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学智慧创造智能课堂&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提升教学智慧 打造灵动课堂——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灵动论文,教学模式论文,智慧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改的主阵地是课堂,因此,探索既易于操作和推广、又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区域教研方式创新和学校校本教研水平提升的重要载体。“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作为江苏省省级教研课题成功立项,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历史课堂研究的认识以及理性认识问题的思考,课题组成员在各级各类课程培训和研讨活动中的课堂展示以及相关交流与成功结题,更印证了我们基于课堂实践进行研究的成效,也催生了更多新的思考。

一、“三史法”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与完善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目的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教学策略和方法及其实施方案的简要描述。它是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系统展示和总结。在对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理论的学习、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所在区域历史课堂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分析,我们以“创新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作为支撑,建构了如下“三史法”的基本流程模型:

由上可知,“三史法”课堂教学流程大致分为“史实”、“史识”、“史感”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史实”——知识梳理,内容整合,体系构建。学生根据学习目标提示,通读教材,了解主干知识;根据教材子目,宏观理解知识之间联系;在老师指导下,独自或与同学合作完成某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

第二阶段:“史识”——设疑诱思,论从史出,加深理解,形成认识。在学生对知识有了大致概览的基础上,基于学习目标,老师针对重难点,提供材料铺垫,设计渐进性的系列问题;师生采取多种形式,解决问题,深化认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以培养学生学科基本思维习惯与方法。

第三阶段:“史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走进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以及学情,选择恰当的素材、设计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丰富历史认识。这是“三史法”教学模式的亮点所在,旨在凸显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和“鉴古知今”的社会价值。

教学模式一经形成,其基本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教学模式不是凝固不变的,教学模式不等于教学公式,任何一个教学模式都是一个开放的和不断更新的动态系统。“三史法”的“三阶段”,可以是一堂课的三步程序,也可以是某个学习内容的学习“三步曲”,“三阶段”的学习起点和终点都是学习目标。因此,不同学习内容实施“三史法”教学,不是固定的刻板的必须“三步走”的模式,而是根据每一“步”的侧重点视学习内容、学情、资源和教学风格等因素决定呈现方式、教学方法。总体而言,“三阶段”的后者都以前者为基础,环环相扣,由史实到认识,再由认识上升到感受;就其过程而言,遵循认知规律,彰显学科教育的功能。这一学习流程,既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又能训练学生基本历史思维习惯与方法,还有利于学生历史意识与学科素养的养成。

二、“三史法”教学模式的操作策略与优化

1.准确目标定位是“三史法”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结果和标准,是教学的总要求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目标就是意义,目标就是方向。准确的目标定位,可以帮助学生减少记忆负担,突出重点、主干知识的学习,建构符合学科特质的知识体系;可以引导学生围绕重点学习内容进行强化认识与理解;可以针对学习主题和内涵进行教育价值的挖掘。因此,准确目标定位对于“三史法”的有效实施尤为重要。实践中,我们在准确把握课标要求、认真做好学情分析、研读教材、展拓资源的基础上,确立每课的教学目标,并以学习目标综合概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和操作。

2.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是“三史法”教学实施的基础。一般而言,学生历史学习的困难之一就是史实的记忆。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帮助学生基于目标、教材和学科特质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宏观掌握知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记忆史实。同时,良好知识体系的建构又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历史思维方法养成的重要途径。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我们采取了老师示范——指导建构——学生独立建构——学生合作建构——师生交流、完善结构的策略,在重视认知规律的同时,也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形式到实质的建构轨迹。

3.强化“史识”的情境设计是“三史法”实施的关键。我们深知,“史识”的达成对于中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既有过程与方法的要求,更需要感悟、体会与总结。而具体、形象、针对性强、有趣且有意义的情境设计,是帮助学生学习、提升历史认识的“桥梁”与“舞台”。

历史情境包括直观场景、虚拟场景、活动场景、材料情境、问题情境等,根据学科特点与教学实际,我们的探索更侧重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实践中,我们采取了这样一些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和文献史料创设教学情境;从多元价值和视角来创设问题情境;从审美的视角对历史事实、社会现象、文化艺术作品进行鉴别、比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假设和对假设的检验引发思考;运用“激化矛盾”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利用不同人物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创设情境,等等。问题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方法,更是教学技巧和教学智慧,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思维状态,才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史感”是“三史法”教学实施的突破口。所谓“史感”,是“一种在传统历史知识及历史文化积累的基础上,适应人文科学发展规律要求的对历史大局及细枝末节都有体现的自我个体感知力和洞察力的结合”。[1]“史感”首先是一种对于“时间”的生存感受——在特定历史时间中生活过的感受;其次是一种对记忆的感受。“史感”包括历史时空感、历史敬畏感、历史眷恋感、历史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2]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历史教师认为,他们应该以传授历史基本知识和历史基本结论为主要任务,不愿也不敢涉足“史感”教学探索。伴随着课改的推进与深入,历史学科“有效教学”问题日渐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史感”是历史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流程、精彩讲解主干知识、深化学生历史理解、启迪开发学生思维、养成良好人格品质的关键。而基于“三史法”教学模式所进行的“史感”教学探索,既是我们观察课堂、实践研究构重点,也是我们进行这一课题研究的特色和亮点。

我们认为,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感”,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历史的现实感”和体会“现实的历史感”,使历史与现实在相互碰撞中彼此呼应、回荡。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纵横古今,从现实的视角审视过去,发现历史的优秀遗产。一边是对历史的客观观察,一边是对现实的着意呼应,在两者的结合和交汇中,使学生产生深沉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感,这是对“史感”教学的最好表达。而且,历史的“现实感”必须基于历史的内涵挖掘和深刻关照现实,现实的“历史感”必须基于对现实的社会背景分析和历史关照的深刻剖析。故此,“史感”教学的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和交汇的重中之重,无疑是素材选择与激发碰撞的问题设计,这也是教学是否有效的重中之重。下面就以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为例[3],说说我们是如何进行“史感”教学设计和具体实践的:

读上述材料,你有何认识?

拓展延伸:有句俗话,“人一阔,脸就变”,在我们的身边,有些人随着生活境遇、社会地位的改变,待人处世的态度也产生了变化。你曾留意过吗?请以此为选材范围,可取身边人物的故事,可编写小小说,运用对比手法,写一个人的变化。字数不限。(也可谈认识)

我们的思考是:“史感”既然是人对历史的一种敬畏,就应该还历史的真实,不能轻下或妄下结论。有针对性、选择性地给学生真实材料,让学生去阅读、分析、理解,在学习、思考中逐渐领会一种学术的境界,掌握一种求真的技能,积累一种贯通今古的智慧,这样,他们得出的就不仅仅是有关科举的简单的结论,而是激发学生从中国古代历史,甚至世界历史发展的视角来思考。“史感”是一种历史的眷恋。历史的魅力在于历史中珍藏着人类的梦想和追梦的足迹。当我们感受到学子为功名一生奋斗而孜孜不倦时,我们深深为之感动并触动,无论他是封建的卫士还是反封建斗士。“史感”更是历史的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民族认同和价值认同就是历史的重要价值,是历史的一种意境,我们要在重视本民族的历史基础上重点强调具有意义化的历史感。科举对推动中国之发展以及阻碍中国之发展,必须基于特定历史来客观审视。历史感的培养并非总是局限于历史本身,当今的知识、现实的生活往往以一定的方式更直接地帮助人们了解历史,因此,“拓展延伸”的设计,反映了从历史的角度对一些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是“史感”培养的好办法。

5.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是“三史法”教学实施的保证。魏书生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发挥作用。”宽松、自然、愉悦的教学氛围,是师生释放个性、展现活力、产生智慧与灵感的基础,在教学探索和实践研究中,我们致力于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打造“灵动”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在“三史法”的实施中,学生的“动”要注重“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自我诊断”和“自我激励”相结合、“指导引领”和“个性实施”相结合。“动”应是“有积极情绪参与、内驱的‘动’,有明确目标任务指向和针对性的‘动’,有思维含量有意义的‘动’,能触类旁通提升方法能力的‘灵动’”。我们注重引导,培养意识,激发“想动”的欲望,创设氛围“助动”,提供“能动”的机会,指导学生“会动”,增强“敢动”的信心。几年的实践使我们坚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程改革才有可能深入推进,真正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氛围才会宽松、自然、灵动,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达成课堂的“减负增效”;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打造“生命课堂”、“阳光课堂”、“智慧课堂”。

三、“三史法”教学模式的相关探究与反思

我们认为,“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真正做到了“把握课标为前提、教材整合为条件、资源开发为补充、问题探究为主线、师生互动为形式、现代技术为辅助、目标达成为归宿”,学生课堂内外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使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有了了解,历史学习及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得到培养及提升,激发了学生的历史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有所获得。

当然,教学模式的研究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操作问题。伴随着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初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模式应与之相适应并不断调整、完善。我们的“三史法”教学模式探索不是定式,其实施流程、实施策略、支撑理论,仍需不断修正与提高,而且,价值与功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理论层面的问题。如“史实”阶段,如何更好地在领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知识的梳理与体系建构;如何在学案完成的基础上既省时又高效地组织和实施该阶段教学。“史识”阶段,如何合理选用或生成与教学重点内容相结合的课程资源,如何巧妙设计有利于“诱思”和“形成认识”的有意义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敲互动知识的内涵,如何优化“论从史出”方法培养的学习活动策略等。“史感”阶段,如何寻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易于唤醒“史感”的生活资源,如何真正激发历史长河中的历史感,如何真正达成“历史的现实感”和“现实的历史感”的统一,如何实现由思想教育从“教化”到“内化”的真正转变等。与此同时,如何进一步完善该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体系等也需进一步研究。

我们深知,教学探索形成模式,不断反思模式才能教学创新,进而超越模式,培养风格。“三史法”的提出,本是为了实践的容易操作而人为界定,事实上也是在一个载体上生长的,如何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浑然一体”的教学实践,既需要不断探索,也需要持续研究。超越知识的教养,才是教育的根本。所以历史教师根据课标规定的学习要点组织教学、选取材料,既要点击重点知识,又要突出情感体验与历史感悟。历史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使命不仅要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更重要的是唤醒一个人纯洁无瑕的灵魂,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前进点燃一盏明灯,这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也是最难做好的事情。我们所教的是历史学科,史与论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学的思想性是内在的,而不是附加的或外来的。因此,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要有正确的导向,要贴切、自然,教师应当善于寓论于史,寓教于史,把历史教育中丰富的思想养分发掘出来,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

实践探索更坚定了我们的认识:掌握历史知识不是历史课程学习的惟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和载体,只有以关乎人生、关注人的成长的意义进行历史教学,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而这样的历史教育,也才是真正有效的历史教育。[4]

标签:;  ;  ;  ;  ;  

促进教学智慧创造智能课堂&中学历史“三史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_课堂教学模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