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多种情境,开拓训练渠道,把握各种机会,让学生在众多的言语实践中学习口语交际的基本知识,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能,那么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一、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和兴趣,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自己思维的广阔性以及发散性。因为思维的广阔性不仅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础条件,还是促进学生养成认真思考习惯的关键因素。老师要经常性地给予学生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表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的角色,从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设定一个交际情境:如果第二天狐狸和乌鸦又一次相遇,那它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老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故事补充完整。通过这样的情境对话,不仅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创造性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发展。
二、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充分的互动是必要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灵活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是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来达到思想意识交换的目的;再如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个主要体现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互换来进行一种思想上的平等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口述的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挥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的活动中。再如集体式互动,集体式互动包括小组学习模式的交流、全班学生的共同交流以及面向社会的广泛交流等。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三、引导学生掌握交际方法。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通过传授口语交际相关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地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不断的尝试中体会口语交际的实际价值。
论文作者:祁艳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口语交际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互动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7月总第2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