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论文_李金能

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论文_李金能

(荣县人民医院心内科 四川荣县 643100)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策略。方法: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100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从年龄、性别等基本状况以及是否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以及所合并的基础疾病类型和是否伴有肥胖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就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上、吸烟习惯、以及合并糖尿病与血脂异常及伴随肥胖等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多因素分析,上述因素均为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有较多的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干预,预防和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高血压;脑梗塞;危险因素;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79-0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诱因,可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梗塞等疾病,其中脑梗死为最重要并发症[1]。有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受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的影响较大,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有相关研究表明,血压越高,患脑梗死的几率越高,本研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预防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100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我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影像学检查确诊,无误诊与漏诊。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63.5)岁,其中年龄在60岁以上的有130例;有吸烟习惯的有56例;合并基础病类型及状况为:糖尿病82例,血脂异常91例,冠心病32例,房颤13例;病程1~11年,平均(7.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大,具有临床可比性。排除患有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以及有既往脑梗塞发病史的患者,无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或监护人同意,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以及是否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以及所合并的基础疾病类型临床观察指标,其中要对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与收缩压以及血脂指标进行测量,对两组患者的BMI进行计算。先分析单因素的影响,筛查出影响因素后进行多因素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分析数据,组内计数用率表示[n(%)],组间对比采用卡方检验;在进行多因素分析时,选用Logistic 回归分析,当P<0.05,则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单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吸烟的、肥胖的、合并糖尿病与合并血脂异常的分别有74例(74%)、51例(51%)、65例(65%)、69例(69%),71例(71%);对照组分别有34例(34%)、21例(21%)、17例(17%)、42例(42%),47例(4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性别与饮酒习惯上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因素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年龄与合并脑梗塞有相关性,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OR达到2.895;吸烟习惯与其相关性分析,OR达到5.313;肥胖的相关性分析,OR达到3.284;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OR达到3.256;合并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分析,OR达到4.134。且上述指标的偏回归系数均小于1[2],标准误差与可信区间均符合相关性指标,P<0.05。说明,年龄在60岁以上、吸烟、肥胖及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3.讨论

高血压为常见慢性病,伴随多种并发症,高血压发病可由生活习惯、精神压力以及遗传因素和疾病导致,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高血压并无典型性的临床症状,尤其在早期,表现更不明显,随病程的加长,症状逐渐明晰[3],尤其当50岁以上的人群出现头晕以及心悸等症状时,就要注意是否为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是非常危险的,若未能及时治疗,极易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诱发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是十分有临床研究必要的。

本研究以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合统计学软件以及回归分析,从单因素与多因素两个角度对其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在60岁以上、吸烟、肥胖及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分析:

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必须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4]。从其发生的根源来看,降低血压是降低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最有效和基本的策略。

首先,通过交流与调查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分析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要耐心解释各项病因对高血压造成危害的机理以及危害程度,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是他们重视起来;其次,要注意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健康,要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一是让患者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之下能够缓解焦虑情绪,积极配和治疗,还要注意稳定家属的情绪,以免对患者造成影响;另外,要注意指导患者遵循健康规律的方式生活,尽量戒烟控酒,要适当进行各项运动,尽量以有氧运动为主,以免导致肥胖,还要注意饮食,低糖低脂,要及时并按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者增减药量,要注意按时到医院复查,且在家里要注意对血压进行日常测量,一旦出现异常即刻就医。

综合上述研究与分析,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较多,年龄在60岁以上、吸烟、肥胖及合并糖尿病、血脂异常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实施必要的指导和护理干预是预防高血压合并脑梗塞的有效手段,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与提升其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夏国娟.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蛇志,2016,28(2):225-227.

[2]陈婷,马苏亚,张爱萍.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9):146-148.

[3]翟卫东,钟建卫,王涛,孙永锋,谷智明,李煜环,代广辉.高血压脑出血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武警医学,2014,25(5):497-499.

[4]张学军.高血压患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探讨[J].医药前沿,2012(36):130-131.

论文作者:李金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5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患者并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论文_李金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