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电视剧文学品位的断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断想论文,品位论文,电视剧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各类艺术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渗透。本文选择多种题材、样式,并产生较大反响的电视剧佳作,比较研究,论述电视剧创作如何加强文学意识、提高文学品位的课题。
关键词 电视剧 创作 文学意识 文学品位
中图法分类号 1207.352
各类艺术,既各具区别于其它艺术的审美特性,又具有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特征,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也是彼此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文学性、文学品位,对电视艺术至关重要。这里有两层含义:其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任何优秀电视剧的问世,首先得力于一个(部)优秀电视文学剧本,包括新创作的或据其它艺术样式改编的。为此,现在一些有眼力的剧组主创者,投拍前者先邀请文学、影视专家和有代表性的观众对电视剧文本悉心“会诊”,提出富有创见的修改建议。此种先“磨”剧本的创意,与电视剧摄制毕、播映前后召开座谈会、招待会的惯例相比,少了一点张扬,却多了一番出精品的诚意,能将遗憾尽可能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二,作为综合艺术,电视剧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和技术过程,具有无限答案量的艺术杂交体,有待编、导、演、摄、美、录、化、服、道各方人马精诚团结,二度创作,力求将逼真的运动的综合艺术形象活现在荧屏上。这其间,都离不开文学特征、文学品位的渗透。电视剧美学与文学美学是息息相通的。
这篇断想,意在从自己设定的视角,结合对多种题材、样式的电视剧的比较研究,漫谈作为当代大众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即电视剧创作,如何加强文学意识、提高文学品位的课题。
一
要说电视剧在中国的巨大收视率乃至轰动效应,不能不谈《渴望》。
现在大家再提到《渴望》,都会谈及它的不成熟,内中的不少疏漏。有些论者认为该剧文化层次不高,对当时那么多人争相观看,感到不理解,却忘了当年他们自己也曾经是《渴望》的热心观众。
“《渴望》 热”的掀起,同它是中国首部长篇室内剧不无关系,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我国首部长篇电视连续剧《敌营18年》就没有一炮打响,播映当时就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批评。《渴望》走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它一反过去精英文化居高临下、板着面孔教育人的格局,着意在通俗化、可视性、娱乐性方面下功夫;它“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生活气息浓郁;它紧紧沿着“丢孩子、检孩子、养孩子、找孩子、还孩子”的情节链,巧设悬念,引人入胜,等等。
任何艺术作品所展现的人和事,终究都有时、空的局限,都是要“事过境迁”的。因此,举凡得人心之作,之所以能跨越时空,牵引不同经历、职业和文化层次的读者、观众的情思,激起他们的共鸣,恐怕不仅仅是作品中故事本身的衍变、结局,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艺术家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各式人等的心灵撞击所构筑成的艺术世界,以及由此折射出来的人生。《渴望》讲的是家务事、儿女情,一无花花哨哨、冲冲杀杀的东西,它以十年浩劫、十年改革为底色,选择处于特定历史时期的观众对真善美的“渴望”热点,虚构出一个14名不同身份和性格色彩的人物之间恩恩怨怨的故事,紧扣一个“情”字,作酣畅淋漓的开掘,集中展示大背景下各种人物的心态,社会关系的变迁,伦理观念的冲突,由此触发了观众由衷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它还充分发挥“室内电视剧”的优势,从中国章回小说、说书艺术中汲取营养,以比较舒缓的内在节奏和生活流的叙述方式,从容不迫,娓娓道来。每集有几朵小浪花,每集结尾设置悬念,既让你欲罢不能,又不使你精神疲劳。如此,编导演和观众之间,就好比漫步在生活征途上的知心伴侣,观众不知不觉沉浸在特定的艺术氛围之中……
《渴望》就是这样,在当时以独有的姿质和方式,大开亿万观念的视界,给他们某种全新的感受和欣喜,填补了我国室内剧的空白,尽管它确确实实同时留下了“第一部”的不少遗憾。
多少年过去了,荧屏上的那个《人间指南》编辑部里演出的一出出短剧,耐人寻味,至今难以忘怀:《谁主沉浮》、《侵权之争》、《水淹七军》、《小保姆》、《一朝权在手》、《无中生有》、《歌星双双》、《甜蜜的腐蚀》、《吃不消》、《寻子记》、《谁是谁非》、《胖子的烦恼》、《有人好办事》、《人民帮人民一把》……这些都是直接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热门话题。每个话题独立成章,由6位各有个性、善解人意、热心忙碌的编辑贯穿全剧始终。
《渴望》是让人哭的,《编辑部的故事》则是让人笑的。都说悲剧难写,其实,写喜剧又何尝容易?从新中国诞生以来戏剧创作的实践来看,成功的喜剧屈指可数,有关论著举来举去,也就是那么几部,有的还很难经得住历史的检验。
喜剧的特点是寓庄于谐,是以夸张的手法对社会弊端或落后事物加以讽刺,或对美好事物加以褒奖,从而引起人们发笑的一种戏剧。表现人民内部矛盾的喜剧冲突的特点;或是弱小的正面力量在喜剧冲突中最终占了上风;或是喜剧矛盾的对立面以自己的言行撕去了一本正经的装束,露出内在的空虚。
系列室内剧《编辑部的故事》设计的6个人物,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编辑李冬宝和戈玲,机灵、热心、多情,工作上配合互补,不时出点洋相;还有两位老编辑,都50来岁了,男的刘书良,消极地接受历次运动的教训,谨小慎微,无大作为。女的牛大姐,干部家属,热衷于当好“哨兵”,把刊物办成“阵地”,“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中年编辑余德利,能干,有时出出歪点子,创收有术。他的名言是“金钱不是万能的,而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自然,还少不了一位起粘合、把关作用的陈主编……用编导自己的话来说,他们都是“文化人里头的糙人儿,糙人儿里头有文化的”,他们的日常工作关联着人间方方面面,他们的思想感情融汇着普通群众喜怒哀乐。每出戏,主要不靠形体动作的夸张,不靠打打闹闹,着意于展示各具个性的人物关系的细微纠葛和性格冲撞,语言机智,出彩,时代感强,富有生活情趣,许多地方能从容地触动观众的笑神经,发出轻松、乐观的笑,表示着对否定对象的善意的揶揄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犹如一面别具风情的“哈哈镜”。尽管各集的质量并不平衡,有的地方,耍贫嘴、调侃的水分还是多了一点……
与单写“一个尽善尽美的的弱女子饱受磨难”的《渴望》(此剧的成败得失均与这一设计密切相关)相比较,与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关注、调侃社会现象的《编辑部的故事》相比较,22集室内连续剧《半边楼》直面改革开放的时代和人生,开拓了更加广阔的社会领域,凝聚了更加厚重斑斓的人文内涵的审美价值。
《半边楼》是一部反映80年代中期陕西某高校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文化心态、人生理想、价值观念的作品。写5个家庭,十几个知识分子,热情歌颂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向全社会发出科教兴国、尊重人才的真诚呐喊。三代知识分子形象,分别以老讲师黄耕和知名学者范校长,呼延和杨韵,何娜、小歌、志远为代表。
编导在热情赞美黄耕那堪称民族脊梁的精神境界的同时,也不回避表现老一代知识分子因袭的历史重负,与世无争、逆来忍受等品格局限。这既表现在他与老同学、老同事范校长相交相知数十年,“地下有座情山,心里有条爱河”,范校长多次主动表示,黄耕则迟迟不敢呼应;也表现在由于评职称“僧多粥小”,他又一次无奈地宣布退出竞争。黄耕的高足呼延、黄耕的爱女小歌,对黄耕欠缺现代人意识这一点,深感惋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同样,《半边楼》在塑造中年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大学生形象时,也渗透着颂其美点、惜其不足并探究其历史与自身原因的执着精神,站在改革开放的制高点上,以当代人的审美观念,从表现知识分子生存现状落笔,从反思和追寻知识分子理想人格为切入点,深入到知识分子心灵世界和广袤的人文精神领域,展现了新时代的价值坐标,启迪人去追寻、构筑理想的价值观、人生观。
《半边楼》以其艺术实践证明,作为通俗艺术的室内剧,既擅长谱写表现伦理、爱情、人生悲欢的插曲,也可以吹奏紧扣时代脉搏、礼赞社会主义新人的主旋律;在塑造形象时,它尝试突破一般室内情节剧人物性格类型化的模式(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所采用的),巧妙地吸取现实主义文艺典型化描写的丰富滋养,融合了俗文艺和雅文艺两者的长处,显示出编导对剧作的文学品位、审美功能、风格样式新的追求,从而标志着我国室内连续剧创作跨上了新的台阶,展示了一种值得珍视的走向。
二
以往,文学艺术的重心较多向农村题材倾斜,随着现代化进程,新时期文艺创作的重心已开始向城市题材转移。
电视剧讲究可看性、可观赏性。表现当代生活的电视剧,特别是表现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城市题材剧,有时可以让画面流光溢彩一些,把人物拍摄得美一些。但这里有个前提:真实。须知电视剧是最大众化、最平民化的,它必须贴切现实,用最逼真的、鲜灵灵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去演绎人生,而切忌虚假,切忌粉饰。
现在不少表现城市题材的电视剧,一味炫耀场面的豪华,比人物的贵族气派、洋派,比生活的高档、高消费。屏幕上一色的俊男靓女、总经理和白领丽人,雷同化、模式化的“商场”+“情场”。剧中人高级轿车代步,出入星级宾馆,一掷千金,开口就是“钱不用找了”。生活变得随心所欲,高雅迷惑,“高雅”得远离百姓痛痒、社会时弊。但令人眼花缭乱的肥皂泡终究难以持久,破灭之后,只剩下虚空和苍白。
广州电视台等拍摄的几部表现当代南国城市题材的电视剧《外来妹》、《情满珠江》、《英雄无悔》,在这方面显得不同凡响,令人瞩目。
10集电视连续剧《外来妹》,视野开阔,情节曲折,摇曳多姿,好看;同时,创作者善意追踪描摹改革大潮中各类人物的人生轨迹,通过多侧面多色调的人物塑造,触及了道德与时代、道德与商品经济的关系,触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触及每个人在新历史时期如何举步维艰、除旧布新、重塑自己的课题,振聋发聩,令人深思,有着厚重的人文思想内涵,耐看!乡村姑娘小云,刚刚进入特区,处处感到不适应,传统的大锅饭意识与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把她推向风口浪尖,有时不免晕头转向。小云在林老板和江生两人办的工厂之间的两难选择,她与一起来到特区的姐妹们难以割舍、又一再受到冲击的关系,她与江生的感情纠葛,都表现得别具深度。既不讳言其局限,又可信地展示了她的价值观念的日渐更新,思想境界的不断升华。凤珍原先是姐妹们的领头人,但她带队南下的本意只是为大家也为自己争一点婚嫁钱。她在特区思想跟不上趟,发生危机后,一气之下回乡,欲与上辈子那样结婚过日子了事。但她的回乡,毕竟不是简单的回归。她已沐浴过时代的春风,她的内心已腾起激烈的涟漪,她终于无法忍受家乡未婚夫的“约法几章”,帮助无效,与之“决裂”。重新动员姐妹们踏上南下的征程,笑迎新的时代风雨的洗礼……
35集电视连续剧《情满珠江》,从“文革”后期落笔,着重表现南星乡一批插队知青返城后的曲折命运。该剧时间跨度大,它并不正面反映和评说历次运动,也并不满足于揭示“文革”伤痕以及知青返城后由彷徨而终于有所作为。而是把数十年运动历史的风云变幻作为大背景,将人物在过去不正常运动中的迷惘和抗争同商品经济条件下某种新的精神失衡和执着的人生追求,对应起来,比照着予以艺术的表现。编导成功地抓住雅俗共赏的契合点,在网络式的矛盾漩涡中全方位地塑造出不止一个而是好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
这里,单说说二号女角谭蓉其人。谭蓉在插队时“政治条件”差,处境孤独。为了返城,她被迫与当权者作交易,身心受辱。回城后又以其独有的方式迂回曲折地改变自己窘迫的生存处境。她很有心机,也很有才干,每走一步,都左顾右盼,费尽斟酌。作为妙龄少女,她内心同样涌动着青春的情愫,但即使是她的爱情追求,也是服从于她把人生看作一场交易、一切为着出人头地的构想的。她几番碰壁,几番重振旗鼓。面对个人一次次“成功”,她露出微笑,但眼眶噙着泪花。随着她的羽翼逐渐丰满,她玩弄权术的手腕也越来越娴熟,机关算尽,损人害己。演员对角色的精神气质和复杂的内心体验把握得相当准确,将其情感逻辑表现得丝丝入扣,“反派正演”……
文学艺术要写活生生的人,写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命运、个性、心态、灵魂。有些作品,比如那部事先被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海马歌舞厅》,场景就在“歌舞厅”,不能说不吸引人;加上动用了当今那么多“大腕”级影、视、歌星,不能说不“先声夺人”。但播出后反映很差,简直“难以卒看”。以后陆续推出的《住别墅的女人》、《中国模特》、《深圳之恋》等电视剧,也都难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恐怕就在于作品脱离生活,外表花哨,无甚新意,并没塑造出哪怕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生气贯注的人物形象来。
继《外来妹》、《情满珠江》后,广东电视台不久前又推出38集电视连续剧《英雄无悔》。这是建国以后公安题材影视作品中篇幅最长、涉及背景最广、反映问题最尖锐、斗争层次最高的电视剧。它以公安为视角,展现了广东改革开放前沿的新的社会景观、新问题、新思维,反映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香港实业家的心态,中国警方与国际警方联手同香港黑社会及国际犯罪集团的错综复杂的斗争。头绪广、信息量大,人物众多,有名有姓者就有九十多人。不仅写出了武警、刑警,还写了交警、法警、消防警、海关纠察人员,将商战、反贪、戒毒、剿匪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色彩斑斓、惊心动魄的社会历史画卷。
时代精神、理想情结可以通过各种人物的塑造予以折射,但更重要地体现在先进人物、英雄人物身上。《英雄无悔》着力塑造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既保持了公安队伍优秀传统又具有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审美情趣、新的知识结构的公安干警群象。他们面对的也同样是由现代专业技能武装起来的高智商的罪犯,以及在新形势下革命队伍内部乃至公安战线内部的动摇分子、腐败分子。主人公高天,本来已离开公安队伍下海经商,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战友及其事业,由于一个重大突发案件,以及他的老师在对敌搏击中不幸牺牲,他终于克服了重重外在的、内心的羁绊,毅然归队。高天是一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有丰富情感生活的人,他有现代人的思维,广博的知识,较浓的书卷气,又是生活在斗争在充满艰难险阻的生存环境中的英雄。高天及其战友们的业绩是在特殊背景下展开的,作品注意融汇正剧和通俗剧的多种编码手段,营造鲜明而多彩的时代氛围,不时掀起生活海洋的重重惊涛骇浪,又不时抒发着英雄内心的豪情斗志、诗情画意。戏剧性结构与散文式结构巧妙结合,把一个平凡而高大的新英雄人物塑造得富有立体感、层次感,可信可敬,呼之欲出。
“三剑客”之一胡永煌曾是公安战线一员骁将,屡立战功。刚出场时给人们的印象是豪爽、干练、讲义气。随着剧情的发展,演员颇有层次地表现了他内心的缺陷和阴暗面,最后经不住日渐膨胀的私欲的诱惑,陷入泥淖,难以自拔,悔恨莫及。有经济头脑、开拓进取、商界女实业家狄美华,曾在高天的帮助下走出困境,但最终仍在充满荆棘的人生道路上失足,向邪恶屈服,沦为罪犯。这个人物内心世界和外在处境都相当复杂,情感多变,个性鲜明,有棱角,同上述胡永煌的形象,都是以往作品中所鲜见的,具有警世作用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由于创作者初次把握和表现如此广阔、复杂、多变的内容,功力和经验难免有所欠缺。有关同香港黑社会和国际贩毒集团的斗争描写,就远不如表现其它生活领域那样得心应手。有些笔墨显得空泛,雷声大雨点小,有惊无险;作品结构还未能达到疏密相间、浑然一体的境界;高天的形象塑造,前半部分较丰富,后半,即从他接受审查开始,平面的重复的介绍多,立体的生动的细节描写少,人物言行缺少生气,也就减弱了原先已描摹得相当不错的人物形象的张力和魅力……从而使《英雄无悔》这部制作精良、高扬英雄主义和时代精神的佳作留下一些艺术遗憾。
三
文学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独创性是创作者思想、艺术成熟或趋向成熟的标志。独创性基于创作者对生活多样性、丰富性的感受、感知和理解,要求创作者以独特的形式完美地传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所把握的独特的美。
从这个意义上说,创作者的思想观念、艺术观念,创作者社会人生(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是否有深切的领悟,是否有真知灼见,至关重要。
以电视剧为代表的大众文艺,是新时期思想文化领域里的“软件”。它们未必都能发出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的最强音,但可以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丰富、补充;如果说“寓教于乐”是一切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总体要求,那么,大众文艺更加适应广大观众业余生活轻松、闲适、娱乐的需求。也唯其如此,它们在观众的工余时间占有特殊的地位。可以这样说,现阶段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包括较高专业文化层次的观众,他们的思想情操、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往往更多地得力于以电视剧为主体的大众文艺、大众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重视通过荧屏深入千家万户的电视艺术,千方百计提高电视剧自身的文学品位、审美品格。
前段时期,活跃在全国荧屏,受到各个阶层、包括广大青年观众好评的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无疑是这些年来历史题材创作中雅俗共赏的一部佳作。它认真研究了历史、野史、民间传说的有关素材,选择刘罗锅、和坤、乾隆三个各具性格色彩的人物之间的微妙曲折的矛盾冲突,并把此伏彼起的矛盾冲突用锐利而并不沉重的方式,轻喜剧的包装,游刃有余地予以表现,时时巧妙叩击当代观众关注历史和现实的兴奋点、共鸣点,大快人心,笑料迭出,充满幽默感。刘罗锅外表窝囊,内心有风骨,为此,有人把他比作“白脸包公”。其实,他是不同于包公的“这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他比包公更多机智、谐趣、人情味。他不是英雄,更非完人。他凡事先处守势,有时不免装糊涂,凭借他的大智若愚,常常在最后时刻巧妙地变攻为守,反败为胜,不断完成其独特的性格塑造和喜剧效果。
但是,正如个别社会学者指出的——可惜未被引起重视——《宰相刘罗锅》在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歌颂为官清廉和人民群众智慧方面是成功的;它在总体形象塑造中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封建时代的皇权和等级观念的臣民心态,也是相当明显的。老百姓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盼望多出几个“为民请命”的清官,这不难理解;如果20世纪90年代的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依然不自觉地被艺术形象牵着鼻子走,在一片哈哈大笑中认同、赞美,那或许并非创作者原意,却是令人不无虑及的。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还有一部反映现实生活、直接表现反腐败题材的《苍天在上》。这是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都属上乘的具有轰动效应的优秀作品。但创作者在满腔热情地塑造黄江北这一具有悲壮色彩的代理市长形象时,同时渗透进部分老百姓呼唤清官的社会思潮而不自觉,类似“章台市几十年才出黄江北这样一个人才”的话,不光流传在群众中,甚至也出自市委林书记之口,却未作必要的剖析,重复了80年代初柯云路据本人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续剧《新星》中李向南形象塑造的缺憾。如果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发现这一问题的症结之后,不去指出,不予正面引导,这对更新广大观众的文学观念、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他们鉴赏水平,不能算是尽责的表现。
在这方面,不久前播映的连续剧《天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艺术参照。《天网》写1959年农民李荣才因揭发大队会计贾仁贵的贪污行为,被其抄家封门,赶出村外。为此李荣才拖着老小开始长达30年的上访告状,妻疯子散。新任县委书赵天祥顶住重重压力,调查取证,向那张由166名大小干部编织成的无形之网冲击。这是一个富有党性、个性,刚正廉洁、可敬可亲的领导干部形象。
可贵的是,《天网》并没有认同和渲染“清官意识”,不但没有,还通过艺术形象雄辩地剖析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的“青天情结”。该剧第12集,在地、县领导同志去花峪村视察的路上,一心维护过去亲手树起来的“典型”而听不进正确意见的专署顾专员对老县长讽刺地说:“现在下面都称赵天祥为赵青天了。”老县长据理回答:这我倒没听说。不过,老百姓有一点“青天意识”也不奇怪。如果头顶上一片青天,老百姓也就不再盼清官了。再说天祥一贯秉公办事,教育人学法执法,决不能同清官相提并论。
当花峪村老百姓风闻为民申冤的调查组要被撤,赵书记要作检查,上级领导要来贾仁贵家道歉时,全村老少自发地跪在村口,一位长者端一碗清水,水里浸着一片镜子,献给赵天祥。赵天祥为之震惊。他明白,老百姓实在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自发采取如此屈辱的方法。他们希望共产党干部清如水,明如镜。
当顾专员要求赵天祥查查群众此举的“背景”,找出策划人时,天祥诚恳地坦然回答:我也是极不赞成这种屈辱的做法,已予严肃批评和劝阻,但群众确实是被贾仁贵逼急了。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片死静,才是最大的悲哀。天理不公,人心不平。老百姓万般奈何而采取的这种下策,表达着对正义的呼唤,对邪恶的抗争,对信仰的神圣期盼。老百姓爱共产党爱得如此深厚,对共产党信仰如此坚定,这正是共产党垮不了的真正根基。只要我们尊重事实,知错必纠,做好工作,决不会降低而只会增强党和政府在人民中的威信……最后,顾专员终于在一系列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改变态度,亲自代表上级组织去看望已处于病危状态的李荣才,流下了悔愧的热泪……
连续剧《天网》具有极大的思想震撼力,决不是偶然的。它既不回避现实矛盾,尖锐地揭露了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及其根源;又浓墨重彩地塑造了赵天祥、老县长、许克俭等一批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形象,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完全彻底为人民的凛然正气。李荣才也不同于以往作品中常见的朴实、忍受的农民形象,遇到不平仅仅向上边“讨个说法”的农民形象,而是有着坚定的信念,执着的操守,一辈于忠诚于党的事业,按照党的教导立身行事。正如赵天祥所理解的那样,李荣才几十年倔强地反复上告,他决不是告共产党的状,而是时时处处心向党,向共产党告党内腐败分子的状。这就深刻点示了党和人民利益如水乳交融,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实现自己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奋斗目标,同时必须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正确处理好党风与民风、法治与人治的关系。
这是创作者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领悟到的人生真谛,而且,创作者的这些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通过艺术形象给予比较完美的传达,具有深邃的、强烈的感染力,从而使这部电视剧的立意高出一筹。
收稿日期:1997-03-18
标签:文学论文; 电视剧论文; 文学历史论文; 编辑部的故事论文; 英雄无悔论文; 情满珠江论文; 渴望论文; 半边楼论文; 外来妹论文; 天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