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张涛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药剂科 山西 长治 046011)

【摘要】 目的:结合实例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ADR)进行统计研究,进而对此类抗生素进行临床应用研究。方法:自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72例,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临床上儿童与老年群体为ADR的高发群体,其反应多发于用药25min内,且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多,头孢菌素类药物引发的ADR较于青霉素类高,且患者临床多表现为皮肤异常。结论:临床上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不良反应的情况并不少见,且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比如过敏性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很大威胁,故而临床上应用抗生素时应进行皮肤敏感试验,并在初次使用时加强监护。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4-0079-02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滥用,此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发生较多的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等,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等,若不及时处理,甚至会危机生命[1-2]。因此,应避免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且在使用前应做好皮肤敏感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间应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并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随机抽取472例。

1.2 方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引发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并进行分析。

1.3 数据处理

使用专业的数据处理软件SPSS22.0来处理使用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研究对象中发生ADR的性别、年龄分布

其中包括男性237例,女性235例,年龄0.2~86岁,其中<12岁的儿童110例(男/女:59/51,23.31%),12~18岁75例(男/女:37/38,15.89%),19~38岁78例(男/女:36/42,16.53%),39~59岁91例(男/女:48/43,19.28%),>60岁的老年人群118例(男/女:57/61,25.0%)。

2.2 患者原患疾病类型

所选472例研究对象中包括198例呼吸系统感染,56例围术期预防用药,43例消化系统感染,37例泌尿系统感染,29例妇科感染,25例伤口感染,21外伤骨折,13例循环系统疾病,8例神经系统疾病,19例皮肤感染,4例高热待查,2例血液系统疾病,17例其他疾病引起。

2.3 患者引发ADR的药物种类(详见表1)

2.4 患者发生ADR的给药途径

所选患者资料中,静脉滴注给药引发ADR的患者最高,可达375例,口服给药次之,为41例,静脉注射为25例,肌肉注射为11例,皮下注射为9例,皮内注射为7例,其他给药方式为4例。

2.5 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

患者ADR的发生时间为7s~73h不等,最短为7s,最长为73h,给药25min内发生ADR的机率最高,其临床表现详见下表(详见表2)。

3.讨论

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不仅造成医药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致使医药费用不合理上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同时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重后果[3]。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因其具有的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药物种类多样等优点,迅速成为临床上抗生素滥用的重灾区,随着应用的增加,ADR的出现也愈发增加[4]。ADR即指在正常剂量下药物作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或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其发生的原因包括药物、机体方面的原因及给药方法的影响[5]。

本次调研结果中,所有研究对象中存23.31%的小于12岁的儿童、25.0%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群,即身体衰弱的年幼或年老患者中发生ADR的机率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其身体机能较差,排泄能力较差,对药物清除能力差;就给药方式而言,静脉滴注占总例数的79.45%,静脉滴注给药,其药物直接与血液循环接触、影响速度很快;ADR在发生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最快为7s;在引起ADE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略多于青霉素类;在ADR的临床表现中多为皮肤异常。

综上,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应做好监管工作,避免滥用,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使用前要仔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做好皮试。

【参考文献】

[1]朱秀美,卜艳丽.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文献概述[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14,20(2):112-113.

[2]慕尚真.22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5):448-451.

[3]李娜.我院828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2):62-63.

[4]黄锡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2):148-150.

[5]周全魁.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5,36(1):12-14.

论文作者:张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  ;  ;  ;  ;  ;  ;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良反应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张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