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提升台区线损管理的探讨论文_周东伟, 孙莹,,王东亮,,李宁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提升台区线损管理的探讨论文_周东伟, 孙莹,,王东亮,,李宁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市抚宁区供电分公司 河北省秦皇岛 066300

摘要: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有效控制管理线路负荷,实现数据采集自动化,充分发挥自身防窃电、配电监测及低压抄表等作用,便于定期统计数据进行统一结算发布,并且记录线损程度得出分析结果对于控制线损满足线损管理要求具有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管理环节。总而言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不止能节约人力成本投入,更实现线损分析检测自动化,确保线损管理工作不受其他因素影响顺利进行。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线损管理

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实现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和用户负荷、电量、电压等重要信息的实时采集,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及时、完整、准确地提供电力用户实时用电信息数据。对变电站、台区、用电客户加装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通过交互的数据分析实现对线损的异常检测、分析,确定线损升降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节能降损措施,可以大大的提高线损管理的实时性及全面性。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采集、储存、分析以及监督电力用户用电的信息(用电量、用电时段、用电时长等)的智能系统,可以自动采集各种信息加以进行处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因为用电系统投入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人工抄表方式。此系统可以实时进行监控,解决了过去偷电、窃电的问题。此系统主要包括有以下部分:

(1)监督用电、供电等情况的监控系统;

(2)管理电子负荷的系统;

(3)采集各个变电站电能的系统。

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三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行,那么也应该采取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管理,从而促进系统的正常运行。

2、线损管理基本情况概述

一般说的线损率指的是电力企业在传输电能的过程中,电能的损失占所生产的总电能的比率。从发电机往外开始输出电能的过程中,会受到电压、电阻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干扰,就导致出现了电能的损失,在电能输出的终端也会受到电磁干扰,引起一定的损失。现阶段,国内对线损的管理并不乐观,因为用电环境、供电环境的复杂性,造成在实际的供电过程中,在每个环节无法做得很到位,所以线损管理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线损管理采用《线损四分管理标准》,采用分压、分区、分线、分台区四个模块对所辖电网线损情况进行管理。由于所有用户中,低压用户占比最多,约占95%,因此对低压用户实行“分台区”管理。在线损“四分”管理中,分台区线路管理是供电企业线损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住宅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用电线路的建设也不断增多。在城市建设中由于新老城区交错,城中村现象经常出现,使得配网电特别是低压网供电台区经常出现线路交叉的现象。同时,以往在客户报装建档过程中,台变的信息往往不被重视,造成部分老台区客户无法对应所属台变的情况。在营配体制改革分开后,其营配信息的双向沟通制度还没有建立健全,造成一些基础台账与现场不符、台区抄表时间不一致等情况,导致出现台区线损问题。而电力企业对台区管理部门的设置往往责权不明,其监督管理工作不能进行有效的协调配合,导致台区线损管理工作和统计工作出现诸多问题,数据结果往往因细节或缓解错误而出现误差,为线损管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使得各种报表中的台区线损数据不够准确、细致。

5、采集系统的应用对线损管理的意义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率一直是供电企业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也是营销管理水平的直接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低压台区线损以其点多面广成为供电所这个基层单位管理中的难点,因此提高线损等于在企业生产成本不变的前提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作为供电所必须把加强台区线损分析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前的线损管理需要人工抄表完成后根据供、售电量计算才能正确体现线损率高底,一般时间周期要一个月,错过了查处的最佳时机,给企业带了一定的损失。但是自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与建设,有效的将电力用户的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实现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大大提高了效率,窃电、低压线路故障、户表停走、飞走、关口表异常故障能一到两天能发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线损率的同期计算,切实的在管理线损上的到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6、采集系统的应用对线损管理的技术措施

(1)用电信息采集建设过程中所有智能表必须全采集、全覆盖,要求供电范围内的所有台区智能表的接入率98%以上,台区采集成功率98%以上,达到双98%的台区才算监测合格台区。台区安装的表计没有全部计入采集系统中,部分表计在用电,但是没有能采集到实际数据。或采集合格率低,台区中大用电量用户采集失败。这类问题需要认真清理台区数据,达到现场与营销系统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三个系统一致率达到100%。

(2)因为载波采集技术或微功率无线技术的局限性,部分用户在相近两个台区中,但是能采到数据,但是存在不对应的台区现象以至于台区的供、售不平衡。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档案比对结合现场“对号入座”可解决不合格台区。

(3)终端或接线盒接线问题。存在情况多为电流反接、电流开路、电流短接、电压片接触不良、电压相开路,形成损耗,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异常检查功能可快速找出问题,快速准确抓住问题关键使台区线损达标。

(4)互感器或终端版本老化,造成计量失真,通过用电

信息采集系统可实时召测电压、电流同时召测终端版本足不出户可知道现场运行情况。

(5)台区现场增容,系统未同步,导致台区主表互感器

变比与用电采集系统变比不同,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负荷曲线数据前后必须可快速找出问题并且可以一键同步方便快捷处理那些不合格台区。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灵活准确的运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各项功能,大大减少了劳动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集约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线损率为企业经济效益添砖加瓦。

7、结束语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在节能降损方面发挥的作用也是其他措施所无法达到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线损数据进行准确、及时的收集计量管理,这样不仅有效的提高线损计算的效率,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线损的实际原因,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降损处理,降低线损对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影响,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当热对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节能降损措施还需要予以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其系统的优化措施,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我国电能发展方面发挥更大功效。

参考文献:

[1]陈慧,夏桃芳,詹世安.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分相线损计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7,(01):53-57.

[2]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节能降损研究[D].刘洋.山东大学2016

[3]孔祥.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

[4]于从宝,桂锐.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11):319-319.

论文作者:周东伟, 孙莹,,王东亮,,李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提升台区线损管理的探讨论文_周东伟, 孙莹,,王东亮,,李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