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类型及对策探讨_侥幸心理论文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类型及对策探讨_侥幸心理论文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类型及其对策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缺失论文,对策论文,诚信论文,类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0)01-0080-04

大学生的诸多失信言行,已严重影响到了诚信品质的培养及学习、赏罚、资助、贷款、就业等教育资源的公平享受,并导致了越来越多大学生诚信心理的失衡。2008年1月至10月,“大学生诚信缺失与培养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根据不同区域、省别、学校层次等标准,采用multistage sampling即多段抽样的方法,在全国10所大学、近1万名本科生中开展了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大型调查。本调查共发放问卷9300份,收回有效问卷7426份,有效率为79.85%。本文就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类型及主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个人因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定式。思维上的从众定式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单和恐惧等心理。许多时候,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已经做了并且在当时只能看到得益而没有产生相应后果的时候,从众定式就会使人们产生非理性思维,法不责众的心理就会充斥于心。这在犯罪心理学上叫“越轨的集群行为”。比较典型的如聚众哄抢财物、集体盗墓、球迷闹事等。这种集体行为是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人们之间的互动、模仿、感染而产生的。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评判标准的重要外在因素。在社会环境中,各种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因素能催人奋发向上,引导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德;而不良的社会环境以及各种消极、腐朽的因素则会促使人们悲观、消沉,走向背信弃义、甚至违法犯罪的道路。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进行改革,而我们的道德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却在某些方面未能跟上改革的步伐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社会的许多领域暂时出现了与法制建设相背离的东西和盲区。比如,在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商品泛滥,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在政府机构,滥用职权、腐败严重;在教育领域,考试舞弊、学术腐败,等等。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必然会引起大学生们的关注。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对善恶美丑的判断还存在一定偏差,很多时候不能用理性的头脑来分析事物,对社会上流行的诚信吃亏、不诚信得利的观念产生了盲目的从众心理,进而会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出现了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规范。

在本次调查中,有3987名大学生(53.7%)选择了从众心理。这说明,从众心理是大学生不诚信言行发生的最普遍的心理。从众心理成为最普遍的不诚信心理,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校园的诚信风气、诚信传统不好,不诚信言行较为普遍、甚至泛滥。第二,不诚信言行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高校要抑制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蔓延,就必须加大对不诚信言行的扼制和处罚力度,使之无“众”可从。

二、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即认为不诚信也许不会被发现。作为社会中人,在缺乏健全的社会惩罚机制的情况下产生趋利避害的心理很自然。但如果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予以约束和控制,就会使人们产生一种警示心理,从而提醒和控制自己不做出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不符的行为,如背离诚信的行为。侥幸心理其实也是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缺乏反思能力的一种表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对个人与社会、现实与未来、社会的光明面与黑暗面、小事与大事之间关系的全面理解和认识。同时,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因而也容易使他们将观察了解的一些社会消极现象当作社会本质,从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

侥幸心理在大学生不诚信言行发生时是位居第二位的心理,占调查总人数的46.8%。教育和管理的漏洞是侥幸心理的生存空间。高校要抑制学生的侥幸心理,需要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要堵漏。曾有一位舞弊学生回答他“为什么舞弊”问题时说:“我们班××同学是上次舞弊通过考试的,没有被人发现,也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因此,我想我这次舞弊也许不会被发现。”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如果存在诸多漏洞的话,那么,侥幸心理就永远不会消失。而如果形成了“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严格管理制度,侥幸心理就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存在的土壤。二是要有法必究、有章必执。高校的规章制度一旦公布实施,就必须严格执行、不折不扣地执行。如果有折有扣、自食其言,那么,侥幸心理就会泛滥。如某生在接受处分时说:“前几次我班有人舞弊,当时系里说了要给他处分,但后来却没见他受到任何处分。我虽然知道学生不应该舞弊,但舞弊也不一定会受到处罚。”高校自食其言的失信从另一个方面给学生失信提供了“示范”,放纵了学生的侥幸心理。

三、吃亏心理

吃亏心理,即从经验事实来看,不讲诚信沾了光,讲诚信吃了亏,所以我也不讲诚信。人的心理现象是指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主观能动的一种反映。人的心理状态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整个社会对诚信都尊敬推崇、诚信行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正强化时,人们就会在大脑中产生很强的诚信意识,并能动地促使人们做出诚信行为。但是,如果在社会许多领域都出现讲诚信吃亏、不讲诚信得利的现象,如果人们的诚信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出现屡屡失利的情况,就必然会对人们大脑中的诚信意识产生负强化作用,产生老实人吃亏、讲诚信不利己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也同样会对人们的外在行为产生极大的负向影响,进而出现种种不讲诚信行为。当这种不讲诚信行为在当事人的社会实践中产生了预期的利己效应时,则会进一步强化讲诚信吃亏的观念,从而造成诚信观念缺失的恶性循环。

本次调查有35.2%的大学生选择了此项,说明吃亏心理是大学生不诚信言行发生时的第三位心理原因。此原因反映出两个问题:第一,大学校园对不诚信言行的防范、制止不力,给不诚信提供了可能。第二,有学生以不诚信的方式获取了超过以诚信方式获取的利益。例如,以不诚信考试的方式获取了好的成绩并获取了奖学金。高校要抑制大学生的吃亏心理,有两条途径:第一,认真防范、竭力制止,不给不讲诚信言行提供可乘之机;第二,深入调查、广开言路,鼓励广大同学对不讲诚信言行进行举报。通过这两条途径,发挥同学们的监督作用,最终使不讲诚信的人无光可沾、讲诚信的人无亏可吃。

四、报复心理

报复心理,即因为他人或社会不讲诚信曾给自己带来过伤害和损失而不讲诚信,以报复他人和社会。大学生报复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他人和社会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伤害与损失同自我狭窄心胸之间的矛盾。他人或社会的不诚信也许曾给很多人带来了伤害和损失,但为什么有的人没有产生报复心理、而有的人却产生了报复心理呢?这里的关键原因在于自我心胸的宽广与狭窄。心胸宽广的人会给别人或社会以原谅,而心胸狭窄的人则会产生报复心理。如,某高校一女生因大一时被男生欺骗过感情而多次欺骗多个男生的爱情,在校园内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又如,某高校一男生借了多名同学的钱并赖账不还,他的理由是“别人借了我的钱也没还”。

报复心理居大学生不诚信言行的第四位,占总调查人数的31.6%。高校要抑制学生的报复心理,就要做好以下几点教育工作:第一,要告知学生,不诚信的后果不能转嫁。当自我因他人或社会的不诚信而受到伤害或损失时,不能将此伤害或损失转嫁他人,因为这是主体、客体都不相同的两次不同的不诚信行为。前者是由他人实施的对自我的伤害,后者是由自我实施的对他人的伤害。第二,要告知学生,他人或社会的不诚信不构成自我不诚信的理由和依据,因为每次不诚信言行发生后,都需要不诚信主体独立承担法律或道德的责任。他人或社会不诚信的法律或道德责任是由他人或社会承担的,而自我不诚信的法律或道德责任是由自我承担的。第三,要告知学生,以他人或社会的不诚信来报复他人或社会是自我人格的贬值,只能把自我导人修养层次愈来愈低、修养质量愈来愈差的境地,是自我人生修养的滑坡而不是升华。第四,要告知学生,因他人或社会的不诚信而报复他人或社会只能导致社会的恶性循环,因为其他人还是可以用此苏法来报复你的,整个社会由此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报复之中,最终谁都是受害者,谁都是失败者。

五、无用心理

无用心理,即在这个社会讲诚信没有什么用。无用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用经济的、实用的眼光而非道德的眼光看待诚信。不讲诚信得到了实惠而讲诚信却没有得到实惠。实用主义哲学是这种心理的理论依据。第二,不讲诚信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而讲诚信又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造假升官、造假发财、造假获得了好名声等社会现象,是诚信无用心理的社会根源。而作弊得了好成绩、造假成了好学生则是无用心理产生的校园毒瘤。

无用心理在大学生不诚信言行发生时位居第五,占调查总人数的29.4%。高校要抑制大学生的无用心理,就要在以下三点上下功夫:第一,要教育学生,使学生懂得,诚信是一个伦理问题、甚至是一个法律问题,经济上的收益不能弥补道义上的损失。第二,要严惩不诚信言行、褒奖诚信言行。第三,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社会上、校园内的作弊行为,使他们懂得社会和校园并没有默认其存在、而是在加大打击力度。

六、冒险心理

冒险心理,即不冒险则达不到目的,明知有风险,但宁愿为风险付出代价,“不成功,则成仁”。冒险心理与侥幸心理的区别有三点:是否存在心理担忧;心理担忧的程度强弱;是否“计较”行为后果。侥幸心理发生时,存在着心理担忧并且程度较为强烈,并惧怕行为后果的发生;而冒险心理发生时,不存在心理担忧或心理担忧的程度较轻且不惧怕行为后果的发生。首先,强烈的目标追求与极少的前期付出是导致大学生冒险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以考试舞弊为例,具有冒险心理的学生舞弊时几乎是处于“走投无路”的绝境状态。其次,强烈的目标追求与实现目标的能力之间的极大差距是产生冒险心理的第二条原因。当某一目标追求欲强烈而自我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又极小时,有的大学生就会选择冒险来追求目标。例如,某高校一名大四男生已参加两次英语四级考试,但都未通过。面对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英语四级考试,他选择了请人代考,但被监考老师当场发现。与其谈话时,他说:“我自己考了两次都没考过,我再考的话,也还是通不过。但如果这次不过就拿不到学位证了,所以我想只有冒险一试了”。当问及“如果你这次不舞弊,虽然你拿不到学位证,但你还是可以拿到毕业证的。而现在你因为舞弊受处分连毕业证也拿不到了,你怎么想?”这一问题时,他回答说:“我早知道有这么一天,但我也没办法。不冒险,无所获,冒了险,也无所获,只好吞下这一苦果。”

冒险心理居大学生不诚信言行的第六位,占调查学生总人数的26.5%。高校要抑制学生的冒险心理,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告诫学生,要实现强烈的目标追求,必须把功夫花在平常的刻苦学习上而不是如何舞弊的准备上。二是要让学生懂得,某一目标的实现如果超越了自我的能力,那么,要么选择放弃,要么花时间去准备,凭自己的能力去实现它。

七、低成本心理

成本偏低心理,即不讲诚信成本很低、划得来。成本偏低心理产生的根源,是实现预期目标所得的收益会远远大于失信所付出的代价。例如,某高校一大四学生考试夹带舞弊,教师找其谈话问他为什么舞弊,他说:“夹带舞弊,按照《学生手册》学校会给予我记过处分,最多是留校察看一年,这样一来我最多是晚一年毕业。但我知道,凭实力这门课程我肯定是考不过的,这样我也要重修,晚一年毕业。而如果我这次舞弊通过了考试,我就可以今年顺利毕业了。因此,我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对于这个学生来说,他舞弊的确是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反正当年也拿不到毕业证;而如果舞弊成功,他则可以当年顺利毕业。可见,高校要抑制大学生的成本偏低心理,就必须提高失信代价。

成本偏低心理在大学生不诚信言行发生时位居第七位,共有163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2%。值得指出的是,大学生不诚信言行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某种心理独立引起的,也可能是由多种心理同时交织而成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每一种心理的独立分析。我们既要把握每一种心理,又要看到它们的交织作用。

收稿日期:2009-10-05

标签:;  ;  ;  ;  ;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心理类型及对策探讨_侥幸心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