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化与内化相结合,切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第五届“中华文明183号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论坛”成功召开_华夏文明论文

外化与内化相结合,切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第五届“中华文明183号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论坛”成功召开_华夏文明论文

外化与内化相结合,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第五届“中华文明#183;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论坛”成功举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化论文,未成年人论文,第五届论文,扎实论文,成功举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7月11日至14日,由《精神文明导刊》编辑部与温州市文明办联合举办的第五届“中华文明·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论坛”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组组长张英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副总编呼延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书记李明霞,《精神文明导刊》杂志主编余洪波,及温州市的有关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温州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一德,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浙江省文明办主任龚吟怡等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北京、沈阳、杭州等省市自治区文明办负责人近二百人参加了会议。

此次论坛旨在通过专家讲座、理论研讨、经验交流、参观考察等形式,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联合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举办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就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认识、方式方法、实践途径、园地阵地、载体创新、环境氛围等方面展开广泛研究和探讨。

张英伟首先对温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成就表示肯定,指出温州在工作机构成立、工作经费落实、目标责任机制确立,未成年人活动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接着对《精神文明导刊》杂志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历程、刊物质量、指导意义等做了充分的肯定,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连续举办的以“中华文明”为主题的论坛,为传达中央文明办的精神、引导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基层工作经验的交流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工作。

开幕式上,全体与会代表共同发出“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温州行动”倡议,呼吁从事未成年人工作的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自觉履行职责、加强分工协作、积极改革探索、强化道德实践,使“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所有未成年人的自觉追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教授以“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从当前青少年德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服务少年儿童发展、构建少年儿童人生支撑、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案例和观点的相互映照中,陆教授从青少年教育应贴近实际和主体、帮助青少年具备独立价值选择的能力、构建青少年精神家园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报告。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孙抱弘副所长发表了《何为有德,有德何为?》的专题发言,从理论的深度解析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会期共收到各地论文近百篇,北京、沈阳、大同、蚌埠等文明办代表分别在会上做了发言,就当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经验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会议期间,还实地考察了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博物馆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以及全国文明单位正泰集团。丰富的经验交流和实地考察,使各地文明办分享了工作经验,交流了工作体会,更好的落实和贯彻了中央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议题。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主任、副总编呼延华代表主办方做总结发言,他表示,《精神文明导刊》作为全国性的主流大刊,今后将加强与全国优秀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之间的联系,强化策划意识,丰富内容建设,使刊物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在活动方面,下一届的论坛将会再上一个台阶,为广大精神文明战线工作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标签:;  ;  ;  

外化与内化相结合,切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第五届“中华文明183号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论坛”成功召开_华夏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