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综述_环境保护论文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综述_环境保护论文

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保护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我国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的问题十分严重。本文主要就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

一、我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我国是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 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1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荒漠化给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它造成了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恶化;旱涝灾害加剧;粮食产量下降;农田、牧场、城镇、村庄、交通线路和水利设施等受到严重威胁。全国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注:慈龙骏:《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林业科技管理》1997.2。)更严重的是,全国整体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速度,土地荒漠化面积每年仍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1993年5月, 西北地区强沙尘暴袭击了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1200万人口,造成8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农作物、树木、农电损失严重。此后连年不断的沙尘暴和大风,给西北各地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我国著名的古“丝绸之路”中段、现代的粮仓河西走廊地区,近年来风速增大,大风日数增多,春旱加剧,80年代初,已有18万亩固定沙丘变为流动沙丘。酒泉地区国土面积19万平方公里,全区风力侵蚀土壤面积达16.79万平方公里, 致使土地大量沙漠化,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注:聂锋:《改变我国西北地区水环境危机的对策与意见》,《开发研究》1998.3。)青海省沙化面积已达1252万公顷,目前青海沙漠化面积以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扩大。荒漠化成为长期以来制约干旱的中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退化、沙化草地面积逐年增加,程度日益严重。(注:马应珊:《青海在变黄》,《人民日报》1998.12.14。⑨)

2.森林资源锐减。我国许多主要林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全国森林采伐量和消耗量远远超过森林生长量。大小兴安岭林区已经过量开采,南方某些林区的开采也已到了极限,森林资源日益枯竭。我国森林密集地区包括东北、四川、海南等地,毁林速度惊人。例如海南的热带雨林区,由于不合理的开荒种地、乱砍滥伐,热带雨林面积由1956年的86.6万公顷减至目前的24.5万公顷左右,森林覆盖率也由过去的26%降至7.2%。(注:杨朝飞:《中国自然保护问题及对策》, 《环境保护》1996.10。)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也受到严重威胁。 过度地毁林开荒和以经济林木取代热带雨林,使热带雨林损失不少,进一步破坏了生态平衡。(注:丹洛:《从西双版纳的实践谈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经济问题探索》1998.11。 )长江上游是我国仅次于东北的第二大林区,多年以来,四川森林采伐与更新的比例为11∶1, 四川全省森林覆盖率解放初尚有20%,但到八十年代初只有12%。我国黄河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在3000年前是林木蔽天、水草丰盛的地方。如今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只有6.1%,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恶化、 水土流失严重和气候十分干旱的地方。(注:林若:《你了解林业的作用吗?》,《人民日报》1998.4.2。⑨)据学者计算,如果四川境内的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每年可以通过大气环流向西北地区增送360亿立方米水份, 这比南水北调或西线工程调水量大得多,也省钱得多。(注:金辉:《长江!长江!》(书摘),《人民日报》1998.9.25。⑩)根据不完全测算, 我国森林生态环境的价值仅下列3项功能就十分可观:森林涵养水源的价值, 每年为2526.9亿元;森林保护土壤的价值,每年相当于2691.32亿元; 森林固定二氧化碳和供给氧的价值,两者合计每年为1842.3亿元。(注:林宣:《森林的价值》,《人民日报》1998.9.15。⑿)

3.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 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表土总量达50亿吨,相当于全国耕地每年被剥去1 厘米的肥土层,经济损失100亿元。占国土面积38.2 %的水土流失区域内的河流以高含沙著称世界,黄河下游河床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抬升,已高出地面3~10米,成为地上悬河。长江每年输入泥沙5亿吨,已超过黄河入海泥沙1/3。由于淤积,全国损失水库库容累计200亿立方米, 相当于废弃库容1亿立方米的水库200座。(注:彭珂珊:《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水资源问题与良化对策》,《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1。)水土流失导致湖泊减少,1949年,洞庭湖面积为4350平方公里,到1984年洞庭湖总面积只有2145平方公里,鄱阳湖由于造田和淤积,四十年中湖面缩小了1/5以上。湖北省素称“千湖之省”,1949年时,面积超过0.5 平方公里的湖泊达1066个,经过四十多年的水土流失和围垦,只剩下 300多个。(注:金辉:《长江!长江!》(书摘),《人民日报》1998.9.25。⑩)

4.草原生态呈衰退趋势。我国拥有草地面积4亿多公顷, 是全国耕地的4倍、林地的3倍,在世界各国中排居第二。我国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利用条件较差的山地或高海拔区域,此类地区又多为大江大河的源区。长江、黄河、淮河、珠江的发源均源于此。由于该区域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现却成为水土流失多发区及沙尘暴发生区。而平原草地却因利用条件便宜,在逐年增大的拓垦中,面积正在缩减。由于国家与地方政府对草地建设的投入一直严重不足,再加牧业生产者掠夺式的经营,超载过牧,重用轻养,甚至滥用,致使草原生态系统失衡,生产力下降。人为破坏,加速了生态环境恶化。1993年到1996年,190万甘肃、 宁夏农民进入内蒙古草原搂发菜,涉足草原2.2亿亩,1.9亿亩被严重破坏,其中6000多万亩重度退化、沙化、失去了利用价值。 宁夏盐池县1980 年到1982年每年挖甘草破坏草地10.5万亩。1994年,甘肃省挖甘草破坏草场100多万亩。 专家认为:破坏一米厚的含有有机质土层的一片土地用不了半年,但是形成这一米厚的有机土层需要大自然培养10万年。(注:杜弋鹏、刘鹏、杨永林:《我们只有一个“家”》,《光明日报》1998.10.22。①)现阶段,我国约有0.87亿公顷草地沙化、退化、盐渍化,是沙尘暴灾害和黄河频繁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注:贲克平、黄正夫:《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与战略导向》,《经济观察》1998.5。)

5.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水资源紧缺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资源型缺水。二是工程型或设施型缺水。三是污染型缺水。(注:吴峻:《水资源危机与节水高效型农业》,《中国农村经济》1998.2。)水资源在我国分布极不均匀,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为2300立方米。按国际标准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我国有18个省区、30%的国土、60%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的边缘;按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起码需求量来衡量,全国有10个省区(市)、11%的国土面积、1/3以上的人口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据调查,全国有近1/4的人口在饮用水质不良的水;有2/3的人口饮用的是受次生污染的水。(注:张岳:《21世纪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节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水》,《中国农村经济》1998.8。)近年来,河流断流是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水生态问题,在全国南北地区广泛存在。其中黄河断流最为突出。1972年黄河首次出现断流,长达15天。在随后的十几年中,黄河又陆续出现断流。1985年后,黄河开始每年都出现断流,并且断流的时间越来越长,断流河段不断上延。黄河断流不仅对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流域内生态环境带来无法补偿的负面效应,并且会对座落在黄河中游出口处的小浪底大型水电枢纽构成一定的威胁。中国4/5的水资源集中在南部,而2/3的耕地却分布在北部。因此,北部地区平均每公顷土地的水资源拥有量仅是南部地区的1/8。北方的黄河、辽河、海河、淮河四个河流流域都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和灌溉水向非农产业的大量转移。养育着9200万人口的海河流域(包括北京和天津)现在正遭受着持续性的水资源短缺。(注:[美]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杨芳译:《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中国农村经济》1998.7。)

6.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我国已有1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注:国务院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济日报》1999.1.7。)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的濒危物种中,我国占了156种,约占其总数的1/4。(注:同利平:《环保中的信贷优惠制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工作导刊》1997.12。)

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和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大气、水的污染虽然严重,但不像生态系统破坏那样给整个国家和子孙后代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破坏的问题将更加严重。

1.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2亿,每年仍净增约1400万,我国资源有限,人口的增加不仅导致了人均资源拥有量的减少,而且导致资源消耗的增长,人口对资源的巨大压力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扭转。20年来,中国消费水平提高较快,人口城市化也在加速进行。(注:陈献珩:《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事求是》1998.6。)这不仅加重了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压力,还导致了生态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

2.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我国在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双重压力下,环境和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长期以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正在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迫切地摆在人类面前。因为生态环境的退化具有经济上的不可塑性,退化一旦发生,依靠自然演进的恢复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而依靠人工恢复它,则更非轻而易举。因此,生态退化往往会成为历史包袱遗留给后代。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历史越久远的国家生态债务越沉重,主要是森林减少和草原退化、沙漠化这两大问题。例如,我国的黄河流域,古代曾林木茂密、富庶繁荣,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摇篮。现时的黄河泥沙含量冠于世界河流之首,黄土高原流域因水土流失而沟壑万千,现是我国最贫穷的地区之一。(注:毛锋、米红:《论环境文明与可持续性发展》,《中国经济问题》1998.1。)我国草原退化和沙漠化主要是发生在三北地区,成因于历史上在“三北”地区留下的生态债务为1亿公顷不同程度上退化的草原和6万平方公里人为因素形成的沙漠。还应当看到,我国除了人均资源拥有量少以外,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商业性能源的七成以上是污染大的煤炭,能源矿产的地理分布也不合理,上述重大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问题的改善。(注:陈献珩:《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事求是》1998.6。)

3.生产的自利性与生态环境社会性之间的矛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是厂商的事,而生态环境却是高度社会性的,因此就存在生产自利性或局部性与生态环境社会性之间的矛盾。更具体地说,小造纸、小化工、小印染、小电镀、小制造等诸厂绝不会因其对环境的污染而主动关闭具有利润、甚至是高额利润的生产。因为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生产者在经营中的所费与所得是以货币形式计算的,更准确地说,只有直接用货币表现的那部分支出和收入,才反映到生产者的成本与效益中;不以货币表现的那部分成本及效益,如上述诸厂对环境的破坏或林草业经营对环境的改善,则不会计入到具体责任者的成本与效益中。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生产者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社会利益,即以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等方式向社会转嫁成本或攫取效益,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注:贲克平、黄正夫:《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与战略导向》,《经济观察》1998.5。)

4.人均资源偏少和单位产值资源量偏高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仍未根本改变,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造成对环境和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使有限的自然资源难以支撑;而且是当前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国资源总量在全世界居于前列,但人均资源量不仅低于许多资源丰富国家,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水资源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4,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数的1/3。与此同时,我国物质生产的资源消耗水平又明显高于国际水平。单位能源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原材料明显偏高。因此,提高资源利用质量、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运行向持续、快速、健康方向发展的迫切要求。(注:蒋尊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合理配置开发国土资源》,《管理世界》1998.5。)

5.环境资源因素未纳入经济核算体系。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未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其中。因为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主要指标的核算体系,只重视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以及环境保护成本的处理和资源的退化与耗损。我国的环境收费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源补偿费。我国资源补偿费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收取资源补偿费的范围太狭小,许多自然资源基本处于无偿使用状态;所收的资源补偿费太低,远低于资源本身的价值,无法反映其稀缺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工作中,对分布广泛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浪费严重的乡镇企业和小企业的疏漏也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二是生态环境补偿费。目前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并不是环境生态价值的真正体现,其征收的标准只是包括生态环境破坏损失的费用和生态环境恢复的费用。三是排污收费。排污收费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排污收费标准偏低;单一的浓度超标收费;排污收费的种类不全;对超标排放者征收超标排污费,与我国的《标准化法》中的规定不协调。(注:庞淑萍:《论环境资源的概念及其价值》,《经济问题》1998.12。)

6.环境保护体制中存在的问题。(1)环境立法不配套, 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在环保立法上存在空白点,至今未颁布固定废物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必需的法律、法规,在环保的某些方面尚无法可依;现有的法律法规又过于原则,操作性差,缺乏程序性法规,有些制度在执行中困难多。(2)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薄弱, 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国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职责分不清,相互配合不够协调,环境资源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少,技术手段差,执法不严,群众对环保的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注:夏雅丽:《用法律保护环境》,《经济观察》1998.1。)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1.采取多种手段保护生态环境。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的手段,对各类资源开发建设活动进行生态环境监督监测,防止造成新的生态破坏;要加大立法执法力度,把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纳入法制轨道;充分认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能只重视修水利工程,不重视生态保护;抢救性地建立一批生态保护区。抓紧保护江河源头和沿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湖泊湿地等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区域,确保水体的自循环功能。对分布不均的天然林和次生林资源加强保护,对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和草场实行禁伐,划区保护;严格禁止各种破坏湖泊生态的开发建设活动;建立综合决策机制。要通过科学的论证和评估,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避免因重大决策失误造成新的生态破坏。(注:环文:《洪灾过后话生态》,《人民日报》1998.9.15。⑿)

2.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三同步”方针。落实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要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增殖并重”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和调控手段,促进和监督污染企业增加治理投入。要建立生态破坏期限治理制度,制定生态恢复治理检验或验收标准。要严格执行产业政策,淘汰那些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在项目建设中,必须严格按法律规定,先评价,后建设。从而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来达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注:蒋尊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合理配置开发国土资源》,《管理世界》1998.5。)

3.建设生态农业开发区。建设生态农业开发区,可以使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我国有80%的自然资源蕴藏在中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农业开发区,实质是向西部移民,使富余人口主动从事农业生产,以生态农业建设逐步带动城市化和工业化,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巨大的社会闲散资金。生态农业的建设要求一定比例的林木建设,包括防护林和经济林。随着生态农业开发区在原先荒漠地区的大规模建设,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也将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也可随之得到极大改善。30年生态农业的建设可以增加数亿亩的森林资源,为地球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可观的自然资源。(注:董原:《生态农业开发区建设刍议》,《中国农村经济》1998.8。)

4.关于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建议。(1)南水北调

我国西北地区的开发与发展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解决水环境危机所直接引发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只有进行大规模的、跨流域的南水北调和西北调工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从而彻底解决我国西北地区水环境危机和自然生态环境危机的现状,有效地调整我国西北地区与东南沿海水资源的严重不平衡状况。考虑到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和南水西北调工程的巨额投资及国力目前所能承担的可能性,建议成立国家控股的“中国西部水利电力投资股份公司”,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筹集资金。拟定法规性的西部开发发展政策,调动东南沿海各省市、各种经济成份的力量,导入市场经济经营方式,采取投资者受益的原则筹集资金。另外,要向国际社会开放,可以以每亩200 元左右的价格向国外大企业及企业集团预租50年左右的较易开发的土地、荒漠、草场的使用权30~50亿亩,筹得6000~10000亿元左右的资金。根据资金状况, 西部南水北调工程和西北调水工程,可阶段性启动,也可全面启动。(注:聂锋:《改变我国西北地区水环境危机的对策与意见》,《开发研究》1998.3。)(2)海水利用 大力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淡化技术, 是一条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可行出路。①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我国城市用水中,工业用水占70%,其中大约70%是工业冷却用水。发达国家多将冷却用水量大的电力、化工、钢铁、石油等企业布置在滨海地区,利用海水做工业冷却水。我国沿海城市利用海水冷却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是,目前海水取用总量却很少,尚不足100亿立方米,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甚大。城市生活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20%左右。海水可替代淡水用于消防、喷洒街道、游泳池、人工喷泉、洗刷及卫生间冲厕等。农业是用水大户。灌溉用水量一般占总用水量的2/3以上,若能实现大规模的海水灌溉,将可大量节省淡水资源。②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开避长期稳定可靠的淡水水源,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措施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海水淡化在技术上已发展到可大规模生产、在经济上可以接受、在生产上已形成为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我国近年来研制成功了多种海水淡化装置。(注:季云:《海水利用—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出路之一》,《水利科技与经济》1998.1。)(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解决水资源的短缺问题,中国必须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解决方案。为此需要对整个国家的农业、能源和工业进行结构调整,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这要求转向选择节水型的作物和畜禽品种,转向生产和使用耗水较少的能源。另一个节水潜力可观的领域是工业和居民家庭方面。随着新兴城市的涌现和旧城扩建、改建,城市规划者应注意做到工业废水和居民家庭废水的分离,未被工业废水污染的生活废水可以回收使用,其中的有机物质还可用作肥料。工业的节水能力更为可观。例如:中国生产1 吨钢需水23~56吨,而在美国、日本和德国所用水不到6吨。同样地, 中国生产1吨纸至少需水450吨,而发达工业国家至多使用200吨水。显然, 调整中国节水型的经济结构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与依赖供给管理的传统模式不同,需求管理才是解决未来水资源短缺的重点。对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人均用水的一个小小的增量都会使总的用水量猛增;同样道理,按人平均一个不大的节水量,就可以汇集为一个巨大的节水总量。(注:[美]莱斯特·布朗、布瑞恩·哈勒维、杨芳译:《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将影响世界粮食安全》,《中国农村经济》1998.7。)

5.从税收立法和经济核算中强化环保意识。(1 )应在税制设计和税收立法中强化环保意识,增设环保税种和环保方面的条款。以税收政策手段保护环境有如下优点:一是税收作为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刚性,易于贯彻实施。二是用税收方式征集环保资金,有利于专款专用,增大环保的投入。三是税收环保条款能增强企业环保意识,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迎接经济挑战。四是税收政策贯彻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容易为企业所接受。(注:郭万莉:《税收环保功能浅议》,《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3。)(2)将环境资源因素纳入经济核算中。 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一是在对所生产的产品定价时就把环境资源纳入产品的成本和价格中;二是对环境资源建立专门账户,对现行的经济核算体系进行调整,这比建立全新的经济核算体系要现实、容易,并使其具有可对比性。(注:庞淑萍:《论环境资源的概念及其价值》,《经济问题》1998.12。)

6.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建立环境治理的资金筹措机制。国家要建立重大环境整治工程的补助和引导资金,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国家政策性银行在安排投资计划中要向环境整治工程倾斜,要安排专项优惠贴息贷款,用于跨地区跨流域和影响全局的重大环境整治工程以及环境整治的关键技术。水土保持、荒漠化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都应本着多种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的精神进行筹集。同时要加强环境和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注:蒋尊玉:《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合理配置开发国土资源》,《管理世界》1998.5。)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综述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