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丽霞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北京市 100000

摘要: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在现阶段面临着更高要求,融合应用生态建筑理论成为比较关键的着眼点,设计人员需要着眼于住宅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住宅建筑能够具备更强绿化以及节能效益,并且致力于为人们营造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生态是一个系统,不是简单的环保概念,环保是生态建筑所必须包含的内容之一,但环保决不是唯一性的条件。大自然本身是反复无常的,时而温柔如晨曦,时而暴虐如飓风。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设计出符合当地的生态建筑才是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最终目标。这是很多建筑设计人士往往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古城西安与首府北京是否具备相同的自然条件,是否具备接近的生态关系,这种种的问题是考验建筑设计的细节,也是决定建筑设计业生态化设计趋势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建筑的设计需要突破传统思路的禁锢,要大胆而有所突破性。建筑设计的生态化不易过早过快过急,要循序渐进的稳步前进,要合理的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生态化的进度,最终设计出建筑与自然完美融的生态奇迹。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论;住宅建筑设计;应用

前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有效发展和提升,大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同时也提升了对住宅建筑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生态建筑理论的有效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住宅建筑的环保性。生态理论也在我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发展和实行,生态建筑理论在其法律基础上进行把关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住宅建筑质量的提升,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生态建筑理论的基本内涵

生态建筑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其中健康性和舒适性是基本内涵。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中,对原材料提出了天然无污染、无辐射的要求,基于此,住宅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因而对住户的身体健康有重要的助益作用。且基于舒适性的设计原则,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气象条件来对户型进行合理设计,并对空间平面进行合理布置,以此来使住宅建筑具有良好的光照和通风条件。此外,生态建筑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涵还在于注重“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在这一内涵下,在进行住宅建筑设计时,则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要以保住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在此基础上追求住宅建筑的美感,并且要秉持人本主义思想,关注人的实际需求,同时关注住宅建筑外观与内部的整体和谐,确保住宅建筑更加符合现代人们的使用要求与审美观。

2生态建筑理论的主要特点

生态建筑理论主要以人为本思想出发,要求相关住宅建筑需要符合大众的使用需求,更好的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这也是当前在自然环境发展下的主要设计理念。生态建筑理论绝不是对传统设计的否认,而是对传统理论进行有效优化和传承,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大众的生活需求和长远利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统一,将自然资源利用到最大化。生态建筑理念其中强调的不是对自然的一味索取,而是在生态建筑理论范围内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使用。生态建筑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发展,这不但是以人为本的主要体现,也更好的将建筑设计趋势进行了展示。现代生态建筑主要是建立在当前地理环境基础上进行的,现代生态建筑需要和建筑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现实情况和自然资源对其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其一需要基于地域气候特征和地理位置进行住宅建筑设计,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其二可以从地域文化出发对生态建筑进行考量,以生态建筑为基础对民族特点进行有效的反映。最后生态建筑主要是对自然资源的深层次研究,同时也要对生态建筑的接受程度和使用程度引起重视。

3分析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3.1片面重视资源节约,与住宅建筑设计不符

在应用生态建筑理论的过程中,单方面的重视资源的节约,忽视了设计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生态建筑本身发展就比较晚,对于资源的节约和利用都过分重视,因此忽视我国的实际情况,缺乏对项目的实际研究。在没有对建筑项目做好充分勘察就盲目的引进节能设备,导致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投资过大而无法获得实际效益。

3.2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匮乏

当前我国还处于生态建筑的起步阶段,在住宅建筑设计当中,缺乏与生态建筑理论相关的专业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对于生态建筑方面的技术了解不够深刻和系统,无法充分发挥出生态住宅建筑的价值。比如:虽然我国对于通风技术、太阳能技术有了一定的接触,但是怎么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和应用目前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计划,但是如果单纯的强调某一方面技术的应用,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就无法充分体现出生态建筑理论的概念。

4生态建筑理论及其应用要求

生态建筑理念的出现充分体现出了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高度关注,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价值,追求任何生态环境的协调相处,以求能够在贴近自然的同时,促使任何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注重加大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同时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健康的住宅生活空间。结合这种生态建筑理念的践行,其可以促使住宅建筑发生理想转变,促使住宅建筑自身能够降低不必要污染物的产生,缓解住宅建筑在长期应用下可能对于周围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确保人们具备更高的居住质量,有效享受绿色生活。结合当前生态建筑理念在住宅建筑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其相对于传统住宅建筑构建模式,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对于住宅建筑设计工作同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基于生态建筑理念的住宅建筑设计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因为住宅建筑最终构建目的就是为了给人居住,力求营造更为适合于人们居住的空间,这也就需要在设计环节中予以充分体现。生态建筑理念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这一基本要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生活以及绿色化生活的向往,这也就需要在具体设计工作中进行深入分析,避免出现有违于居住人群要求的内容,保障设计方案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其次,基于生态建筑理念的住宅建筑设计还需要体现出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也是生态建筑理念的基本要求,应该致力于构建任何自然环境的协调相处,避免仅仅关注于眼前利益,能够为社会长久发展思考。在现阶段一些住宅建筑设计中,为了体现生态绿色效果,往往会过于注重绿色环境的营造,大面积栽种一些绿色植被,虽然看似最初确实具备较为理想的绿色生态效益,但是很难维持长久,甚至会影响到原有区域的生态系统平衡,无法形成理想和谐发展条件,需要予以适当改变调整。最后,基于生态建筑理念进行住宅建筑设计还需要遵循综合优化原则,因为当前住宅建筑涉及到的因素较为繁杂,人们提出的要求同样也表现在多个角度,如此也就必然需要在设计工作中进行综合考虑,避免相互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矛盾问题。比如在住宅建筑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以及住宅建筑各个构成要素的协调处理,促使两者更为协调有序,并且具体在住宅建筑材料选用以及朝向等多个设计方面进行优化处理,避免过度考虑某一方面的设计优化,影响到最终整个住宅建筑的应用性能。

5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空间——院落

院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它能营造出宁静、安全、洁净的人居环境,也是采光、通风、排水以及室外活动和种植花木美化环境的理想解决办法。不同地区的庭院,尺度和功能则各不相同:北方的住宅有开阔的前院,以求冬季有充足的阳光;南方庭院称之为“天井”,较小的尺寸不仅能减少夏季暴晒之苦,也能起到拔风,加快空气流动的效果;而受地形限制的山地院落或者景观院落,则常呈现出自由灵活的布局。

5.1功能分区井然有序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前院较浅,是室内外的过度区域,主要布置客房门房等,中院是家庭的主要活动场所,与外院之间用垂花门分隔内外;后院是生活辅助功能区域,主要功能为厨房,杂役房等。

5.2调节室内微气候,提高舒适度,降低建筑能耗

(1)自然采光。院落最大的作用是让建筑自然采光,传统建筑因受地理、气候、观念及安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外墙多为高墙小窗,建筑采光条件差,院落可以改善室内光环境。这对于提高高密度建筑的舒适度以及增加采光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自然通风。建筑自然通风是利用风压或热压所造成的空气流动。通过空间尺度的变化造成空气密度的变化,从而产生空气压力差,形成相邻部分的空气交换。相邻空间构成因素的不同是造成空气压力差的主要原因。如厅堂是开敞的室内空间,天井是狭窄的外部空间,从厢房、厅堂到天井,窄小的天井空间会加快空气的流速,俗话也谓之“拔风”,从而造成自然通风效果。此外,狭长的天井空间基本上没有直接照射的阳光,形成了一个宅居内部的凉爽空间,也促成了冷热空气的流动。

(3)景观空间。院落空间与室内空间通过连廊既能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院内可种植花草,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内部,营造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同时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也可丰富内部空间。

(4)四水归堂。古建筑的坡屋面一般皆向庭院内坡,屋顶四面留下的水通过地下蓄水池先聚集起来,一方面可设太平缸蓄水,成为就近灭火的主要水源,同时可灌溉景观;另一方面蓄水经明沟引出房屋汇入村落排水网络,这不仅是民居聚落的排水系统,也是宅居内通过天井地下的蓄水池调节冬天和夏天宅内小气候的渠道。

6工程实例

6.1依山伴水的项目选址及因地制宜的总体规划

建筑与环境完美契合的最直观表述是“依山而建,临水而居”。项目山地景观资源丰富,充分利用其独有的个性,顺应地形依山而建,是实现建筑与自然融合的最佳选择。

(1)选址及基地处理

项目选址位于某风景区内,是长江三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光独特,环境优美。在规划过程中首先对地形及山地高程进行分析,获得可建用地;其次对山体进行修正,强化其风水优势;同时从东南侧开始,以半围合的姿态分台地逐级上升,取“步步高升”之意;另外将主要的景观通廊向东南侧打开,最大化地利用地形优势,寓意“紫气东来”,为项目注入活力。

(2)建筑规划布局

项目布局兼具古代建筑的院落意境以及现代化的景观布局:沿着中央景观线路,自由灵活地串联着九个特色鲜明的主题院落,烘托不同的环境氛围,“院院相连、景景不同”,引人入胜。车行道路走向依山就势,与等高线成平行或者斜交关系,尽可能地避免垂直相交,减少对原始地形的破坏;同时车行道路从外围将各个主题院落联系起来,保证内部空间的宁静。静态交通以院落为单位,将静态交通和景观融为一体,实现各个院落之间相互呼应:通过高低架空木栈道与家家户户相连,既尊重了原始地形,也增强了趣味性(图1)。

图1项目鸟瞰图

(3)单体建筑与环境

基地现状高差大,如何处理好单体建筑的接地关系也是构建良好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项目中一方面尽量减少建筑的接地面积,通过底层架空、悬挑等方式尽量保存山体环境中的自然植被和水体,发挥控制水温、调节小气候的作用,实现利用现有植被美化新建建筑的目标。另一方面利用山地建筑可以不定基面的特性,通过上坡式、下坡式的方式低调地走入原生环境中,既能更加灵活地组织功能流线,也能更好地和地段环境协调、与整体山势融合。

6.2庭院空间的运用

本项目的所有单体建筑均采用庭院式布局,不仅能满足遮阳避雨、通风采光的基本要求以及实践生态健康的理念,还能为人们营造一个放下手机、走出房间的交往环境,一个思想、精神交流的场所。这样的功能,在当今钢筋混凝土丛林、人际淡薄这样一个时代,更显珍贵。

(1)良好的采光和通风

多数单体建筑都是一侧或者两侧靠山,采光面较小,引入庭院空间可以将光线引入建筑内部,更好地实现自然采光,提高舒适度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另外结合夏季主导风向将庭院布置在东南,为夏季穿堂风创造了基础条件,促进建筑内部空气流通,创造更加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

(2)景观庭院实现室内外空间的转化

在庭院这一方寸之地内,通过天井、漏窗、门廊与外界自然进行交流,构成风花雪月、四季物候的无限意境空间。其自然化的表象导致传统空间意识的模糊,产生既可内向聚合又可外延敞开的双重属性。这种亦此亦彼、非此非彼、虚实相生的空间特质成为建筑空间与自然空间的中介区域,各边界空间通过该中间环节形成相互渗透、依存且又彼此过渡的交融状态,呈现出种种室内外化的复合空间,体现出空间与空间之间交叠的、非明朗的、流动与变化的模糊美。本项目结合高差特性将单体建筑的庭院空间打造成为形状自由、高低起伏的前后花园,真正实现了花园式居住办公的概念,满足人们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同时通过玻璃等现代元素的使用,将外部景观映入室内,清新、舒适和自然。如是通过庭院这一过渡空间,将外部环境和室内环境联系起来,空间层次丰富。

(3)雨水收集和再利用

运用传统庭院空间节水、排水的思想,结合现代的技术手段,将建筑屋顶及路面的雨水收集排入绿地系统,降低基本管网的排水压力,同时经过雨水花园净化水质:屋顶雨水经过集水口流入下水道,通过地下导水管引入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消解、下渗部分雨水,多余的雨水经溢流口流入市政雨水管道;路旁结合盲管的设计引导道路雨水收集,形成完整的雨水收集系统。

结束语

建筑设计应考虑多个要素,设计人员首先要对设计理念进行更新,要积极采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实际的设计行为进行全过程整改。设计人员要了解生态建筑设计内涵,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进行建筑的细节优化设计,包括布局设计、通风设计、采光设计以及绿化和水景设计,同时还要对自然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确保改善住宅建筑设计现状,提高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杰.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52.

[2]崔武燕.生态理论下的住宅建筑设计运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7):126-127.

[3]江小丽.绿色建筑与城市生态环境理论探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9,10(3):78-79.

论文作者:王丽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8

标签:;  ;  ;  ;  ;  ;  ;  ;  

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王丽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