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进行体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且均在我院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体位护理措施,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17人,一般2人,不满意1人,满意率为85.7%。对照组患者满意13人,一般4人,不满意3人,满意率为73.4%。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后,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体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体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258-02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骨质疏松人群中,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为常见,股骨颈骨折的致残和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股骨颈骨折的发病因素是应患者骨强度下降,导致患者骨质疏松,继而发展为股骨颈部张力骨小梁变细,甚至消失。另一方面,老年人髋部肌肉群功能退化,而人体髋部应力较大,老年人肌肉群功能退化导致不能良好的低效髋部应力,再由外力介入,导致患者骨折[1]。因此在临床治疗上,不仅要重视治疗方法,同时还需重视护理方面问题。本文就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结合体位护理的效果做研究,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保证患者的健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入院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男12例,年龄54~78岁,平均年龄64±2.65岁。女8例,年龄58~76岁,平均68±1.48岁。对照组患者男10例,年龄59~78岁,平均年龄64±2.65岁。女10例,年龄60~76岁,平均68±1.48岁。两组患者均在我院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康复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手术过程等因素,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以及焦虑心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如发生异常立即给予措施。术前常规备皮、消毒,并在术前半日进半流质饮食,术前8小时禁水禁食,如有需灌肠患者术前1日给予灌肠,术前排空膀胱。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在可以下床活动的情况下,要尽早下床走动或者活动四肢,加快血液循环速度,必要时可适当按摩四肢;患者需要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适当运动,避免久坐,加强饮食调理,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愉悦;保持病室环境的安静整洁,减少外界刺激,让患者有一个适宜的心态恢复;指导患者可选用制动硬板床,保持患者上下躯体的一致,固定患者受伤或骨折的局部,使患者保持最大的舒适感;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保证患者了解病情,配合治疗[2]。
1.2.2体位护理: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患者下肢太高20~25°,在双下肢之间放置海绵软枕,在腘窝处放置软枕,使患者保持膝关节屈曲10~15°,使踝关节保持背伸90°,在患者使用便器时,切忌屈髋,应将骨盆整个托起,防止内固定移位。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共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层次。观察两组患者发生手术并发症情况,如手术切口感染、尿道感染以及压疮。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满意度调查
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17人,一般2人,不满意1人,满意率为85.7%。对照组患者满意13人,一般4人,不满意3人,满意率为73.4%。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n(%)]
3.讨论
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在发生跌倒后极易造成骨折,常见的髋关节的骨折为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在发生股骨颈骨折后若未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者的病情的到延误,轻者引起髋关节畸形愈合,严重者可导致行走障碍。因此对患者使用正确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至关重要。而在手术治疗后,对患者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老年患者,因其身体机能下降,导致康复治疗不太理想。而另一方面,患者因骨折后活动不便,所以常会出现压疮、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而采取体位护理就能有效的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体位护理是实施骨折患者全人照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应向患者解释功能位的正确摆放的重要性,从而取得患者良好的配合。肢体功能位符合患者病情需要,也有利于骨折的快速愈合,并且从舒适的角度讲,体位护理更优于常规护理[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无压疮患者,并发症发病率4.1%,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6例,尿路感染4例,压疮2例,并发症发病率24.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体位护理干预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临床恢复情况都有着一定积极的影响,本文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17人,一般2人,不满意1人,满意率为85.7%。对照组患者满意13人,一般4人,不满意3人,满意率为73.4%。两组患者满意度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体位护理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后,在康复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体位护理,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适合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艺敏,陈晴妮,范秋娟等.体位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530-532.
[2]成小燕,韩大鹏.体位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5,(32):258-258.
[3]徐娜.体位护理与常规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24):235-236.
论文作者:张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0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颈论文; 体位论文; 两组论文; 术后论文; 满意论文; 老年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