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结构;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1 建筑结构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
房屋建筑工程结构因为构件强度无法对裂缝宽度进行有效控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裂缝进行修补,否则裂缝逐渐扩大会危及房屋安全以及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造成裂缝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1 质量问题
在施工设计中对于房屋结构的施工方式、施工距离、配合比等存在小合理的情况都会影响施工质量,对于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设计人员未进行认真考察,对混凝土,温度等因素为进行充分考虑,在混凝土配比未进行相应的试验测验等都容易导致结构裂缝的出现;另外由于施工材料存在假冒伪劣的情况,无法达到相关工程要求和设计标准,直接影响结构的施工质量。
1.2 内外部温差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因为水泥水化,导致其在混凝土内部释放大量的热能,使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问形成较大的差异,温差造成表面拉应力拉架,随着温度逐渐下降,加剧混凝土内部温缩,从而导致温缩裂缝的形成。
1.3 墙体水分蒸发
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出现温缩现象,使内部水分小断蒸发,使混凝土的体积小断缩小,当收缩强度超过相应的混凝土约束力时,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同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温度变化会造成表面水分的流失,使混凝土发生变形,当混凝土的完整性无法通过拉力予以保证时,其表面会出现裂缝。
1.4 地基高低小平
在不少建筑工程中均采用高挖低填的平整技术,利用高处的土壤进行低处填平作业,有效保持地基的水平。然而此技术应用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高低两处位置中其土壤的密度有所小同,房屋建筑如在密度较小的土质上进行修建,容易出现地基下沉的现象,因此采用小同密度的土壤,容易出现沉降问题,对房屋造成较大的拉应力,而当其超过混凝土所能承载的应力强度时,会导致墙体上出现裂缝团。
2 建筑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2.1 改善原料配比
混凝土原料的组合导致了无论采用如何先进的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内部都会形成细小的气泡以及毛细气孔,为了尽可能减少这些气泡以及毛细气孔的存在,应该不断地优化混凝土原料的配比,一方面是在原材料的采买过程中对于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粒径以及含泥量等主要指标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另一方面要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情况对于混凝土的配方进行微调,通过加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化学辅助原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使混凝土更适用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从而避免混凝土出现缝隙。
2.2 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尽量减少施工中混凝土出现裂缝,需要在结构设计时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进行施工,并且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裂缝,需要在建筑的承载方面增加钢筋量,虽然不能够完全的消除收缩裂缝的产生,但是还是能够有效降低裂缝的宽度,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此外,需要我们在施工中注意,对于水平施工缝的设置要按照防止温度裂缝的要求进行,以便防止其出现较大的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时,浇筑质量是后期工作开展的必然保障,必须对其加强重视,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深入施工现场,基于构件截面和现场操作水平等具体情况进行坍落度的科学设计,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基于现场施工情况科学调整原料配比。与此同时,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确保在完成浇筑24小时过后,吊运少量小型材料,在进行吊运作业,需要保证轻拿轻放,并对其进行科学分散。在搭设吊卸放材料和支撑架之前,需要进行模板支架刚度和立杆密度提升策略的合理制定。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更为有效的结构设计,为了进一步控制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收缩裂,需要在承台表面进行钢筋用量的合理布置,确保其合理性。仅仅增加钢筋数量很难最高程度避免出现裂缝,可以对其整体性进行有效加强。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基于温度要求将水平施工缝分块,并对其进行连接方式的合理设置。
2.4 控制温度
混凝土的出现很大的因素是温度的变化,温度应力是一种很常见的物理现象,但是这种物理现象正是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混凝土排版完毕后,这其中的水分便会逐渐蒸发,此时温度的变化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这对墙体成型会造成很大影响。一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会采用一边建筑一边降温,这种做法可以使温度处于一个更加稳定的范围内,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裂缝出现的次数,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下,搅拌混凝土时会采用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温度,且要尽量使浇筑混凝土厚度比较薄,这样会更好散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施工人员一般会对浇筑层进行保湿处理,因为水的比热容大,不会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且通常要在混凝土中掺入一些塑化剂,然后再控制水泥的用量,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施工操作。
2.5 强化施工后期维护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毕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回填土是其最为重要的养护材料,能够在很大程度内预防裂缝产生。在具体实施养护作业时,可以进行冷却循环水有效通入,确保混凝土表面始终保持湿润,从而使其内部热量找到更为高效的散发。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基于温度控制要求进行养护措施的合理制定,进行保温养护作业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块内外温差,从而确保混凝土块进一步降低自约束应力,降低浇筑温度,保证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裂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提高养护环境温度,为减少混凝土块内外温差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有效缓解降温速度,不仅能够实现在一定程度内减少温度应力,同时还可以确保混凝土块具有更大的强度,进而避免混凝土由于表面干裂产生塑性收缩。在养护混凝土过程中,,需要确保其表面温度和中心温度的差异不能超过25摄氏度。在浇入混凝土过程中,如果出现暴风雨天气,则需要使用防雨条进行及时遮盖,实施科学有效的明沟排水,从而保障施工质量。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现浇板浇筑养护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加强,尤其是当外界温度过高时,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浇水,确保有效避免产生温度裂缝,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混凝土约束应力,对裂缝进行更为有效的控制。
结语
建筑工程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对施工人员的考验很大,对混凝土的要求更大。对于墙体的建筑,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混凝土,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施工,而且施工后还要对建筑进行一定的温度控制处理,防止因水化现象的出现而导致温度变化较快,使得建筑表层出现裂缝。因此,施工单位要重视对裂缝的预防及处理,减少因裂缝而产生的经济、人力、物力的损失。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应该要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提升施工成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保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121.
[2]盖莎.高层建筑混凝土裂缝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4):126-127.
[3]谷克翰.混凝土温度裂缝控制措施[J].山西建筑,2018,44(22):112-113.
论文作者:颜循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温度论文; 对其论文; 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实践》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