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的收敛性_市场经济论文

论两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的收敛性_市场经济论文

论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趋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两种论文,产业结构论文,不同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业结构趋同是近20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个 问题,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两种不同类型的产业结构趋同

区域经济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用经济圈的理论来分析,经济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同一经济圈内的经济和不同经济圈之间的经济。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也可以区分成两类: 同一经济圈内的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圈之间的产业关系和产业结构。相应地,产 业结构的趋同也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经济圈内的产业结构趋同;另一种是不同经济圈 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

这两类不同性质的产业结构趋同在性质上是不同的,造成的后果也完全不同。

一般地说,同一经济圈内的产业结构趋同是不正常的。它表明同一经济圈内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企业之间,同一产业内部经济关系存在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关系的性 质和特征在发生变化。由协作到矛盾,分工协作关系减弱,利益分化加剧;由互利趋向争利 ,由协作关系变竞争关系。产业结构趋同的结果,要么经济关系重新分化组合,要么原有经 济圈解体。当有经济体制、环境及其它相关因素变化影响时,产业结构的趋同可能是正常的 、有利的。当没有经济体制、环境及其它相关因素变化时,同一经济圈内的产业结构趋同往 往是不正常的、有害的。

不同经济圈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一般是正常的。不同的经济圈实际是不同的相对独立的经济 系统。不同经济圈的同一产业之间的经济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相互独立,互不相关;另 一种是相互竞争,相互排斥。在第一种情况下的产业结构趋同,由于同一产业服务于不同的 经济系统,是一种不相关关系,不存在矛盾和竞争,因而是无害的,甚至是有利的。在第二 种情况下,同一产业虽然相关,存在对立和竞争,但由于这种对立和竞争是建立在不同经济 圈之间的对立和竞争关系之上,是两个不同经济圈矛盾和竞争关系的反映,就像不同国家之 间的经济关系一样,不是能够完全替代的,难以避免,因而也是正常的。对这种性质的产业 结构趋同,不应只是从产业关系角度去认识和分析,而是要放到更大的政治、社会和体制背 景下去研究。

不同经济圈之间产业及其结构趋同的关系和作用,我们可以从日本的经验进一步分析和认 识 。日本经济用经济圈理论看,可以分成许多不同的经济圈。其中东京、名古屋和阪神三大城 市经济圈集中了全日本63.3%的人口,68.5%的国民生产总值。三大经济圈产业既各具特色, 又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尤其是制造业趋同十分明显。但这种产业结构趋同并未成为日本经济 发展的消极因素,而是积极因素。根本原因在于日本经济是一种外向型经济,三大经济圈的 关系,是一种不相关的或互补的关系,而不是相互替代的竞争关系。每个经济圈都是相 对独立的经济系统,圈与圈之间经济联系较少,圈内联系紧密。据统计,1979年日本地域内 部的货流量是85.3%,地域间的货流量只占14.7%,其中三大城市经济圈之间的货流量只有1.5%。经济圈的存在和作用十分明显。这种不同经济圈之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符合经济发展规 律,符合资源最优配置和利用原则,符合效率、节约和竞争原则,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效益的 提高、竞争力的增强。

因此,对产业结构趋同,我们必须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具体地分析,而不能笼统地说好 还 是不好、合理还是不合理。

二、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趋同的成因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趋同,既存在于不同经济圈之间,也存在于同一经济圈内。两种类型 的 产业结构趋同都存在。

我国的产业结构趋同,在目前是有客观必然性,其形成原因复杂。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 几个:

首先,产业结构趋同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经济主体经济利益独立性、资源 要素相似性和经济行为非理性的必然产物,是利益分化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区经济关系和企业经济关系的实质是 一种利益关系、竞争关系。地区和企业之间既有可能分工协作又有可能竞争排斥。地区和企 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利益主体,都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这种利益,既可能是一致的 ,又可能是矛盾的。当利益一致时,就协同、分工;当利益矛盾时,就竞争、互斥。因此, 各地区和企业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其行为均受自身的利益趋动和引导,均有优先发展自身 经济、壮大自身实力、追求自身利益的要求、权利和内在冲动。这种行为的后果可能导致产 业结构的趋同。这种行为的动因至少有四条:

第一是就业压力。就业问题是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也是各地和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 企业面临的突出矛盾。解决就业问题,根本的出路是发展经济,壮大自身实力,创造更多的 就业机会。从地区和企业看,只有选择优先发展自身经济。第二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压力 。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各地人民的迫切愿望,更是 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也应是社会主义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增加收入,提高生活 质量,必须发展本地区经济,提高本企业经济效益。第三是财政压力。经济是财政的基础, 财政是政府存在和社会公益事业进步的经济保障,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要增加财政 收入,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在分税制条件下优先发展本地经济是增加本地财源的根本保证 。因此,各地区和企业发展自身经济,提高自身效益的冲动既是必然的、合理的,也是难以 抑制的。第四是客观经济条件的约束。在市场经济初期,地方和企业在选择自身的发展战略 、确定自身经济如何发展时,一般会优先考虑选择依托自身优势求发展的战略,即走自己有 什么就发展什么的道路。这是一条最容易实施的道路。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自然资源和发 展 条件的相似性,在产业化的选择上会有趋同的可能。比如,前两年我国有26个省区确定的主 导和支柱产业大同小异,各地特色农业趋于类同就是典型的例子。另外,一些地区和企业盲 目上项目、盲目投资也是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原因。上述行为是市场经济初期利益趋动下经 济行为不完全理性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二,产业结构趋同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极易产生的经济现象,是由 经济体制转型的性质决定的,是体制转型和经济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经 济结构是和特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紧密相关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经 济结构是由特定的体制和环境决定和制约的,是其产物和结果。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 变化,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 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体制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经济环境在从封闭经济向 开放经济转型。这个双重转型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关系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 ,是产业结构趋同的重要成因。第一是双重转型破坏了计划经济下的产业关系和经济分工, 瓦解了旧的经济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关系和经济分工的基本特征是:全国一盘 棋,企业大分工、区域大协作,走的是大分工、大协作道路,实施的是大经济圈战略。产业 布局和经济关系以全国大分工、大协作为核心。这种格局形成的体制基础是计划经济及其以 中央政府为主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环境条件是相对封闭的经济体系;利益基础是全国利益 的一体化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地区、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利益主体和投资主体。地 方、企业之间利益的一致大于其矛盾性。地方和企业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破坏这种格局 ,也没有外部力量冲击这种格局。随着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的转型,国家一元主体已经让位 于多元经济主体。中央、地方、企业甚至个人都成为经济主体、利益主体和投资主体。资源 配置主体多元化,配置方式多样化、市场化,经济利益也多元化。不同经济主体之间动机、 目 标、利益、行为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和矛盾性,是矛盾统一体。甚至不同经济主体之间 利益的矛盾性大于其一致性,利益发生分化。经济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变成了竞争关系。经 济主体之间发展矛盾、投资矛盾、市场矛盾、体制政策矛盾突出。表现为争项目、争资金、 争资源、争政策、争市场等。再加上经济的逐步开放,与国际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外部经 济的介入和竞争,各经济主体协作选择范围和对象的扩大,分工可能性的增加,各经济主体 有可能、也有必要重新调整自己内部及其与其它经济主体的关系,使原有经济关系重新分化 组合。其结果,势必导致全国一盘棋,大分工、大协作格局的解体,瓦解原有经济圈,极易 出现产业结构的趋同。第二是双重转型在破坏旧的产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同时,也会推动形 成新的产业关系和经济关系,甚至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圈,是一个产业结构和经济关系重构的 过程,也可能是一个新的经济圈形成的过程。比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若干主 要的区域经济圈,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环勃海湾经济圈等。因此,双 重转型是目前产业结构趋同的最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根源。

第三,产业结构趋同是市场经济规律自发调节的结果,是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经济 效率和经济节约原则的体现。我国计划经济下的产业关系、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关系具有不 合理性。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一种计划模式。产业关系、产业布局和区域关系不合理,违背经 济发展规律,与市场经济规律更是格格不入。以区域大分工为例,我国地域广大,各地自然 、经济、社会环境和条件千差万别,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全国大分工、大协作不符合价值 规律,不符合经济效率原则和经济节约的原则。产品运距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区域 间物流、技术流、要素流和信息流难度大、交易费用高;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 , 浪费严重;难以充分考虑区域间资源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及其产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而不能形 成合理的经济圈。这种模式是一种人为模式,是人为形成的,不是在经济交往中自然形成的 ,也不是在竞争中形成的,而是在垄断中由政府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从其形成的经济环境 看,是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而不是在开放经济下出现的。从今天看,其赖以产 生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的 环境下,随着支配产业关系、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关系规律和规则的变化,它必然要发生新 的变化。

第四,产业结构趋同是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市场和政府双重失效的必然产物,是转型期难以 避免的经济现象。在体制转型期,可能出现两种失效:一种是市场失效,即价值规律和竞争 规 律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的功能不完全、甚至扭曲,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没有完全发挥正常作 用,没有成为调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另一种是政府失效,即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和资源配置能力受到制约,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双重失效是在转型期极易出现的一种 普遍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是市场经济的不完全性,即市场经济没有完全建立,市场体制不完 善、不健全。比如,由于市场体制不完善,企业普遍存在结构性和制度性刚性,企业破产难 、转产难,生产要素重组难,企业流动性差;产业进入和退出成本高,阻力大、风险也大, 产业结构缺乏可变性;政府对企业行为的调控手段乏力,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不规范;竞 争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基本手段的作用难以完全发挥。因而,一定的产业结构形成易、变动难 ,存在严重的产业刚性,产业结构的趋同就很难改变。

产业结构趋同蹬结果,在短缺经济时代,表现为整个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失衡,出现一些 “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这会加剧短缺状态,加重供求矛盾,但不会造成资源的大量 浪费。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表现为大量的“过剩”和无效供给,市场的竞争程度加剧。因此 ,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趋同必须调整。而地区产业结构的趋同,一方面,会加剧地区 之间的经济矛盾和竞争;另一方面会调整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形成一些新的经济圈。有利 有弊,关键问题是如何兴利除弊。

三、产业结构趋同的整合

解决产业结构趋同,要在买方市场这个背景下,根据产业结构趋同的性质,应采取不同的 对策:

第一,加快体制转型步伐,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根源 是体制的转型性。要消除产业结构趋同的制度根源,必须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符合 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体制、产业制度和宏观调控手段,为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正常发挥作用 创造条件。

第二,建立真正的竞争机制,用竞争手段来调整结构、配置资源。市场经济下竞争规律和 价值规律是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对待产业结构趋同,也要用竞争手段 ,通过市场自我淘汰的办法来解决,而不要仅仅依靠计划和行政命令来人为禁止。这样的办 法是行不通的,也违背市场经济规律。竞争是目前解决同一经济圈内产业结构趋同的基本手 段。

第三,要加大产业政策调控力度。要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发展和引导政策,从市场准入 、资金、税收、市场等方面鼓励和限制进入或退出,用政策杠杆来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消除 产业结构趋同。

第四,要坚持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原则。我国是一个大国,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新的区 域经济关系和产业关系必须照顾到各地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缩小区域经济的差距,且照顾 目前各地产业结构的现状,实施相应的对策。

第五,充分发挥同一产业在不同经济圈中的作用,构建以地区经济为主体,区域经济圈为 核心的区域经济新关系。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一方面对旧的地区经济关系提出挑战;另一方面 为调整地区经济关系提供了契机。要超越行政隶属关系和行政区划范围,以经济关系和自然 地理关系为核心,以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为依据,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圈。放弃以计划经济为 基础,以国家主体为依据,以全国大分工为核心的大一统经济圈下的区域产业布局模式。建 立以地方经济为主体,区域分工为核心,区域互利为原则的新的区域经济圈。我们设想,可 以以各地资源特点、产业结构特点与产业关系内在联系为依据,以地域相近为条件,以经济 合理有效为核心,在全国推动建立和完善若干个大经济圈。比如东北经济圈、环勃海经济圈 、华南经济圈、闽南经济圈、大上海经济圈、西南经济圈、西北经济圈等。这样,既避免了 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可能带来的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又使产业结构趋同转化为推动地区经济 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关系调整的动力和积极因素。在这方面,中央和地方要发挥调控和协 调职能,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标签:;  ;  ;  ;  ;  ;  

论两种不同类型产业结构的收敛性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