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动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动机论文,成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702 (2000)01—0101—05
成就动机是人们追求高目标,完成困难任务,竞争并超过他人的人格力量。自从1938年,莫瑞提出“成就需要”概念以来,它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者们的足迹遍及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从原始部落到现代发达国家,从未开化民族到现代民族;研究对象从小学生到大学教授乃至社会各阶层人士,研究课题大至成就动机与社会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小至成就动机与个人科研成果、家庭经济收入;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因为,就个人而言,成就动机是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象智力一样,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增加人们一生中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机会”,就社会价值而言,一个群体中成员的成就动机水平与经济增长、社会财富的积累、技术的进步一同被视为社会繁荣进步的几个重要指标之一。
几十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庞杂,但其理论倾向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麦克里兰的广泛的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哈佛大学教授麦克里兰领导一个小组致力于对成就动机的系统研究,成为该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中心形成了哈佛学派。通过大规模的研究,麦克里兰创立了著名的社会成就动机理论。这一理论的建立有赖于温特伯特姆的研究和马克斯·韦伯的发现。温特伯特姆的研究表明母亲的独立性训练有助于孩子成就动机的发展,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新教改革促成了个人主义与自我拯救,增强了个人的独立性与责任感,导致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麦氏想要证实新教主义是通过成就动机来促进经济发展的。为此麦氏进行了大量的跨文化研究,他采用档案法对四十个国家和地区不同时期成就动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不同国家文学作品、儿童读物、教科书中所包含的成就主题作为成就动机指数,以总贸易量、电力生产总量、煤年产量等作为高度社会成就的客观量度;发现儿童的成就动机与这些国家二十年后的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在1961年至1964年,他对欧洲各国和共产党国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他得出了如下结论:“正在取得成就的社会,并不是由于人口增长、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或自然资源为特别有利的条件,而是由于成就动机较高的执行者的存在,和一种在儿童训练中强调成就的社会倾向”。为了探明成就动机的起源,麦克里兰还就文化背景尤其是家庭的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人们的成就动机差异,是由儿童时期的不同经历造成的。着重发展成就动机的文化和家庭总是强调发展个人的独立性,鼓励儿童的自由探索;相反,儿童成就动机较低的文化和家庭,总是着重发展儿童的依赖性,给予儿童较多的管束和限制。
麦克里兰认为,成就动机可以通过训练而获得提高。他制定并在印度实施了自己的训练计划,对商人和企业家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训练,在训练计划实施之后的6—10个月内,发现受训者在市场表现活跃, 商业活动范围扩大了两倍。
正是麦氏的工作,吸引了大批心理学家对成就动机研究的兴趣,激起了后来对成就动机研究的热潮。其杰出的贡献在于将个人动机与社会进程联系起来,寻求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心理动因。他关于成就动机的社会化进程的研究以及成就动机的训练方案都给人们以有益的启示,使人们充分认识到高成就动机是各行各业优秀人才的一项基本素质。但是,总的来说,麦氏仍采用的是机械取向的研究策略,即把个体成就动机看成是一定社会刺激诱发下的人格因素,把成就动机看成成就行为的唯一驱动力。忽略了人的行为目标、价值取向、归因等认知因素在成就行为中的作用。同时,把成就动机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唯一决定力量,忽视了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互动的系统工程,没有看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作用。尤其是他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受到了诸多的批评,跨文化心理学家们认为麦氏赖以作为研究手段的TAT测量是基于白人中产阶级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而建立, 不可避免地带有种族文化中心的色彩,对于相异文化背景中的人群缺乏文化公平。
2.阿特金森的“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
以阿特金森为代表的密执安学派研究成就动机的个体差异与行为的关系,确定了影响成就动机的各种变量,使成就动机理论成为预测和理解成就行为的有力工具,从而为成就动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1957年,他提出了“期待—价值”成就动机理论。他指出,每个人身上都有两种相互冲突的动机趋向,一种是追求成功的动机,一种是避免失败的动机;个体的行为倾向是动机强度,对行为目标的主观期待概率以及诱因价值三因素的积函数。其中,趋向成功的趋力(TS)由三个因素决定,用公式表示为:TS=MsP-sIs,Ms是指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Ps是指对成功概率的主观估计,受到自身经验、对他人经历的观察及竞争等的影响;Is是成功的诱因价值。避免失败的趋力(Taf )由三个因素决定,用公式表示为:Taf=Mafpflf,Maf指回避失败动机强度; Pf是对失败概率的主观估计,受过去相似任务的经验,对他人做同类工作的了解及对竞争估计的影响;IF指失败的诱因价值。阿特金森认为,个人取得成就的行为倾向是追求成功的趋力和避免失败的趋力的合力。即T =Ts-Taf。Ms和Maf在个体身上存在着差异,有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即Ms>Maf; 而有的人避免失败的动机大于追求成功的动机,即Maf>Ms,前一种人的行为主要受成就动机的支配, 后一种人的行动主要受害怕失败的动机的支配。1974年,阿特金森接受其他心理学家关于成就动机既包括内部动机,也包括外部动机的建议,除考虑到内在动机对成就活动的影响,也考虑到诸如名誉、地位、权利、金钱等外在社会性因素对成就活动的影响,将外部动机(TE)也引入到他的动机理论模式中。这样:一个人追求成就的行为倾向就可以表示为:T =Ts-Taf+TE。阿特金森坚持以实验为基础, 在数学推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关于人类行为的数学模型,以更为精确和深入地对人的行为进行定量研究,这是人类动机研究中的一个新尝试。但是,阿氏的理论是建立在假设基础上的,由于做为假设的前提未被实验证实,其数学模型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3.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
成功和失败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的许多情景中,人们对于成功或失败的行为都会自觉的去归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认知。心理学家韦纳将认知因素引入到成就动机体系中,他的成就归因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等人的成就动机理论。
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结果所认定的最普遍的主要原因。这四种原因可以从原因部位(内部的和外部的),稳定性(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控制性(可控的和不可控的)三个维度加以区分,其中,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努力是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任务难度是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运气是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在近期,韦纳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前四个因素,还研究诸如师生帮助、疲劳、情绪、心境、疾病、同学关系、学习条件等原因。所有这些因素及其维度可见下表:
韦纳的归因要素表
原因部位内 部 的 外 部 的
稳定性稳定的 不稳定的稳定的不稳定的
可控的经常的努力 即刻的努力 教师的倾向同 别人的帮助
学关系
不可控的 能力习惯心境情绪任务难度 机遇
疲劳疾病学习条件 运气
韦纳指出,对成功和失败的不同原因、不同维度的归因会对个体今后从事成就任务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他认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原因与早先对成功和失败的期待有关;将成功归因于一个或多个稳定的因素,如很强的能力、经常的努力、任务的难度和教师的积极关心,比不稳定的因素如心境、即刻的努力、好的机遇和他人的意外帮助更能增强动机;而将失败归因为一些稳定的因素如恶劣的心境、缺乏即刻的努力、不好的机遇、别人很少或者根本没有帮助更能消弱动机。内部的同外部的原因同个人的自我感觉及对任务的坚持性有关,并产生特定的情感反应。若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努力(内部的)时便有满足的体验,并能坚持完成任务;当成功归因于别人的帮助时(外部的),会产生感激的心情;如果归因于运气(外部的),会感到侥幸和茫然;若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低(内部的)时,便会感到气愤。
韦纳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的成就行为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说明人的成败对以后成就行为的重要影响。他的归因模式不仅是一种成就动机的理论,而且也是研究成就动机的一种方法。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的归因方式,以促进其学习行为,这已成为在课堂教学中对成就动机训练的主要方法。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对成败原因的认知因素只是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之一,人的成就需要、能力、个性、成败经验等同认知因素一道共同决定着人的成就行为。况且,在认知因素中,除了成败归因分析外,人对行为目标价值的认识、行为策略的选择、自我效能感等因素都影响人的认知效果。
4.霍纳的女性“避免成功”概念及成就动机的性差研究
1968年,霍纳提出了“避免成功”概念,认为女性由于受性别角色的制约,往往对一些竞争激烈、责任重大的职业或任务持逃避态度、害怕成功,追求亲和。对这一观点目前存在异议。批评者们一方面基于对霍纳测量女性“害怕成功”程序的怀疑。因为一些学者发现(Brown 等1974;Condry等1976)害怕成功特征男性也很明显。更多的批评则认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男性中心文化”时期,对女性文化及价值缺乏足够的重视。如Spence就指出:女人由于她们的成就依附于家庭中,往往被抹杀或者忽视。为此,Spence和她的同事提出了多维的成就观点,并建立了“工作—家庭成就”问卷,其中包括工作、优胜、竞争性三个分测验。其研究结果表明:男人在优胜和竞争测验中得分高,而女性在工作测验中得分高。
麦克里兰的研究认为:测试条件不同,两性的成就动机则呈现出差异。在中性条件下,女性的成就动机高于男性;在竞争条件下,男性的成就动机高于女性;在同一方式进行的测验中,男女的成就动机水平是相同的。
5.余安邦、杨国枢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理论”及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
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早在五十年代麦克里兰以档案法进行各民族文化与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中就已开始。此后,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一直就很活跃。研究者们的兴趣主要集中于对成就动机本质,尤其是文化背景与成就动机关系的研究。学者们争论的焦点在于:成就动机究竟是一种具有文化普遍性的人格特征,还是具有文化的相对性,而应视社会文化的内涵而转移。
Kornadt等批评麦氏所界定的成就动机的本质如独立、自主、 竞争等特质,实质上是西方社会,尤其白人中产阶级的价值观。Maehr 则指出麦氏的研究基础是美国文化背景,存在显而易见的文化偏见,甚至对美国黑人和少数民族也是不公正的。Child等(1958)探讨了33 种文化中家长的教养方式对成就动机的影响,发现独立性训练与成就动机并不相关,从而对麦氏关于成就动机与独立性训练密切相关的观点提出质疑。
在诸多跨文化研究理论中,台湾学者余安邦、杨国枢(1988)通过对传统中国的生计型态、社会结构及社会化历程作以分析后,经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成就动机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传统中国是一个权威主义社会,以集体主义与家族主义为特征,强调团体意识,个人成就目标以家庭或家族为主,提倡合作性的集体成就,不赞成经由竞争而导致的个人成就。中国人追求成就主要是为达到他人或团体的期望,主要是一种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而西方人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满足个人的成就感而追求成就,主要是一种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具有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和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只是中国人以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为主,西方人主要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为主。
笔者(1994)以余杨二氏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理论”为基础,自编了涵盖两种成就动机取向的问卷。以自编问卷与余杨的成就动机问卷为研究工具,以在不同的生态文化背景中成长的汉、藏、回、维族大学生为被试,研究结果表明:余杨的个我取向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构成了国人成就动机的主要层面,但对大学生来说,成就动机类型并不是以社会取向为主,而是表现为典型的个我取向。我们认为,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及个人人格的现代化,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将成为不同文化背景中主体成就动机的主要特点,即随着世界范围的工业化、现代化浪潮,人类的成就动机可能会出现趋同的现象。
但是,在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中,普遍为大家公认的理论还不多见,尚需人们进一步研讨。
6.成就动机理论的省思与展望
(1)成就动机研究的总结
归纳起来,成就动机的研究可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1)微观研究取向
微观层次的研究以麦克里兰、阿特金森和韦纳的研究为代表,以个体为分析单位,探讨个体成就动机的本质、内涵及与成就动机的关系。他们所关注的是成就动机究竟是一种单向度的稳定而持久的人格特征,还是应从认知活动或归因历程加以分析。前者关心的是成就动机的本质、内涵与特征,后者想知道哪些因素或归因内容会影响个人的成就行为。
对于成就动机与成就行为的关系,麦氏认为成就动机是成就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而阿特金森认为认知因素在预测成就行为时具有重要作用,成就行为由需要、期望、价值三者共同决定;韦纳强调个人对成败结果的不同归因,是决定及影响个人成就行为的重要因素。
阿特金森与韦纳的理论视角虽然独特,但仅从认知角度对成就行为做出解释却有失偏颇。个人的成就行为是在内外因的交互作用下表现的,在内因中,人的个性因素如能力、自我概念、性格、成就动机等与对成就情景的认知共同调节着人的成就行为。由此观之,对于影响成就动机的心理因素及其与成就行为的关系尚需做出进一步的研究。
2)宏观研究取向
成就动机的宏观取向的理论研究有麦克里兰的社会成就动机论、余安邦、杨国枢的“个我—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模式、霍纳的“女性避免成功”理论。它们所关注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成就动机的特点,文化动因及其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关系。
此种研究关注的问题有三:其一,成就动机是一种单一向度的具有文化普遍性的人格特征,还是具有文化相对性的独特内涵?以麦克里兰为代表的早期成就动机理论持前一种观点,而以Meahr 和余杨等为代表,认为成就动机的内涵应随文化特质而转移。余杨且以实证研究指出,西方人主要表现为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东方人主要表现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这两种动机在成就目标、成就行为、行为结果的评析、行为后果及动机的整体特点诸方面确实不同。霍纳则在性别文化领域提出了自己的成就动机多向度观点。其二,关于成就动机与社会化尤其是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麦氏及温特伯托姆认为,独立性训练有助于成就动机的发展,依赖性训练对成就动机发展不利。而余杨则认为,依赖性训练有助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发展;独立性训练有助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发展。其三,关于成就动机与社会发展,早期麦氏的研究认为,社会成员的高成就动机能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但此后的研究结论却不尽一致。
(2)未来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针对成就动机研究中存在的分歧与问题,未来的研究应注意:
1)宏观与微观研究取向相结合, 宏观研究能够了解到一定主流文化背景中人们成就动机的类型与特点,却不能了解由于独特的生活经历、文化教育与个性特点所决定的个体的成就动机。在一个多元化社会中,个体的成就动机会因所属的亚文化背景及个人对文化的适应方式与程度而发生变化,未必与主流文化相一致。
2 )成就动机的个我取向与社会取向可涵盖不同文化背景中主体成就行为的基本类型。由于文化差异,在东方传统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主要表现为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而在西方个人主义社会中,人们主要表现为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但随着人类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社会中,人们成就动机的共性是什么?在性质相异的文化群体中,成就动机的独特个性是什么?这是成就动机的宏观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3)成就动机的本质是什么?由哪些要素组成?虽然, 众多文献中把竞争性、挑战性、成就归因、坚持性、成就目标列为成就动机的要素,但是实证的因素分析并不多,这是成就动机的微观研究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
4)个体的成就动机取向不仅取决于社会文化的传统与现代程度,也与个体人格的现代化直接相关。随着社会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人们的成就动机会发生哪些变化?
以上问题和争端的解决需要从多文化背景中对已有的理论研究做出重新审视,需采用跨文化研究的方法,避免研究者先入为主的纯客位研究,未来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建构,应摒弃直线式的要素论视角,而从多层面多视角构建成就动机的层次结构模型,从人们所处的背景文化(主流和亚文化),个体经验文化和成就行为的要素三个层次考查人们的成就动机。背景文化告诉人们社会所倡导的成就行为是什么,个体经验文化则指明了个体由于以往的成败经历及主观认知所导致的个体对成就动机的取舍与选择。成就动机要素则应指明泛文化内在的成就动机要素是什么?
收稿日期:1999—11—11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九五”规划项目的部分成果(24—03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