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2)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阿立哌唑;氯氮平;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复发率高,疗程长,需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因此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安全可靠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本研究通过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比,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8年1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90例,男患者60例,女患者30例,年龄分布在28-50岁,平均32.5±1.0岁,病程为1.5-5.0年,平均病程为2.3±1.5年。均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观察组男患者28例,女患者17例,年龄分布在28-50岁,平均年龄为32.3±0.9岁,病程为1.5-5.0年,平均病程为2.1±1.0年;对照组男患者32例,女患者13例,年龄分布在28-50岁,平均年龄为32.3±1.0岁,病程为1.5-5.0年,平均病程为2.3±0.9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性别等基本资料无差异,可对比,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每天服用剂量为5-20mg,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量,逐渐达到稳定有效的剂量。观察期为6周,期间禁止服用其他的抗精神药物。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给予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每天10-30mg,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量,逐渐达到稳定有效的剂量。观察期为6周,期间禁止服用其他的抗精神药物。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治疗疗效采用PANSS评量表和CGL-S评量表进行评估,采用SQLS生活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和CGL-S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
3.讨论
精神分裂症发病率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症状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障碍,发病慢、病程长,预后差,给患者、家庭、社会都造成巨大的影响。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手段,但是长期服药给患者带来较多的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寻找更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氯氮平属于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疗效确切,对受体均有较强的亲和力,可以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与阴性症状,改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阿立哌唑是多巴胺D2受体部分激动剂,可以显著改善代谢指标。本研究显示,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都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但是二者之间疗效相当。并且联合方案不良反应率并无明显增加,可见联合方案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谢筠,葛红敏,张旭,黄彦.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01):39-41.
[2]杨叶,乔宇,王玉琴.阿立哌唑片和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89-90.
[3]关勇.阿立哌唑合并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08):1084-1086.
[4]陈波,黄华利,李玲.阿立哌唑与氯氮平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交互作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5):2105-2107.
[5]李金龙,马继春,张盼,王婧,丁界先,田金徽.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评价,2013,30(06):348-352+356.
论文作者:陈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精神分裂症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病程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