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影响的定量分析_数学论文

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影响的定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量分析论文,概念论文,自我论文,数学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自我概念是指由个体对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态度组成的混合物,是个体对自己的综合看法.学生的自我概念由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组成,学业自我概念可分语文自我概念、数学自我概念等具体学科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在学业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学业发展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1].数学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数学学业方面的特长、能力和知识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它是学生自我意识中的数学自我的知觉和评价,是学生通过对数学活动、自我属性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体验及对经验理解而形成的.初中生数学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学业求助行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与数学焦虑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2].初中生数学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之间的影响具有双向性和动态性,其因果关系主要表现为自我增强模型、交互影响模型及发展观等[3].初中阶段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发展是自由的、不自觉的发展,不同数学成绩水平的初中生的数学自我概念的能力和情感2个维度及总体水平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4].

      近年来,随着学业自我概念和学业成绩之间因果关系的确立,对学业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为自我概念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国外已有研究表明[5],学业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主要观点有“内外参照模型”、“大鱼小塘效应和同化效应”、“重要他人”等.我们认为,教师是“重要他人”之一,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是教师这一“重要他人”的核心要素之一.教师期望是指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数学教师期望是指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了解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的行为未来或数学学业成就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教师期望效应就是指由教师的期望引起的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6].教师期望效应并不能使学生自动产生自我实现的愿望.只有当教师用行为表达出来且被学生知觉到的期望,教师期望效应才能产生.教师期望对学生的行为、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教师期望比性别差异、种族差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影响更大.在某种情况下,教师抱有高期待或者低期待,会使同一水平上的学生的成绩出现一个标准差的浮动[6].教师期望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感和学业成就动机,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7].中小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评价与学生智力水平的相关性显著[8].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学习中习得无助感产生重要的影响[9].当教师在情感支持、机会和负性反馈等行为上明显区别对待不同学生时,教师期望对学生发展的影响较为明显[10].

      综观有关的研究,关于教师期望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影响的专题研究不多,特别地,针对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的数学自我概念影响的研究更少,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例如,数学教师期望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是否产生重要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等等.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制约着教师期望技能的有效运用和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培养.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辅以面谈,探讨初中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以下简称数学教师期望)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之间关系,分析初中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影响及影响程度,为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自我概念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选取广西钦州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中生作为被试,有效被试共764人,其中初一256人、初二257人、初三251人;男383人、女381人.

      2.研究工具

      (1)数学自我概念量表

      采用Marsh(1992)的自我描述问卷Ⅱ.自我描述问卷Ⅱ的适用范围是7-10年级的中学生.该量表共有11个分量表,102道测试题组成.其中包括3个学业自我概念(言语、数学和一般学校情况)和7个非学业自我概念及1个一般自我概念.陈国鹏对此量表进行修订,各分量表的内在稳定性系数在0.83-0.91之间.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72-0.88之间.11个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大多在0.40以下,彼此之间相关不高,说明各分量表可以独立使用.我们从中抽取出与数学有关的10个题目构成《数学自我概念量表》,如:“我的数学总是很好”、“我很想上数学课”等.这10个题目将数学自我概念划分为两个维度:能力维度和情感维度.供选支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5项,采用5点计分法.经研究,本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为0.876,具有较高的信度.

      (2)数学教师期望量表

      参考郑海燕《教师期望量表》修订而成[11].本量表共有11题,包括数学教师态度和数学教师行为2个维度.其中,数学教师态度是指学生知觉到的对数学教师的一种情感的评价性反应,包括4道题目,如“我觉得数学老师对我的成绩感到很失望,对我没有信心”;数学教师行为是指学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活动方式,包括7道题目,如“当我回答问题时,数学老师经常耐心倾听、点头赞同”.供选支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共5项,采用5点计分法.在本研究中,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α)为:教师态度0.792,教师行为0.821,总量表0.820,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

      3.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1)问卷调查在统一的指导语下进行,时间为15分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发放771份问卷,最后收回有效问卷764份.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分别为256、257、251份;男女分别为383、381份.

      (2)所有的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 for Windows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数学教师期望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相关性分析

      对数学教师期望及其2个维度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及其2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数学教师期望及各维度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及各维度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2.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回归分析

      为考察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影响情况,以数学教师期望为预测变量,以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为因变量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下页表2.由表2可知,标准回归系数β为0.782,决定系数

为0.612,T=34.665(P<0.01).这说明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具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可以解释学生数学自我概念61.2%的变异.

      

      

      以数学教师期望的教师态度、教师行为2个维度为预测变量,以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为因变量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主要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教师行为的标准回归系数β为0.645,教师态度的标准回归系数β为0.348,且β值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都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师行为比教师态度的影响要大一些.

      进一步考察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2维度的影响情况,以数学教师期望的教师行为、教师态度作为预测变量,分别以数学能力自我、数学情感自我为因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主要结果如表4.

      

      由表4可知,β值均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因此,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对学生数学能力自我或数学情感自我都产生重要的影响.

      3.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影响的路径分析

      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所得到的标准回归系数即路径系数β和决定系数

=β×r,其中r为相关系数,建立影响路径模型,结果如图1(括号内的数字为决定系数).由图1可知,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2因素共解释学生数学能力自我53.2%的变异,共解释学生数学情感自我44.7%的变异.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分别对学生数学能力自我、数学情感自我2个维度都有非常显著的回归效应.

      

      数学教师期望是指数学教师在对学生了解基础上产生的对学生的行为未来或数学学业成就的某种预测性认知,包括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2个维度.数学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形成的对自己在数学学业方面的特长、能力和知识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认知、体验和评价,包括数学能力自我和数学情感自我2个维度.

      1.数学教师期望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数学自我概念、数学能力自我、数学情感自我、数学教师期望、数学教师态度、数学教师行为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究其原因,首先,有研究表明,学生选择喜爱的教师与该教师所教的学科喜爱程度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显著影响.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概念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从而,数学教师期望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其次,学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和学生数学自我概念都与学生的数学态度、数学行为、数学活动、数学经验体验、数学成绩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是学生在对数学及其有关活动的经验体验、知觉感受基础上产生的或形成的看法和观念.

      2.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影响

      研究表明,初中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一般的,学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越高的学生倾向于具有良好的数学自我概念;学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越低的学生倾向于具有不良的数学自我概念.究其原因,首先,我国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有形或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其次,教师言语的和非言语的沟通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师生间的日常接触也对学生的自尊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支持、关心、鼓励、期望和帮助等都有利于学生自尊或自信的发展,自尊和自信都是自我概念的重要成分[12].再次,当教师在教学中既重视学生技能的发展,又重视学生情感状态时,教学就会更有效.从而促进学生数学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最后,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一般采用“社会参照体系”和“个体参照体系”,基于“个体参照体系”的教师评价对学生学业自我概念产生正向影响[5].因此,教师的关爱、期望及其态度与行为方式既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也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由此可见,学生知觉到的数学教师期望、教师行为、教师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学习能力感,从而影响着学生数学自我概念.

      (1)数学教师期望与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它们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的,数学教师期望越高的学生倾向于具有良好的数学自我概念;数学教师期望越低的学生倾向于具有不良的数学自我概念.

      (2)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数学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都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其中教师行为比教师态度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或数学能力自我)的影响要大.但对于数学情感自我而言,教师态度比教师行为的影响要大一些.

      (3)数学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具有很好的预测性,可以解释学生数学自我概念61.2%的变异.教师行为和教师态度对学生数学能力自我和数学情感自我都具有很好的预测性,两因素可以共解释学生数学能力自我53.2%的变异和数学情感自我44.7%的变异.

标签:;  ;  ;  ;  ;  

教师期望对学生数学自我概念影响的定量分析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