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_吴琼,张波,郭鑫宇

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_吴琼,张波,郭鑫宇

南通大学医学院 226000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对比单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查找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相关综述和参考文献:进行了追查。采用R语言进行 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327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相比,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能显著降低患者空腹血糖[-1.07,95%CI(-1.45,-0.69),P <0.01]、餐后 2 h血糖[ 0.76,95%CI(-1.01,-0.52),P <0.01],糖化血红蛋白[-1.62,95%CI(-2.16,-1.08),P <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0.23,95%CI(-0.45,0.00),p=0.05]。可明显提高空腹胰岛素水平[0.22,95%CI(0.11,0.38),p <0.01],餐后2h胰岛素水平[0.33,95%(0.12,0.53),p <0.01]。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联合治疗要高于单药治疗[OR = 2.91,95%CI(1.30,6.51),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格列吡嗪;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疗效;Meta分析

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理表现为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最终丧失对血糖的控制,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表现为慢性高血糖症。[1,2]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的统计,世界上有3.66亿糖尿病患者,其中90%属于2型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5.52亿。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设计 必须是以英文或中文出版的随机对照试验。

1.1.2 研究对象 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或美国糖尿病学的标准。

1.2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1.2.1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质量评价标准[13]进行评价,共包括 4个方面:(1)随机方法是否恰当;(2)是否实施分配隐藏;(3)是否实施盲法;(4)结果数据是否完整,包括干预前基线水平和干预后效应值,是否对失访或退出情况进行说明,是否采用意向分析(ITT)。由 2位评价员按照上述4项独立地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其中,“是”代表低度偏倚、“否”代表高度偏倚、“不清楚”代表缺乏相关信息或偏倚情况不确定。如遇分歧,通过讨论或根据第三位评价员的意见达成一致。

1.2.2 资料提取 所有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根据用事先设计的资料提取表格提取信息并交叉核对,若遇分歧与第 3 方讨论解决。提取的内容包括: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干预措施、结局指标、数据分析及结果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R语言对所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用于分析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P≥0.1,I2≤ 50% 意味着研究之间没有统计学异质性,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当P < 0.1,I2 >50% 时,提示有统计学异质性,需分析异质性的来源,若研究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而无临床异质性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时,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连续性变量表示为标准差平均值(SMD)。非连续性变量采用风险比(RR)表示,区间估计均以 95% CI 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检索关键词,获得相关文献4553篇文章最初符合我们的要求。通过浏览标题和摘要后,共删除4401篇文献。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的代谢紊乱疾病。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对于UKPDS研究,我们分析了两组中的B细胞功能指数。Meta分析显示,相比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联合治疗组的可明显提高空腹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这表明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Monnier [36]研究发现,24小时尿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作为机体氧化应激的指标,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呈正相关。因此,8-iso-PGF2α水平的改善有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波动,从而进一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8-iso-PGF2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与二甲双胍单药治疗在改善患者8-iso-PGF2α水平方面没有太大区别。

本研究在2型糖尿病治疗上表现出一定的临床意义。意义在于:在改善血糖的同时,注意合理用药,合理剂量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文献检索仅局限于中文与英文,存在着发表偏倚。在给药剂量,随访时间等方面不统一,对结局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纳入文献中大多来自中国患者,虽对我国糖尿病患者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更多的大样本、多中心和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观点。

参考文献:

[1]Whiting DR,Guariguata L,Weil C,Shaw J.IDF diabetes atlas:global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for 2011 and 2030.Diabetes Res Clin Pract.Dec 2011;94:311-321.

[2]Nathan DM,Buse JB,Davidson MB,et al.Medical management of hyperglycemia in type 2 diabetes:a consensus algorithm for the initi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rapy:a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Diabetes.Diabetes Care.Jan 2009;32:193-203.

论文作者:吴琼,张波,郭鑫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1

标签:;  ;  ;  ;  ;  ;  ;  ;  

格列吡嗪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_吴琼,张波,郭鑫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