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当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427(2003)03-0008-07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欧洲一些 主要国家内逐步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而占据统治地位,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它打破了过去各民族闭关自守的状态,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极大地开阔了人们 的眼界;同时,它剥去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外衣,使社会阶级关系、社会各种矛盾日 益明朗化和尖锐化。这样就使人们能够把各国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从中发现社会发 展的共同客观规律,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历史条件。同时,随着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无产阶级人数日益增多,队伍日益扩大,组织性、斗争性不断 增强。他们不仅在经济生活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主体,而且在政治生活中也作为一支独 立的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认识到要完成推翻 资本主义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历史任务,必须要有科学理论,特别是科学世界观和方 法论作指导。无产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 以产生的阶级基础。毛泽东说:“由于欧洲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情况进到了资本主义高 度发展的阶段,生产力、阶级斗争和科学均发展到了历史上未有过的水平;工业无产阶 级成为历史发展的最伟大的动力,因而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300页)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初,其阶级性是非常鲜 明的,马克思恩格斯自己也承认其全部学说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诚然,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当代仍然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仍然 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和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但不仅仅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性 的理论体系,不是凝固不变的教条,它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整个人类思维能 力和水平的提高以及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不断地得到修正、丰富、完善和发展。 应该说,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丰硕成果,是人类智慧的光辉结晶, 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性”的哲学,是全人类共 同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看成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仅仅局限于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 国起,一直到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教科书都持这种观点),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科学性”就会遭到质疑,这也是少数人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用论”、“过时论” 、“取消论”的认识论原因之一。而且,这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从研 究对象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既不是 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汇”,也不是凌驾于各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不 是包罗万象的、终极真理的哲学体系。从内容结构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在科学实践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科学统一;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把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有机 地结合起来,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科学统一。从社会作用来 看,它把实践观点引入哲学,它不仅在于说明、解释世界,重要的是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它的根本任务在于改造世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这就决定了它 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 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不懂得实践特别是劳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 意义,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观,都是以理论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特 别强调实践和哲学的联系,以实践为基础创立了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实践性,主要包含相互联系的两层意思:其一,是指它把科学实践观引入哲学,从理 论上全面、科学地论述了实践在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实践观点当作是整个马克 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首要、基本观点。它在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前提下,又特别注意“人化 自然”,强调在实践基础上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它坚持用实践的观点来研究社会历史 ,创立了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即“劳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上层建筑”的骨架)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生产劳动实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联系的桥 梁中介,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它突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和认识的最终目的; 它强调实践是价值的基础,指出价值关系的确立、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价值的实现,都离 不开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根本特征,如果抽掉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失去 了根基。其二,是指它的全部理论都要用来指导实践、付诸实践,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 巨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是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实践性,决定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严格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科学性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又一个根本特征。所谓科学性,就是指它正确反映了世界发展的最一 般的规律,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根本方法。马克思 主义以前的哲学,由于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特别是受生产规模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决定了任何一种哲学都不是真正的科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把 哲学变成了一门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由它 的实践性所决定,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从实践中产生出来又在实践中获得证明的科学 理论。创新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决定了 它的创新性。所谓创新性,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性的体系,不是僵化不变的 教条,它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要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得到检验、修正、补充、完善 和发展。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着的实践会出现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马克 思主义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会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总 结并吸收新经验,实现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随着时 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 创新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是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 一内容所包含的两种性质、特征。一方面,科学性是创新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正因为 它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正确地反映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才决定它能够正确地指导实践 ,改造客观世界,并在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结并吸收新经验,实现理 论创新。另一方面,创新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没有创 新性,不与时俱进,就不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就 不可能正确反映客观规律,也就不可能具有严格的科学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 学性和创新性是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 上科学性和创新性的统一,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一 切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们都必须掌握的科学的理论,谁学习、掌握和运用它,它就为谁服 务。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时俱进的“世界性”哲学,没有阶级性。

当然,我们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阶级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地接受、学 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任何真理的认识和应用,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都会受到 各自利益的影响。当代世界,阶级以及使阶级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土壤仍然存在,生活在 不同阶级里的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和态度上会受到各自阶级利益的制约和影 响,因而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即使在消灭了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 们的思维能力、认识水平、知识文化水平、利益等的不同,因而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认识和态度上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要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使这一 科学真理被越来越多的热爱真理的人们所认同、接受和运用,这是我们持马克思主义哲 学没有阶级性观点的最终目的。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第121页)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哲学”,而不是随便什么哲学,尽管一切哲学都依 存于它自己的时代,但未必都是该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指的“真正的哲学”既可能是 唯物主义哲学,也可能是唯心主义哲学,如17—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是当时当之 无愧的精神精华,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康德、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也毫无疑问地是 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可见一种哲学是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不取决于它是唯物主义还 是唯心主义,而取决于它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精神。如前所述,作为现时代精 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它的产生应是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成果的概括,而且产 生之后还应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决不意 味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终结,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自然是不断发 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发展的。作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也必然顺应实践变化 ,不断发展,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以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的 要求,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动力之源,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向前发展,显示着巨大的创造力 和强大的生命力。当今时代,人类已进入21世纪,真正成为哲学主流的仍然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它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哲学”,是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既然是时代精神 的精华,就应该不畏惧任何质疑或“挑战”。现时代,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质疑 或“挑战”的主要是现代西方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因此,是否能够正确看待马克思主 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和现代科技革命的关系,将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坚持和发展马克 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存在着各种哲学流派,向马克思主义哲 学提出“挑战”。人们通常把17—18世纪资产阶级的哲学称作近代哲学,而把19世纪中 叶以来的欧美哲学称作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就其源头而言,始于19世纪40年代 。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哲学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产生和广泛传播;另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出现。现代西方哲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 哲学派别,而是对19世纪40年代以来流行于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派系的一个总称,其流 派林立,人物繁多,观点庞杂,但从其主要倾向可以划分为科学主义(如实证主义、经 验批判主义、逻辑实证论等)和人本主义(如唯意志论、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和法兰克福 学派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思潮源于实证主义哲学,法国哲学家孔德是其创始人。这 种哲学提出追求“确实的”知识,即凭感觉经验获得的知识,把经验和科学理解为主观 感觉、表象的总和;强调知识只能建立在经验范围内的“实证”基础上。20世纪初叶, 在美国兴起的实用主义以及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逻辑实证主义,都是属于科 学主义思潮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提出“有用即真理”。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的哲学 决定于经验与逻辑的统一。二者都声称科学的哲学改变了传统的哲学,是哲学发展史的 彻底的革命。人本主义思潮发端于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论,提出意志是万 物的本原和基础,“生命本身就是强力意志”,这种意志是非理性的,是不受制约的。 在对待社会和人生态度上,叔本华宣扬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尼采鼓吹“超人哲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是存 在主义,其中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一度曾产生非常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哲学声称关 注个人的存在,主张“人就是自由”,并提出要用存在主义的人学去填补马克思主义哲 学中存在的“人学空场”。

总的来说,这两大思潮都是站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立场上,分别对西方资本主义发 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自然科学发展中的新成就作出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解释,并以 此向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都属于现时代,都具有 广泛的影响。因此,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是有着 本质区别的,这尤其反映在它们的理论实质上。现代西方哲学尽管流派纷呈,各个流派 之间也存在争论和斗争,但由于它们的出发点有的是主观意志,有的是抽象的人,有的 则是主观经验,归根到底,都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所以,从实质上说,不论 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都是唯心主义,是唯心主义的现代表现形式。同以实践为基 础,以科学发展为前提,以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 可同日而语的。在现时代,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时 代哲学的主流,是名符其实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世界性”的哲学。其次,在注意二 者本质区别的同时,又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一方面,应该 看到,现代西方哲学从总体上讲是属于现代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就决定它必然同马克 思主义哲学相对立。不少现代西方哲学流派都不同程度地把斗争矛头指向马克思主义哲 学,对它进行攻击、歪曲。因此,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武器,对这些歪曲和攻 击加以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又应当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对有些问题的研究,由于受 到现代科技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提供了很多很有意义 的思想资料,这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因此,对现 代西方哲学一定要认真研究,并批判地加以吸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科学技术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 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来看 ,它与科学及其发展紧密相关,从它的创始人开始就非常重视科学,马克思主义把科学 看作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现代科技革命包含着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的革命。现代科学革命的主要内容包括:控 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创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建立,高分子物理学、空间科学 、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的产生等。现代技术主要指电子技术、原子技术、分子设计技术 、材料合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海洋工程、激光技术、信息 技术等。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等方面发 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 :其一,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改造了辩证唯物主义范畴。系统科学的出现,从各方面 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及相互渗透,使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理论获得了现代科 学基础,有可能形成崭新的现代形态。对规律的认识也前进了一步,过去把统计规律只 看作是必然性规律尚未充分揭示出来时的表现。现代科学证明,尽管有这种情况,但统 计规律应该是同必然性规律并立的一类规律。另外,像对随机性、概然性、偶然性等范 畴也日益重视起来。其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了新的范畴。自然科 学的发展必然要出现一些新范畴,其中普遍使用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那些范畴,就具 备了提升为哲学范畴的条件。如信息、系统、层次、要素,结构和功能,无序和有序等 等,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他们作出新的概括。其三,现代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实现了 重大突破,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拓 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例如,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对宏观宇宙的观察 可达到200亿光年以上。物质结构理论,特别是夸克禁闭理论,使人们对微观宇宙的认 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在对这些重大突破的概括、总结过程中, 使自己的宇宙观得到极大的深化和拓展。其四,现代科技革命提出的许多新问题推动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提出的 伦理问题,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等,都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 导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在这种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推动和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五,具体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发展以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它对具体科学又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 导作用,这种关系在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20世纪以后,世界发展的多 样化和整体化的双重趋势,客观上要求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结合即强化了他们之间的依 赖关系。一方面,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保持自身的生命力,就必须 对科学发展所展示现实世界多方面新的属性、关系和规律进行新的总结和概括;另一方 面,科学技术要在整体化、综合化趋势中健康发展,必须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 指导。综观上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科技革命的挑战,它必须对现代科技发展 所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哲学概括,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概括、回答这些新的问题 过程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的内容并相应改变自己的形式,从而使自己得以丰富和发 展。否则就将落后于时代,失去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资格。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问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的三次理论创新。早在十月革命前我国就有人用 节译或转述的方式,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然而,这些介 绍既不系统,又缺乏准确性。中国人那时还无法了解马克思、恩格斯原著的本来面貌, 还不能认识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只是到了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一些先 进知识分子才开始认真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特别是从十月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大 约两年时间里,不仅介绍、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述大大增加,更为重要的是涌现出了一 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这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中国 传播开来。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经在中国传播,便逐渐被中国人所接受,为广大的先进知 识分子所认同,他们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社会革命的理论,研究中国社 会问题,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了中国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成 了先进分子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这固然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当时 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思想和理论适应了迫切要求改变中 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状态的需要;同时,从思想内容来看,也与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 的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世界大同思想能够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分不开。中 国哲学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中的优秀成果也是全人类优秀哲学成果不 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但它是继 承了全人类哲学成果的世界性哲学成果。在它所继承的优秀成果中,毫无疑问地包含着 中国哲学的优秀成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切 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在中国生根开花,并结出异常丰硕的果实 。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是在对社会问题和社会变革的方法、道路问题的探讨 和激烈争论中进行的,它不是少数学者埋头书斋的玄思冥想,而是直接与当时中国的社 会实际紧密结合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直接推动了群众革命运动的 开展。在十月革命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爆发了中国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影 响下发生的,又反过来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更多追求真理的人们认识和改造中国的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特别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一方面,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有了有组织的物质力量;另一方面,使得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革命 实践活动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强大的精神武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致力 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中国化,是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和勇于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 新的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过程中,不断作出新的理论贡 献,不断产生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经历了三次理论创 新:

①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 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 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 经济、政治和文化。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的第 一次理论创新。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了社会主义 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 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 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 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 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邓小平 理论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二次理论创新。

③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治党治国治军的新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在其中国化过程中的第三次理论创新。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 范。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不 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 化的巨大贡献,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 新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都是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没有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 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没有邓小平同志的理论创新,就没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开拓和发展;没有江泽民同志的理论创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不能在国内外形 势的深刻变化中不断开创新局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这三次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中国 共产党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2、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当今中国最需要的哲学。哲学的生命从根本上说在于适应时 代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 历久弥真。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 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今天,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临 着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更需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望远镜”和“显微镜 ”来观察当代中国,当代世界,来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现时代两种基本社会 制度,它们在近100年的时间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50多年中,都发生了 许多深刻而重大的变化。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运用现代高新 科技,通过推行“福利政策”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高新技 术及其产业有了长足进步,产业结构、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等等,资本主义制 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很快就要进入坟墓。相反,它却继续显示了一定的生命力。这 样,怎样认识现代资本主义便成了一个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 制度的国家,不是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了的国家,而是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对 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课题 。由于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未能从理论上真正解决这一基本问题,加之思想 僵化,官僚主义严重,使社会主义面临深刻危机。到20世纪80年代末,竟出现了东欧巨 变、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挫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面临空 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于是,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还是不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 是当今时代提出的又一重大问题。

其次,当今世界出现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全人类当前和长远的利益 。诸如经济全球化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禁毒斗争、危及 人类生命安全的如艾滋病、非典(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等流行传染疾病的防治问 题、反暴力恐怖活动以及世界的未来发展和人类未来前景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单靠一 个或者几个国家是解决不了的,只有在全球范围内由世界各国,至少是大多数国家共同 努力才有可能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

最后,目前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 出科学概括、说明。从国际环境看,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 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国 际局势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这是我们面临的国际 局势变动的新考验。从国内情况看,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益凸显出来,改革发展和维护稳定的任 务很重。能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我们面临国内大局发展 的新考验。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 况、新问题,从哲学的高度作出回答,丰富发展自己,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发展。

总之,我们的时代不能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的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 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发展的哲学。所谓 发展,就是与时俱进,就是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只有 这样,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与时俱进,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 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表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把坚持和 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根本要坚持,祖宗不能丢,理论要创新,要与时俱进。坚持马 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统一关系,两者除了相互区别外,又是相互 联系、统一的。坚持和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基本 观点,并不断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才能与时俱进,真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同 时也只有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它同不断发展着的实践和科学保持一致,始终反 映时代的精神,显示其强大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坚持和发 展是相互渗透的,坚持中有发展,我们讲坚持是发展中的坚持;发展中有坚持,我们讲 发展是坚持中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有机统一起来,反对只讲坚持否认发展的教条主义和只讲发展否认坚持的机会主义。

收稿日期:2003-07-20

标签:;  ;  ;  ;  ;  ;  ;  ;  ;  ;  ;  ;  ;  ;  ;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_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