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构建_大学论文

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构建_大学论文

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建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征论文,和谐论文,文化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03(2008)01-0016-06

一、大学文化的内涵

文化不同于文明,文明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具有创造性与精神性、社会性与历史性、民族性与阶级性、整体性与综合性、传递性与习得性等特征。[1]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一种亚文化,它具有文化的共性,受社会文化制约,又体现出对社会文化的价值认同。大学文化是一种极富个性的组织文化。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既是社会选择、传承文化的专门场所,又是创新、辐射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应始终处于社会文化建设的前沿,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前进的使命。大学之“大”,关键在于其文化之大。“大学的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2]

大学文化自身是一个复合、开放、动态的文化系统,具有多主体、多类型、多形态、多层次等特点。从大学的主体看,既有学校、院、系、所等单位主体,还有校长、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个人主体,他们都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由此形成了学校文化、院系文化、班级文化,以及校长文化、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等。不同的主体承担着不同的文化使命,校长是大学文化的设计主体,历任校长的精神、理念、学识、人格与管理思想对大学文化的建设起着引领方向、凝聚共识的重要作用。教师、管理人员是大学文化的建设主体,他们至少承担着三种角色,即校长思想的实践者,已有文化因素的传承者与新文化因素的创造者。学生是大学文化的参与主体,他们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的各项教学、科研与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他们是大学文化的载体。

从大学文化类型看,既有学术文化、人文文化、生活文化之分,也有教育文化、科研文化与管理文化之别。从大学文化形态看,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显性文化包括各种可见的环境文化与行为文化;隐性文化包括各种潜在的观念文化、学术文化与管理文化等。还可以分为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前者指能起到“润物细无声”教育作用的各种建筑和环境,后者指各种因时而变的文化要素。更多的人习惯于从层次上将大学文化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与核心文化。表层文化亦即上述显性文化,其中环境文化包括校园周边环境、校内的建筑环境、教学环境与生活环境等;行为文化包括大学主体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活动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风气与习惯。中层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大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运行机制。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包括大学的历史传统、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等。

大学文化内涵丰富,但并非相互割裂,而且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其中,精神文化是内在的灵魂,环境文化是生长的条件,行为文化是外在的标志,制度文化则是精神文化的体现与行为文化的保障。大学文化是大学文化主体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通过自身努力和对外部文化的调适,逐步创造和形成的由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环境文化构成的一种独特社会文化形态。

二、和谐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

“和”即和衷共济之意,“谐”有协调顺畅之义。和谐的哲学依据是“和而不同”的思想,即和谐的前提是承认“不同”,也就是承认事物的多样性、差异性、矛盾性与竞争性。追求大学文化的和谐发展,既包括追求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也包括追求大学文化各构成要素自身及相互间的和谐。大学文化的构成非常复杂,追求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实质上是追求差异中的相互兼容、矛盾中的对立统一、竞争中的平衡互动、多元中的统筹协调。和谐大学文化的主要表征是:

(1)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主体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大学价值的多取向性,甚至相互矛盾性。大学在价值取向上的和而不同,就是在承认价值取向多元性的同时,坚持价值取向的一元引导,“和”是指共性的表达,“不同”是指个性的追求。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在学校层面,就是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方向,又能根据时代的要求与对校情的分析,提出本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反映在部门层面,就是既有学校统一的发展理念支配各部门的行为,又有部门自己创新的工作思路;反映在个体层面,就是既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又有展示个性的广阔空间。从而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既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快速发展的办学格局。

(2)和谐发展的目标定位。和谐发展的目标定位:首先,反映为学校能充分考虑自身的传统、优势、潜力等条件,使学校发展的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功能定位、特色定位准确、合理,既顺应时代要求,又符合教育规律,体现个性,达到多元和谐统一。其次,反映为学校育人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目标和谐,育人是以促进大学生的知识与人格、共性与个性、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的;大学是通过培养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起到优化人才结构、推动科技振兴、促进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增进文化繁荣与建设生态文明等多方面和谐发展的作用;其三,反映为学校发展目标与师生员工个人目标的和谐,即学校能够有效整合组织目标为个人目标,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动性,达到师生员工同心协力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而奋斗;其四,反映学校发展的各项具体目标之间的和谐,也就是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之间,以及近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等目标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3)和合相应的制度体系。“和”指异质因素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合。“和”是基础,“合”是目的。“和合相应”是指多种异质因素在动态调适中实现的有机融合。大学既是一个文化底蕴与学术传统深厚的学术组织,又是一个结构复杂与高度分权的行政组织,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要形成稳定和谐的校园秩序,有赖于构建和合相应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反映在:一是以人为本,即一切制度都充满着人文关怀,有利于激发所有人的聪明才智;二是刚柔相济,也就是刚性的制度约束与人性化的制度激励相统一;三是适时而变,即制度具有灵活性,既能因时制宜,也能因情而异;四是开放包容,即制度创新既能立足校情、符合国情,又能博采众长、吸纳借鉴国外大学制度中的合理因素。

(4)和协有序的调适机制。大学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所谓“调适”是指大学能够主动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内部结构与制度体系等,以适应内外环境的过程。影响大学发展的内外环境是多方面的,大学的调适也需要多方面的机制。这些机制既能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又能相互协调、彼此配合,从而有效达成大学和谐发展的目标。和协的调适机制主要包括正确的价值引导机制,即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中努力探索大学的核心价值观,以达成共识,凝聚人心;顺畅的意愿表达机制,即一切有关学校发展重大事项都能广泛征询各方意见,使决策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即能妥善处理不同层面教职员工的利益关系,化阻抗力量为建设力量;灵敏的预警防范机制,即通过建立完善的校园信息反馈网络,以增强对各种阻碍和谐发展问题的预见性与防范的主动性;有效的调控机制,大学的和谐是相对的,只有恰当地运用思想教育、民主协商、利益调节、制度约束与政策规范,及时有效地克服大学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才能保障大学发展的和谐。

(5)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是和谐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这种人际关系,首先在学校领导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紧密配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行动上分,思想上合;小事上分,大事上合;工作到位不越位,相互“补台”不“拆台”。其次在师生之间,教师师德高尚、学识渊博、教艺高超,能处处“以生为本”,学生则时时“以师为尊”,敬重、理解、信任教师,主动与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与情感沟通,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其三在教师之间,每个教师都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处处以“育人”为重,彼此以真诚相待,在自由宽松、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中,既有相互间的竞争,又有彼此间的协作。其四反映在干部与教师之间,干部能克服官本位意识,教师能克服学者优越的思想,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在权利上相互平等,在工作上相互支持,在发展机会上相互兼顾。

(6)和雅共生的文化互动。大学既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多元文化汇聚与交流的主要场所,多元文化虽然存在很多差异,甚至彼此对立,但相反可以相成,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才有可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文化。北京大学正是继承和发扬了蔡元培“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才造就了长盛不衰、特色鲜明的北大文化。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更强化了大学文化多元发展的趋势,只有在追求和雅共生,即承认文化差异,鼓励百家争鸣,使科学文化与伦理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才能不断创新。

(7)和美交融的校园环境。“和美”是指多种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使人获得整体美的感受。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和美的校园环境,体现在硬环境与软环境自身的和美,以及两种环境的相互和美。硬环境包括大学的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环境,硬环境的和美反映为一切建设都经过精心设计,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特色鲜明,风格各异,又有整体布局的和谐。和美的软环境主要体现为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与充满爱心的育人环境的和谐统一。两种环境的整体和美,反映在“文”、“雅”、“序”、“活”四个方面:“文”指校园文化底蕴深厚与科学、人文交融;“雅”指校园环境文明雅致与师生举止高雅文明;“序”指校园的所有安排井然有序,一切活动有章有法;“活”指学校各项工作富有特色,充满活力。

(8)和实生辉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和被社会公认的个性风貌。“和实生物”是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办学特色是历史传统与现实实践活动、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办学思想、价值观念、目标定位是办学特色的灵魂;法规制度,运行机制、校园活动是办学特色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学科建设、模式创新与环境优化是办学特色形成的重要标志。正是多个主体的共同追求与多种因素的相互交融才能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办学特色。和实生辉的办学特色是和谐大学文化的综合体现。

三、大学文化中的不和谐现象

对照和谐大学文化的表征,可以发现当前大学文化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和谐现象。总体上看,不和谐表现为重外层文化建设、轻核心层文化建设,重硬环境建设、轻软环境建设,重理念构建、轻制度创新,重刚性制度的构建、轻柔性氛围的营造等。具体来看,大学文化不和谐主要有下列表现。

(1)办学理念困惑。大学是追求科学、民主,培养理性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殿堂;大学应以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大学办学理念应高扬高等教育自身的超越性,释放对社会发展的引导功能。然而,面临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冲击与世俗功利取向的压力,不少大学在“育人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应社会”与“超越社会”的选择中困惑了,有的过分看重经济效益,过分强调对现实社会的适应,甚至完全以市场为导向来指导学校的一切活动。

(2)价值取向偏离。在文化发展中存在明显的重物轻人的价值取向。表现在发展取向上,重规模效益、轻育人效益,数量攀升而质量下滑;在功能取向上,重派生功能,轻育人功能,派生功能中又重经济功能,轻文化功能,造成功能失调,本末倒置;经费取向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造成大楼林立但大师缺少,仪器设备先进但育人思想落后;专业取向上,重技术学科,轻人文学科,造成功利思想泛滥,人文精神失落;职能取向上,重科研、轻教学,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重指标考核轻积累效应,造成教学环节弱化,泡沫学术泛滥。

(3)发展目标错位。大学的合理发展定位是在客观分析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大学之间的竞争态势,以及自身的潜力与优势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但由于受到偏颇的价值取向和急功近利心态的影响,许多大学在发展理念上明显错位,过分追求规模大、速度快、学科全、专业多、层次高,导致了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盲目攀高、升格之风。一时间,大学规模越办越大,大学城建设越来越多,升格之风愈演愈烈,“跨越式发展”的口号愈喊愈响。有些高校为了达到升格的目的,不惜采用非正常手段,造成竞争失序;有些高校不顾条件盲目扩招,造成师资、设施短缺,培养质量下滑;有些高校盲目追求热门专业,造成专业重复设置;有些高校为了扩张大量借贷,造成巨额负债,极大地影响了学校的持续发展。

(4)制度建设滞后。办学理念、价值取向等作为精神文化要素必须与制度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引导、规范与激励等综合效应。哈佛的成功在于形成了一种明确的办学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支配下逐步完善的制度体系,包括教师聘任制度、招生制度、核心课程制度等。从我国许多大学来看,虽然也提出了“自主办学”、“依法办学”、“教授治校”、“学生为本”、“学术自由”等理念,但缺乏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障这些理念实现,致使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教授的治校参与权、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等十分有限。

(5)主体之间的冲突。多层次的主体与多样化的需求决定了大学文化主体之间矛盾的必然性。但这些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与正确处理,就有可能转化为对抗性冲突。当前大学主体之间的冲突既反映在学校与院系之间,学校及院系与教职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反映在学校党委与行政之间,教师与管理人员之间,学术人员与非学术人员之间。各主体间的冲突既有思想与理念的冲突,也有利益和行为的冲突。冲突在学校里多表现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课堂上则是身心分离,甚至逃课。这些冲突不仅影响了大学的和谐氛围,而且降低了大学文化的凝聚力。

(6)文化环境失序。大学文化无时无刻不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并对大学原有文化生态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由此造成文化环境失序,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多元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道德失范;随着信息日益开放化,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精神、学习与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造成部分大学生的认知怠惰、情感障碍;大学生结构的变化,以及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的时代特点,使大学生的群体文化日趋多元化;网络的发达使大学生中不同的观点有了充分任意发布的机会,由此导致部分大学生思想混乱。失序的文化迫切需要正确的引导。

此外,大学文化的不和谐还表现为人文精神失落,行为文化庸俗,自身特色迷失等方面。

四、和谐大学文化的建构方略

(1)坚持以人为本与全面协调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确立人在和谐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既要以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又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去开展各项建设活动为主要任务。人的和谐发展,从对象上讲既包括学生的和谐发展,也包括教师的和谐发展。从内容上讲,既包括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的发展;个性发展是指基于个体差异基础上的个人兴趣、特长与专业的自由发展。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发展的统一性要求,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对人发展的多样性要求;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前提,个性发展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途径,二者相辅相成。大学文化重在“化人”,就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大学必须坚持贯彻德、智、体、美诸育并重的教育思想,注重构建多种文化和谐共生的课程体系,努力营造宽松、自由的环境,为师生员工的和谐发展创造最佳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既是大学教育追求的崇高目标,也是促进大学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学工作包括校、院、系各个层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方面;招收学生、指导培养、毕业分配等各个环节。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全面提升人的素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真正做到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在各项工作中,既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又使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工作相互适应,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有赖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也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同时,还需要坚持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持续性,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其它,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确立特色鲜明与统筹兼顾的目标定位。鲜明的特色是和谐大学文化的魅力所在。这一特色主要反映在三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的办学思想、发展理念,以及在这一理念支配下形成的大学精神;二是中观层面的学科建设、专业布局,以及学校在办学层次、类型,发展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等方面的目标定位。三是微观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科研范式与管理方式等。判断大学特色定位是否准确的标志有三:一是宏观层面的目标定位是否与学校的历史传统、发展现状及发展潜力相适应;二是中观层次的目标定位是否代表和反映了社会与国家的要求,是否与学校的实力相符;三是微观层面的目标定位是否反映出实事求是的改革思路,是否使学校充满生机活力。为了能够确立特色鲜明的目标定位,大学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来设计大学的发展目标。二是要重视三种情势的调查研究:即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态势,同类学校、相关专业与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纵横比较找出学校自身的优势。三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特色理念的实践者,已有特色的传承者与新特色的创造者。四是要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创新培养模式,努力培养有特色的学生。

大学文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在突出特色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其他目标。这种兼顾,首先反映为公平目标与效率目标兼顾。大学发展既要尊重历史、承认差别、突出重点、优先发展,提高效率;又要扶持新兴学科、新兴专业,完善对弱势学科、弱势群体的补偿制度。其次是大众目标与精英目标兼顾。大学教育不只追求少数人的发展,还要惠及多数人的发展。其三是通才目标与专才目标兼顾。大学教育既要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充分发展,又要适应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社会需求。既要因人而异,促进学生合理分化,提高其专业能力;又要加强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此外,大学还应追求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现实目标与理想目标、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以及经济目标与政治目标、科技目标与人文目标等的统筹兼顾。

(3)建立刚柔相济与法德并重的制度体系。“刚柔相济”即严格的管理制度与宽松的管理氛围相结合。和谐的大学文化首先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体系。制度可以强化规范行为,制度可以培养自觉习惯。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应着力于三个层面。在核心制度上,应通过理顺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使自主管理、学术管理的理念落到实处。在一般制度上,应通过健全学术民主管理的组织机制,改革现行权力分配结构,强化大学运行中的学术权力。在具体制度上,应通过建立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责任明确的大学法人制度、组织人事制度、教育与科研制度、学科建设与学术保障等制度。在加强制度建设时,必须明确制度不是为了约束人、管制人,而是要通过制度来解放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学校各项制度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要在制定各种制度和规则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反复修改。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与规则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得到师生的支持,大家执行起来才心情舒畅。总之,以和谐的理念与方法关心人、激励人,使管理人格化、弹性化。

构建和谐大学文化在管理上还要体现“法德并重”,也就是大学既要强化依法治学,又要倡导依德治校。依法治学是大学文化和谐发展的基础。为此,高校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谋求学校发展和协调各类关系的能力;学校管理者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管理的能力;广大师生要通过法制教育和理论学习,提高法律素质,做到知法、守法。“以德治校”是大学文化和谐发展的更高境界,要通过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重在育德、育德重在育心”等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创造性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弘扬师德精神,弘扬正气,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使学生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下,在和谐氛围中健康成长。

(4)营造内和外顺与软硬结合的环境文化。构建和谐的大学环境文化离不开内外环境的和谐发展。内部环境的和谐,除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的和谐外,更重要的是人际环境的和谐,包括大学领导之间的和谐干部与教师之间的和谐、师生之间的和谐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等。当前最需要建设的是领导成员之间的和谐,因为领导班子是学校的主心骨,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指挥部,是高校发展的领路人。如果学校领导之间能真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就有可能带动干群的和谐互敬、师生的和谐互动、学生的和谐互助,就能把学校各项工作搞好。外部环境和谐包括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社会各相关单位、周边社区与学生家长等方面,学校应通过主动沟通、多方服务协调各方面关系,以实现学校与主管部门的和谐一致,与社会各界和谐一体,与其他大学和谐共生,与学生家长和谐互通。

构建和谐的环境文化,在策略上需要软硬结合。一方面,要用软科学指导硬环境建设,即通过科学设计与形象策划来优化、美化、净化学校的教学场所、实验场所及所有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使之达到使用、审美、教育与陶冶等功能的和谐统一。另一方面,要用硬措施来抓软环境建设,即通过开展扎实的师德建设,严格的作风、学风与考风建设,完善岗位职责、目标考核与学生行为规范等,营造自由和谐的软环境,培养学生自信、自尊、自强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创新精神,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智力和文化支持。

(5)实现理念提升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办学理念是大学精神文化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大学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与目标追求。不断提升大学理念是促进大学文化和谐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交流的日益活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大学的办学理念也在扬弃、超越历史传统,吸收、转化世界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反映时代精神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学理念,包括以生为本、以师为先、以德为重、以学为尊、以和为贵、自主创新、协调发展、开放兼容、特色办学、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等。办学理念不等于办学实践,理念是一种理想意愿和目标追求,它不可能自动实现。新的理念必须通过实践创新,才能不断得到检验,不断完善,好的意愿与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先进的办学理念是在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形成的。

大学的实践创新主要有:一是制度创新。大学发展的实践证明,依据新理念设计新制度,并使二者良性互动,才是促进大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是模式创新,包括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科研模式等。模式创新之所以能够将理念转化为现实,是因为模式包括目标体系,结构体系与运行机制体系,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三是管理机制创新。宏观层面的管理机制创新是如何在高校管理中消除计划管理机制的弊端,引入市场机制,激发高校的办学活力,增强高校的竞争力。办学理念转化为办学实践必须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要对社会发展趋势与大学发展态势有客观的认识,对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理念上、实践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有较准确的把握。二是要充分利用学校媒体广泛宣传,把学校已确定的理念与改革思路,让广大师生接受认可,并转化为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与管理观。三是在实践创新过程中,不断进行科学诊断,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不断发现问题,不断修正补充,不断完善提高。

标签:;  ;  ;  ;  ;  ;  ;  ;  ;  ;  

和谐大学文化的特征与构建_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