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素养;有效策略
目前,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一味地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地朗读和背诵,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和感受,阻碍了学生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充分依据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现实需求出发,运用其他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生动朗读的具体情境,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引领其深入品味文本的语言,透过文字感受其中的内涵,帮助学生巩固阅读知识,增强其阅读技能。
一、采取新颖的方式进行导入,有效引起学生阅读兴趣
导入是阅读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项任务,有较强感染力的导入能够引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好奇和关注,便于推动学生迅速地进入良好的阅读状态,有利于迈出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采取新颖的方式来进行导入,使学生在课堂初始环节就保持着较高的注意力,力求给学生的视觉带去较大的刺激,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学文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致勃勃的状态对文章展开后续的阅读和探究。
例如,教师在教学《草原》时,设计以下导入。师:“请大家欣赏投影上所播放的音频。”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景色给学生们的视觉带来了不小的刺激。生:“牛羊在草原上奔驰的样子真惬意!”师:“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呢?”生:“草原仿佛没有边界,远远望去与湛蓝的天空无缝衔接,让人的心胸也变得更为宽广。”……师:“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一看描述的草原吧!”生(全体):“好!”教师的导入形式,有效地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创设生动朗读的具体情境,品味语言深入文本内涵
朗读是品味文章语言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能够生动朗读的具体情境,尽可能地让学生沉浸在这种生动欢悦的情境种,不断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使其感受到朗读的意义和快乐所在,逐渐转变他们对阅读活动的态度,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阅读课的热情。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朗读的感染力,让学生品味精彩的语句或者段落,细细品味之后开掘文字背后隐藏的深层内涵,让学生读有所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师在教学《天净沙·秋思》这时,设计以下朗读情境。师:“我给大家播放一首思念故乡的歌曲《故乡的云》,请大家配合音乐完整地朗读这首诗。”在全体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帮助学生划分诗歌的节奏如枯藤/老树/昏鸦,让学生再次进行朗读,感受古诗一气呵成的节奏感。师:“大家在朗读完这首诗后,有什么感受呢?”生:“通过两次朗读,我感受到了游子对故乡思念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凄惨萧条的景色,抒发了作者悲秋思乡的情感。”通过播放合适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全诗的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全诗所蕴含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三、合理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深层思考锻炼阅读思维
教师要在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逐渐习得文章的重点知识,通过深层思考逐渐掌握文本的核心思想,使学生通过对两个或多个问题串的思考,逐步将全篇文章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阅读思维。除了教师单方面的提问之外,还可以带动学生的反问,鼓励学生提出对文中某情节的质疑,在课上共同探讨,使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化,不断增强他们的文本感悟能力,最终促进其阅读素养的稳步提升。
例如,教师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设计以下问题。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灾难性’的生态现象?”对于地球整体的生态灾难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生:“我我每天可以看到有好多人都往海面上扔垃圾,可是海上没有环卫工人,无法清理这些垃圾,就把垃圾扔给了大海,垃圾随着海浪飘到全世界。”……师:“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的环境问题,但是将它放大到整个地球,是不是就更严重了,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灾难。”……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思考,能够让学生明白文章的深刻含义,促进其语文思维的活化。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要充分地结合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原有的阅读基础和水平,在准确地把握当堂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地运用其他教学资源,给学生创建丰富的、生动轻松的阅读情境,不断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转变学生对阅读活动的态度,有效地提升他们自主阅读的热情,同时针对文本设计有效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文章具体情节的深层思考,更好地锻炼他们的阅读思维,最终促进其阅读素养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丽颖.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8.
[2]刘芳.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浅析[J].学周刊,2018(13):136-137.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文本论文; 情境论文; 他们的论文; 文章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