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法对非洲外交政策论文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法对非洲外交政策论文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法对非洲外交政策

白 壮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摘 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展开非洲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极具现实意义。然而,正如不少研究学者以及分析报告所提出的,由于缺少完整可靠的数据,对于中非经济合作的现状难以给出客观准确的判断。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和事实,中非各界都难以做出最优的战略决策,这不利于促进双边合作与帮助非洲通过吸引中国投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改革开放四十年;一带一路;中非关系;中法关系;外交政策

一、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国的对非政策与中非关系

(一)风雨飘摇中的相互扶持

早在15 世纪,航海家郑和就已经到达过东非海岸。20 世纪50 -60 年代,在非洲独立浪潮之时,以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为首的非洲领导人想寻求中国的帮助与支持,盼望能够实现“第三世界民族大团结”。当时,在西方强国不愿意投入资金的情况下,毛泽东主席排除万难,援助修建了坦赞铁路。同样,中国也获得了非洲大陆国家的回报。在国际事务中,中国与非洲国家互相支持与合作。中国在非洲国家进行民族解放运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积极地给予支持与帮助。1971 年的联合国大会投票中,在76 票赞成票中,有至少26 票来自非洲国家,帮助中国成功地夺回联合国安理会席次。20 世纪90 年代,已经有90 %左右的非洲国家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多数非洲国家坚定地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例6]As she said it,she knew she was signing the warrant for the end.It seemed a terrible cowardice that she had not said it before.He reacted with a small offended laugh,a gesture of withdrawal.(1972:198)

(二)新时期的新型伙伴关系

21 世纪初,中国制定着真正的对非政策。2000 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06 年1 月,中国政府正式发表《中国对非政策文件》。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对非政策文件。文件全面规划了新时期中非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友好合作,并首次明确提出“全方位”合作概念。2006 年11 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一致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中非双方领导人郑重宣示,中非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2013 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倡议,并在2017 年5 月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将这一倡议推向了世界舞台,倡议提出深化亚欧大陆和非洲的投资合作,制定了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沟通领域的新政策。

“啊,海峰没跟你说?谁都知道,紫藤是蒋家的。”夏梓桑故作惊诧,掏出一个上海的户口本,接着说道:“紫藤绝对不是林志的孩子,可以到医院去鉴定。他不姓林,跟着妈妈姓紫,道理就在这里。紫藤的户口,从一出生就在上海注册了,还是海峰托我办的,你看这户口簿。”

二、密特朗至马克龙时期的法国的对非政策与法非关系

(一)非洲大陆,法国难以割舍的利益与情怀

非洲,是法国在海外获益最大,投入精力最多以及影响力最大的地区。作为前宗主国的法国,在前法属非洲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着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影响力。基于历史原因,以及非洲大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无穷的潜力,为维持其世界大国的地位以及在非洲大陆的长远利益,法国一直高度重视非洲大陆。法国的历任总统都积极地制定对非政策,无论从政府层面,还是私人关系方面,法国都与非洲国家保持着密切的互动与往来。对非政策是构成法国外交政策的两大支柱之一。纵观从密特朗政府(1981 -1995 ),希拉克政府(1995 -2007 ),萨科齐政府(2007 -2012 ),奥朗德政府(2012 -2017 ),直到目前的马克龙政府,法国的对非政策有继承,有发展,有变化。但其宗旨都是为了维护其代表的党派在法国政府的地位以及在法国在非洲的利益。

(二)法国,非洲大陆难以放弃的倚仗与情感

从1973 年开始,法国和非洲国家定期召开首脑会议。逢单的年份,法国都会召开世界法语国家首脑会议,50 多个成员国中有一半是非洲法语国家。2015 年2 月,法国专门成立了非洲基金会,用于处理法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Fran çafrique 这个概念,广泛存在于前法属西非地区。最初是由科特迪瓦总统费力克斯-博瓦尼提出的。虽然这个政策概念在西非国家和法国褒贬不一,但在萨科齐,奥朗德与马克龙在任期间,对于这个政策的态度与调整,都深刻反映了法国对非政策的思路。除了政治方面,在经济上,法国的对外援助大幅度的倾向于非洲国家。非洲经济共同体使用法郎作为其法定货币。这种货币机制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这就令法国在西非与中非在经济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这种货币机制也在经济危机之时,令前法属殖民地国家保持了经济稳定。

三、1978 -2018 ,走过凛冬的中法关系与未来多方合作前景

(一)一波三折的中法关系

1964 年1 月27 日,在西方国家孤立、封锁中国时,戴高乐将军时期的法国政府,率先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关系。尽管建交的道路很曲折,夹杂着台湾问题以及阿尔及利亚等问题,但是法国此举对中国打破西方的外交封锁还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中法之间一直保持着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的关系。然而,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为维护国家利益以及其党派利益,法国政府的历任执政者也制定着不同的对华政策。1978 年到2018 年,这四十年间的中法关系也是一波三折。

(二)从“向西看”到“向东看”

目前,法国正在成为中国向非洲发展的一个中转平台。中法在非洲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中法两国都意识到了在非洲问题上合作的潜力。虽然,非洲大陆的国家已经都获得了民族独立,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还不具备完全独立的能力。在历史与传统的影响下,非洲国家在政治上具有脆弱性,对西方国家在经济上过于依赖。因此,他们不得不依附于其前宗主国,如法国,以及对其友好的强国,如中国。

参考文献:

[1 ]马丁·梅雷迪思著,亚明译:《非洲国 五十年独立史》.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1.

[2 ]中国对非政策文件,2006 ,1.

基金项目: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7DWW001 )

作者简介: 白壮(1984 -),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语国家与地区研究。

标签:;  ;  ;  ;  ;  ;  

浅谈改革开放四十年中法对非洲外交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