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学的研究与建立中的几个问题_典论·论文

浅谈散文学的研究与建立中的几个问题_典论·论文

略论研究和建立文章学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文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八十年代初、中期,高等院校文科、语文学界的部分同志,曾就建立“文章学”学科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发表过多篇文章。讨论中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笔者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和建立,略谈几个问题。一得之愚,希望方家们教正。

一、文章学研究的目的任务

文章的研究,我国古已有之。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中说:“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他把文章分为四科(类)八体,指出各类文体的特点和写作要求,认为文以“气”为主,并且论述了文章具有治国与立言的不朽的社会功用。《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著名的文学论文,也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一篇文章学方面的重要专论。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共十卷五十篇,除《原道》、《征圣》、《宗经》、《正纬》等篇作为引论而外,其余的很大一部分,如《辨骚》、《明诗》、《乐府》、《诠赋》、《铭箴》、《诔碑》、《史传》、《论说》、《章表》、《奏启》、《议对》以及《神思》、《风骨》、《定势》、《情采》、《章句》、《夸饰》等,则是论述了各种文体的特征与演变,文学创作的原则与技法诸问题。《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巨著,也可以视为我国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文章学专书。此外,古人研究文章的著述,还有《文章缘起》、《文章流别集》、《文章辨体》等等。到了现代,探讨文章写作的人渐渐多起来。五四运动后的二十年中,就先后出版过陈望道《作文法讲义》(1922)、叶圣陶《作文论》(1924)、胡怀琛《作文研究》(1925)、夏丐尊、刘熏宇《文章作法》(1926)、周候宇《作文述要》(1930)、李素伯《小品文研究》(1932)、夏丐尊、叶圣陶《文心》(1933)和《文章讲话》(1938)、唐弢《文章修养》(1939)等书。解放以来,出版研究文章写作的编著和发表的单篇论文比以前更多。而“文章学”这个名称,也早在辛亥革命前出版的《国粹学报》(邓实编)上就有人提出来了,以后,还出版过几本冠以“文章”之名的书;不过,作为一门学科,它在旧中国并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学术领域也没有取得引人注目的地位。

今天,深入探讨建立和建设这门学科,先要明确它的目的任务是什么。这里谈几点看法:

(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国许多著作家、研究工作者,对于文章写作的规律和技法,都进行过不少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并在某些方面作了具有启迪意义的总结。对于前人积累的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一步整理研究,从各方面进行科学梳理,批判地加以继承,使之能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另一方面,又必须在今人积累的文章写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探讨各方面的新课题,不断地前进,不断地创新。通过研究,要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二)建国以来,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科都开设写作课程。建立文章学,对文章写作的规律和技法进行比较系统全面、比较深入具体的研究,可以使写作课的教学内容更加扎实,更趋完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文科写作教学的质量。(三)建立文章学,使之逐步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不仅有利于高校文科写作教学,也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和帮助社会上更多的人学习和掌握文章的规律与技法,提高写作和阅读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上述几点归纳起来,文章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大致有这么三条:开展科研工作;提高教学效率;适应社会需要。当今世界的各门学科,既有适当的综合,又有严密的分工,这是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认识与实践的不断深化,为适应形势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分工,将日趋细密。文章学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和广阔的驰骋天地。它既有批判地继承历史传统的使命,更有不断创新的繁重任务。将它与其它诸科并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深入进行文章写作方面的各项研究,在今天是完全可能而且是切合需要的。

二、文章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

文章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是研究和建立文章学需要明确的重要问题。在这方面,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

(一)关于文章学的研究对象

文章学以文章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一点毋须赘言。但是,首先必须明确:“文章”这一要领的内涵应该怎样界定,是仅仅指记叙、说明、议论这几种文体以及一些应用文,还是除了指上述这些文体外也可以将诗歌、小说、戏剧等列入?讨论中有些同志对“文章”一词作了狭义的界定,主要有下列几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强调文章与文学作品二者之间有所区别。认为文章学研究的文章,系指反映事物的那一类,包括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文体以及调查报告、请示、规章、简报等应用文体;可以将文学作品中的散文、报告文学列入;不包括可以虚构的文学作品,不包括诗歌、小说、戏剧这些体裁。〔1〕另一种是, 从思维形式上来区分文章和文学作品。认为文章是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写作的,它和强调形象思维的文学创作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它偏重于对事物的记述、说明和议论。〔2 〕还有一种是,认为文章是研究新闻体裁、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规律和方法的。文章学这一概念的内涵,所反映的是除文学创作以外的文章写作的特有属性。〔3〕

这些归纳起来,认为“文章”一词,主要是指写真人真事的一般文章以及一些应用文,不包括进行艺术加工的虚构的各类文学作品。

对于“文章”这个概念,笔者认为广义地加以阐释较为妥当。必须明察下列这些事实:

①古人讲文章,并没有将它同文学作品机械地对立起来,而是把后者纳入文章的范畴,进行研究评述。曹丕的《典论·论文》论述的是建安七子的诗文,阐明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这里的文章,涵盖了文学作品。刘勰的《文心雕龙》,探讨各种文体,其中有诗赋、乐府诸篇。到了清代,姚鼐编《古文辞类纂》,把文章分成十三类,辞赋是其中之一。这些,对文章都采取了广义的说法。

②现代人讲文章,一般也采取了广义的说法。他们并没有把文学作品中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排除到文章的范畴以外;相反地,为了比较全面地研究文章写作,倒是征引了这方面的许多例子。例如:1926年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夏丐尊、刘熏宇编著的《文章作法》一书,在“记事文”和“叙事文”这两章中,就大量引用了古代小说《水浒》、《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外国文学作品《复活》、《父与子》、《卖火柴的女孩》中的文字进行分析;在附录二《论记叙文中作者底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底文字》一文中,为了探讨文章的记叙方法和人称问题,则以古代诗歌《孔雀东南飞》、《石壕吏》、《新丰折臂翁》以及现代小说《风波》、《沉沦》、《潘先生在难中》、《超人》、《呆子和俊杰》等篇为例,比较写作上的瑜瑕得失。又如:1938年该店出版的夏丐尊、叶圣陶合著的《文章讲话》一书,除《句读和段落》、《句子的安排》两篇外,其余《开头和结尾》、《文章的省略》、《文章中的会话》、《文章的静境》、《文章的动态》、《所谓文气》、《意念的表达》、《感慨及其发抒的法式》八篇,为了探究文章的各种技巧,也引用了不少诗歌或小说的例子,甚至还涉及到易卜生《娜拉》这样的外国戏剧作品。

③建国数十年来,国内各地发表的许多关于文章写作方面的著述(包括单行本和单篇文章),谈文章的社会功用、主题、材料、结构、表现方法、语言、体裁、修改、文风等等,一般也都将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包括在文章的范畴之内;而在文学作品中,则除了选用散文作例外,也旁及诗歌、小说等体裁样式的作品。

④解放后我国高等院校中文系科开设的写作课,讲文章写作的规律和技法,除了涉及文学作品而外,还注重讲授文学作品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体裁的特征和写作要求,而且后者占有相当的比重。

⑤夏丐尊、刘熏宇编著的《文章作法》一书,论述了记事、叙事、议论、说明、小品五种文体。今天流行的“记叙文”这一名称,大体上概括了该书提出的记事、叙事、小品三类,并且具有更广泛的涵义。现在有些人提到记叙文,往往把它同小说、戏剧等体裁完全肢解分割开来,甚至把它同散文对立起来。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划分文章体裁的混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着重提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要求学生掌握运用,那是为了方便教学。其实,记叙文这一概念,联系中学语文教材来看,或者就人们的习惯认识而言,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记叙文,主要指的是各类散文,可包括日记、书信、随笔、小品、速写、游记、访问记、传记、回忆录以及通讯、特写等文体样式;广义的记叙文,则除此而外,还可以将其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职能的叙事类作品,如小说和戏剧等体裁列入。讲文章,如果仅将“记叙文”算作它的“户头”,同时又将散文与之并列,把小说、戏剧更干脆看作与之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分类法是不妥当的。

基于上述这些事实,从文章的传统观念出发,从现实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状况出发,笔者认为:“文章”这个概念的内涵,应该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后者系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在文学作品中,不但应该包括各类散文,也可以旁及诗歌、小说、戏剧等品种。如果仅指一般的记叙、抒情、说明和议论以及若干应用文体,使之局限于狭小的框架之中,抱残守缺,既不符合传统观念,也不切合当前的实际状况;更有甚者,这样的画地为牢,对于开展文章学的各项研究,科学地梳理总结各种写作经验,是非常不利的,许多艺术现象和理论问题将很难作出深入全面的剖析和阐述。

(二)关于文章学的学科性质

对于文章学,有人认为它就是词章学;有人认为它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有人说它是写作学的一个分支;还有人主张建立“现代文章学”,把它同古代文章研究区别开来。这些不同的提法,反映了人们对这门学科的性质的不同理解。

当今的许多学科,既有严密的分工,又有相互的渗透。这种形态存现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也存现于社会科学领域。而由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地产生和发展,因此,即使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两大领域内,彼此之间也还有一定的联系,并非相互隔绝,老死不相往来。文章学与其它一些学科某些方面的交叉关系,也正是这样。

研究文章学,剖析文章的语言技巧、论证方法、立意、布局、情境、艺术价值等等,势必要涉及到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逻辑学、文学理论(包括古代文论)、文学史、美学诸学科。由于文章学研究的内容比较广泛,这门学科的综合性就十分明显。但是,不能因为它同上述那些学科有着这样那样的交叉关系,就可以将它说成是某某学科的“一个部门”或“一个分支”。它应该具有独立性。诚然,语法学讲词法句法,修辞学讲语言的选择和润色,逻辑学讲概念、判断和推理,这些在文章学中也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但是,这门学科除语言外还要研究其它许多课题,即使分析某些语言材料,与上述诸科也有区别:前者一般说来,是比较零星的,局部的;而后者则应着力于文章语言的整体考察,有时甚至还需要将若干篇文章汇总起来进行综合比较。再说,文学理论讲作品的主题和题材、情节结构、人物和景物描写、体裁分类,文学史评析作家作品,这些在文章学中也同样会有所涉及。但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前者主要是从文学的角度,来阐明文学创作的规律或作家作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一般说来,理论性都比较强;文章学也要讲各种理论,研究文章的产生也演变,主要却是从文章写作这一基本点出发,来探索有关的规律的技法,并且力求深入具体。因此,这门学科从事的各项研究,上述诸学科都无法取而代之,都不能以某种交叉关系为由,将它囊括为自己的“附庸”。

研究文章学,探讨文章写作的经验、规律和方法,不能不讲究实际效果,不能无的放矢,闭门造车;应该同写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用写作理论去帮助人们写好文章,提高读写水平,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由上观之,文章学是一门可以独立的、多边形的边缘学科。这门学科的概念内涵较大,它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三、文章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文章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需要集思广益,从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探讨。

(一)关于文章学的研究范围

探讨文章学的研究范围,最终要逐步明确并解决这门学科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科学体系及研究内容。笔者认为,在“文章学”这个总题的统摄之下,不妨有“古代文章学”、“现代文章学”这样纵的划分,对古今文章的写作规律,分别进行研究。若从横向的角度思考,就这门学科应该包括的研究门类来说,可以有通论、专论、例文评析这些方面。兹分述于后:

①通论。文章学通论(或称为总论、概论),可以着重阐述文章的社会功用和有关写作各方面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②专论。可以进行下列各项专题研究:

文章体裁分类研究。这方面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各种体裁的基本特征及各自的演变,可以密切联系古代文章分类的论述及样式,具体探讨当今划分文体的科学标准及各类文体的归属问题。

各类文体写作研究。可以分出专题并着重研究各类文体的写作规律、要领和方法,如“散文写作研究”、“小说写作研究”、“诗歌写作研究”、“议论文写作研究”、“应用文写作研究”等等。

写作技法研究。可以从修辞和艺术创作的角度,综合研究文章写作的各种重要技法。

中国古代文章写作经验述评。这方面古人已做了许多工作。今天,可以着重选评古代著名作家、理论家从事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多种经验,进一步科学地研究其实用性和局限性,严格取舍,以便继承和发展。

中国现代和当代文章写作经验述评。这方面可以着重研究我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从事创作的各项宝贵经验,并整理分类,以供学习借鉴。

③例文评析。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

范文作法赏析。可以选择各种体裁的、有代表性的、文质兼美的古今文章,从写作角度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研究,以供人们鉴赏文章艺术手法之参考。

习作评改。可以精选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具体评改,研究瑜瑕得失,亦可供人们参考。

从横向方面考察,文章学涉及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以上诸项仅是举隅。总的说来,这门学科的各项研究,应该将明理求实这根主线,贯穿于古今文章的考察之中,贯穿于通论、专论和例文评析之中。既要有理论的恰当阐述与概括,又要有典型材料的印证与配合,同时还要讲求社会效果。在研究工作中,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应该并重,二者不可偏废。

(二)关于文章学的研究方法

对于文章的各种现象,必须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然后从中引出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结论。这里着重提出几点:

第一,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文章学研究的各个课题,阐述有关写作的规律和方法,需要紧密结合典型的文章进行,这是一个实际。另外,还应该尽可能地联系人们写作与阅读中的主要问题,以便能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论证,这又是一个实际。文章学没有足够数量的文章作为自己研究材料,那是不行的;另一方面,闭门造车,脱离现实也不行。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两个实际,那么,这门学科的理论就没有血肉,就会搭建在沙滩之上,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第二,分析研究某些文章,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不必扬长护短,不能绝对化。这一点,特别是对于古人文章,值得我们注意。如果文章的主流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但有一些缺点,那么,分析研究时就既要指出其可供学习借鉴之处,同时也要讲明它的某些局限性。评价思想内容有严格尺度,剖析写作技法亦应如此。开明书店版《文章作法》和《文章讲话》两书中,编著者论及文章的人称和语言时,分别举了现代著名作家的几篇小说为例,指出其中的某些瑕疵,语颇中肯,可供人们参阅。〔4〕实事求是地评析文章,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才能令人信服,才能有利于帮助人们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提高鉴别能力。

第三,分析研究文章,还可以适当地运用比较法。文章学中的各类课题,进行个别的、局部的、具体的探讨是必要的;除此而外,还可以采取化零为整的办法,将某些写作规律和技法或者若干篇文章集中在一起,进行综合比较,探求异同。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它有助于开拓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辨析能力,可以从多方面领悟并掌握文章写作的津梁。进行比较,对文章学的研究方法说来,也完全适用。

注释:

〔1〕参看张寿康:《谈学习写文章》,《文章丛谈》, 知识出版社1982年出版;《文章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部门》,《写作》1983 年第1期。

〔2〕参看王兴华:《文章学的研究范围》,《写作》1983年第1期。

〔3〕参看陈进波:《文章学是写作学的一个分支》, 《写作》1983年第1期。

〔4〕参看《文章作法》中的附录二《论记叙文中作者底地位并评现今小说界底文字》和《文章讲话》中的《文章的省略》两文。

标签:;  ;  ;  ;  ;  

浅谈散文学的研究与建立中的几个问题_典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