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研读教材;联系生活;学科整合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教材是基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修改编订的全新学科,新教材在落实法治教育的同时,也注重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就要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因子,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到该课程中,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内化、传承和发展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如何在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呢?
一、研读教材,寻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点
纵观新教材,我们不难看到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比如一年级上册《快乐过新年》“年文化”,下册《我爱我家》“忠孝文化”;二年级上册《我们的节假日》“节日文化”、《我们生活的地方》“本土文化”,下册《我们好好玩》“游戏文化”等内容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点,教师应该很好地挖掘教材,落实好传统文化教育。
二、联系生活,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根据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点,结合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比如:一年级下册教材“我爱我家”这个单元是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的启蒙,让他们了解自己与家人的伦常关系,对其作为家庭的一员,是非常有必要的。中国是个重视家庭的国家,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是中国社会重要的组织观念,帮助学生建构这一传统文化的心理结构,继承中国传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如第11课“让我自己来整理”就是教育学生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帮助他们学会负责,有爱心地生活。这不仅是学校教育,更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整理物品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是他们承担的一份责任,这是一种传统美德。
再如二年级下册第六课“传统游戏我会玩”,这一课旨在了解传统游戏,并在尝试中发现玩传统游戏的乐趣,同时了解和尝试多元文化背景中游戏的玩法,初步认识游戏的文化性和社会性,这里实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课本里呈现了爷爷玩过的游戏以及采访奶奶小时候游戏的玩法。教学时,教师关注的不应该是某一项传统游戏的玩法,更应该关注为什么会在当时的情境下,当时的条件中会玩这样的一种游戏,这才是游戏产生的文化背景。“传统游戏知多少”这一环节可以通过采访活动,了解长辈小时候玩的游戏;通过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久远的、陌生的传统游戏,比如说放风筝、打陀螺、跳房子、跳绳子、跳竹竿、滚铁环、捉迷藏、折纸、剪纸、跳皮筋、老鹰捉小鸡等这样的游戏。看完介绍片,还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些游戏为什么代代相传,到现在我们都还喜欢,还在玩。深入地分析下去,游戏存在的社会性和文化性,以及文化的传承就自然而然地体现了出来。比如说爷爷小时候玩的挑木棒的游戏,那个时候买冰棍都有一根小木棒,小朋友们吃完冰棒,没有舍得扔掉小圆棒,而是就地取材,把生活中能够收集到的小木棒拿来巧妙地开展了挑木棒的游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说跳房子,为什么会代代相传,就是因为他玩起来很简单,很有创造性,在地上画几个房子,就可以实现我们的想象力,画几个房子非常便捷。再比如,老鹰捉小鸡,是当时的人们模仿自然界老鹰捉小鸡的情景发明的这样一个小伙伴们的游戏。还有就地取材的游戏——敲竹竿,就是因为山上都是竹子,这种竹竿用起来方便,生活中常见,可以就地取材。在“传统游戏知多少”的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发掘传统游戏的文化性和社会性,设身处地来体会先人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体现出来的创造性。
三、学科整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与优秀文化相关的素材。由于目前道德与法治学科大多数是兼职教师,老师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语数学科上,在时间、精力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学科整合的方式开展一些教学活动。以语文老师兼道德与法治老师为例,可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这样的整合式主题教育活动。
首先要发现可以整合的课题,再开展切实可行的主题实践活动。道德与法治学科是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生活教育,可以组织一年级孩子们诵读《三字经》《弟子规》这些关乎孩子生活礼仪、行为习惯的蒙学书籍,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陶冶孩子的道德情操。比如一年级下册课题“我和我的家”教学中,可以开展《我和家人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首先践行《弟子规》,主要涉及家庭教育的内容,然后阅读漫画集《父与子》感悟家人的关爱,最后图文与家人在一起,体验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再如二上《我们的节日》这个单元,在教学“团团圆圆过中秋”“欢欢喜喜庆国庆”这两个主题时,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学生通过亲子阅读、家庭活动、采访父辈祖辈、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了解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并结合当地的节日习俗及自己家中的过节方式、当地的红色教育文化等,进一步认识了解传统佳节及祖国的纪念日。
又如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生活的地方”这个主题,对孩子们进行热爱家乡,传承家乡优秀文化的教育必须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中。各学段都有相关主题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比如,家乡的故事,哪些仁人志士为家乡做贡献,家乡的特色文化等,这些都是家乡独有的本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实施中,我们都要在相应学段、相应课题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孩子们学习和传承,还要教育孩子保护和将来研发这些珍贵的本土文化。我比如在教学“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中,可以开展“寻家乡优秀文化”主题活动,组织孩子们讲当地人讲当地的故事,参观家乡的名胜古迹。
当然,在开发这些教学资源时,我们要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挖掘可用资源,开展切实可行的主题活动,充实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课程,它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德治文化有效结合在一起,因此,教师要开发和有效利用好新教材,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德,德润童心。
参考文献:
[1]周思颖.小学道德与法治融入传统文化的创新教学策略[J].新课程,2018(31):303-303.
[2]邱凯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39-41.
论文作者:王顺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0
标签:游戏论文; 传统论文; 文化论文; 法治论文; 优秀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教育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