生的需要 ,教师的作用是适时点拨或参与指导,而绝不是时间的绝对占有者。所以,教学要给学 生让出自主的、可支配的学习时间,包括合作学习时间、探究学习时间,使他们有可能 成为知识的发现、认识和再加工的自主者。

课堂教学只有变单一的制度化的时间结构(即传统的课堂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及时间单位 )为互动交融、多项交流动态可变的时间结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把制度化的学习时 间和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教学时间的统一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对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效用产生重大影响。

二、课堂要促进个性发展,为学生分留自主的学习时间

人的个性是一种价值,世界的丰富多彩,人类的千姿百态正源于此。培养学生具有良 好的个性,并促进其发展,是一种高起点、高境界、高效益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智力 的开发成为一种自然,能力的形成成为一种渴望,学习的进步成为一种快乐。课堂教学 促进个性发展,为学生分留时间,就是要围绕教学载体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分配(合理)与 预留(机动)出学生能按自己学习需要可支配的时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由时间是 丰富学生智力产生的首要条件。”在这个时段里,他们可以自由地寻觅知识,可以在诸 多方面自由地发展。如语文的阅读教学,总是需要在课的初始阶段给学生留出一些自主 的学习时间,由他们去“整体概读、批划自读”。通过通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明白 句段意思,分辨文章主次,整体感知,以便为“分层议读、评品析读和总结诵读”的教 学做好铺垫。这是由学科特点与学生个性特点需要所决定的。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间 的分配上“行为失衡”,不能为学生的学习需要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教程”与“学 程”相分离,知识体系的“茧缚”会抑制学生的灵性思维与创造激情,培养学生良好的 个性特点和创造意识的目标必将成为“一厢情愿”,甚至会像孔夫子说的“不善学者, 教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1.动态调整课堂教学核心区域

所谓“核心区域”,是按社会对教育功能的要求,实现各类行为综合均衡的发展,培 养创造性人才而提出的。它不再倡导已确认的、习惯的“角色行为”,转而推崇自主的 、直觉的“独立行为”。调整后的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重视发展学生的自主行为和 个性特长。教学留出一部分时间给学生自主支配,是为了培养和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占 有空间,积蓄能量,进而为“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及“问题导向”学习 模式产生积极作用。

2.动态调整教材知识结构与学生个性相联系

把实现教材目标的教学,转向以学生知识形成过程为主的教学。这种调整:(1)教师需 要致力于知识的整体结构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及相互间的联系,找准教学的重点、难 点、智能点、非智力因素点和教材内容的教育点,面向全体,分层指导;(2)教师需要 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与学生认知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用可变的教 学形式组织教学,使所有学生都能主动地以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的方式,进行多样选择 ,随机训练,从而优化认知结构。这样既达到了人人参与、发挥优势的预期效果,又减 少了课堂时间的损耗。

3.动态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与学生个性相联系

赞科夫说:“教师的义务是要从多方面形成学生的个性,这里不允许‘听其自然’的 。”也就是说教学结构模式必须与学生个体相联系,把“一个标准”、“一把尺子”、 “因教论学”的应试教育,变为“因材施教”、“因势施教”、“因人施教”的个性教 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发现学生间微妙的个性变化,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做 到心中有数,以便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把注意力和课堂时间分散到 个体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统一学习上来,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 发展区”相适应。让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的发挥程度、专注投入程度、思考深度都趋 于最佳状态,从而各有所得,各有进步。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给学生分留自主的学习时间,目的是开发“人”的资源,提升教 学效用和参与时间的利用率。因此,教学必须讲究对学生学习方法、策略的教育,包括 珍惜或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注重主体地位,张扬个性,升华素质。

三、课堂要适应认知差异,允许学生自主地转换学习时间

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学习能力的差异既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调控的。苏霍姆林斯 基在不同时期说过:“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 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的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视人的所有方面 和特点的和谐。”尽管教学要求与学生学习的可能性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但这种 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却推动了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所以,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 实验中,面对学生的认知差异,允许他们在不同的教学时间内解决不同的学习问题或完 成不同的学习任务,就成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层面需要注意。

1.优等生(品德、意志及智能等表现优秀的即为优等生)的学习时间转换

优等生和学习困难生之间在认知空间上存在着差异,使得优等生有更多的自由时间。 在这时间里,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要超越节奏,“跃进”式学习;可以追根问底 ,“回放”式学习;可以寻觅规律,“内化”式学习;可以质疑拓展,“自反”式学习 。说到底,就是要把他们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在学习时间的转换上给一定的自由度, 让他们在积极主动中倾心学习,在联想想象中拓宽内心世界,在智慧的碰撞中丰富精神 生活,从而灵活而高效的学习。

2.学习困难生的时间转换

学习困难生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1)习惯不好造成的困难;(2)方法不当造成的困难 ;(3)目的不明造成的困难;(4)认识差异造成的困难;(5)心理障碍造成的困难;(6)环 境障碍造成的困难。要使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学除了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外,更要注意分清情况,因势利导,立足差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 教学氛围,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形式,不同梯度的疑难问题,立足推进,同时,也要允 许他们自主转换学习时间节奏或知识难点,从而有时间自主学习,有机会主动求知,真 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适应认知差异,允许学生自主地转换学习时间,既要让优等生有发挥能力的充分条件 ,又要给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创造的必要条件;既要保护各类学生心理承受 能力,又要经常性地反馈学习结果并及时评价矫正。这些都需要我们推进教育策略和教 学模式结构的研究,积极而灵活地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时间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 参与教学过程的灵气,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当然,课堂教学时间的理性化(如上图所示),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 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各因素的“能量”才能很好地引发出来,产生正面效应,形成教 育合力,方能取得理想成效。对于课堂教学时间的“自主利用”、“自主支配”、“自 主调控”等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课堂教学时间过程具 有师生之间对话互动的多维性(非单一性、制度化)。实施课程改革,就必须优化课堂教 学时间结构,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追求教学过程的多元和谐,为学 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我成长提供广阔的动态空间。

标签:;  ;  

关于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化的思考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