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药剂科
摘要:中药是我国的瑰宝之一,在防治疾病以及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中药品种的增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也不断增加。其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人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比较平和,在正常情况下无不良反应,所以中药的滥用及不规范使用现象越来越普遍,出现的症状也是呈现多样化。因此,中药的不良反应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及人民大众的重视。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滥用
中药属于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都是我国人民用来预防疾病、强身健体的主要药物。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保健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普遍的意识中,如果要在西药和中药之间做出选择,他们更偏向于中药,原因是相对于西药的不良反应大和化学成分比较多,中药更突出了其整体调节和药效稳定持久的优势。但是中药终究也是药,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里所说的“毒”,就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之后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指的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大部分人认为中药无毒性、无副作用以及无不良反应,更有甚者认为中药备“有病能治病,无病则健身”的功效。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仅可用文献查到的中药中毒致死病例在我国达到484 例;在1974~1984年期间,国内期刊有关使用中药中毒致死的报道有高达27篇,其中包括如下几类:巴豆、牵牛、木通、雷公藤、苍耳子、甜瓜蒂、苦楝子、六神丸等[1]。因此,“中药安全无毒”的观念必须彻底改变,而且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中药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不能直观地认为只有化学药物才会造成不良反应。现本文对中药的不良反应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及客观评价,希望可引起广大医护人员及人民大众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重视,从而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1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1.1 药物自身因素某些中药本身就含有毒性成分,或者在种植过程中使用了含有机磷、有机氯等成分的农药,使用的中药被农药污染或变质。另外,假冒伪劣品种的混杂也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加上工业废料、废水以及废气等对土壤、空气的污染,必然会对其种植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可能长期残留在被污染的环境和植物内,由此容易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增加。
1.2 个体差异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身高、体质等。根据相关方面的报道,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普遍高于男性;婴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老年人则因肝肾功能逐渐衰退,他们的发生几率也要比成人高,且对某些药物易发生中毒[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极少数体质敏感者和特异性遗传体质患者所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往往与药物的药理、毒理及用法、用量等方面无关,例如胖大海本身并没有毒,却出现患者因咽喉疼痛而泡服胖大海后发生血尿的情况[3]。
1.3 累计中药和剂量不当 若长期服用中药,比较容易出现对药物的依赖性和蓄积中毒,如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的功能,但若长期服用甘草就可能出现身体水肿、血压升高、肢体无力等一些不良反应。而且中药的使用剂量过大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其实,中药并非可以任意剂量服用,每味中药都有其严格限定的用量:剂量过小,则没有治疗作用;剂量过大,反而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如巴豆在常用量情况下可通便去积,但过量使用则水泻不止,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笔者在临床上发现,有的病例用量超过常用量的数倍,这也是导致肾损害的必然性之一。再如轻粉、朱砂、铅丹等药物的排泄比较慢,若长期服用,即使小剂量也容易在体内慢慢蓄积从而导致慢性中毒的现象,如失眠患者长期服用朱砂可导致慢性肾衰竭[4]。
2提高中药安全应用的途径
2.1加强中药质量管理我国对中药材的培育、采集、加工炮制以及贮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相关部门应强化规范对药材的采收、加工炮制和贮藏要求,并且严格规定中药的采集时间、地点及部位,以确保其成分的稳定性。同时,加强中药制剂的生产质量控制,以避免外界对药材的环境污染。当然,政府管理部门除了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以提高药品质量、保障合理用药之外,还应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模式,严格规范药品说明书的书写和管理,避免某些因商业利益回避不良反应的情况,大力宣传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全民的认识和意识[5]。
2.2正确看待药物双重作用我们既要摒弃中药无害思想,又要科学、客观地看待中药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是药三分毒”,在一定的几率之内发生不良反应都是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通过日常生活对药物的接触,逐渐了解中药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
2.3加强监控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必须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存在,平时加强对边缘学科的学习,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一些成果来预防中药的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社会上不断研发出新的中药制剂,中药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不良反应也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在临床试验中严格控制药物的剂型、适用范围、禁忌征以及用药方法。在中药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提高风险意识,充分发挥中药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作用,尽量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以进一步提高公众的用药安全,使中药造福于人民。
参考文献:
[1]姚玉琴.糖尿病饮食治疗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8(3):16.
[2]靳秀芳.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临床对策[J].河北中医,2010,32(8):1224-1225.
[3]贺达楚.沸水泡服胖大海致血尿一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0,15(11):55 -56.
[4]郭相伦,李金风.食用朱砂致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J].辽宁药物与临床,2001,4(3):139.
[5]孙秀民.浅谈中药的不良反应[J].中外医学研究,2011,9(7):115-116.
论文作者:顾佩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2
标签:中药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用量论文; 剂量论文; 发生论文; 药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