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台塬区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探讨
邱宇洁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摘 要: 以陕西省渭北地区为研究区域,结合该区域地形地貌、水资源特征、地质结构、生物分布等因素,分析和展望该区域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经验和改进办法,以期为生态型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该区域开展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必须要以综合整治为原则,以区域整体生态效益为目标,结合该地区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优化项目设计理念、转变土地整治模式、认清项目实施特点等方式,以期对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起指导作用。
关键词: 渭北台塬;生态型;土地整治
引言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相应的城市化建设也逐渐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耕地被大量占用,这造成了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耕地减少、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整治起着重要作用[1]。因此,不仅要限制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对耕地的保护,更要大力发展土地开发整理,将那些宜耕的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发,确保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2]。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土地整治,为保证我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安全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中国的土地整治总体上还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一些不当的土地整治措施对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均产生了一定损坏[3]。
对于推动土地整治持续健康发展,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大势所趋。中央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国家发展的首要位置[4],要求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等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5]。生态已越来越为国家发展所重视[6]。
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陕西省渭北台塬区地形地貌、水文资源、地质结构等自然因素,提出建设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的若干建议和想法,为以后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提供借鉴,为陕西省合理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和保持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项目区概况
陕西省渭北地区主要是指渭南市、咸阳市以及宝鸡市在内的大部分区域,区域内主要地形地貌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包括渭河以北、渭北低山及两侧的黄土高原和台塬[7],如图1所示。本研究主要以渭北地区渭南市部分台塬地貌行政县为例进行讨论说明,例如澄城县、白水县、蒲城县等地。
图1 陕西省渭北地区位置示意图
2 土地整治项目概念和内涵
2.1 项目概念
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土地整治术语》TD/T 1054-2018规定,土地整治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域内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程度而进行改造的行为,土地整治的重点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土地开发、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土地修复的统称。土地修复是对受污染土地、退化土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改变土地不良性状、恢复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活动。
2.2 项目内涵
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现状分析,除了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常规的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城乡规划分析外,还需要对景观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除了项目区的地貌遗产、乡土植被群落、稀缺物种栖息地和独特水文关系等自然特征这些重点要素外,也要考虑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风水林、自然村落布局等景观要素,同时对乡村空间景观具有主导作用的特殊场所予以关注和考虑,比如独特的建筑物、别致的农田地块结构、孤植的老树等,以此来指导项目规划布局和工程设计。
传统型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时,只是简单地考虑增加耕地数量和面积,而没有充分考虑项目实施中土地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的改变对整个系统产生的综合影响,正是因为缺乏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导致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变得单一和脆弱,从而影响系统中物种的迁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态的稳定和平衡,使得土地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新型的生态型规划,将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理论做为指导,引入了新的景观元素,针对不同区域特定的问题,在具体的工程上进行生态设计,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斑块、廊道的高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使经济生产活动与生态环境相适应,降低人类生产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刻制。刻制剪纸时,身子必须保持正直。执刀时,与纸面垂直。下刀时,刚劲有力。走刀时,流畅圆活。刻出来的图案不能留下任何毛边,也不能刻断一根线。刻时要先刻细处后刻粗处,先刻中间后刻周边。
3 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开展建议
3.1 优化项目设计理念
渭北台塬区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需要在项目前期开展踏勘、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等工作,全面考虑项目区地形地貌、地质结构、水文、道路、植被状况等因素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2000年,严金明[9]结合国内外土地整理研究成果,对我国景观生态保护型土地整理设计模式提出构想,通过田间路土石化、渠道生态化等设计来实现土地生态系统的内外部和谐关系,从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2014年,李红等[10]将新型的生态型土地整治与传统土地整理进行对比,通过在特定区域内纳入新的景观元素来对土地整治工程进行生态设计,从而实现景观生态整治。2016年,郧文聚[11]提出了生态型土地整治,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绿色化”融入土地整治当中,重点加强生态修复,从而提升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功能,实现土地生态功能与涵养的提升。
土地整治过程中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手段相结合,促进项目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类型发生改变,这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进行再组织、再调整和再优化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没有对生态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或可行性验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会引起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要将始终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深入人心,树立现代生态文明观念。
在现代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过程中,列车通信网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但负责信息传输,而且还要执行某些重要的控制逻辑,因此,列车通信网络通信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现场普遍发生的列车通信网络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进而提出整改建议。
晶体石,是指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单纯矿物元素还原晶体格架,形成的具有科学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各种矿物结晶体,如辰砂晶体、水晶晶簇、方解石晶体。
3.2 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
在学生完成系统任务或者其中子任务的情况下,就已经实现了自身认识模板的构建,但是此模板依旧需要完善,这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展现和交流,及时与学生分析学习中的不足,并将最终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估。评估作为项目驱动教学中的最终环节,更是教师和学生一同反思的关键内容,能够相互评估,也可以自我评估。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给予评估,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强化基础知识。通过评估能够让学生在组建和完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培养自身良好的学习意识,让其始终保存良好的心理态度进行学习[6]。
3.2.1 现状分析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8],虽然学术界对含有生态内涵的土地整治理解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理念均在于将绿色生态思想贯穿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始终,将提高耕地质量、数量以及生态协调发展,达到人地关系和谐。
3.2.2 规划布局
生态型土地整治中要注重规划设计的前瞻性,并结合项目整体情况,引入生态保护理念,将工程施工建设与景观生态相结合,同时实现土地整治建设与项目区乡村景观风貌以及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部分设计思路如下。
由于IEET工程认证首先通过评估教学目标、设计或改进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并考核学生的核心能力。课程规划与教学须符合产业需求,并能培养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务技术的能力。
生态型土地整治要求在项目施工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规划设计阶段,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竣工验收并移交使用后,结合项目区内实际情况,合理的设置一定的生态景观,并以此来指导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布局,使项目区土地整治规划在总体布局上更加具备景观整体性与和谐性。
我国木质坐具的出口金额和出口数量在今年上半年还是保持着持续的增幅,其他家具的出口数量尽管有增长,但出口金额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对我国家具出口金额的下降有一定的影响。
在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阶段,要依据项目区原貌情况,考虑到动植物多样性,需要在项目区地块中间按一定间距保留生态栖息地,保护区域内物种均衡分布。在田埂内侧栽植防护林,在田坎边坡播撒草籽等,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区域内小气候,增加动植物多样性等有利作用。
3.2.3 设计
在工程施工中,为减少表土耕作层土壤的流失,先将原有区域表土耕作层土壤进行剥离,将其堆放于其他临近地块,并采用人工手段将其掩盖保护,在土地平整完工后再由机械进行回填和摊铺,最后通过犁旋耕耕作层来保障土壤肥力不受较大破坏,同时可进行部分作物还田或施用农家肥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
渭北台塬区主要地貌以山地与丘陵为主,区域地表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势起伏不平,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复杂,沟壑切割较深,地形轮廓明显[12],且交通不便,而这种地形地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制约了土地整治所需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因此,开展渭北地区土地整治项目要兼顾山区特有的生态脆弱性与环境敏感性特征,充分考虑坡度、水文、地质、植被等因素,项目实施模式主要以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为主。
在整个土地整治施工过程中,对田间道路、渠道、水利设施等单项工程的建设引入生态化建设概念和要求,例如对引水、排水渠道采用生物衬砌方式进行保护,在砂石路或泥结石道路施工中进行草籽埋入,引入“草结石”道路概念在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避免对路面造成过度硬化,此外环保低碳,能有效提高道路使用寿命。
3.3 认清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
土地整治的实质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型生态系统的构建或重建过程[13],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只要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就可以将一些不利影响规避掉。在项目的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3.1 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式
根据当地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自然气候特征等情况确定土地开发方式及类别,不断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如水资源条件不足,供水系统不便等区域,要避免将旱地改造成水浇地、水浇地改造水田,避免造成项目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对坡度较大的荒草地和中低产坡耕地进行整理时,首要修筑模式应选择为梯田,以防止强降雨等因素对水土资源造成影响;而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化程度较高的田块,台田-基塘模式应作为首选方案。
3.3.2 对水资源量均衡利用的有效把握,也是促进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优化的重要举措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将水资源平衡分析作为研究重点,不仅要考虑项目区种植结构对水资源消耗量的需求,还要从区域及流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角度出发考虑分析水资源供给。此外,要综合考虑土地整治对周边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防止对水源或其他形式的水资源造成污染。
3.3.3 土壤改良和耕作层保护
在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中,应因地制宜制定局部平整方案,不同地貌区域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和施工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土壤有效耕层的破坏,要以实际地形条件为参考依据,制定适宜的操作方案,有序进行耕作层表土剥离及土方回填,保证土壤耕作层地力肥力。对项目完工后产生的新增耕地,要依据土壤检测报告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新造耕地进行犁旋地处理,并通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措施改良土壤理化特性和耕地质量。
在对数据库中的表进行访问时,通常建立表与VO(值对象)类一一对应关系,如,以上两表各自建立一个JaveBean(Role和User)类,类中的属性分别对应表中的字段。同时分别创建两个访问两个表数据的DAO(RoleDAO和UserDAO)类。一旦数据库表的数量增加,相应的DAO也需要增加,代码的冗余将会产生;另外,即使对数据库中的一个表进行批量数据处理时(增删改查),也会出现代码的冗余。
1.把好语音关。学生听不懂,很大一部分归结于读不准,没有正确的输入,自然没有有效输出。高一开学伊始,我就让学生重学48个音标,并强化自然拼读的学习,系统地学习语音变化的一些现象,如:连读、弱读、失去爆破、同化等。我将这些语音现象拆分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每节课上课之前学一个知识点,这样既不耽误课程,也不会使学生一下子接受太多产生排斥心理。强化音标学习的同时让学生自己拼读每单元的新单词并在全班带读,这样学生会自己加强语音方面的学习,为后面的听力练习做好准备。
3.3.4 要将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提升到战略高度
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以及地类间的差异,采取适宜的工程措施实施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持,对有效的改善和保护项目区周边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以及防止一定范围的自然灾害发生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对耕地质量的提升以及水土保持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有风害地区可以有效防治风害;在渭北丘陵地区,合理修建截流沟和营造坡面防护林,可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4 结语
以综合整治为原则,以区域整体生态效益为目标将是渭北台塬区土地整治的发展趋势,要在对项目区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优化和完善项目设计,提出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发展的设计理念,将生命共同体理念融入到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逐渐实现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的建设目标。在对项目区进行土地开发整治时,其土地资源的利用、结构会重新进行分配与升级,这必然会影响项目区内的环境等相关要素。在这过程中,要按照自然生态客观规律的方向良性开发,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特点,在全面实现耕地面积、质量双提高的同时,对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保护及多样性开发进行全面改善和优化。
目前国外对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已进行了广泛研究论证和实施推广,而我国的生态型土地整治项目的开展还未形成规模及普及。要想将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由点推广到面,要由政府牵头做好宣传工作,尤其是负责项目实施的国土部门、农业部门及环保部门要相互配合协调,提高群众的绿色生态保护意识,要在土地整治工作中逐步确立并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14],实现生态“占补平衡”,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肖碧林,陈印军,陈静. 当前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的宏观形势与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299-302.
[2]鹿心社.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02,18(1):1-5.
[3]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4):1-6.
[4]周怀龙.审议通过全国土地整治规划( 2016~2020年)[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08-16(001).
[5]严金明, 夏方舟,马梅. 中国土地整治转型发展战略导向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6,30(2):3-10.
[6]宇振荣, 刘云慧, AXMACHER J C. 呵护土地生态建设美丽家园:聚焦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5-05-23(003).
[7]刘秉正. 渭北地区R的估算及分布[J].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3,8(02):21-29.
[8]韩霁昌. 生态文明是土地整治的终极目标[J].中国土地,2012,19(4):48-49.
[9]严金明.农地整理要兼顾景观生态[J]. 中国土地, 2000(5):19-20.
[10]李红, 魏晓, 刘传明. 传统土地整理规划与景观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之比较[J]. 国土资源导刊, 2014(10):9-13.
[11]郧文聚. 厚植绿色理念探路生态整治[N].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6-04-28(005).
[12]刘黎明. 土地资源学[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4:40-41.
[13]李华荣.生态正义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4(2):11-13
[14]高奇, 师学义, 王子凌,等. 生态文明形势下的土地整治初探[J].江苏农业科学, 2013, 41(7):391-394.
中图分类号: S-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754/j.nyyjs.20190915031
作者简介: 邱宇洁(1987-),男,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土地整治工程技术及应用。
标签:渭北台塬论文; 生态型论文; 土地整治论文;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