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主体社会”与智能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知识主体社会”与智能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知识主体社会”与智能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主体论文,智能论文,社会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知识主体社会”智能更为重要

今天,现代人已经逼近了“世纪之交”,“世纪之交”强烈地呼唤着现代知识、素质和能力。世纪之交的本质特征对现代人优化现代知识结构进行了时代性规范。几个世纪以来,2000年这个富于新的时空定格涵义的日子已成为未来的象征,它的“世纪效应”不容忽视。作为人类历史上弥足珍贵的转折点,在时间长河中,它不仅是“世纪换百”的浪花跳跃,而且是“世纪换千”的浪峰汇聚。

着眼于当今,21世纪的时间表述就在不足四年之后,届时,今天的孩子们将搭乘世纪的列车进入那个充满了魅力的全新社会——而在今天,我们对那个时代又究竟了解多少?

21世纪的社会将是一个变动的社会,举凡人生的形式和价值、技术的革新,以及社会的组织,都将随时代的演进而发生重大改变。这种改变正继续不断地向前加速推进。因此,有人戏称它为“暂时的社会”。其主要特征是:动态的、适应的、快速变迁的、想象的、创造的。1990年奈斯比特与其妻子奥伯汀合写的《2000年大趋势》一书,归纳分析出如下十个世界性大趋势:①全球经济景气;②二度文艺复兴;③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④文化国族主义;⑤福利制度民营;⑥亚太地区兴起;⑦生物技术革命;⑧女性领导人物;⑨新的宗教热潮;⑩个人战胜团体。毫无疑问,这十个大趋势,将是全盘掌握世界变化的关键。

21世纪,我国将跃升为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届时不仅是面貌全新,而且是富于多彩多姿的时代。据预测,公元2000年的中国社会将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高度的都市化社会;②高度产业化与资讯化社会;③标准化与多元化并行的时代;④国际化的时代。

其次,21世纪的社会将是“全球一体化”社会。在世纪之交,科学技术出现了信息化、数学化、电脑化、社会化、生态化、综合化和专业化的新趋势,整个科学世界的图景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科学结构和体系中骤然出现了众多的知识综合生长点和学科结合部、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得到一体化发展,人类的新实践富有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人们的时空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社会心理、交往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模式有了连锁变化,全球性的经济结构的变化已不可逆转,工业技术领域出现的离岸生产和离岸采购,可能导致全新的国际工业结构的问世,打破原来的工业结构的区域概念,第三产业的地位不断提高,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显重要,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及技术转让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发展,“技术媒介层”的素质受到高度重视,高新技术在发展的同时,在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中寻求大市场和用户……。

更为重要的,也是足以反映21世纪社会的本质特征的就是:21世纪是智能化的社会,是知识成为主体和主导力量的社会,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西方未来学学者认为,人类经历了6000年的农业社会、300 年的工业社会,现在,历史的车轮将驶向“信息社会”。农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土地、畜力和人的体力,工业社会的战略资源是资本,而信息社会的战略资源是知识。他们说的信息社会就是知识社会、智力社会,就是大量生产知识。并且“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竞争成就的关键因素”(奈斯比特说)的社会。日本未来学家堺渥太一也认为,未来的新型社会就是“知识价值社会”,在这一社会里,“‘知识与智慧的价值’就是经济发展资本积累的主要源泉。”

当今,在一些发达国家,从事与知识有关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现代工业的发展趋势,就是从劳动密集趋向知识密集。因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急剧爆炸的时代。仅20世纪60—70年代十年间,人类的发展创造已超过了在此之前的2000年的总和;其次,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大大缩短;第三,新兴学科大批涌现,知识的更新换代周期和陈旧率大大加快。

一个人的知识素养往往可以通过他受教育的程度来加以衡量。有人查阅了当今国际人物的有关资料,发现在当今的社会活动家,包括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学术、文化等社会各界的领导人中,受过大学教育的约占71.9%,中专占5.1%,中学占2.5%,自学成才或学历不清楚者仅占2.4%。而且还发现往往职务越高,受教育的程度也就越高。 以美国为例,本世纪50年代初期,全社会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只有17%,现在已达60%。以上,到本世纪末将达到85%以上。

总之,世纪之交以至未来21世纪,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必将日益上升。迅速发展的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部门,知识密集度极高。知识与智力达不到一定水平的人,将因不能适应工作而被淘汰,不学无术的人将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对于国家间来说,现代化竞争的实质就是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竞争,这也可以归结为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今天的知识,谁便是今天的强人;谁拥有明天的知识,谁就是明天的强者。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前苏联的与之有关的太空计划、日本的“技术立国”、西欧的“尤里卡计划”等,无不与知识的发展与运用有关。

由此可见,从世纪之交的本质特征着眼,现代人需要具备新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思维能力、运筹能力和各种生存、发展能力。这些知识、能力已不囿于具体技能,它带有很强的整体性。这些知识和能力的优化组合,最终必然激发现代化对现代知识、能力的整体审视和不断强化,激励人们在各个领域里积极奋发,包括在知识、能力领域凝聚智慧和智能,添加思想素养、文化素养和科学技术素养,努力形成带有新世纪印记的才能、才智、本领和技能。

二、“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核心

在一部以独裁者巴蒂斯塔统计下的古巴为背景的电影中,有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场面:暴君巴蒂斯塔对雇佣军军官说:“少校,只要你说出最喜欢的武器是什么,我马上就可以给你弄来。”军官回答说:“才智!……”。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我们使用的仅是自然力。

是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具有非凡的才智,而才智则又来源于个人的知识素养。中国古诗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非明智。”可见,光有知识还很不够,知识与才能、智力之间还有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转化问题。换言之,知识与才能(或曰智能)之间,并不具有等值对应关系,单单拥有许多足以开启心智的知识是一码事,但这种知识究竟在将来能否转化为可资运用的才智,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正是立足于知识的这种文化——价值视野,近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对中国传统的教育——知识观念深刻的反思,提出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主张。古代中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术人才,以组成封建大一统的官僚机构。在封建政治、伦理的钳制下,社会为少数人提供大量的儒术教育,对多数人则施以愚民政策。由于封建教育的狭隘性和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数百年来,我们的民族素质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建国以后,随着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素质有所提高。但经过十年内乱的戕害,又使民族素质大跌,文盲遍野。据前几年统计,我国全部就业人口中,大学文化程度的不足1%, 高中程度的10.53%,初中、小学程度的60.34%,还有28.26%的文盲、 半文盲。28.26%——两亿五千万人!

一个民族的素质是这个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而素质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质量问题。如范进者,其质量如何呢?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都会记忆犹新:他考试过关了,中了举,身价陡升,兴奋过度,以致疯癫。时至今日,我国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学校仍然把学生考分和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唯一标准。由于考试的内容大都是书本知识,因而学校教育便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填鸭式、灌注式不仅在中、小学盛行不衰,甚至移用于大学。它要求学生必须死记大量有用无用的知识,以应付各种考试。这样的教育,培养出不少“知识仓库型”甚至“书呆子型”的人才。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考试能力强,独立精神弱;知识量不少,创造力偏低。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说:“中国的学生知识太多,活的思想太少。”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旧金山分校校长、华人物理学家吴家玮说:中国来的一些留学生,给他一道题目计算求解,他本事非常强;但要他自己创造一道题目,或者一条路走不通,让他绕着弯走过去,本事就比较差。这样的人才是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当今世界需要智能型和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才,这是不能完全用考分的高低来测度的。

三、“知识力”:一种新观念的培植与养成

“素质教育”是我们中国社会特定发展阶段的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热点话题。素质的涵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概念,是指生理学和心理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广义的素质概念,泛指整个主体现实性,即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也包括(并且特别重视)未来发展可能性(即发展潜力)部分。

一般来说,素质并不是知识,但不能离开知识;素质不等于能力,但也不能脱离能力;素质只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如果说:“应试教育”专门指那种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的要求,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训练活动,那么,由“提高民族素质”这一口号演化而来的“素质教育”则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身心发展)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独立性、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那么,素质教育的关键或者突破口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一种“知识力”的培植和养成。因为,唯有“知识力”才可称得上是才能的真正的、内在的本质所在。

什么是“知识力”?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两种力存在:自然力和知识力。两者有着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性质。从而也有着不同的能量,不同的功效。人的体力,来自机体本身的运动,最初是纯自然的。人天生有能够思维的大脑,能够感觉的器官,能够运动的四肢,到了适当的年龄,它们发育成熟,便自发地形成人的主体力量。这种以天赋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单靠吸取物质营养生长发育起来的、未经知识武装和训练的力,是人的自然力。自然力是人的肌体的生物本能的展现,是每个发育正常的人不经特别努力就能获得的本领。譬如:目健者视远,脚长者步速,筋肉发达力必强,声带松软音自柔,等等。但自然力说到底只是人的能力的低级形式。人靠自身的自然力,也能对外界施加影响,获得劳动成果,但总是非常有限的。无论天赋如何优异,单靠自然力只能从事粗陋的简单劳动;一旦进入复杂劳动,特别是创造活动领域,它就力不胜任,无技可施了。

我们一般人也能跑,也能跳,也能掷铁饼,但跑不快、跳不高、掷不远,连成绩最差的运动员都赶不上;也能手舞足蹈两下了,但总是笨手笨脚,简单粗糙,不能给人以美感……。所以如此,原因就在于我们使用的仅仅是自然力。

与自然力不同,所谓“知识力”是有知识灌注其中、渗透其内的力,是由知识武装起来,为知识所改变和训练并定向发展的力。知识的作用是奇妙的,它改变了肌体(四肢、五官、大脑、神经等)的质地和功能、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使它们的力发达起来,由笨拙变灵巧,由粗陋变精细,由羸弱变强大,由世俗变神奇,因而就能登上创造的高峰,并创惊人业绩。排球比赛中,单凭自然力也可以“扣杂”,但与郎平的“铁榔头”相比,算得了什么!用自然力也可以踢球,但在“球王”贝利或普拉蒂尼面前,又能有何作为?郎平的“铁榔头”,贝利的“倒拉金钩”,普拉蒂尼的“弧线球”,都是知识力的杰作,单靠自然力是不可能达到的。

再以文学家为例。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它的存在条件首先是会写字;真正的文学作品,只有具备文学知识力的人才能写成。文学家的知识力,全在他的笔下。笔本身只是写作的工具,谈不到什么力量。文学家并不自己造字,他所用的那些字,字典里面都有。但在他的知识力的驱遣下,那笔却似乎有了神奇的魔力;经过他的选择、组合、调遣和运用,那些普通的字仿佛活了起来,像一个个小精灵,不仅能“吐纳珠玉之声”,“卷舒风云之气”,而且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不言而喻,文学家这种高超的知识力,是长期积累的社会生活知识、创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化合,是训练有素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表达力等等的凝结;它同未经知识武装和训练的自然力相比,就像电汽机车与牛车、万吨巨轮与一叶扁舟一样,其能量和功效有天壤之别。

其他领域也是如此。无论哪一种才能,其内在的根本东西,都不是自然力,而是知识力。

自然力单靠天赋生理素质和吸取物质营养就能形成,而知识力却必须使肌体与知识相结合,即通过知识的灌注和训练才能获得。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实际知识)蕴含着力量,犹如煤和铀潜藏着热量。知识力的神奇,就在于将知识的力量转化为肌体的力量。如只要背熟“九九表”,就能立刻得到任何两个个位数相乘之积,也已是速算的开端。在学会“五线谱”以前,只见几条电线上挂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小蝌蚪,眼不识其形,脑不见其意,自然也不会发其身。学会以后,进入眼帘的就不再是小蝌蚪,而是各种音符,脑海中立即浮现出曲调和旋律,并通过声带和口腔的运动哼出音符所要求的调来,这意味着肌体已有了“音乐细胞”。从这些知识力的雏形中可以看出:即使是很普通的知识,一旦与肌体相结合,就会使肌体发生某种变故。知识就像精灵一样,钻进人的大脑、神经、细胞、筋肉,诱发和引导它们按照新的方式运作,建立起新的联系和协作关系,结果就使肌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新功能、新力量。

无论哪一个领域,凡是有才能的人(包括所谓“天才”),都经历了由自然力到知识力、由低级知识力到高级知识力的转换这是一个将知识“吃”进去,化为自身血肉的过程;是用知识对肌体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改造和训练的过程。以表演艺术为例,表演艺术家的艺术生命、艺术力量也无一不是由这种“转换”开始,并由“转换”得来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作为一个戏剧大师,深知上述转换过程的重要性和艰难。他经常提醒自己的学生:“每一个人,一走上舞台,一切就都要从头学起,他要学习怎样观看,怎样走路,怎样交流,最后要学习怎样说话。”(《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三卷,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第88页)为什么要从头学起?难道一个人生活了多年,还不会观看,不会走路,不会说话?问题在于:戏剧中的一切动作、表情均来自生活,但又比生活中的原型更集中、更强烈、更有表现力,更富有美感和韵味。因此,即使看来很普通的一些动作,也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清初著名思想家唐甄说过:“天下之势,单少则平,积多则神。”(《潜书》古籍出版社出版,第182页)以水为例:沟壑之水,声色平淡,无力可言;当其汇成江河,浩浩荡荡,奔腾澎湃,摧枯拉朽,其力何其巨大!人的知识力也是这样,开始时都是微乎其微,与自然力相差无几。待积少成多,由弱变强,则其貌堂皇,神乎其神。灵感的出现也是如此。它作为人的思维过程中的一种顿悟现象,不过是博学多识基础上的触类旁通,长期积蓄的知识燧石被敲击碰撞时爆出的火花。瞬间的思想闪光,常常出自经年累月的钻研和用心良苦的酝酿,这是许多文学家都曾体验过的。“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清代诗人袁枚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灵感产生的普遍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可见,有杰出才能者与一般人的不同,常常不在于知识力的有无,而在于知识力的多少。古人云:“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语);“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荀子语)。对青年朋友来说,今天如不积聚雄厚的知识力,而希求不远的将来成才成家,那无异于以涓涓细流负大舟,向“温吞水”要蒸气,是不切实际的虚妄幻想。

标签:;  ;  ;  

“知识主体社会”与智能素质教育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