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留置针间接静脉采血两种方式对血标本溶血的影响论文_唐媛玲

唐媛玲

江苏省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225321

【摘 要】目的:通过比较使用小儿留置针穿刺采血两种不同方式对血标本溶血的影响,寻找最佳采血方式。方式:将180例住院患儿分为实验组90例,对照组90例,实验组采取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自流式静脉采血;对照组采取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肝素帽连接真空采血针静脉采血。结果:实验组标本未发生溶血,对照组溶血率为17.7%。结论:在儿科留置针穿刺采血采取自流式方式是有效防止血液标本溶血的方法。

【关键词】小儿留置针;自流式静脉采血;连接真空采血针静脉采血;溶血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3-345-01

静脉采血是儿科护士常用护理操作,儿科血标本溶血率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儿科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了患儿家长对静脉穿刺的心理压力和患儿疼痛害怕的心理。患儿入院后,根据医嘱经常需常规采血和进行输液治疗,临床上为减少患儿重复穿刺的痛苦,我们常将采血和输液工作同步完成。在平时工作中,发现我们儿科的血标本溶血率大大高于成人。于是我们对小儿留置针的采血过程进行观察比较[2]。发现我们平时工作中所采取的自流式静脉采血和肝素帽连接真空采血针采血两种方式血标本溶血率的影响差别较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12月住院患儿180例,其中男98例,女82例。1月~1岁78例,1~3岁70例,3岁以上32例。将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观察组,实验组9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2例,肺炎36例,急性胃肠炎2例;对照组9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56例,肺炎31例,急性胃肠炎3例。患儿的病情、年龄、性别,采血量无显著差异,180例患儿排除血液系统疾病,另外留置针两种方式采血操作者均为本科室熟练护理工作人员。

1.2方法

1.2.1用物准备:备齐常规静脉输液用物及24 G静脉留置针,肝素帽,无菌3M透明敷料,一次性真空采血针,真空采血管,BD预冲式导管冲洗液5ML

1.2.2 对照组 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G競玛式静脉留置针,选取粗直的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血管,根据静脉留置针护理操作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用3M透明敷贴固定住留置针,再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一端插入肝素帽,另一端连接真空负压采血管,试管倾斜,通过试管内的负压使血液自动沿试管壁流入,达到所需血量后,拔除真空采血针[1],用预冲式封管液对留置针进行封管封管或根据医嘱进行静脉输液,将血液标本及时送检。

1.2.3 实验组采用BD公司生产的24G競玛式静脉留置针,选取粗直的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血管,根据静脉留置针护理操作常规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后拔出针芯,用3M透明敷贴固定住留置针,去除真空采血管的管塞,再去除肝素帽,将肝素帽置于无菌稳妥处,注意无菌操作,将采血试管放在留置针接头下方,位置低于静脉穿刺处,试管倾斜,通过血管内外压力差,使血液沿着管壁缓慢自然流下,达到所需采血量后,用夹子夹住留置针延长管,使血液不再从留置针流出,用无菌棉签将留置针接头处多余的血液擦干,接上肝素帽,松开延长管夹子,用预冲式导管冲洗液对留置进行封管或根据医嘱进行静脉输液,再塞上真空采血管的管塞,将血液标本及时送检。

1.3评价方法:血液标本是否溶血以本医院检验室化验结果进行记录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种采血方式对血标本溶血的影响结果 见表

使用小儿静脉留置针采血方式对血标本溶血率的比率

注:P<0.05

3 讨论

如上表显示,采取实验组9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静脉采血方式,无一例标本溶血现象;对照组90例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肝素帽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静脉采血方式,有16例发生血标本溶血,溶血率为17.7%,两种方式比较,结果差异有显著意义。(1)小儿静脉留置针自流式采血法应用人体静脉压力大于外界大气压力的负压原理,让血液自然流入试管中,在此过程中,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血液中各项成分破坏,从而有效避免血液溶血现象的发生。上表显示,实验组90例中未有血液标本溶血。溶血率为0(2)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肝素帽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静脉采血,由于真空采血管内存在负压,对血液有较强回吸力;留置针肝素帽处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血液必须从留置针延长管处流出,再经真空采血针才会进入真空采血管,加上小儿血管较细,阻力必会加大,血标本中血细胞等各成分在流向试管过程中必然容易受到破坏,导致血标本溶血。上表中,对照组90例,16例发生溶血,溶血率为17.7%。

儿科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必然会影响检验结果,影响医生对患儿病情的判断,多数情况下,必须重新采血,而这会加大患儿痛苦,引起患儿家长不满意,护患双方存在沟通困难,也加大临床护士工作量。本研究表明:小儿静脉留置针间接采血方式中,在防止血标本溶血方面,实验组自流式采血方式大大优于对照组连接一次性真空采血针的方式。但自流式静脉采血,还需要主要几点,(1)避免血源性污染[4],小儿配合程度差,肢体活动剧烈,试管不容易对准留置针输液接头,很容易污染操作者的手和试管[6];另外自流式静脉采血多了取下肝素帽,真空采血管管塞,再接上肝素帽,盖上管塞这几个步骤,操作者有时无法独立完成,必须有助手协助;采血过程中必须注意无菌操作,以确保血标本留取合格; 因小儿浅表静脉细小,血液不易自然流出,切勿强力反复挤压,以免引起红细胞破裂,导致溶血。

参考文献:

[1]杨小云.留置针连接连接真空负压管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99.

[2]朱瑞清.两种不同采血方法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7,7:22(13),1231.

[3]邱春芳,林敏霞,胡友珍.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比较\[J\].护理学杂志,2004,19(1):55.

[4]李桂乔,吕燕波.护士在用注射器做静脉采血时的防护\[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31.

[5]邱春芳,林敏霞,胡友珍.两种静脉采血方法比较.护理学杂志,20 04,19(1):55

[6]李桂乔,吕燕波.护士在用注射器做静脉采血时的防护.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31.

论文作者:唐媛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小儿留置针间接静脉采血两种方式对血标本溶血的影响论文_唐媛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