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体组织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吴佳南[1](2021)在《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膝关节炎仿生辨识研究》文中提出膝关节炎是多发于中老年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以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间骨赘形成和软骨下骨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并伴有关节疼痛、僵硬、畸形和肌肉萎缩等多种症状,严重时会导致关节运动障碍甚至残疾。膝关节炎因其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关节软骨为关注点,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成像等影像学方法,以关节软骨磨损和关节间隙狭窄为膝关节炎的标志性病理特征,对膝关节炎进行诊断和评估。然而,关节软骨等结构性病变往往发生在疾病中晚期,且关节软骨一旦磨损便不可逆转,病情极易因发现较晚而错过治疗的绝佳时期。此外,膝关节炎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以缓解疼痛为主,尚无法做到根治疾病,而手术治疗又会造成关节内部损伤,使患者承受痛苦并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面对临床诊断膝关节炎的瓶颈问题和巨大的医疗需求,研究人员利用影像学和生化检查等方法进行了诸多研究,然而目前仍未有行之有效的膝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因此,如何在膝关节炎发生、发展的早期对其进行诊断和评估成为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关节炎是一种全关节疾病,病变累及下肢骨骼、半月板、滑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多种组织。特别是在膝关节炎的早期阶段,关节软骨等组织的异常变化尚未达到影像学检测方法的诊断标准,而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例如肌肉、肌腱、韧带和血管可能已经发生了相应的病理改变。因此,以膝关节周围软组织为关注点对膝关节炎进行研究,为探索膝关节炎病变新机制,寻求膝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方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仿生学是学习、模拟大自然,在建造的人工制品中实现回归自然的仿生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科学,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难题的一条有效捷径。现代仿生学的研究内容不再局限于模拟生物,还注重对人类生活所发生的一些现象进行探索,将一切对人类有用的信息进行仿生尝试,尤其是将人类生活作为生活模本,同生物模本一样进行仿生模拟。人类在自身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技能与知识为仿生创新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中、西医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疾病诊断方法,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中医凭借人的感官,通过望、闻、问、切的方法收集临床信息,得出诊断性的结论;西医利用感官和检查工具,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的方法了解和评估人体状态,对疾病进行诊断。其中,中医“四诊”中的切诊(按诊和脉诊)与西医的触诊相似,都能够获取人体软组织的相关信息。例如,体表温度、湿度;压痛感、摩擦感;肿块的位置、大小、轮廓、硬度、移动度、与周围软组织有无粘连;血管充盈情况和动脉搏动的部位、速率、强度和节律等信息。中、西医通过切诊(按诊和脉诊)和触诊对疾病进行诊断的行为过程,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仿生模本,这启示我们可以利用仿生思维解决目前膝关节炎早期诊断面临的瓶颈问题。本文以膝关节周围主要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和血管为关注点,以中、西医切诊(按诊和脉诊)和触诊的疾病诊断方法为基础,利用在体、无创、定量的现代影像学技术获取软组织多物理场的相关参数,并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仿生辨识。本文开展的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膝关节炎仿生辨识研究,为探索膝关节炎病变新机制,寻求膝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提供全新的思路,并对人类传统疾病辨识方法向定量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学模量场研究。本文选取了膝关节周围的9块肌肉、6条肌腱/韧带为测量对象,利用超声弹性成像系统在体、无创、定量测量了肌肉、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分析发现性别和年龄对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具有显着性影响。对不同性别而言,男性肌肉、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大于女性;对不同年龄而言,除了个别软组织以外,健康受试者肌肉、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本文还探索了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肌肉、肌腱/韧带杨氏模量的差异性,分析发现男性大部分肌肉、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在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女性大部分肌肉、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在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膝关节炎患者大于健康受试者。同时,本文还研究了不同疼痛部位对膝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杨氏模量的影响,分析发现股四头肌腱、髌韧带、内侧副韧带和髌外侧支持带,这四条肌腱/韧带的杨氏模量与膝关节疼痛部位密切相关。(2)膝关节周围血管流场研究。本文选取了为膝关节供血的7条主要动脉血管为测量对象,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体、无创、定量测量了动脉血管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分析发现性别和年龄对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周围动脉血管形态学参数无显着性影响;仅有个别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性大于女性。本文还探索了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动脉血管血流参数的差异性,分析发现血管形态学参数在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无显着性差异;大部分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在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膝关节炎患者大于健康受试者。(3)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温度场研究。本文利用红外热像仪在体、无创、定量测量了膝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和血管的表面温度,分析发现性别和年龄对大部分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表面温度均无显着性影响;仅有个别软组织表面温度在不同性别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且男性大于女性。本文还探索了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之间软组织表面温度的差异性,分析发现仅有部分软组织的表面温度存在显着性差异,且膝关节炎患者大于健康受试者。(4)基于机器学习的膝关节炎仿生辨识研究。本文基于测得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学模量场、血管流场和温度场的相关参数,利用决策树、BP神经网络、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和极限学习机等五种机器学习方法对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进行了仿生辨识。研究结果表明,极限学习机的健康受试者识别正确率和患者识别确诊率分别在90%-100%之间和85%-95%之间,总体识别正确率在90%-97.5%之间,极限学习机对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的识别率高、识别精度稳定,可以作为辨识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的机器学习模型。
李川,程晨,贾伟伟,杨军令,余玄,Olajide E.OLALEYE[2](2021)在《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发现与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关联的物质并揭示其药代特征》文中认为中医药对中华民族健康和国家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揭示决定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物质是推进中药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化学组成复杂的中药,可通过开展多成分药代研究,根据给药后中药成分能否以某种形式被机体利用产生显着的体内暴露(以成分原形和/或代谢物形式),选拔出用于考察药效活性的中药物质,研究物质产生疗效的体内过程和药代特征,由此为揭示决定中药药效作用的物质创造条件。此外,这类多成分药代研究还可用于揭示与中药不良反应或联合用药风险关联的中药物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在理论、方法、技术、应用上已取得突破,成为药代动力学的一个新分支。本文系统阐述了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要求和分析技术,并用一类活性中药成分(三七的皂苷类成分)的研究和围绕一种已上市中药制剂(连花清瘟胶囊)的研究介绍了两类多成分药代研究实例,最后讨论了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王鹏举[3](2021)在《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体成分分析通过分析组成人体的成分及其比例了解人体基本健康状态,在疾病预防和诊断、康复评估及健身指导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生物电阻抗技术具有无创、无害、低成本且操作简单等特点,是人体成分分析仪器广泛采用的基础测量技术。目前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仪器大多采用经验公式模型,预测结果精度不高。本文重点研究基于生物电阻抗测量结合智能算法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介绍了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的方法理论,以及当前基于生物电阻抗法的人体成分预测模型的发展,分析了现阶段人体成分分析采用的由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立的经验公式模型的局限性。以火龙果(Red-Pitaya)FPGA开发板为核心,设计了用于人体成分分析的八电极生物电阻抗谱(BIS)测量系统,详细介绍了信号激励模块、响应采集模块和模拟开关模块。该系统采用多频率正弦(multisine)信号作为测量激励,可实现1.91kHz~950.81kHz范围256频率点的人体BIS同步测量;通过标准三元件重复50次测量实验,幅值标准差在1.41Ω以下,相位标准差在1.98°以下;通过与SFB-7仪器进行误差对比,阻抗幅值绝对误差小于1.45Ω,相位绝对误差小于1.80°;BIS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良好。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人体BIS数据降维处理,数据维度由256*6降到256*1,降维后数据包含原始阻抗幅值99.82%以上信息,相位99.28%以上信息;分别采用BP神经网络、GA优化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三种智能算法建立人体成分预测模型;通过三种模型预测结果与SFB-7仪器测量结果对比分析,GA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优于其他两种模型;其预测结果与SFB-7仪器测量结果相比,细胞内液(ICW)的相对误差小于4.97%,细胞外液(ECW)的相对误差小于4.69%,人体总水分(TBW)的相对误差小于3.82%,非脂肪量(FFM)的相对误差小于3.60%。
王庆祥[4](2021)在《人体生理关键参数测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人体总含水量包含细胞内液量和细胞外液量,细胞内外液量关系着体液的平衡状态,体液的平衡状态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体液不平衡通常会导致患者脱水和水肿,其通常与其他疾病有关,如肾病,肝病,心脏衰竭等。所以通过检测患者的体液状态可以对疾病进行监控。现有的体液检测技术有X射线,CT法等。这些方法成本较高,检测设备不能随身佩戴,不能长时间对患者进行持续监测。而生物电阻抗法具有低成本,接触式测量的特点,可以方便的测量出人体细胞内外液含量,从而监测人体的体液平衡状态。本课题以国内外较成熟的生物电阻抗法理论为基础,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内容:(1)对比了人体生理关键参数测量系统设计中阻抗测量的几种方法,最终选用较为常用的四电极测量法。在生物电阻抗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Cole-Cole阻抗圆理论和人体阻抗测量的分析方法。(2)设计了系统的整体硬件结构包括两个部分:阻抗测量控制电路,阻抗测量电路。测量人体阻抗的方法为先向生物组织注入安全电流,再通过采样电极检测相应回路的电压值和电流值,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再由FPGA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得出人体相应部位的阻抗值。单片机控制电路,得到该阻抗值后,将频率控制字发送给FPGA。FPGA进行频率转换,测量下一个需测频率的人体阻抗。同时单片机控制电路对接入电极也进行了控制,从而对人体不同部位的实现了分段式阻抗测量,并通过阻抗值计算出人体细胞内外液量。(3)为控制系统各模块协调,设计了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控制阻抗测量流程,可以实现测量频率转换,测量部位选择。可以实现定时测量,从而达到对患者进行全天监测。
李祯[5](2021)在《生物医用可降解Zn-Li合金强塑化机理和降解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锌是人体必须元素,作为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具有巨大前景。但是纯锌的强度低、塑性差,无法在人体组织重建过程中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前人研究发现,添加Li元素可显着提高锌的强度。在本文完成前,关于Zn-Li合金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关键问题:(Ⅰ)尚无关于Zn-Li合金中固态相变类型及其产物特征的报道,导致对该系列合金的组织特征和强塑化机理缺乏清晰认识;(Ⅱ)Li元素提升强度,但降低塑性,尤其是热轧态过共晶Zn-Li合金表现出高强度和极脆性,极大限制了其潜在的工程化应用;(Ⅲ)过共晶Zn-Li合金的在模拟体液中的降解行为、降解产物及其形成机理不明确。上述问题阻碍了可降解医用Zn-Li合金的组织性能优化。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采用球差校正透射电镜(TEM)、三维原子探针(3DAP)和扫描开尔文探针显微镜(SKPFM)等先进的表征测试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揭示了β-LiZn4(β)中析出Zn以及Zn中析出β-LiZn4的固态相变特征。Li含量高于共晶成分(0.44 wt.%)时,合金由粗大的β初生相枝晶和Zn+β共晶组织构成。研究发现,在铸态合金的β初生相中形成了细密的针状Zn析出相,构成了显着区别于Zn+β共晶的β/Zn层片状组织。在这种组织中,相邻Zn片层的间距<lμm,典型的值为800nm;β基体与Zn析出相之间存在可重复的位向关系(OR),即[1213]β//[2110]Zn,(1010)β与(0002)Zn偏离4.5°(记为OR1)。β/Zn层片状组织形成的热力学原因是Zn在β相中的固溶度随温度降低而显着下降,从共晶温度的92%下降至100℃的88%,导致铸锭在冷至室温的过程中发生了β-LiZn4→Zn的固态相变,使得硬脆的β相转变为硬度高且具有塑性的β/Zn层片状组织。而在β初生相之间的Zn晶粒内,从共晶温度到室温,Li的固溶度下降了 1 at.%,为Zn→β-LiZn4相变提供了热力学条件。研究发现了 Zn晶粒中的纳米β析出相网络,其中的β相为细长条状,宽度<10nm,两相的 OR 为[1213]β//[2110]Zn,(1010)β//(0002)Zn(记为OR2)。OR2存在3个变体,它们之间的夹角为123.26°或113.49°,相互连接形成了网络。通过相变晶体学计算揭示了β相与Zn相的晶格匹配特征,解释了位向关系形成的原因。(2)研发了显着提升过共晶Zn-Li合金塑性的热-温轧制新方法。前期研究表明过共晶Zn-Li合金存在强度高、塑性低的力学性能不平衡的问题。因此,根据己掌握的Zn-Li合金相变机理和组织特性,设计了适用于过共晶合金的热-温轧工艺,其中高温轧制是在350℃下进行4道次轧制后水淬,总变形量为75%,低温轧制是在100℃下进行1道次轧制,总变形量为90%。其中热轧确保合金中硬脆β相塑性变形,细化粗大铸态组织。温轧过程通过低温降低了不同相中溶质原子的固溶度,进而实现双向析出强化,即硬脆β相转变为高强高塑的β/Zn片层组织,同时低强度的Zn晶粒中析出β相网格状组织或高密度的纳米α-Li2Zn3析出相。因此,该工艺在强化Zn相的同时对β相增韧,最终制备出屈服强度(YS)>240 MPa,抗拉强度(UTS)>390 MPa,延伸率(EL)>45%的高强高塑的近共晶和过共晶Zn-Li合金。同时,Zn-Li合金在温轧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过程,在细化晶粒的同时降低了合金的位错密度和内应力。故热-温轧Zn-Li合金在析出强化、细晶强化和动态再结晶软化的协同作用下实现了增强增塑。(3)通过对Zn-Li合金在模拟体液(SBF)中随时间变化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发现了 Zn-Li合金2阶段的腐蚀过程,揭示了 Li元素通过改变腐蚀层显微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而实现对点蚀的抑制作用。SKPFM试验首次证实了Zn-Li合金中β相的表面电势低于Zn相,为两相电偶中的阳极,故其优先降解,这表明由Zn-Li合金制备的医用植入器件在人体中可完全降解。β相的优先降解导致Li+离子在合金表面溶液中过饱和,同时形成的化学势梯度导致合金中Li原子向表面富集。因此在浸泡前中期,合金表面腐蚀产物以致密颗粒状富Li腐蚀产物(Li2CO3)为主,该腐蚀层可有效抑制合金表面的点蚀形核与扩张。由计算可知,浸泡30天后合金的平均腐蚀速率为9.8 μm/y,仅为纯Zn的1/7。通过TEM和XPS揭示浸泡初期合金表面富Li腐蚀层由两个亚层组成,其中由Li2CO3多晶组成的外层厚度为55 nm,内部致密无缺陷且化学稳定性高,可在25 nm内阻止SBF中Cl-离子的渗透和侵蚀,进而有效抑制点蚀。内层为合金表面自然氧化层,可为外层Li2CO3多晶提供异质形核位点,促进Li2CO3多晶层的形成。综上所述,本论文通过揭示Zn-Li合金中固态相变特征,开发了适用于过共晶Zn-Li合金的热-温轧制工艺,解决了热轧过共晶合金塑性低的问题。制备出适用于可降解植入物的高强高塑且腐蚀均匀的Zn-Li合金,并揭示了其强塑化和早期均匀腐蚀的机理,为含Li锌合金设计优化提供了基础。
尹延顺[6](2021)在《糖度对苹果酒风味物质中上头特征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苹果酒是具有多种保健活性物质和系列风味物质的果酒饮料。苹果酒中的风味物质在赋予酒体令人愉悦的香气同时,却存在可能导致酒后出现眩晕、头疼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上头”的症状,这极大的影响了苹果酒推广和应用。目前,关于果酒饮酒“上头”尚无详尽的评价方法,更没有基于科学实验评价而形成的针对果酒中引起“上头”的风味物质的研究。因此,本课题通过不同糖浓度发酵形成不同风味的果酒,进而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关键风味成分。进一步通过动物学实验对这些关键风味成分进行筛选,确定出引起苹果酒上头的特征风味物质。具体研究如下:1、基于苹果酒发酵中糖度的调控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苹果酒关键风味物质。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白砂糖和果葡糖浆进行苹果酒发酵实验,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中的风味物质,结果表明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以醇类和醛酮类为主。进一步通过对苹果酒风味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异戊醇、乙醛、2,3-丁二醇、3-羟基-2-丁酮为酒体中关键风味物质。2、选用理想偏离度评价模型评价苹果酒的多种关键风味物质对动物精细行为的影响。苹果酒上头特征成分通过对动物精细行为学分析装置中获得的行为参数进行分析得出,2,3-丁二醇会对小鼠饮后行为产生抑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效果逐渐降低;异戊醇会抑制小鼠饮后的行为,且随异戊醇浓度的增大,抑制效果越显着。动物精细行为结果表明2,3-丁二醇以及异戊醇是导致“上头”的主要风味物质。3、通过动物实验测试苹果酒的多种关键风味物质对酒精代谢标志物和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测量小鼠饮酒后血浆中的乙醇及乙醛,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肝脏中ADH、ALDH和脑部神经递质5-HT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异戊醇浓度的增大会降低血浆中乙醛含量、肝脏中ADH和ALDH含量以及脑组织中5-HT的含量,而且会增加乙醇在机体内的积累。本论文通过动物实验筛选确定了引起苹果酒“上头”的特征风味物质,对于进一步研究果酒酒体中“上头”物质以及其他酒类中“上头”物质的分析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穴皓月[7](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高脂血症的检测与分析》文中指出高脂血症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类型疾病的重要诱因且存在很多因此产生的并发症,由于其隐匿性导致多数疾病并无典型症状,极易耽误最有效的防治时间,对人们身体的生理机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其中,胆固醇浓度过高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导致血脂水平整体异常。因此,胆固醇浓度值是检测高脂血症很重要的指标。目前常用的血脂检测方法多为医院生化检测测得,不仅给被测对象造成疼痛的感觉,而且还增加了针刺部位的感染风险,且实时性较差。生物电阻抗技术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技术,能很好的辨别被测对象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反映出来的不同电信号,为无创血脂成分检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现有研究表明胆固醇浓度与电阻抗呈一定的线性关系,但该实验是在体外配比胆固醇混合溶液进行的,相对人体的复杂性与各异性有一定的差距。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电阻抗谱的新型无创连续监测人体胆固醇浓度的方案,用于辅助医疗检测高脂血症。依据生物电阻抗测试原理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系统的人体阻抗谱检测平台,用于无创胆固醇浓度的检测。该平台主要由信号激励模块、信号调理模块、AD采集模块等组成。信号激励模块由微处理器控制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100KHz-300KHz的正弦波电流激励信号;调理电路对检测电极的输出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带通滤波等;幅相检测模块得到人体手臂电阻抗的幅值和相位角参数值,再将其转换为微控制器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实验设计了各模块的原理图,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来证明检测平台的正确性。机器学习算法在疾病风险预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远远超过传统预测方式,为降低个性化差异,本文提出了阻抗谱关系模型中加入和人体成分分析仪相关性较高的人体成分指标优化高脂血症预测模型的方法,对综合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以及主成分(PCA)特征降维的特征工程处理,得到一个特征变量间彼此线性无关的数据集,采用了机器学习的套索(Lasso)回归算法来建立生物电阻抗谱与胆固醇浓度的关系模型,实现对胆固醇浓度的预测,预测结果与生化检测的结果相关性为0.79,平均相对误差率是10.47%,该测量系统和回归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无创检测了人体胆固醇浓度值,并正确判断了血脂有无异常,对患者实时监测血脂异常以及医疗检测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唐诚[8](2021)在《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糖尿病肾脏病Ⅲ-Ⅴ期湿证人体成分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应用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仪,采集DKDⅢ-Ⅴ期湿证患者相关信息,并对证候调查及人体成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探讨DKDⅢ-Ⅴ期湿证患者的人体成分特征。方法:1文献研究:检索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21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关于DKD分期辨证分型的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统计不同分期中各证型出现的文章频数、频次比、病例数及百分比。2临床研究:纳入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0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病房以及门诊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DKD Ⅲ-Ⅴ期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利用DBA-550专家型人体分分析仪检测其人体成分指标。使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秩和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运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湿证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情况。结果:1 文献研究1.1 DKD各分期证型分布情况:DKDⅢ期例数百分比排在前十位的证型是:血瘀证(15.07%)>气阴两虚证(13.73%)>阴阳两虚证(12.61%)>气虚证(10.65%)>阴虚证(9.85%)>湿证(7.91%)>湿热证(4.95%)>阳虚证(4.66%)>阴虚燥热证(3.56%)>脾肾气虚证(3.49%)。DKDⅣ期例数百分比中占前十位的证型依次是:血瘀证(18.69%)>湿证(15.73%)>气虚证(10.23%)>阳虚证(8.76%)>阴虚证(7.73%)>气阴两虚证(7.36%)>阴阳两虚证(5.05%)>血虚证(4.64%)>湿热证(4.20%)>脾肾气虚证(3.40%)。DKDV期例数百分比前十位的证型依次是:湿证(19.59%)>血瘀证(16.31%)>阳虚证(11.36%)>气虚证(10.62%)>血虚证(9.15%)>阴虚证(6.40%)>阴阳两虚证(4.44%)>脾肾气虚证(4.02%)>气阴两虚证(3.41%)>湿热证(3.05%)。1.2所纳入的文献中,湿证共有病例数3168例,其中DKDⅢ期506例,占Ⅲ期病例 4.95%,DKDⅣ期 1429 例,占Ⅳ期病例 15.73%,DKDⅤ期 931 例,占Ⅴ期 19.59%。2 临床研究2.1 DKDⅢ-Ⅴ期各期湿证患者的症状分布不同,DKDⅢ期症状分布排序前十位依次是:面足浮肿(77.42%)>神疲乏力(61.29%)>形体肥胖(58.06%)>全身困倦(54.84%)>口中黏腻或口中尿味(48.39%)>胸闷脘痞(45.16%)>咽干口渴(41.94%)>口舌紫暗(35.48%)>头胀肢沉(32.26%)>夜尿频多(29.03%)。DKD Ⅳ期症状分布排序前十位依次是:面足浮肿(97.67%)>神疲乏力(65.12%)>形体肥胖(62.79%)>咽干口渴(53.49%)>全身困倦(51.16%)>口中黏腻或口中尿味(51.16%)>皮肤瘙痒(44.19%)>纳呆呕恶(41.86%)>食少纳呆恶心呕恶(41.86%)>胸闷脘痞(39.53%);DKDⅤ期症状分布排序前十位依次是:面足浮肿(79.16%)>神疲乏力(68.75%)>形体肥胖(58.33%)>咽干口渴(56.25%)>畏寒肢冷(56.25%)>皮肤瘙痒(50.00%)>食少纳呆恶心呕恶(43.75%)>口中黏腻或口中尿味(43.75%)>肌肤甲错(37.50%)>全身困倦(37.50%)。2.2 DKD Ⅲ-Ⅴ期湿证兼夹证候要素分布情况:DKD Ⅲ期湿证兼夹证候依次是阳虚证(45.16%)>血瘀证(41.94%)>阴虚证(25.81%)>气虚证(22.58%)>血虚证(16.13%),DKD Ⅳ期湿证兼夹证候依次是阳虚证(51.16%)>血瘀证(41.86%)>阴虚证(25.58%)>气虚证(9.30%)>血虚证(0%),DKD Ⅴ期湿证兼夹证候依次是血瘀证(66.67%)>阳虚证(60.64%)>阴虚证(25.00%)>气虚证(25.00%)>血虚证(8.33%)。2.3 DKDⅢ-Ⅴ期各期证候积分存在差异:Ⅳ期血瘀证积分低于Ⅴ期(P<0.01);Ⅲ期湿证积分、血瘀证积分低于Ⅴ期(P<0.05)。2.4 DKDⅢ-Ⅴ期各期湿证症状评分存在差异:Ⅲ期、Ⅳ期胸闷脘痞、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低于Ⅴ期(P<0.05);食少纳呆、全身困倦、头胀肢沉、口中黏腻或口有尿味、形体肥胖、痴呆烦躁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2.5 DKDⅢ-Ⅴ期各期湿证患者的人体成分指标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体脂肪量在Ⅲ期、Ⅴ期之间以及Ⅳ期、Ⅴ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百分比在Ⅲ期、Ⅴ期之间以及Ⅳ期、Ⅴ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总水分三种指标在Ⅲ期、Ⅳ期之间以及Ⅲ期、Ⅴ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Ⅳ期、Ⅴ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肌肉量、躯干肌肉量、骨骼肌肉量在Ⅲ期、Ⅳ期之间以及Ⅲ期、Ⅴ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Ⅳ期、Ⅴ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去脂体重、基础代谢量在Ⅲ期、Ⅳ期之间以及Ⅲ期、Ⅴ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Ⅳ期、V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脏脂肪面积在Ⅳ期、Ⅴ期以及Ⅲ期、V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体重指数在Ⅳ期、Ⅴ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蛋白质、无机盐种两种指标在Ⅲ期、Ⅳ期之间以及Ⅲ期、V期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Ⅳ期、V期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腰臀比在各分期之间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6 DKDⅢ-Ⅴ期各期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具有相关性:胸闷脘痞症状评分与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去脂体重、肌肉量、基础代谢量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 R=-0.201,R=-0.189,R=-0.188,R=-0.211,R=-0.192,R=-0.190,R=-0.190;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与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去脂体重、肌肉量、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R=0.196,R=0.213,R=0.189,R=0.220,R=0.191,R=0.180,R=0.180;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与脂肪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R=-0.204;形体肥胖症状评分与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脂肪百分比、体重指数、腰臀比、肌肉量、去脂体重、骨骼肌量、躯干肌肉量、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 R=0.325,R=0.239,R=0.260,R=0.318,R=0.195,R=0.724,R=0.561,R=0.599,R=0.853,R=0.385,R=0.292,R=0.288,R=0.324,R=0.427,R=0.288;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全身困倦、头胀肢沉、口中黏腻或口有尿味、痴呆烦躁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形体肥胖症状评分与肌肉量(OR=1.165,95%CI 1.029-1.320,P=0.016),形体肥胖症状评分与体脂肪量(OR=1.307,95%CI 1.186-1.440,P=0.000)。结论:1 文献研究湿证的占比随着DKD病程的进展逐渐升高,湿证与DKD病程进展可能有关。2 临床研究2.1 DKDⅢ期-Ⅴ期各期湿证患者的症状评分存在差异:Ⅲ期、Ⅳ期皮肤瘙痒、胸闷脘痞症状评分低于V期。2.2 DKDⅢ期-Ⅴ期各期湿证患者的人体成分存在差异:Ⅲ期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肉量、躯干肌肉量、基础代谢量水平低于Ⅳ期、Ⅴ期,Ⅲ期、Ⅳ期体脂肪量、脂肪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高于V期,Ⅳ期体重指数高于V期。2.3 DKDⅢ期-Ⅴ期湿证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存在相关性:胸闷脘痞症状评分与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去脂体重、肌肉量、基础代谢量呈负相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与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去脂体重、肌肉量、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与脂肪百分比呈负相关;形体肥胖症状评分与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总水分、无机盐、蛋白质、体脂肪量、内脏脂肪面积、脂肪百分比、体重指数、腰臀比、去脂体重、肌肉量、骨骼肌量、躯干肌肉量、基础代谢量呈正相关。
全威[9](2021)在《马铃薯制品中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形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热加工食品中美拉德反应危害物(Maillard reaction harmful products,MRHPs)是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马铃薯制品是一类消费量大、消费受众广的典型MRHPs高暴露食品。近年来,马铃薯制品对健康的影响受到诸多关注,但仅从反式脂肪酸、血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值等因素无法充分解释不同加工方式的马铃薯制品之间对健康影响的差异。考虑到不同方式加工的马铃薯制品中MRHPs含量有显着差异,因此有理由怀疑其也是马铃薯制品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但现有研究聚焦于马铃薯制品中的丙烯酰胺,而忽视了其中还可能存在的其它MRHPs。多种MRHPs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同时被机体摄入后对健康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明确马铃薯制品中多种MRHPs的生成影响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对于马铃薯制品健康性问题至关重要。基于此,本论文以马铃薯制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主要MRHPs的组成和含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循证医学和动物实验的手段探究马铃薯制品及其MRHPs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对83种商品化马铃薯制品中主要MRHPs的种类及含量水平进行了调查,并以油炸、焙烤、挤压膨化和蒸煮四类加工方式进行了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以MRHPs含量较高的油炸和焙烤两种加工形式为重点,对中国主要马铃薯产区的九种马铃薯中可能影响上述三类MRHPs生成的主要组成成分进行了测定,并测定了三类MRHPs的生成情况,最后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典型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所得到的数据集进行综合分析初步探讨了热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组分对多种MRHPs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商品化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为0.06μg/g~2.60μg/g;两种晚期糖基化产物(CML和CEL)的含量水平分别为1.05μg/g~11.24μg/g和1.78μg/g~14.4μg/g,要略低于热加工肉制品中CML和CEL的含量;而杂环胺主要是两种β-咔啉类杂环胺:Harmane和Norharmane,其含量略低于咖啡制品中β-咔啉类杂环胺的水平(10μg/kg~40μg/kg)。马铃薯原料组分对于三类MRHPs生成有显着影响,赖氨酸、谷氨酸、3-CQA和5-CQA与丙烯酰胺和Harmane的形成呈典型负相关性;天冬氨酸、α-卡茄碱和α-茄碱则分别与丙烯酰胺和Harmane的形成呈典型正相关性。为明确马铃薯制品特别是其中MRHPs与人类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论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将目前不同热加工方式马铃薯制品与慢性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的风险比结果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并结合亚组分析和剂量效应分析探究长期摄入不同热加工方式马铃薯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热加工方式马铃薯制品与慢性疾病风险的关联呈现显着差异。与蒸煮马铃薯相比,长期摄入油炸和焙烤马铃薯与糖尿病、高血压和结肠癌的患病风险显着相关。剂量效应分析结果具体指出,每天增加100 g马铃薯的摄入会将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升5%,每天增加100 g油炸马铃薯的摄入会将糖尿病的发生风险提升10%。而蒸煮马铃薯制品则与慢性疾病风险不存在显着的关联。基于马铃薯制品中三类MRHPs含量数据和动物实验剂量数据,详细研究了丙烯酰胺(2 mg/kg体重/天)、CML(2 mg/kg体重/天)和Harmane(1 mg/kg体重/天)单独和混合摄入对Sprague-Dawley(SD)大鼠健康的影响。血清生化、组织病理学以及代谢组学结果发现,Harmane没有对SD大鼠的健康造成显着不良影响。丙烯酰胺和CML分别造成了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和胰腺损伤并导致空腹血糖上升,还会通过氧化应激导致肝脏、腓肠肌和神经纤维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和功能异常。由于Harmane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三类MRHPs混合摄入时对氧化应激、血糖代谢以及胰腺和神经损伤的影响有所减弱。但MRHPs混合摄入时又会引发肾脏损伤和功能异常以及肿瘤风险增加等新的健康问题产生。这主要与Harmane的辅助致癌性,以及三类MRHPs均对精氨酸生物合成通路造成影响,导致MRHPs混合摄入时富马酸代谢和关联的TCA循环异常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多种MRHPs混合摄入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和机制并不能简单的根据MRHPs单独作用时的结果进行预测。考虑到上一部分研究发现马铃薯制品中三类MRHPs对SD大鼠血糖水平和脏器组织造成不良影响,本文进一步探究了三类MRHPs单独和混合摄入对糖尿病GotoKakizaki(GK)大鼠健康的影响。从血清生化、氧化炎症应激、胰岛细胞凋亡及代谢通路等角度初步探究了MRHPs对GK大鼠糖尿病进展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丙烯酰胺以及CML介导GK大鼠氧化炎症应激、造成胰腺病理损伤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糖代谢及能量代谢通路紊乱,最终导致GK大鼠糖尿病进展恶化。Harmane则没有对GK大鼠糖尿病进展造成显着影响,并且Harmane具有抗氧化和抗糖尿病作用,上调了糖代谢通路相关代谢物的表达。因此,MRHPs混合摄入对GK大鼠氧化应激水平、胰腺功能以及糖代谢通路的影响有所降低,但考虑MRHPs混合摄入造成了胰腺病理损伤,最终还是会对GK鼠糖尿病进展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从血清生化和代谢组学分析了MRHPs对GK大鼠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发现,MRHPs与GK大鼠脑和神经系统、肝肾等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MRHPs混合摄入还与肿瘤风险增加有关。最后,基于上一部分研究发现三类MRHPs影响GK大鼠脑部并发症的结果,本文以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这一重要的糖尿病脑部并发症为例,从氧化炎症应激关联的神经胶质细胞激活、神经元损伤和神经细胞凋亡以及Aβ沉积、糖代谢和胰岛素信号传导等多个途径具体分析和比较了三类MRHPs单独和混合摄入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及其相关机制的影响。研究发现丙烯酰胺和CML会介导GK大鼠体内氧化应激,激活脑部神经胶质细胞并引起炎症应激,造成Aβ在脑部积累增加和脑部正常的葡萄糖转运功能受损,从而导致GK大鼠的认知和记忆功能受损。此外,丙烯酰胺还会造成脑部神经突触功能蛋白下调、细胞凋亡蛋白上调,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产生严重不良影响。Harmane没有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造成显着不良影响,并且三类MRHPs混合摄入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较单独摄入时显着减弱,这主要与Harmane发挥抗氧化活性降低了其它MRHPs混合摄入时对氧化和炎症应激水平和神经突触功能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有关。因此,马铃薯制品中多种MRHPs对GK大鼠脑部认知和记忆功能的不良影响的机制主要与脑部血糖代谢异常和Aβ沉积有关。
班美丽[10](2021)在《医用钛合金Ti-6Al-4V表面ZrO2-HA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用钛合金如Ti-6Al-4V(TC4)合金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常作为人体植入体的首选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人体硬组织替代和修复。然而,钛合金长期在复杂的人体环境中,会释放有毒金属Al3+和V-离子进入周围组织,且本身的生物活性不佳限制了其应用。羟基磷灰石(HA)是人体和动物骨骼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组成成分,具有与天然骨骼相似的化学性、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性。但其强度低、韧性差、脆性高等缺点限制了其作为硬组织替代和修复材料方面的应用。因此,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将HA涂覆在Ti-6Al-4V表面不仅能解决两者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本文主要采用电沉积法结合水热法在Ti-6Al-4V表面制备了ZrO2-HA复合涂层。对比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和电流强度对ZrO2-HA复合涂层的形貌、成分、结构以及在不同腐蚀介质中耐腐蚀性能的影响,进而获得最优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ZrO2-HA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沉积时间制备的复合涂层的形貌成分、结构、结合力及耐蚀性能进行研究。沉积时间为1.5 h制备的ZrO2-HA复合涂层致密性最佳,结晶度和结合力最高。在人工模拟体液(SBF)和DMEM培养基两种腐蚀溶液中的电化学实验表明:该工艺制备的ZrO2-HA复合涂层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容抗弧半径最大。其中在DMEM腐蚀溶液中,电化学腐蚀后的复合涂层表面形貌发生改变,而成分元素并没变化,而TC4基材表面出现点蚀坑,说明腐蚀机理为点蚀。在SBF溶液中浸泡实验表明:该工艺制备的复合涂层的腐蚀速率最小。(2)对不同电流强度下制备的复合涂层的形貌成分、结构及耐蚀性能进行研究。电流强度为-2 m A制备的ZrO2-HA复合涂层比较致密,结晶度和结合力最高。在SBF和DMEM两种腐蚀溶液中的极化曲线测试表明:该工艺制备的复合涂层自腐蚀电流密度最低;电化学阻抗谱表明:该工艺制备的复合涂层的容抗弧半径最大。在SBF溶液中浸泡实验表明:该工艺制备的复合涂层的腐蚀速率最小。(3)对Ti-6Al-4V基材和ZrO2-HA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与基材相比,ZrO2-HA复合涂层表面无细胞毒性,而且HA的存在更加有利于成骨细胞的粘附、铺展及增值。
二、人体组织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组织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膝关节炎仿生辨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膝关节炎诊断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影像学检查 |
1.2.2 膝关节镜检查 |
1.2.3 步态分析评估 |
1.2.4 生物标志物检查 |
1.3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研究现状 |
1.3.1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学模量研究现状 |
1.3.2 膝关节周围血流参数研究现状 |
1.3.3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表面温度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对象、设备及方法 |
2.1 试验对象 |
2.2 测量内容 |
2.2.1 肌肉 |
2.2.2 肌腱/韧带 |
2.2.3 血管 |
2.3 试验设备 |
2.3.1 超声弹性成像系统 |
2.3.2 红外热像仪 |
2.4 测量方法 |
2.4.1 肌肉、肌腱/韧带力学模量测量 |
2.4.2 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 |
2.4.3 软组织表面温度测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学模量场研究 |
3.1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杨氏模量重复性分析 |
3.2 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学模量分析 |
3.2.1 性别对软组织力学模量的影响 |
3.2.2 年龄对软组织力学模量的影响 |
3.3 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力学模量分析 |
3.3.1 健康受试者和膝关节炎患者软组织力学模量分析 |
3.3.2 不同疼痛部位对软组织力学模量的影响 |
3.3.2.1 膝关节疼痛区域划分 |
3.3.2.2 不同疼痛部位对肌肉力学模量的影响 |
3.3.2.3 不同疼痛部位对肌腱/韧带力学模量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膝关节周围血管流场研究 |
4.1 膝关节周围血管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重复性分析 |
4.2 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周围血管流场参数分析 |
4.2.1 性别对血管流场参数的影响 |
4.2.2 年龄对血管流场参数的影响 |
4.3 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血管流场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温度场研究 |
5.1 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表面温度重复性分析 |
5.2 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表面温度分析 |
5.2.1 性别对软组织表面温度的影响 |
5.2.2 年龄对软组织表面温度的影响 |
5.3 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表面温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膝关节炎仿生辨识研究 |
6.1 机器学习概述 |
6.2 数据预处理 |
6.2.1 数据归一化处理 |
6.2.2 数据降维处理 |
6.3 机器学习对膝关节炎的分类识别结果分析 |
6.3.1 决策树 |
6.3.2 BP神经网络 |
6.3.3 自组织竞争神经网络 |
6.3.4 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 |
6.3.5 极限学习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发现与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关联的物质并揭示其药代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为什么要开展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 |
1.1 开展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涉及的科学假说 |
1.2从药代研究入手揭示中药的效应物质 |
1.3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物质研究的一个发展 |
1.4 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的发展过程 |
2 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的分类及方法 |
2.1 围绕一类活性中药成分开展研究:揭示该类成分的药代特征 |
2.2 已上市中药制剂开展研究:填补制剂药代数据的空白 |
3 开展中药制剂多成分药代研究的技术要求 |
3.1如何定义中药制剂的有效性 |
3.2 如何确定应关注的机体利用制剂成分的方式 |
3.3如何以精准不漏为目标开展多成分药代研究 |
4 开展中药多成分药代研究的分析方法 |
4.1 中药制剂成分谱分析 |
4.2 中药制剂体内物质谱分析 |
4.3 生物样品中中药制剂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
4.4 工具化合物定量分析 |
5 三七中皂苷类成分的药代特征 |
5.1 三七的主要皂苷成分 |
5.2 给药后的系统暴露水平差异:二醇型皂苷成分与三醇型皂苷成分 |
5.3 为什么三七皂苷成分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
5.4 消除动力学特征差异:二醇型皂苷成分vs三醇型皂苷成分 |
5.5 给药途径对三七皂苷成分系统暴露的影响 |
6 研究[11]实例:连花清瘟胶囊中甘草的多成分药代研究及能引起甘草假醛固酮增多症的物质发现 |
6.1 连花清瘟胶囊 |
6.2研究目的 |
6.3 研究方案 |
6.4 口服连花清瘟胶囊后甘草成分的系统暴露和肠腔暴露 |
6.5 引起假醛固酮增多症的甘草物质 |
7 小结与展望 |
(3)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人体成分组成 |
1.3 生物电阻抗测量研究现状 |
1.4 人体成分模型研究现状 |
1.5 生物电阻抗测量系统介绍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生物电阻抗理论基础 |
2.1 生物阻抗模型 |
2.2 人体整体阻抗模型 |
2.3 人体分段阻抗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BIS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
3.1 总体设计 |
3.2 FPGA控制模块 |
3.3 激励信号发生模块 |
3.3.1 信号发生电路 |
3.3.2 电流源电路 |
3.4 响应信号采集模块 |
3.4.1 信号采集电路 |
3.4.2 有源电极 |
3.4.3 电压测量电路 |
3.5 模拟多路复用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4.BIS测量系统程序设计及实验分析 |
4.1 BIS测量程序设计 |
4.2 BIS测量算法设计 |
4.2.1 Multisine激励信号 |
4.2.2 BIS整周期同步测量 |
4.2.3 FFT原理 |
4.2.4 阻抗谱计算 |
4.3 BIS测量系统SNR和误差分析 |
4.3.1 BIS测量SNR分析 |
4.3.2 BIS误差分析 |
4.4 人体BIS测量 |
4.4.1 实验准备 |
4.4.2 人体BIS测量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人体成分分析模型建立 |
5.1 BIS数据预处理 |
5.1.1 主成分分析数据降维 |
5.1.2 BIS数据降维 |
5.2 数据库建立及人体特征参数 |
5.2.1 数据库建立 |
5.2.2 人体特征参数 |
5.3 BP神经网络模型 |
5.3.1 BP神经网络 |
5.3.2 BP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5.3.3 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分析 |
5.4 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 |
5.4.1 GA优化BP神经网络 |
5.4.2 GA优化BP神经网络设计 |
5.4.3 GA优化BP神经网络预测分析 |
5.5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 |
5.5.1 支持向量回归机 |
5.5.2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设计 |
5.5.3 支持向量回归机模型预测分析 |
5.6 模型对比分析 |
5.7 人体成分分析预测 |
5.8 本章小结 |
6.结论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人体生理关键参数测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1 生物阻抗测量方法 |
1.2.2 生物阻抗分析方法 |
1.2.3 生物阻抗技术的应用 |
1.3 技术要点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生物电阻抗理论基础 |
2.1 电阻抗测量基本理论 |
2.1.1 人体组织三元件等效模型 |
2.1.2 cole-cole理论 |
2.1.3 人体阻抗测量模型 |
2.2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人体生理关键参数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引言 |
3.2 阻抗测量电路设计 |
3.2.1 电流激励电路设计 |
3.2.2 电压采集模块 |
3.2.3 电流采集模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体生理关键参数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单片机软件结构 |
4.3 FPGA计算模块 |
4.3.1 数字相敏检波(DPSD)基本原理 |
4.3.2 基于MATLAB的算法仿真 |
4.3.3 仿真结果 |
4.3.4 FPGA软件结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阻抗测量电路分析 |
5.1.1 恒流源阻抗测量结果 |
5.1.2 阻抗测量电路信噪比分析 |
5.2 人体阻抗测量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生物医用可降解Zn-Li合金强塑化机理和降解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生物可降解锌合金中的合金化元素体系 |
2.1.1 Zn-Li合金体系 |
2.1.2 Zn-Mg合金体系 |
2.1.3 Zn-Mn合金体系 |
2.1.4 Zn-Cu合金体系 |
2.1.5 Zn-Ag合金体系 |
2.1.6 Zn-Fe合金体系 |
2.1.7 Zn-Ca合金体系 |
2.2 合金化元素对锌合金性能影响 |
2.2.1 合金化元素对锌合金力学性能影响 |
2.2.2 合金化元素对锌合金腐蚀行为影响 |
2.3 合金化元素对锌合金生物相容性影响 |
2.3.1 体外生物相容性 |
2.3.2 体内生物相容性 |
2.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3 试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3.1 材料制备 |
3.2 力学性能测试 |
3.3 显微组织观察 |
3.4 SKPFM测试 |
3.5 体外浸泡测试 |
3.6 电化学测试 |
3.7 腐蚀速率计算 |
3.8 细胞毒性实验 |
3.9 数据分析 |
4 Li元素对铸态Zn-Li合金组织演变,力学性能,腐蚀行为和细胞毒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分析 |
4.2.1 Li含量对Zn-Li合金力学性能影响 |
4.2.2 显微组织分析 |
4.2.3 电化学分析 |
4.2.4 体外浸泡腐蚀形貌分析 |
4.2.5 腐蚀产物分析 |
4.2.6 体外生物相容性测试 |
4.3 讨论 |
4.3.1 β/Zn片层组织形成机理与力学性能 |
4.3.2 Li元素对Zn基合金腐蚀行为影响机理 |
4.3.3 L929细胞对Zn-Li合金释放Zn/Li离子浓度的耐受极限 |
4.4 本章小结 |
5 近共晶Zn-Li合金显微组织与强塑化机理 |
5.1 引言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5.2.1 轧态近共晶合金力学性能分析 |
5.2.2 轧态近共晶合金显微组织 |
5.2.3 轧态近共晶合金中的动态再结晶过程 |
5.2.4 轧态近共晶合金中的网状结构析出相 |
5.3 讨论 |
5.3.1 Zn相向β相转化的第一步 |
5.3.2 Zn相向β相转化的第二步 |
5.3.3 两相位相关系形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过共晶Zn-Li合金显微组织与强塑化机理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分析 |
6.2.1 热温轧态过共晶合金力学性能分析 |
6.2.2 热温轧态过共晶合金显微组织分析 |
6.2.3 热温轧态过共晶合金中的动态再结晶 |
6.2.4 热温轧态过共晶合金中的纳米级析出相 |
6.2.5 热轧态过共晶合金显微组织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7 Li元素抑制Zn-Li合金早期点蚀的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结果分析 |
7.2.1 显微组织分析 |
7.2.2 Zn-0.8Li合金内不同相表面电势分析 |
7.2.3 体外浸泡分析 |
7.2.4 随浸泡时间变化的腐蚀产物层化学成分变化 |
7.2.5 电化学结果分析 |
7.2.6 轧态Zn-Li合金浸泡早期腐蚀层的显微组织与成分 |
7.2.7 轧态Zn-Li合金浸泡末期腐蚀层的成分 |
7.3 讨论 |
7.3.1 轧态Zn-Li合金浸泡早期腐蚀层形成机理 |
7.3.2 Zn-Li合金富Li腐蚀层退化机理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Zn与β两相重位点阵构建的具体计算过程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糖度对苹果酒风味物质中上头特征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苹果酒概况 |
1.3 果酒酿造工艺 |
1.3.1 果酒酿造的工艺流程 |
1.3.2 工艺简述 |
1.4 果酒风味物质的分析现状 |
1.5 果酒饮后生理学研究现状 |
1.5.1 乙醇在体内的代谢研究 |
1.5.2 果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
1.6 饮酒后引起的“上头”及其危害 |
1.6.1 “上头”的定义、原因 |
1.6.2 “上头”的危害 |
1.7 饮酒后“上头”评价方法的研究 |
1.7.1 调研问卷在饮酒后“上头”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
1.7.2 动物学实验在饮酒后“上头”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
1.8 研究内容与目的 |
第2章 糖度对苹果酒发酵中关键风味物质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剂与仪器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不同处理下苹果酒的糖降解曲线分析 |
2.3.2 不同处理下苹果酒的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2.3.3 不同处理下苹果酒的风味物质分析 |
2.3.4 PCA对酒体关键风味物质的分析 |
2.3.5 发酵7 天和完成时关键风味物质含量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动物饮酒后精细行为研究苹果酒上头特征成分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实验动物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酒精代谢生物标志物和神经递质含量研究苹果酒上头特征成份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实验动物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苹果酒关键风味组份对小鼠血浆中乙醇含量和肝脏中ADH的含量的影响 |
4.3.2 苹果酒关键风味组份对血浆中乙醛含量和肝脏中ALDH含量的影响 |
4.3.3 苹果酒关键风味组份对脑神经递质5-HT含量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基于机器学习的高脂血症的检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无创血脂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2 机器学习用于辅助医疗检测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基础 |
§2.1 无创胆固醇检测的理论基础 |
§2.2 人体组织细胞的等效电路模型 |
§2.2.1 Cole-Cole理论 |
§2.2.2 频散理论 |
§2.2.3 生物电阻抗的检测方式 |
§2.3 人体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胆固醇预测模型研究 |
§3.1 特征工程 |
§3.1.1 数据预处理 |
§3.1.2 特征选择 |
§3.1.3 特征降维 |
§3.2 机器学习的预测算法 |
§3.3 基于套索回归算法的血脂预测模型 |
§3.3.1 正则化参数的求解以及预测模型的验证 |
§3.3.2 胆固醇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3 预测模型的性能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系统设计 |
§4.1 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系统整体方案 |
§4.2 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系统硬件模块设计 |
§4.2.1 激励信号模块 |
§4.2.2 信号调理模块 |
§4.2.4 幅相检测模块 |
§4.2.3 AD采集模块及其他模块 |
§4.3 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验证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阻抗谱检测电路验证 |
§5.1.1 负载能力测试 |
§5.1.2 信号一致性测试 |
§5.2 阻抗谱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
§5.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
§5.3.1 主成分分析后的数据集 |
§5.3.2 胆固醇浓度值回归预测方程 |
§5.3.3 总胆固醇浓度预测结果分析 |
§5.2.4 回归预测模型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8)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糖尿病肾脏病Ⅲ-Ⅴ期湿证人体成分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脏病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人体成分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文献研究DKDⅢ-Ⅴ期中医证型分布 |
1 研究方案 |
1.1 文献来源 |
1.2 检索策略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分期及辨证分型统计 |
2.3 湿证在DKDⅢ-Ⅴ期各期分布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糖尿病肾脏病Ⅲ-Ⅴ期湿证人体成分特征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 |
1.3 西医诊断标准 |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检测方法 |
1.8 观察指标 |
1.9 统计方法 |
2 研究结果 |
2.1 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 |
2.2 DKD Ⅲ-Ⅴ期症状分布情况 |
2.3 DKD Ⅲ-Ⅴ期证候要素分布情况 |
2.4 DKDⅢ-Ⅴ期各期证候积分的差异性分析 |
2.5 DKDⅢ-Ⅴ期各期湿证症状评分的差异性分析 |
2.6 DKDⅢ-Ⅴ期各期湿证人体成分的差异性分析 |
2.7 DKDⅢ-Ⅴ期证候积分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8 DKDⅢ-Ⅴ期湿证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分析 |
2.9 DKDⅢ-Ⅴ期湿证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的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1 DKD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2 DKD分期症状及证候研究 |
3.3 人体成分分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研究及其指标意义 |
3.4 DKDⅢ-Ⅴ期各期症状评分的差异性 |
3.5 DKDⅢ-Ⅴ期各期湿证人体成分的差异性 |
3.6 DKDⅢ-Ⅴ期各期症状评分与人体成分的相关性 |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DKDⅢ-Ⅴ期湿证人体成分特征研究病历观察表 |
个人简介 |
(9)马铃薯制品中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形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马铃薯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1.1 马铃薯制品与肥胖 |
1.1.2 马铃薯制品与高血压 |
1.1.3 马铃薯制品与心脑血管疾病 |
1.1.4 马铃薯制品与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
1.1.5 马铃薯制品与癌症 |
1.2 马铃薯制品与美拉德反应危害物 |
1.2.1 丙烯酰胺 |
1.2.2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
1.2.3 杂环胺 |
1.2.4 其它美拉德反应危害物 |
1.3 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
1.3.1 丙烯酰胺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
1.3.2 晚期糖基化产物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
1.3.3 β-咔啉类杂环胺的吸收、代谢及对健康的影响 |
1.3.4 多种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共存情况下对健康的影响 |
1.4 立题背景与意义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马铃薯制品中主要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含量调查及生成影响因素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马铃薯样品的制备 |
2.3.2 马铃薯原料中糖类的组成及含量测定 |
2.3.3 马铃薯原料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
2.3.4 马铃薯原料中总酚、总黄酮和总花青素的测定 |
2.3.5 马铃薯原料中酚类化合物的UPLC-TOF-MS分析 |
2.3.6 马铃薯原料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测定 |
2.3.7 马铃薯原料中糖苷生物碱提取及含量测定 |
2.3.8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含量测定 |
2.3.9 马铃薯制品中CML和 CEL含量测定 |
2.3.10 马铃薯制品中杂环胺含量测定 |
2.3.11 美拉德反应危害物检测方法学考察 |
2.3.12 主成分分析 |
2.3.13 典型相关性分析 |
2.3.14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商品化马铃薯制品中主要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分析 |
2.4.2 热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组分与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同步生成的关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马铃薯制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材料 |
3.2.2 检索策略 |
3.2.3 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 |
3.2.4 文献质量评价 |
3.2.5 文献数据提取 |
3.2.6 统计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文献检索结果 |
3.3.2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全死因死亡率的Meta分析 |
3.3.3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Meta分析 |
3.3.4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结肠癌风险的Meta分析 |
3.3.5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风险的Meta分析 |
3.3.6 马铃薯制品摄入与高血压风险的Meta分析 |
3.3.7 发表偏倚分析及敏感性分析 |
3.3.8 讨论 |
3.4 主要结论 |
第四章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β-咔啉类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对大鼠健康的影响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材料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动物饲养与给药 |
4.3.2 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 |
4.3.3 实验样本收集 |
4.3.4 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FINS) |
4.3.5 胰岛稳态模型评价 |
4.3.6 血清生化分析 |
4.3.7 氧化应激水平测定 |
4.3.8 主要脏器组织病理分析 |
4.3.9 血清代谢组学样本前处理 |
4.3.10 GC-TOF-MS分析血清代谢物 |
4.3.11 血清代谢物鉴定 |
4.3.12 血清代谢物数据统计处理 |
4.3.13 数据统计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实验动物常规指标监测 |
4.4.2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血糖代谢的影响 |
4.4.3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脏器组织的影响 |
4.4.4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4.5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内源性代谢物的影响 |
4.4.6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大鼠代谢通路的影响 |
4.4.7 讨论 |
4.5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β-咔啉类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对糖尿病大鼠健康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材料 |
5.2.3 主要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实验动物饲养与给药 |
5.3.2 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 |
5.3.3 实验样本收集和血清生化分析 |
5.3.4 空腹血清胰岛素含量 |
5.3.5 胰岛稳态模型评价 |
5.3.6 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5.3.7 胰岛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测定 |
5.3.8 血液和尿液代谢组学样本前处理 |
5.3.9 GC-TOF-MS分析及鉴定血液和尿液代谢物 |
5.3.10 代谢组学和其它数据统计处理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GK大鼠糖尿病进展的影响 |
5.4.2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影响GK大鼠糖尿病进展的潜在机制 |
5.4.3 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对GK大鼠健康的影响 |
5.5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马铃薯制品中丙烯酰胺、β-咔啉类杂环胺和晚期糖基化产物对糖尿病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实验材料和主要仪器设备 |
6.2.1 实验动物 |
6.2.2 实验材料 |
6.2.3 主要仪器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动物饲养与给药 |
6.3.2 新物体识别实验 |
6.3.3 Y迷宫实验 |
6.3.4 实验样本收集 |
6.3.5 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6.3.6 脑组织中关键蛋白含量的测定 |
6.3.7 脑组织病理分析以及H&E染色和尼氏染色 |
6.3.8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6.3.9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三类美拉德危害物对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影响 |
6.4.2 三类美拉德危害物影响GK大鼠认知和记忆功能的机制 |
6.5 主要结论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HPLC-MS图谱 |
附录B:免疫组化染色图 |
附录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10)医用钛合金Ti-6Al-4V表面ZrO2-HA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
1.1.1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发展历程 |
1.1.2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要求 |
1.1.3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分类 |
1.2 钛及钛合金 |
1.2.1 钛合金的特点及在医学上的应用 |
1.2.2 钛合金存在的问题 |
1.3 羟基磷灰石 |
1.4 钛基HA涂层和HA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
1.4.1 等离子喷涂法 |
1.4.2 微弧氧化法 |
1.4.3 水热合成法 |
1.4.4 电泳沉积法 |
1.4.5 电化学沉积法 |
1.5 脉冲电化学沉积 |
1.6 课题的提出 |
1.6.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6.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3 实验路线设计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试剂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ZrO_2-HA复合涂层的制备 |
2.4 材料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2.4.2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2.4.3 接触角测试 |
2.5 性能测试 |
2.5.1 电化学腐蚀性能 |
2.5.2 模拟体液浸泡实验 |
2.5.3 结合力测试 |
第3章 不同沉积时间对ZrO_2-HA复合涂层的影响 |
3.1 ZrO_2-HA复合涂层的制备 |
3.2 ZrO_2-HA复合涂层的形貌和成分分析 |
3.2.1 ZrO_2-HA复合涂层的形貌分析 |
3.2.2 ZrO_2-HA复合涂层的成分分析 |
3.3 ZrO_2-HA复合涂层的物相分析 |
3.4 ZrO_2-HA复合涂层的结合力 |
3.5 ZrO_2-HA复合涂层在SBF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
3.5.1 开路电位 |
3.5.2 极化曲线 |
3.5.3 电化学阻抗谱 |
3.6 ZrO_2-HA复合涂层在DMEM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
3.6.1 开路电位 |
3.6.2 极化曲线 |
3.6.3 电化学阻抗谱 |
3.6.4 腐蚀后的形貌和元素成分 |
3.7 ZrO_2-HA复合涂层的浸泡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沉积电流对ZrO_2-HA复合涂层的影响 |
4.1 ZrO_2-HA复合涂层的制备 |
4.2 ZrO_2-HA复合涂层的形貌和元素成分分析 |
4.2.1 ZrO_2-HA复合涂层的形貌分析 |
4.2.2 ZrO_2-HA复合涂层的元素成分分析 |
4.3 ZrO_2-HA复合涂层的物相分析 |
4.4 ZrO_2-HA复合涂层的结合力 |
4.5 ZrO_2-HA复合涂层在SBF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
4.5.1 开路电位 |
4.5.2 极化曲线 |
4.5.3 电化学阻抗谱 |
4.6 ZrO_2-HA复合涂层在DMEM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
4.6.1 开路电位 |
4.6.2 极化曲线 |
4.6.3 电化学阻抗谱 |
4.7 ZrO_2-HA复合涂层的浸泡实验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ZrO_2-HA复合涂层的生物相容性 |
5.1 实验方法 |
5.1.1 成骨细胞培养基的配制 |
5.1.2 成骨细胞培养 |
5.1.3 细胞毒性 |
5.1.4 处细胞的粘附及骨架 |
5.2 ZrO_2-HA复合涂层对成骨细胞的影响 |
5.2.1 细胞毒性检测 |
5.2.2 细胞的粘附性 |
5.2.3 表面亲水性 |
5.2.4 实验结果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人体组织成分的分析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膝关节炎仿生辨识研究[D]. 吴佳南. 吉林大学, 2021(01)
- [2]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发现与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关联的物质并揭示其药代特征[J]. 李川,程晨,贾伟伟,杨军令,余玄,Olajide E.OLALEYE. 药学学报, 2021(09)
- [3]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人体成分分析方法研究[D]. 王鹏举.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人体生理关键参数测量系统设计[D]. 王庆祥.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5]生物医用可降解Zn-Li合金强塑化机理和降解行为研究[D]. 李祯.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8)
- [6]糖度对苹果酒风味物质中上头特征成分变化规律的影响[D]. 尹延顺.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7]基于机器学习的高脂血症的检测与分析[D]. 穴皓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8]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糖尿病肾脏病Ⅲ-Ⅴ期湿证人体成分特征研究[D]. 唐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9]马铃薯制品中三类美拉德反应危害物的形成及其对健康的影响[D]. 全威. 江南大学, 2021(01)
- [10]医用钛合金Ti-6Al-4V表面ZrO2-HA复合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班美丽.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