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生产率论文,劳动力论文,年中论文,制造业论文,劳动报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2009)05-0025-11

一、导论

1.研究背景

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一直是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优势之一,但是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工资不断上升。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中国人口的低生育和老龄化导致了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而与此同时还伴随着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现代部门的转移殆尽,这些都直接带来了劳动力供给的短缺,这时如果经济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自然会引起工资水平的上升。有关数据也的确显示出了这点,2000-2006年,我国制造业职工的劳动报酬增长接近90%(做出价格指数的调整),而与此同时在世界其他国家,制造业的职工工资增长速度都远远低于中国(见表1)。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都是通过依赖于劳动力价格上所体现出来的资源比较优势确立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齐良书,2006)。那么,工资水平的上升是否真的会使得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的比较优势削弱从而影响我国的竞争能力,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的持续。在某种程度上,过度依赖劳动力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近几年达到了顶点,所以迫切要求增长方式从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向依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蔡昉,王美艳,2007)。

2.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度量

应该说,单单从劳动报酬水平这样一个方面来判断劳动力成本优势问题是有所偏颇的。因为劳动力成本是一个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它应该是企业对劳动力支付的报酬与劳动力所做贡献两者之间的一种比较关系。也就是说即便对劳动力支付的报酬很高,但是如果劳动创造出的价值远远高于对之所支付的报酬的话,或者是劳动报酬的增长慢于其贡献的增长的话,那么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也并没有减弱。所以说在我们分析研究劳动力成本问题时,把劳动报酬快速增长等同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减弱是不合适的,只有将报酬与贡献两个方面同时考虑才能客观地评价劳动力成本问题。所以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Unit Cost of Labor Advantage)的概念,它等于劳动报酬除以劳动生产率(UCLA=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以此来度量劳动力成本优势情况。

这样,除了需要观察劳动报酬的情况以外,准确地计算劳动生产率也成为度量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重要方面。度量劳动生产率的指标通常有两个,一个是平均劳动生产率(APL),它是每单位劳动力创造出的产出(即总产出除以劳动力数量);另一个是边际劳动生产率(MPL),它是最后一单位劳动力创造出的边际产出。两种指标都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作为劳动报酬水平的参照系,采用边际劳动生产率(MPL)更为适合,因为从理论上讲,对劳动力所支付的报酬应该决定于厂商雇佣的最后一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所以在比较劳动力成本时采用劳动力报酬与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对照更为准确。然而边际劳动生产率的测度相对复杂,它需要通过大样本的微观数据来得到企业的生产函数,再由估计出来的生产函数得到边际劳动生产率。所以许多研究都采用了平均劳动生产率这一指标,为了便于与其他的相关研究做出比较和对照,我们将同时计算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劳动生产率两个指标来作为劳动力贡献的度量。

表2给出了2000-2007年世界上某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中国2000-2007年平均劳动生产率(人均GDP)年均增长10.5%,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的增长为2%,日本为1.9%,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为4.9%。那么在中国的劳动力报酬和劳动生产率都以很快的速度增长时,我们就需要对二者进行准确的度量并计算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来做出有关判断。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0-2007年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中的制造业部分。本文将在这套数据的基础上,全面地测量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劳动报酬情况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边际、平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近年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变化及未来趋势。

注:这里的劳动生产率为人均GDP,因而是平均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Bart van Ark.Perfonnance 2008-Productivity,Employment,and Growth in the World's Economies[EB/OL].http://www.conference-board.org/

二、劳动报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变化

1.改革以来的工资增长

首先,我们看一下改革以来制造业劳动力报酬的情况。图1给出了改革以来中国制造业各年职工工资水平(包括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以及各年的工资增长速度(名义、实际)。可以看到,改革近30年来,我国制造业工资水平极大的提高了(无论名义值还是实际值),同时我们看到工资名义情况和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在不同时期也是不平衡的。

图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及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8)。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名义工资水平的增长率很高,1978-1997年平均每年增长12.84%,然而如果加进物价在这一时期的快速上涨的因素,从图1中可以发现给出的名义工资增长与实际工资增长有很大的偏离,在1978-1997年实际工资年均增长只有不到4.36%,应该说这样的增长速度并不算高。再看1997年以后的情况,从图1可以看到从1997年以后名义工资增长同实际工资增长的差别已经很小了,也就是说这几年物价指数没有大幅度的提高,几年间名义工资年均增长13.20%,实际工资年均增长12.30%,并无很大差别。比较起来,1997年前后名义工资的增速虽略有提高但也比较一致(1997年前为12.84%,1997年后为13.20%),而从工资实际增长上看,1997年前只有4.36%,真正的工资快速增长发生在1997年以后,达到年均12.30%,至此我国制造业的职工工资水平开始了高速增长阶段。

2.新世纪后的工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我们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约1997年以后)制造业的工资水平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这种快速的工资增长是否带来了劳动力成本的提高,需要我们把劳动力的报酬同劳动力创造的贡献相比较看两者的关系,其中我们采用职工的工资、福利水平等之和作为劳动力报酬的度量,采用劳动生产率作为劳动力贡献的度量。所以我们接下来利用企业数据来进一步计算制造业职工的劳动报酬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边际、平均)并据此得到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首先我们根据企业数据,分别估计出了各年的制造业生产函数如表3。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lny=αlnk+βlnl+c+控制变量

其中y为工业增加值;k为固定资产净值;l为就业人数;控制变量包括企业所处行业、地区以及企业的股权结构,控制住这些变量可以识别不同类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

根据这样的生产函数,我们按照以下的公式得到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平均劳动生产率:

MPL为边际劳动生产率,APL为平均劳动生产率。表4展示了2000-2007年劳动报酬水平和两种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进入新世纪后,中国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升,平均劳动生产率由2000年的4.3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18万元,增长超过3倍。同期,边际劳动生产率由2.6万元上升到10万元。有关学者的测算结果显示,1980-1999年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每年只有6%左右的增长(Adam Szirmai et al.,2002),所以说在进入新世纪以来劳动生产率有了更为迅猛的增长。

我们看到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并没有同步变化,劳动报酬在8年间增长92%左右,远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且从每一年的情况上看,劳动报酬的增长都没有快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无论是边际劳动生产率还是平均劳动生产率)。所以说至少在2000-2007年间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没有出现减弱。

3.2000-2007年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变化

进一步,通过比较劳动力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我们得到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见表5),可见,制造业劳动报酬的大幅度提升是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更快速提高而同时发生的,我们更应该注意到的情况是,在两者都经历逐年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其比值也在经历着逐年的下降。其中以边际劳动生产率计算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一直下降,从200旧年的44%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27%,而2004、2005、2006年保持在了一个稳定的水平(27%),2007年再次降到22%;以平均劳动生产率计算的单位劳动力成本则从2000年的27%持续逐年下降到2007年的12%。也就是说,从这个角度讲,由于劳动报酬占劳动生产率比例的降低,虽然劳动报酬的绝对值快速提高了,但是劳动力成本的相对水平(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比较)在2000-2007年间非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4.劳动力成本的国际比较

到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是高还是低,还需要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做出比较才可以有一个更好的判断。表6给出了世界几个主要国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情况①。我们看到,1997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最高时是在1997年,为17.72%,而我们也看到其他国家制造业最低的劳动力成本是出现在1999年的韩国,工资占劳动生产率的19.41%。而在最近的2006年,中国制造业工资占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已经降到7.31%这样的低水平,而加拿大在2002年的水平则为36.12%,美国在2003年达到32%,日本2002年为26.51%,都远远高于中国的水平。由此看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在下降,并且与其他国家相比一直占据着优势。

三、2000-2007年中国各领域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变化

我们已经度量2000-2007年制造业总体的劳动生产率表现、劳动报酬水平,并且看到了单位劳动力成本的逐年下降。但是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生产性质有较大差异,同时不同地域的资源情况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制度特征都导致了各个领域的生产函数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准确地度量边际劳动生产率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有必要将全部企业数据对不同的领域进行分组,然后分别估计生产函数,再根据该特定行业(省份、所有制类型)特有的生产函数来计算该行业(省份、所有制类型)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即对于行业i,估计其在t年的生产函数:

1.2000-2007年行业劳动力成本变化

从估计和计算结果上看(见表7),虽然各个行业的劳动报酬以及劳动力成本优势确有差异,同时变化的速度也有所不同,但较为一致的是,不论哪一个行业在几年间劳动报酬都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各行业的劳动报酬在2000年大都在1-1.5万元之间,而在2007年则大都在1.8-2.5万之间。其中2007年木材、纺织、食品加工等行业的劳动报酬较低,都不到1.8万元,而电气器材、黑色金属加工和石油等行业则相对较高,达到3万元左右。在各行业劳动报酬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劳动力成本优势(UCLA)在8年间都下降了,也就是说在8年间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都远快于劳动报酬的增长。也就是说,相对于劳动力所得到的报酬,劳动力创造出产出(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更为迅猛。

2.2000-2007年地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

同样,各地区由于各自的资源情况、制度环境以及发展程度的差异,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也会存在差异。②从估计和计算结果上看(见表8),虽然劳动报酬在地区间确存在差异,比如北京和上海都超过了3万元/年(2007年的情况),而河南和江西只有不到1.5万元,但是同样的我们可以看到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的相对情况,也就是每个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优势系数在8年间都下降了。

3.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

最后我们再特别关注一下不同所有制类型(控股情况)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情况③。从工资的情况看,2000年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最高(1.7万元),而增长程度最慢。从2007年的情况上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最高,接近人均3万元左右;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的工资最低,只有2万元左右或低于2万元。8年来,工资增长最快的是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增长最慢的是外资企业。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对而言,国有企业占有更高的劳动力成本,同时各种所有制类型的劳动力成本在几年间都基本呈现出逐年下降(见表9)。

四、对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探讨

1.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决定

我们知道,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计算公式是劳动报酬除以劳动生产率(UCLA=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可以看到,劳动报酬越低,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劳动成本(UCLA)就越低。但是我们知道,近年来经济中出现了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刘易斯转折点,这时如果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引起工资水平的上升(蔡昉,2007)。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力供给的短缺以及由此引起工资水平的上升已经不可避免,所以只能从影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另一个方面——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获得我们的竞争优势。

我们再来看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以平均劳动生产率为例):

如果生产同样产量的产品,企业使用劳动的数目越少,劳动生产率就越高。但是我们知道企业采取符合利润最大化目标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那么在怎样的情形下才能使企业使用更少的劳动并不减少产量且符合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我们了解到,劳动报酬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现象,那么我们就更加关注于企业怎样在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下做到少使用劳动来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效果。

2.劳动报酬的决定

在现实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影响劳动报酬的因素有很多,而不仅是由劳动生产率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控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了解其他因素造成的工资水平的差别,才能真正反映出劳动力成本的不同。在这个部分,我们以企业职工的平均劳动报酬水平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对于解释变量,首先是企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水平,它是形成工资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我们还采用企业的规模、股权结构、所处行业内的企业数目以及行业和地区变量来进一步描述企业的一些重要特征。表10给出了我们估计方程的结果。

从表10我们可以看到,劳动生产率项的系数虽然在各年间有所波动,但是总体上还是比较稳定在0.2左右。也就是说,在工资形成的过程中,首先以边际劳动生产率的20%作为工资水平的一个基数,再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浮动。模型中规模项的系数为正但出现了变小的趋势,这个结果说明了在同等情况下,大企业支付的工资水平更高,相对于大企业,小企业更具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同时行业(4位数)内的企业数目越多工资水平就越低,也就是说垄断性的行业给职工更高的工资,竞争性强的行业更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再来看股权结构的影响,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工资水平最高,私人企业和集体企业工资水平最低,港澳台企业和法人企业的工资水平居中。

3.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升级与发展教育

(1)产业结构升级。企业是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来选择其使用的技术结构来进行生产的。当劳动供给无限时,企业只需要支付较低的工资就可以获得其想要雇佣的劳动力数量。那么鉴于低廉的工资水平,企业很自然地就会选择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及技术来进行生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地往城市转移殆尽,在这时企业要继续雇佣劳动力就要提高工资水平(蔡昉,2007)。这样,劳动要素价格的变化,导致了企业成本曲线的扭转,这时如果企业再延续原有的产品技术结构并按照原有的要素比例进行生产的话,必定导致企业成本的大幅上升。从图2上看,

这就是说,如果企业能够依据要素价格的变化,在劳动者报酬上涨的时候及时地调节其产品技术结构和要素比例,逐渐将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化的话,虽然由于劳动要素的价格上涨导致了总成本的一定增加,但是资本密集型产业生产产品的附加值也更高,并且由于使用了更少的劳动力,那么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故而我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就可以延续下去。而有关计算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一些计算结果表明,1996-2002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资本深化(资本劳动比)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平均每年为12.9%(涂正革,肖耿,2006),所以对中国而言,资本劳动比率的提高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教育对劳动生产率的拉动。除了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还可以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因为同样数量教育水平高的劳动力可以完成更多的低教育水平劳动力所完成的工作,也就是我们可以以劳动的质量来替代劳动的数量,这样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就需要较少的劳动力。

首先,我们看一下制造业各种教育程度职工的分布情况(见表11)。需要说明的是,在处理教育水平和教育结构以及其他人力资本方面特征的变量时,由于我们采用的是企业水平的数据,因而只能通过企业的总体人力资本状况来实现,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对于教育变量来计算各种学历的职工人数比例。进一步的,为了得到教育的连续变量,本文通过各学历的人数比例对各学历的教育年数加权平均来估算得到企业职工的平均教育水平④。

可以看到(表11),中国制造业企业职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为10.65年,初中和高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了制造业劳动力队伍的主体军(分别占到55%和34%),两者约占总体的89%;大专生的比重只有不到8%,本科生和研究生加起来也不到4%。我们以企业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取对数)为因变量建立了回归模型。对于解释变量中的教育指标,我们分别选择企业职工的平均教育年限和各种教育程度职工的构成比例两种度量方法。同时我们还采用企业的规模、劳动密集程度(资本劳动比)、股权结构、所处行业内的企业数目以及行业和地区虚拟变量来进一步描述企业的重要特征。表12给出了我们估计方程的结果,总体上看,教育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从教育的阶段性效果上看,如果企业的职工由全部是初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改善为全部是高中学历职工的话,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4%;从高中到大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0.99-0.24);与此相仿由大专到本科则为66%(1.65-0.99)。其中从高中到大专和大专到本科生两个阶段的变化对劳动生产率的拉动作用最大。然而我国制造业目前的职工还主要由初中和高中以下学历人员构成,所以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方面,我们发展教育的作用潜力还很大。

五、结论

有关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的说法都是基于劳动报酬快速上涨的情况,却对于同样影响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劳动生产率没有或很少给予充分考虑。根据本文的计算,我国制造业虽然在20000-2007年经历了劳动报酬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更快增长,所以劳动力成本并没有提高。当然我们也看到,最近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的增长速度已经有所接近,所以为了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我们需要找到实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实现以更少的劳动力创造出更多的产出。

在产业结构方面,我们可以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调整资本和要素的使用比例,并进一步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一直所依靠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化,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劳动报酬上涨带来的劳动成本提高。

在劳动者素质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发展教育继续拉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我国制造业职工中的绝大多数(80%-90%)由初中和高中以下学历的职工构成,而高中生特别是大专生和本科生比例的提高可以明显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所以对于制造业来讲,如果能使职工的构成逐步地从初中和高中以下提高为由高中生和大专生为主的话,那么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还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总之,在劳动力的供给不再是无限的状况下,工资水平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工资上升的情况下,我国的制造产业如何保持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则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经济发展的持续。根据本文的计算,在2000-2007年我国单位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过度依赖劳动力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在近几年达到了顶点,所以迫切要求增长方式从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转向依靠生产率的提高,从而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而在这方面,我们分析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都能够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收稿日期]2009-03-10

注释:

①由于与上面计算的数据来源不同,指标也有所不同,这里的工资并未包括福利和保险等相关项目,所以计算出来的单位劳动力成本低于前面根据企业数据的计算结果。

②计算方法同上。即分别估计各地区的生产函数,再由各地区总体的资本劳动水平以及其生产函数劳动项系数计算该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

③计算方法同上。即分别估计各所有制的生产函数,再由各所有制总体的资本劳动水平以及其生产函数劳动项系数计算该所有制类型企业边际劳动生产率。

④平均教育年限=初中生比例×9+高中生比例×12+大专生比例×14+本科生比例×16+研究生比例×20。

标签:;  ;  ;  ;  ;  ;  

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