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席晶

南充市嘉陵区人民医院 6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与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NIHSS 评分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影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虽然多数患者经抢救之后存活,但是却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肢体功能完全消失[1]。这种情况给患者以极大的精神打击,导致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脑卒中后抑郁不但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还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使病情越来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若要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则需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对心理护理能否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为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纳入标准:经CT检查或MRI检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情感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56.85±3.42)岁;脑梗死28例,脑出血20例。对照组:男24例,女24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6.67±3.46)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1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第一,基础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降颅压、抗炎、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的状态,尤其是着力点处的皮肤状态,经常给患者翻身、按摩,以防止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第二,肢体被动训练。指导患者做患肢被动训练,包括上肢被动拉伸,下肢被动屈曲、伸展;指导患者做翻身、坐起、下床等动作,之后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指导患者站立、行走。第三,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患者吃饭、穿衣、排便,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第一,帮助患者重拾信心,减轻心理负担。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难以接受现实的打击,意志消沉,不愿接受治疗。对这一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以礼貌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与患者友好交谈,引导患者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发泄负面情绪;同时,向患者讲解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矫正患者对此病的错误认知,从而帮助患者改变心态,恢复治疗信心。第二,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很多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仍然没有明显的改善,甚至有残疾的危险。此时,患者会有痛苦、失望、焦虑、烦躁等心理,不配合治疗。对此,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告诉患者此病的治疗及康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3]。第三,患者家属的支持。患者在患病期间生活不能自理,对家属比较依赖,而家属的言行举止会对患者产生很大的影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沟通,告诉家属平时应保持沉着、冷静,不能对患者发脾气,多鼓励、安慰患者,以自身积极、乐观的态度感染患者。

1.3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得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低。

1.4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1周、4周、8周的NIHSS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均严重下降,这是因为生理疾病引发负性心理,而负性心理会对生理疾病产生反作用,导致病情加重。如果要促进生理疾病早日康复,则需改善心理状态。有研究认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4]。为探究这一观点的正确性,本研究以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相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的患者其护理后1周、4周、8周的NIHSS评分明显更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出现,这些心理问题会直接影响康复治疗,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理护理则是根据每一时期患者的心理特点而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发病早期,心理护理主要解决患者不愿面对现实、总是逃避等心理问题;在患者发病中后期,主要解决患者悲观、失望、焦躁等心理问题;而除了以上针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之外,本研究还实施了针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通过患者家属的影响力来改变患者的负性情绪。

综上,心理护理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黄应兰. 心理管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22):2867-2868.

[2] 刘亚琼.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 30(1):148-149.

[3] 刘晶晶.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3):164-166.

[4] 李治洛.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24):147-148.

论文作者:席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席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